联络 | 失去信号?  

知乎 豆瓣 新浪微博

 切换贴吧QQ经验分享 天文爱好者 美文 投诉举报! Aymi的兴趣释放乐园: 精品 | 热点 | 图片测试 | 公告 
 首页 > 贴吧列表 > 郭吧 > 《郭氏文化(续)》正本清源 [精品]
回复 11 浏览 7434 
1 《郭氏文化(续)》正本清源

郭氏之根在山西

   据史籍记载,郭氏出自姬姓,起源于山西。华阴郭氏亦是由山西迁去的。郭氏是以分封国名转化而成的姓氏。在古代,“虢”与“郭”同,因以为氏。

   据记载,虢的宗庙社稷在下阳(今山西平陆县境),史称北虢。周平王东迁时,西虢迁都于上阳(今河南陕县境),史称南虢。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1619—1692)指出,虢有三:荥阳之虢亭,为东虢;山西平陆下阳,滨河之北,是为北虢,系宗庙社稷之所在;陕州(今河南陕县)上阳为南虢。《左传》载,僖公二年(前658)夏,晋献公假道于虞以伐虢,克下阳,因下阳为宗庙社稷所在,故下阳亡而虢亡。北虢灭亡三年后,即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又复 假道虞国,克上阳,南虢亡。晋献公回军途中,又灭虞。至此,虢、虞两国皆亡。

   晋献公灭虢、虞两国后,迁两国之民于汾阳,此即今汾阳小虢城与大虢城及虞之由来,换 言之,迁居小虢城、大虢城之郭氏,乃是郭氏开宗立姓始祖的群体后裔。《太平寰宇记》在 谈到虞城与虢城之得名时写道:“虞、虢二城,相传晋灭虞、虢,迁其人于此,筑城以居之 。”

   如果说,阳曲为虢叔之后裔虢序之封地的话,那么,汾阳之小虢城、大虢城,则是虢氏后裔聚居之地;如果说,阳曲是郭氏开宗得姓之地的话,那么,汾阳则是郭氏的根之所在。(注:此阳曲应指“河千里一曲”之泛指春秋北虢今平陆境内)。明代罗伦《郭氏族谱序》云:“郭得姓自周虢叔。林宗振汉,郭子仪鸣唐,太原、汾阳著望天下,上下数千年由二人而郭氏大焉。”

   按照虢叔为郭氏得姓始祖说,虢叔正宗后裔之集中聚居地——汾阳虢城,自然就是郭氏根之所在。郭林宗振汉,郭子仪鸣唐,这是郭氏誉满天下的凭借,同时也是太原、汾阳著望海内外的凭借。郭林宗和郭子仪都植根于汾阳,这不仅是由于郭氏之根在汾阳,而且还因郭林宗的故居和墓地都在汾阳,郭子仪的封地和庙宇也都坐落在汾阳。汾阳与郭氏借以扬名天下数千年的这二位名人是融为一体的。

   总之,郭子仪是山西为基地,大败叛军取得收复两京的显赫战功的。郭子仪的食封之地在山西,手书狂草复制件收藏于山西,子孙后代很多封邑亦在山西,郭氏凭借郭子仪的英名,誉满天下,汾阳凭借郭子仪的英名著望海内外。郭子仪与山西汾阳是铸为一体、永远分不开的。

   ——此文原载郭裕怀主编,张海瀛、武新立、尹协理、谢启源、马志超为编委的《汾阳王郭子仪谱传》今录自李吉等编著《中华郭氏》

帖子相关图片:
查看原图
上一篇: 感谢山西省郭氏文化研究会给郭网赠书!
下一篇: 《郭氏文化(续)》正本清源(续)
作者:aymi 2009/7/30 23:08:50 | [已有11人回复]回复楼主 举报 TOP

2 郭子仪祖籍考

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  李裕民

郭子仪与太原

  唐代名将郭子仪(697-781),是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逝于长安(今西安),陪葬于建陵,这在新、旧《唐书》的《郭子仪传》中记载得清清楚楚。本文却要谈论他与太原的关系。关系何在?我的回答是:郭子仪的祖籍在太原。

  颜真卿为郭子仪之父郭敬之作的碑文中说:“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汉有光禄大夫广德,生孟儒,为冯翊太守,子孙始自太原家焉。后转徙于华山之下,故一族今为华州郑县人。”(《全唐文》卷339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郭公庙碑铭》)

 《新唐书》卷74《宰相世系表》说:“华阴郭氏亦出自太原。汉有郭亭,亭曾孙光禄大夫广智,广智生冯翊太守孟儒,子孙自太原徙冯翊。后魏有同州司马徽,徽弟进。”

 这两条材料都证明郭子仪祖籍在太原,到郭孟儒当了冯翊太守,才迁到冯翊(今陕西高陵)。迁冯翊的具体年代,尚需考证。孟儒是郭亭的玄孙。郭亭,据《汉书》卷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载,是汉高祖刘邦的功臣,封河陵侯。表中载有其玄孙郭贤元康四年(前62)事,汉代实行嫡长继承制,孟儒未继为侯,当比郭贤年令略小,应是宣帝后期至元帝时人,其子孙迁冯翊,应在元帝时(前48-33),或稍晚。

 从冯翊迁华州的年代,上述两条材料都没有说。考《北史》卷75《郭荣传》说:“自云太原人。”郭荣是郭敬之的伯高祖,他没有说自己是冯翊或华州人,只承认是太原人,可能此时居住之地并不稳定。郭敬之碑记载到敬之的曾祖、祖、父、未提迁家事。《新唐书》表中也记敬之曾祖履球至敬之的世系,但履球之父不详,其祖为郭进,有可能郭进或其子时已迁华州,时代约在北周、隋之际。兹将其世系及迁徙情况列表于下: 郭敬(太原)曾孙——广智(广德)——孟儒(子孙徙冯翊)……徽一荣(自云太原人)进——□(约此时定居华县)——履球——昶——通——敬之——子仪——

祖籍太原指太原郡

    秦汉至唐实行郡县制,姓氏讲究郡望,例如后汉郭泰(郭林宗)介休人,通常却称太原郭林宗(《后汉书》卷31),只有在《后汉书》卷68《郭泰传》中,才说是“太原介休人”。
  汉、唐间太原郡范围时大时小,西汉最大,辖21县,即晋阳(今太原古城营一带)、艹俊人(今繁峙)、界休(今介休)、榆次、中都(今平遥)、于离、兹氏(今汾阳)、邬(今平遥西南)、平陶(今文水南)、汾阳(今静乐)、京陵(今祁县西南)、大陵(今文水东北)、原平、祁、上艾(今平定)、卢4,厂,5虎(今五台)、阳邑(今太谷)、广武(今代县)、孟(今阳曲东北)。

郭氏在太原的分布情况如下: 
一、介休。《后汉书》卷67,郭泰,太原介休人。《隋书》卷61,郭衍。,太原介休人。
二、1阳曲,《三国志·魏志》卷28:郭淮,太原阳曲人。《晋书》卷45:郭奕,太原阳曲人。《周书》卷37:郭彦,太原阳曲人。
三、晋阳。《晋书》卷94:郭琦,太原晋阳人。《魏书》卷64:郭祚,太原晋阳人。
四、平遥。《魏书》卷86:郭义荣,太原平遥人。
五、文水。《隋书》卷72:郭世隽,太原文水人。
六、榆次。《唐代墓志汇编》开元153:郭永亨,原为太原榆次人,高祖时迁临漳。
七、汾州。《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山西卷150页《唐故右领军泾州纯德府折冲都尉太原郭府君墓志铭》;府君讳韬,字宏家,本汾州人也。又《全唐文》卷992《大将军上柱国郭君碑》,文已残,从遗文知其人曾从曾祖李渊起兵晋阳,贞观三年授上大将军,七年为滕王府司事,乾封二年(667)卒,葬大夏乡隐泉山之原,碑原在汾阳郭杜村土岗上,康熙五年朱彝尊与邑人胡庭发现,碑今存永安镇北太符观。此人既归葬汾州,自应为汾州人。
郭子仪的祖籍应当是上述七县中的一县,具体是哪一个县,尚乏铁证。

郭子仪与汾阳

   今汾阳,在唐代是汾州州治所在。两汉时原为太原郡的属县兹氏,以后独立,明代始设汾阳县。

郭子仪与汾阳的关系有以下数事:

(一)曾到过汾州。(二)封为汾阳郡王。(三)汾阳有郭子仪祠(庙)。(四)汾阳有郭子仪后裔,并有郭子仪像。现依次作分析。

(一)郭子仪到汾州在广德二年(764)二月十日,目的是收抚仆固怀恩统领之朔方军,完成任务后于十六日回到河中(今永济),见《资治通鉴》卷223及胡三省注引《汾阳家传》。

(二)郭子仪封汾阳王在上元三年(762)二月二十一日,同时任命他“知朔方、河中、北庭、潞泽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等军副元帅,当时河中管辖晋、绛、慈、隰四州,潞泽辖潞、泽二州,朔方军驻绛州等地,北庭军驻翼城。二月时,太原、绛州、翼城都发生兵变,杀死主帅,绛州兵更从事抢劫,朝廷怕绛兵与太原兵联合,故派曾长期统帅朔方军的郭子仪前往。四月二十七日,子仪至绛州,五月二日,处死叛兵首领,新任的河东节度使辛云京听说后,也处死并州叛军首领。河东局势稳定。七月十五日,加封为都知朔方、河东、北庭、潞、仪、泽、沁、陈、郑等节度行营。八月二十三日,从河东回到长安(见《通鉴》卷223)。显然,朝廷封郭子仪为汾阳王,目的是让他稳定后方,以便全力对付吐蕃对京城的威胁。

   为什么王号用“汾阳”二字。唐代王号名有几种情况:一、以本人郡望命名,如马王磷,扶风人,封为扶风王(《旧唐书》卷152),崔立,5日韦、博陵安平人,封博陵郡王(《旧唐书》卷91)二,非郡望名,但与郡望所在地相关,如张柬之,襄阳人,封为汉阳郡王,襄阳在汉水旁,又汉水下游有汉阳县(《旧唐书》卷91)。三、与郡望毫无关义,瓜州常乐人,封定襄郡王(《旧唐书》卷117)。

   郭氏在子仪前封号“汾阳”者有郭正,太原阳曲人,晋时封汾阳子(见《三国志》卷26《郭淮传》)。这当与阳曲有关而得名,与上举第二类相仿。郭子仪之封也与此相近。唐朝廷的任命是为了让他解决绛州兵变,稳定河东局势,绛州即今新绛,在汾水之阳,河东节度使治所就在太原。

   (三)明代华州和泾阳县均有郭子仪祠(天顺《大明一统志》卷32),汾阳在万历时,先后在城外和南关各建祠(庙)一所。

   (四)汾阳有郭子仪后裔,且保存有郭子仪像,此像已由政府购得,藏汾阳县博物馆。像上题字“汾阳王子仪公像”,从口气看应为郭子仪后裔为其祖宗所绘。此像可能原为祠中物,作祭祀之用。此像头戴幞头,身穿紫袍,脚着乌皮屐,手捧朝笏,与西安碑林唐人服饰相同。紫袍系三品以上服,也与郭子仪官位相当。从其脸部绘画手法看,已用西洋手法,这种手法是明末利玛窦传来的。这幅画应是清初画家据古本临摹的,加上了西洋画法。古本是唐原本或唐本的临摹本,以后者可能性为大。

   近年来,海内外各宗亲会寻根之风盛行,郭氏之根应在哪里?按郭子仪及其父的出生地,应在陕西华县。如按其祖籍应在太原郡。太原郡中晋阳(今太原南效古城营一带)、介休、阳曲(今定襄)、平遥、文水、榆次、汾阳均有可能,但前六处目前找不到与郭子仪有任何联系的古迹,因此汾阳的可能性较其他六处为大。如果将来能出土郭子仪家族的墓碑,提供更直接的证据,就可以作出完美的答案。

(注:近年来汾阳出土隋朝末年郭子仪先祖助唐立国三块碑志、唐代中前期郭子仪封爵汾阳郡王前后汾阳称名汾阳的七块墓志,正好回应了李裕民教授的考文所求:“作出完美的答案。”)

——此文原载1994年《海内外》第2期

作者:aymi 2009/7/30 23:10:06 举报 TOP

3 郭子仪与山西汾阳

  张海瀛

    郭子仪,陕西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生于则天帝神功元年(697),卒于德宗建中二年(781年),享年85岁。郭一生经历了则天皇帝、中宗(哲)、睿宗(旦)、玄宗(隆基),肃宗(亨)、代宗(豫)、德宗(适)七朝。历事玄、肃、代、德四朝,以一身而系天下安危者达二十余年,郭子仪驰骋疆场,武功卓著,是平息“安史之乱”的主帅、“再造唐室”的勋臣;他出将入相,忠心护主,是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不贰之臣;他襟怀坦白,不计荣辱,是安邦定国的名相;他才华横溢,尤工狂草,为历代书家所赞许。


郭子仪的战功、食邑与山西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举兵反唐。次年初,郭子仪奉命率朔方军平叛。四月,进军河东,收得云中(山西大同)、马邑(山西朔州),打开了东进河北的通道。郭子仪旗开得胜,唐玄宗升他为三品御史大夫。从此,郭子仪便与山西结下了不解之缘。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郭子仪以山西为基地率大军出井陉关,在嘉山(河北正定西)大败叛军。叛将史思明坠马逃窜,退守博陵(河北定县)。七月,肃宗诏令郭子仪率军勤王,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郭子仪派人潜入河东,联络内应。二月,又进军河东,叛将崔乾佑兵败逃走,河东平定,山西再次成为郭子仪的前进基地。进而又出兵潼关,其子郭旰,英勇奋战,于是役阵亡。但此役打开了关、陕通道,肃宗下诏晋升郭子仪为一品司空,关内、河东副元帅。同年八月,郭子仪光复长安,叛将安守忠逃出潼关。接着,郭子仪又率军东进,攻克东都洛阳。至此河东、河西、河南州县悉平。郭子仪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食邑千户。肃宗曰:“虽吾之国家,实由卿再造。”

    唐肃宗宝应元年(762),河中(山西南部)军因粮饷不足,发生骚乱,节度使李国贞被部下处死;太原府尹邓景山亦为部将所杀。肃宗担心这两支军队与叛军联合,遂任命郭子仪为朔方、河中、北庭、潞、仪、泽、沁等州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副元帅,进封汾阳王,屯兵绛州(山西新绛县)。在危难之际,郭子仪奉命再次来到山西,由于郭子仪长期转战山西,在山西军民中,威望极高。所以,得到军民的大力支持,很快平息了河中、太原骚乱。

    代宗即位后,广德元年(763年),诸镇兵乱再起。仆固怀恩屯兵汾州,阴召回纥、吐蕃寇西河。吐蕃军直抵奉先(陕西蒲城)、武功,京师告急。在千钧一发之际,代宗任命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镇守咸阳。邺城之败后,郭子仪兵权尽释,部曲离散。出任关内副元帅时,仅有骑兵数十,只得征集民间马匹,补充军营。郭子仪进驻咸阳时,吐蕃军已越过渭水,直抵长安,代宗已逃往陕州。郭子仪闻讯,急速返回长安。收编散兵,稳定军心,坚持抵抗,以智斗敌,击鼓喧山,迷惑敌人。吐蕃军素知郭子仪威名,遂连夜引兵出城,郭子仪再次光复长安,创建了战争史上的又一奇迹。代宗以军功任命郭子仪为京城留守,赐郭子仪崇功免罪之丹书铁券。

    广德二年(764),仆固怀恩屯兵汾州反唐,纵兵掠并、汾属县。代宗任命郭子仪兼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使,平定叛乱。仆固怀恩部下原是郭子仪旧部,对郭子仪极为尊敬。郭子仪一到山西,仆固怀恩部下很快倒向郭子仪一边。仆固怀恩的儿子仆固,王场驻扎榆次,亦为帐下所杀,其部迅速归郭子仪。仆固怀恩仓惶逃往灵州。河东平定。但仆固怀恩西逃后再次诱骗吐蕃、回纥入侵长安。郭子仪自河中奉命入朝,屯兵奉先,代宗永泰元年(765),仆固怀恩带领吐蕃、回纥联军,进入醴泉、奉先,京城大震。代宗令郭子仪驻扎泾阳。此时,郭子仪只有一万人马,敌军以30万之众包围泾阳。在这紧急关头,郭子仪单骑入回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与回纥结成联合攻打吐蕃的同盟。吐蕃闻讯,引兵退去。唐王朝再次转危为安,化险为夷。代宗加郭子仪实封二百户,次年郭子仪还军河中(山西)。

    郭子仪旗开得胜之地是山西;军民敬仰郭子仪、配合郭子仪,首推山西;郭子仪食封之地在山西;郭子仪单骑入回纥、化险为夷后,又还军山西。山西是郭子仪的根据地、大本营,是立功之凭借,食封之所在。

    郭艺术与山西郭子仪不仅是叱咤风云,战功盖世的武将,而且是酷爱艺术、尤工狂草的书法大家。代宗广德二年(764)秋,郭子仪出任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使,平定仆固怀恩屯兵汾州的叛乱后,戎马倥偬之余,挥笔书写了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这是一幅气吞山河的狂草,深为书法名家所珍重。后来被南唐李后主(煜)珍藏。

    宋太祖开宝七年(974),都监曹彬任统帅,奉命攻南唐。南唐李后主(煜)降,曹彬待以宾礼。曹彬虽为武将,但酷爱书画,每次胜仗后,他什么都不要,只要书画。南唐李后主是有名的收藏家,他当然更不放过。曹彬在说明郭子仪狂草真迹的由来时写道:

    “余承命下江南,伪主李煜所藏晋、唐名迹颇多,目遴其最佳者得其数十。而此郭汾阳之迹亦与焉。”

    曹彬的从母张氏是后周太祖郭威的贵妃。周祖受禅,召彬归京师。隶世宗(柴荣、郭威养子)帐下,后晋升为河中都监。所以曹彬对郭氏先辈郭子仪的手书真迹,特别珍惜。据曹彬记载,范仲淹曾观此真迹于宝敕堂。

    明初大臣刘基(1311-1375),亦曾看过郭子仪的手书真迹,还写了一段非常精辟的评语曰:“郭公为唐第一人物,而书亦为第一。合作向藏天府,以基有凉德爰以宠锡什袭世守天恩与名迹,共垂不朽。”

    刘基之所以得见郭子仪的真迹,与刘基的家世以及他本人的经历有关。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其曾祖刘濠原做过宋朝翰林掌书。而刘基本人又是明太祖的幕僚,他身居要职,所以有条件看到郭子仪的手书真迹。

    到了明代中叶,诗人、书法家祝允明亦曾目睹郭子仪的手书真迹,他对郭子仪书法赞叹不已。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因生枝指,自号枝生,又号枝指生。长州(江苏苏州)人,弘治举人,与唐寅、文征明、徐贞卿并称“吴中四才子”。郭子仪的书法能使大书法家祝允明赞叹不已,可见郭子仪书法成就之高。祝允明的祖父祝显,为正统四年(1439)进士,曾出任山西参政,在山西颇有名气,祝允明是通过什么渠道看到郭子仪真迹的,因无记载,难以判断,但不能排除与他祖父做官山西的关系。现在郭子仪的手迹拓片依然收藏在山西民间。

    郭子仪书法艺术代表作——狂草《后出师表》,从其书写、流传来看,都与山西这块热土,息息相关。


汾阳王庙建于山西

    郭子仪长期生活、在山西,为山西的古代文明增添了灿烂的光辉。山西军民对郭子仪十分推崇,十分敬仰。明神宗万历十三年(1585),汾州知州白夏(颖州人,万历十年,在汾阳城北二十里之大相村改一佛寺为汾阳王庙,塑金身像于坛台之上。由于几经战乱,年久失修,现今只有遗迹留存,此遗迹即大相村崇胜寺汾阳王祠。

    万历四十三年(1615),第二座汾阳王庙又在汾阳县城南关落成,该庙是由汾州府同知杨柏柯倡仪并主持修建的。

    杨柏柯,南直淮安人,万历十四年(1586)丙戌进士,三十一年(癸卯1603)出任汾州府同知。同年冬,策马谒汾阳王庙,以为庙貌必有规制,至则见一废寺中,旁有隙地一区,围墙一堵,庙内破屋三楹,中设一神桌,一木主,前有一磁护而已。俯身一拜,潜然叹息。嗟呼!此何等功业,而今庙貌竟卑毁至此。非守土者之愧而谁愧!非守土者之责而谁责耶!乃建议建庙,请于抚台李公而允之,且发金以助其役,因买于南关之隙地一方,长十七丈有奇,广八丈有奇,上建大殿五间,塑王像于上,及官将像于两旁。瞻仰者肃然起敬,不复视昔之玩视矣!大约用银伍佰两有奇,除动支官帑伍拾两、抚台叁拾两外,皆本府捐奉为之,而各州、县亦量助焉。经始于乙巳(万历三十三年)七月,万历三十七年秋月大殿告完,庙貌整备。因北地山寒,冬季不便修筑,所有门廊物料皆俱。俟开春后继续修建,其时已完成十之八、九。柏柯以迁秩将行,未毕之工付之汾阳尹公,即汾阳知县尹觉民。尹觉民,北直冀州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甲辰进士,三十三年出任汾阳知县。任职期间,廉干有能声,以利民善俗为务。出任汾阳知县之年,正值杨伯柯主持修建汾阳王庙开工之时,万历三十七年杨伯柯离任后,他主持了汾阳王庙的续建工程。碑之题额为篆字,由万历三十七年己酉举人矫九高书。该庙落成后,汾阳人又掀起了一次祭祀郭子仪的热潮。乾隆《汾州府志》录有“谒汾阳王庙”七律一首,作者辛显祖,全文如下:

维唐七叶山逢鬼蒙尘狼嚏尾。

令公手扶半壁天,克复两京绩何伟。

吐蕃突尔兵氛起,仓皇敕公一幅纸,

夺海内于群盗区,大河南北复姓李。

蓦地尊兵惊若雷,都讶令公天上来,

罗拜欢呼还起舞,灵台单骑捷音回。

呜呼!

补天裕日功如此,血食千秋应不死。

下马擎觞酹断碑,庙貌嵯峨俨仰企。

    这座闻名天下的汾阳王庙,于1942年被日本侵略者毁掉了。但健在的老年人,都还能描绘出庙宇之威严和郭子仪塑像形象。当年,庙门两侧的琉璃狮子,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汾阳县博物馆。住在汾阳王庙附近的老乡,把庙砖、庙石、琉璃瓦等物,都当做珍品保存下来。更为难得的是,南关一家郭氏后裔珍藏着一幅郭子仪的全身画像。画像长94公分,宽42.5公分,像的左侧书有“汾阳王郭子仪像”七个字。郭子仪身穿唐服,手持笏板,一派忠武风采。

    本文作者为原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首届中国谱牒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西省郭氏文化研究会顾问

作者:aymi 2009/7/30 23:10:45 举报 TOP

4 以族名地虢衍建县

以族名地虢衍建县

    据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载:汾州府之“虞、虢二城,相传晋灭虞、虢,迁其人于此,筑城以居之”。《山西通志》、《汾州府志》、《汾阳县志》、《孝义县志》均有相同记载。民国年间,汾阳县县长王,王育昌曾在民间得一春秋时古陶鬲,鬲口有文曰:“虢姜鬲”。依据周代铭文习惯,可知“虢姜”为虢氏之妻,姜姓之女。鬲为祭器或炊具,古陶鬲的出土证明春秋时也有虢氏族人已迁于汾阳境内(此即“晋灭虞、虢,迁其人于此”的重要物证)。

    迁居于大、小虢城的这支郭氏族人,披荆斩棘,创建家园,经数十年的努力,人丁兴旺,城郭蔚然,成为晋国遥控的一个“殖民据点”。因其孤悬于晋国本土,故设县以治理。古代“县”之含义,即“悬”之义。因其族人为虢国后裔衍派,故名之“虢衍县”,俗称“瓜衍县”或“虢城”(即今孝义市北5公里虢城村)。晋景公六年(前594年)将之赏与大夫士伯为封邑。《左传》对此有明确记载:鲁宣公十五年,晋侯(景公)“赏桓子(荀林父)以狄臣千室,亦赏士伯以瓜衍之县”。《春秋传说汇纂》注释说:“瓜衍之县,即山西孝义县北十里之瓜城。”据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所说:“一地方至于创建县治,大致即可表示该地已开发成立。”

    从晋献公十九年(前658年)灭掉虢国,迁民于此,到晋景公六年(前594年)赐瓜衍于士伯,仅仅六十四年,郭序后裔就将一个边远的不毛之地,建成一个繁华小县,郭氏族人的生命力和创业精神实在令人感佩。众所周知,郡、县的设置萌芽于春秋时期,秦、汉时始成定制。晋国是最早设置郡、县的诸侯国之一,而虢衍县又是晋国最早设县的地方,在中国行政建制史上具有开创性的重大意义。可以说,没有郭氏族人的聚族而居,就没有虢衍县的设置。虢衍县的形成和建县,是郭氏族人在华夏文明史上的一大贡献。

    由于在从秦庄襄王46年)初德年间,长达八百余年的历史时期里,郭氏族人繁衍生息的汾阳、孝义、平遥、介等地,除一度时期隶属西河之外,大部分时间为太原郡所辖,故而汾、平、介、孝、交、文等地的郭氏族人,都以太原为郡望,统称“太原郭氏”。如东汉末年介休人郭林宗以高风亮节著称于世,被誉为一代宗师,其籍贯郡望则标注为“太原”。以郭林宗后裔、唐代名相郭元振而著称于世的山东馆陶(昌乐)郭氏,在追溯渊源时,也自称“出自太原郭氏”。也就是说,汾、平、介、孝的这支郭氏已成为“太原郭氏”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原郭氏”的功业、勋绩中,都不同程度地融合了汾、平、介、孝郭氏族人所作的贡献。

——转自李吉等编著《中华郭氏》

作者:aymi 2009/7/30 23:11:21 举报 TOP

5 今日汾阳依然辉煌

    20世纪90年代初,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研究中心张海瀛、尹协理、马志超等,曾多次到汾阳县实地考察,发现了一批与汾阳王郭子仪相关的史料、遗址及其后裔,整理成文后,得到海内外郭氏宗亲组织的认同和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在汾阳县县城南街设立了汾阳王纪念堂,与虢城村、爱子村等汾阳王遗址一道,构成了一组郭氏人文景点,成为海内外郭氏子孙观光瞻仰的名胜之地。

    汾阳王郭子仪纪念堂位于山西省汾阳市南门街东侧,原为明代建筑。1994年10月重新整修。该堂坐北向南,占地4920平方米。入山门,东西有垂花门,东院为花园格局,西有藏经楼。东、西两侧有厢房各九间。纪念堂大殿五间,进深三间,卷棚与戏殿合而为一,皆悬山顶,砖木结构,颇为壮观。殿内设紫微阁,汾阳王郭子仪塑像置于神台之上。山墙挂子仪公八子图像,两侧展出汾阳王的生平系列文献。

  供台上铜炉银烛为后人祭祀所设。大殿两侧为偏殿,面阔三间。西殿有虢城、爱子村简介及郭氏后裔迁徙图,并陈列依原件复制的明万历年间汾阳王庙碑及高璋县长所写之跋文。

  东殿陈列有历代汾阳王庙遗物及稀世珍宝——子仪公手书《后出师表》石碑。碑文烫金熠 熠生辉,更体现出其狂草雄姿之势。

  虢城村,位于汾阳市城南10公里处,属汾阳市阳城乡。据考,子仪公先祖周文王弟虢叔、虢仲所建立的古虢国为晋所灭后,虢氏族人迁聚于此。《太平寰宇记》载:汾州虞、虢二城 ,晋献公假道灭虢,迁其人于此,筑城以居之。虢,音转为郭,虢城村因之成为郭氏一派的聚集之地。现在该村多存古迹,尚有夯土城墙、古城门及众多遗物。原村貌为典型古城堡格局,城墙围村,辟有四门,为凤仪门、映旭门、鸿文门等,城门均为拱券式砖石结构。鸿文 门城楼供周文王神位。与虢城村遥遥相对的虢义河畔虞城村,相传为虞国遗民集聚地,有西河古虞碑碣和唐代经幢等文物。

  爱子村,位于汾阳市城东北18公里处307国道东侧,属汾阳市冀村镇,为汾阳王六子郭暧的官邸所在,也是郭暧封邑之一。明碑载:“爱子村,人盈千户,地及千顷。”经探掘,村周围5里内的5米深处始见古村庄遗址。据郭氏家谱记载,明末山崩(洪水)村毁,郭氏后裔多远走他乡,今日之爱子村为灾后重建。村属境内之田园地名多以郭家祠堂、郭家花园、郭家茶台、郭家粮仓等命名。根据出土的“爱子村郭”字样印章和斧钺等文物鉴定,可知爱子村的郭氏当年确属名门望族。村民郭德起现藏家谱,上溯至七代祖的名讳,表明他们确是子仪公的后裔。近年来,汾阳郭氏族人又加大了郭氏文化的研究力度。以汾阳王后裔郭世科为主的郭氏族人,通过实地考察,先后发现、搜集、整理了唐初《唐故上大都督上骑都尉郭府君之碑碣并序》、《唐故大将军郭君之碑》、《大唐宋府君墓志铭并序》、《唐故天水赵夫人墓志铭并序》等珍贵石刻文献,以及《汾阳郭氏郭,为汾阳郭氏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佐证。

  2006年7月27日,经各级相关部门批准,正式成立了“山西省郭氏文化研究会”,选举山西省原文物局局长郭士星为会长;聘请原山西省常务副省长、原山西省政协主席郭裕怀为名誉会长;原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中国家谱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海瀛,原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主任李吉等为顾问,从而聚集了一支研究郭氏文化的骨干力量。该会先后出版印行 了《郭氏源流考》、《汾阳郭氏郭村支谱》、《郭氏文化》等著作,创办了《郭氏研究》内部刊物,联络、接待了大批海内外郭氏宗亲组织和郭氏名人,把汾阳郭氏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转自李吉等编著《中华郭氏》

作者:aymi 2009/7/30 23:11:54 举报 TOP

6 金石碑碣传世珍品

    碑碣墓志、石刻题铭是一种重要的文献载体,往往可补正史、方志的不足。郭氏作为中华大姓,历代的名人墓志、碑铭石刻自然不在少数。除《汉郭辅先生碑》已见之于张澍的《姓氏寻源》外,在清代名人郭嵩焘撰写的《湘阴郭氏家谱序》中,提到的汉代碑碣尚有:《丹阳太守郭君碑》、《冀州从事郭君碑》、《太尉郭》、《北军中侯郭君碑》、《司隶从事郭究碑》等数种。这几种郭姓汉碑在记述主人生平简历的同时,都无一例外地追溯到郭氏起源是来自周王室宗支虢仲、虢叔,是研究郭氏源流的重要物证。郭嵩焘生活于清代道光至光绪年间,有幸目睹了这些汉代碑碣。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社会巨变,这些国宝级碑碣是否幸存,流落何地,不得而知。但有关唐代名臣郭子仪及其家世的两通石碑却幸存下来。

    其一是《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剌史上柱国赠太保郭公庙碑铭并序》。碑原在陕西布政使下库,后存陕西蕃府,1950年移至西安市碑林博物馆。这是唐汾阳王郭子仪为其父郭敬之所立,由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撰文并手书,是研究郭子仪及其家世渊源的第一手资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堪称中华国宝。

    该碑文首先追溯了华阴郭氏出自虢叔,系属太原郭氏的渊源,记述了自汉代光禄大夫郭广德到郭敬之、郭子仪的传承世系,是一份十分珍贵的家族谱系。尤其是其中“汉光禄大夫广德,生孟儒,为冯翊太守”这段史实,澄清了郭子仪先世中的一大疑点,纠正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将郭广德误记为郭广智的重大失误。为子仪公众多后代裔孙朝宗谒祖、续谱修谱提供了确凿证据。

    其二是《唐尚父汾阳郭忠武王碑》。为北宋太原人王彰所撰,现存于陕西华县莲花镇西马村郭令公祠。北宋至和初(1054年),华阴郡守崔辅于州城东北隅为子仪公立祠塑像,并于壁绘其八子图像。未及竣工,调任而去。后任郡守赵刚接续其事于嘉六年(1061年)竖碑勒石于祠中。

    碑文记述了郭子仪一生的显赫功业,表达了故乡民众对他的敬仰之情。后历经朝代更迭,祠庙倾圮,石碑被郭氏族人移至子仪公故居,嵌于壁中,得以保存至今。在今山西省汾阳市,也保存着有关郭氏资料的三通墓志碑碣:一通是《唐故大将军郭君之碑》,一通是《唐故上大都督上骑都尉郭府君之碑碣并序》。这两通石碑都是记述唐初汾阳郭氏协助李渊、李世民父子平定河东,助唐立国的军功业绩,及其受封和葬于汾阳故里的历史,说明早在初唐时期,郭氏就是汾州的名门望族。汾阳本土郭氏的历史记载,较郭子仪封为汾阳郡王要早100多年。

    另一通石碑是明代万历年间《新建汾阳忠武王郭公庙碑》,记述了在汾阳修建郭子仪庙的经过和历史渊源。此外,在《钦定全唐文》第331卷中,还收录了唐肃宗时宰相杨绾撰写的《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神通碑》全文。据碑文所载,郭子仪夫人王氏,出自太原王氏,高祖王长谐为左武卫大将军,平原郡公,秦州都督,卒赠荆州大都督,陪葬献陵。很可能是唐高祖起兵太原时的元老重臣。其曾祖、祖父、父皆为高官显宦。

    王氏系郭子仪元配夫人,有子6人,女8人。据此可知,郭子仪应有8子8婿,其中另2子为次室张氏所生。从而为我们提供了鲜为人知的郭子仪家庭资料。

    王夫人一生相夫教子,曾随从郭子仪转战河中等地。大历中封琅邪县君,后进封太原郡君。大历十二年7年)正月卒于京师平康里府中,享年73岁。朝廷亲派使者前往吊唁,封赠霍国夫人。宰相杨绾亲自为其撰写神通碑文,从而为我们留下了一份极其罕见的珍贵史料。

编著《中华郭氏》

作者:aymi 2009/7/30 23:12:58 举报 TOP

7 郭氏与汾阳王

  王希良

    郭子仪,祖籍山西汾阳,唐则天帝神功元年(697于华州郑县。卒于德宗建中二年(781),享年85岁。始以武举异等补左卫长史,累迁至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兵部尚书。史称:郭令公古今之一人,以其身系社稷安危三十年,历事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帝,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遗德后世,恩泽汾阳。

一、郭氏之根在汾阳

    颜真卿为郭子仪父郭敬之所撰的碑文中说:“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氏焉。”

    据史载,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于虢,地在虞郑之间。后,虢分北虢于下阳(今山西平陆),分南虢于上阳(今河南陕县)。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夏,晋献公假道于虞(今山西平陆境内)以伐北虢,克下阳,北虢亡。三年后(公元前655)晋献公又假道虞国,以伐南虢,克上阳。南虢亡。晋献公回军途中又灭虞国。灭虢、虞之后,迁虢虞之民于今汾阳。《太平》载:“汾州虞、虢二城,相传晋灭虞虢迁其人于此,筑城以居之”。此即汾阳现大小虢城及虞城之由来。相传,大小虢城原本为一城,后被虢虞城中流经的虢虞河大水冲断,即分为二。虢城村七十老翁文孟华在古城门遗址说:“我十七八岁时来这里玩,城墙上嵌有碑石,第一句就是“晋献公假道灭虢,迁其民、筑此城。”后,晋于虢城置瓜虢)衍县,此即今汾阳县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县名。《山西历史地名通检》载:“瓜衍县,春秋期晋置,故地在今孝义县北十里虢城村。”《左传·宣公十五年》:晋侯“赏士伯以瓜衍之县”。《春秋传说汇传》:“瓜衍之县即山西省孝义县北十里之瓜城”。“瓜”即“虢”。由此可见,今汾阳即虢叔正宗后裔的集中居聚地,是郭氏根之所在。

二、子仪祖籍在汾阳

    《新唐书》卷7世系表“华阴郭出自太原。”汉有郭亭,亭曾孙光禄大夫广智,广智冯翊太守孟儒,子孙自太原徙冯翊。《新唐书》世系表载,子仪父敬之的曾祖父为郭履球,郭履球的祖父为郭进。山西大学李裕民教授认为:郭进或其子时迁华州秦实行郡县制,汉唐因之。汾阳(秦汉时为兹氏)隶于太原郡。而太原郭氏传人皆出自汾阳。《后汉书》卷67有郭泰(虢叔42代孙)。郭泰即郭林宗,汉时在今汾阳居住,授徒讲学于东关。《汾阳县志》载:“郭林宗旧宅,府旧志云‘在东郭,相传天宁寺是其遗址’”。明《郭氏族谱序》曰:“郭氏得姓自周虢叔,林宗振汉,子仪鸣唐,太原汾阳著望天下。”《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山西卷《唐故右领军泾州纯德府折冲都尉太原郭府君墓志铭》载:“府君讳韬,字宏泉,本汾州人也。其先郭泰……其祖郭嵩”。《全唐书》卷922《唐故大将军郭君碑》载:君(郭嵩子)从高祖李渊起兵晋阳,贞观三年授大将军,七年为腾王府司事,乾封三年(667)卒,葬于(今汾阳)大夏乡隐泉山之原,墓碑原在郭社村山岗上,现存于太符观。《新唐书》载子仪公为虢叔52代孙,所以“华阴郭氏出自太原”,更确切地说是出自汾阳。


三、汾阳与汾阳王

    今汾阳最早称为汾阳,是在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史记·晋世家》载:晋惠公遗书里克,曰“诚得立,请遂封子于汾阳之邑”。盖因里克家族世居汾阳,后来,夷吾食言,诛杀里克,后人回到汾阳故里。今汾阳县大相、小相村的相里氏即为其后。今小相村的《晋·相里金神道碑》记载了里克家族的繁衍。可见,当时晋国的“汾阳之邑”应为今汾阳。郭子仪封汾阳王在上元三年(762)二月二十一日,同时任命知朔方、河中、北庭、潞泽节度行兼定国军副元帅。当时,河东(西)各州县发生兵变,肃宗封子仪公为汾阳郡王并派其前往抚定,五月,处死叛将定了局势。封汾阳王是因其祖出自汾阳,也因汾阳为子仪公安定唐朝建功立业之地。子仪公到汾州在宝应二年(764)二月十日。当时仆固怀恩反唐,致命地威胁着唐王室。《纲鉴易知录》卷52载:“上谓子仪曰:怀恩父子负罪若身,闻朔方将士思公如枯旱之望雨,公为朕镇抚河东,汾上之师必不为变……。子仪如汾州,怀恩之众数万悉归之,威鼓舞涕泣,喜其来而悲其晚也”。

    平叛仆固怀恩是子仪公戎马生涯回到汾阳故里的一件大事。他的后裔和朔方军的后裔们代代相传,民间便留下了对子仪公深厚的怀念和许多美好的传说。 

四、汾阳王庙与衣冠冢

    《山西通志》卷92载:“汾阳王庙,贞二年七月立,旧在汾州府”。《集古目录》载:“中书舍人高参撰。右威卫仓曹参军张谊书。汾宁节度使韩游环请为子仪立庙于汾州。碑以贞元二年七月立。”在汾建庙,不仅是因汾阳为子仪公祖籍,且为汾阳王食报之地,同时安史之乱后,民心未定,社稷未稳,屯兵汾州的大宁郡王,唐王朝功臣仆固怀恩因遭诬陷而反唐。子仪公奉命平叛,凭昔日恩威使仆固不战而退,百姓免于战乱。之后又屯兵汾州,躬耕陇亩,使“野无旷土,军有余粮。”后则有更多朔方军士定居下来,与郭氏后裔一起维系着与汾阳王子仪公的情结。

    这是历史上第一座汾阳王庙,庙在县城内西北。

    《汾阳县志》载:“明万历十三年,知州白夏改旧寺设王词,王缉撰记”。庙址“在城北二十里大相里。”

    《汾阳县志》载“明万历四十三年,汾州知府杨柏柯再建汾阳忠武王郭公庙于县城南关”,《汾阳金石类编》全文载其碑文:“……王受封于汾阳,则汾阳王乃王食报之地也。以故朝代虽更,报祀不替”。

    这座汾阳王庙于1942年毁于日寇兵火。村民赵云、周吉发将庙前的石础保留至今。庙前琉璃狮仍存在县博物馆内。

郭氏后裔为纪念先祖子仪公,于爱子村郭氏祖坟内修建衣冠冢,历代祭祀,至今不绝。昔日翁仲、石桌、碑碣、石兽依然林立。一幛立在石亭间的四铭碑记载了家族的延续,楹联中有:“木本水源,仪型宛在”字样。

五、爱子村与孝臣村

汾阳人有口皆碑,盛传爱子村是子仪公六子郭暧的府邸所在。原名郭家寨。相传子仪公进郭暧府中见子孙人丁兴旺,举家安睦。忆及英年早逝的二子郭旰,不禁潸然泪下,因之郭家寨又一度被人们称为哭子镇,后改名为爱子村。郭家祠堂、郭家粮仓、郭家茶台等作为地名流传至今。村北有郭家坟。郭氏后裔郭守忠说,他们小时侯每逢清明,郭氏一族由族长统领, 在汾阳王衣冠冢前举族祭祀,规模盛大。

现爱子村郭姓中尚存有一些家谱。其中郭德启所藏家谱上溯至十一代嘉庆年间的阳字辈中有:郭继阳字仰仪,郭宗阳字景仪,郭如阳字仪传,郭绍阳字应唐,郭怀阳字思汾,郭成阳字在汾……。表达了后辈不忘先祖子仪公的眷眷恋情。

孝臣村是子仪公后裔的又一聚居地。今郭姓为该村第一大姓,总人数占到村总人口的2/3。

六、郭氏后裔

    子仪公后裔世代相传,人丁兴旺,而又多为国立功者,乾隆年版《汾阳县志》载:“郭企忠字元弼,唐汾阳王子仪公之后,……天会四年知汾州事时,汾州初下,居民多为军士掠去,城邑萧然,企忠诣帅府力请,愿听其亲旧赎还,帅府从之,未几完成如故。石州贼阎先生众数万至城下,僚属虑有内变,请为备,企忠曰,吾于汾人有德,保无它,乃率吏民城守,会援至,合击破之”。宋、元、明、清,郭氏家族代有名人,据《汾阳县志》载,仅明末清初,即有文武举人郭锡(嘉靖间开封府同知),郭之藩(崇祯时武进士)等二十多人。

    目前,汾阳郭氏以万人之众居汾阳四百余姓之第九位。

    子仪公八子七婿中长子曜、六子暧、七子曙都曾居住汾阳,后裔因做官或其他原因叶落他乡,宋、元、明、清累有迁徙,且大都居于东南沿海一带。

据山西省社科院家谱资料中心提供资料,子仪公后裔先后有八支由汾阳迁出:长子曜公后裔有两支由汾阳迁出。一支在唐时由汾阳迁往河南固始。据《福建泉州郭氏支谱》载:咸通年间,裔孙郭嵩由河南固始迁入福建,明中叶以后,陆续迁往海外;《上湘郭氏族谱》载,另一支郭在徽五代时因避战乱由汾阳迁往江苏南京,宋代又迁往江西,元至正年间,以郭益埙为始祖迁往广东,后人遍乃海外。

    六子暧公后裔分五支由汾阳迁出,据《上湘族谱》载,第一支郭瞿唐时迁往安徽太和龙泉;据《泉州郭氏族谱》载,第二支五代时迁往浙江杭州,元末以郭德广为始祖迁入福建泉州,后世以仲远公一族为盛,其后裔大都迁往台湾和东南亚各地;据《润州族谱》载,第三支郭春于南宋理宗时迁往江苏镇江;据《延令族谱》载,第四支郭才元末迁往江苏泰兴;据《京江郭氏家乘》载,第五支郭廷章于明嘉靖年间迁往江苏丹建。

    七子曙公后裔有一支由汾阳迁出。据《宁波郭氏宗谱》载,唐以后迁往河南息县,元末以郭得为始祖迁往宁波。


七、汾阳王像与子仪公手迹

    汾阳南关村一郭氏后裔尚存一幅“汾阳王子仪公像”。据收藏者说,此画是其老人在汾阳王庙焚毁时抢救回家的。此画装裱部分已破烂,上下轴均元。上下披边缘都有破损,但画心依然完整。画为纸本石色。长94厘米,宽42.5厘米,子仪公头戴袱头,身着圆领长袍,腰扎革带,脚穿软靴,双手持笏板,三绺须,面目慈祥,身材魁梧,与史书记载极为相像,经有关专家鉴定,确认是一幅古画,是郭家祖传之宝。

    代宗广德二年(764)秋,子仪公挥笔书写了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这是一幅未曾公开发表,鲜为人知的狂草作品。后被南唐李后主珍藏。宋太祖时,真迹落于都监曹彬之手。明初大臣刘基(1311-1375)见之赞叹不已:郭令公为唐第一流人物,而书亦为第一。如今已据真迹临摹勒石,立于汾阳子仪公纪念堂内。

——作者为原汾阳市史志办主任

作者:aymi 2009/7/30 23:13:25 举报 TOP

8 郭暧与汾阳

郭世科

  汾阳有由郭暧而名的爱子村,爱子村有郭暧之父汾阳王衣冠冢,爱子村郭氏家族保留着记有诸多郭暧后人的古老神谱,有“君臣如水”、“爱子村郭”的祖传印章,有汾阳王父子的诸多传说。

  古汾州辖县有众多郭暧后裔。汾阳郭(崞)村、孝义吕居堡、交口花寨同为一支的郭暧后裔,世居古老汾州,一直传到当代,源流清晰,世系分明,既存祖碑,又传家谱,由郭暧至今,已传58世。山西省社科院家谱研究中心所藏家谱资料中,记载有郭暧后裔由汾阳迁出的就有七支:

  一、唐时郭瞿迁往江西太和县龙泉场。

  二、五代时某公迁往浙江杭州富阳县,元末郭德广由富阳迁往福建泉州晋江县,其中以仲远公一族为盛,后裔由泉州陆续播迁至海外。

  三、五代时某公由汾阳迁至山西介休县,北宋末郭进随军南渡,子孙散居南方各地,南宋理宗时郭春隐居江苏润州丹徒县,后裔散居云阳(今丹阳)、武陵(今常州武进县)、镇江、扬州等地。

  四、五代时某公由汾阳迁往山西沁水,北宋神宗时又迁往安徽毫县,始迁祖失名,明正德年间郭,王景聚族而居于毫县,日益壮大。

  五、某公在元代以前从汾阳迁至安徽凤阳县,明初郭英由凤阳迁往江苏南京。不久郭才又从南京迁至江苏泰兴县。

  六、明嘉靖年间,因汾州大雨山崩,汾阳家室遭难,郭廷章在任所附近丹徒另娶妻室,繁衍生息。

  七、某公在明代以前从汾阳迁至江苏宜兴县。明万历年间,郭永清与其子郭鉴由江苏宜兴迁往湖南麻阳县,其后世播迁至四川、贵州、广西各地。

  海内外郭氏家谱中更有郭暧后裔迁自山西汾阳的真实记述,并且从古即今不断有其后人据谱回汾阳寻根祭祖,只在2008年,就有八支。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在一些文史资料中,还发现有郭暧“屯兵汾阳”的明确记载。就在编辑《郭氏文化续集》之际,又收到本省右玉县郭文秀老先生寄来的《郭氏家谱》。其家谱在《追本溯源》中写道:“先祖郭子仪为汾阳王兵马大元帅。有子曰郭暧者,甚贤能,以军功封大将军,招为驸马,屯兵汾阳。”此段文字告诉我们,郭暧招为驸马后曾带兵驻扎汾阳。对照爱子村是郭暧“官邸”、“府第”所在;是郭暧“封邑”;是郭暧后人聚居之地等记载及现实,不能说它们之间不是因果关系。

  在此之前,浙江郭武泉先生提供的《诸暨星庄郭氏宗谱》记载有这样一个史实:《唐书·公主传》“(郭暧四子,有的谱名,5钅容)最少,自汾州刺史入为殿中监,尚西河公主(沈亚之郭墓志)”。李吉等编著的《中华郭氏》一书也有相同记载。此段文字不仅为郭暧后人留居汾阳增添了重要史证,还传递了郭暧四子郭曾为汾州刺史,而他所娶的皇上女儿,更以封地冠名为“西河公主”,这一出自郭本人的墓志是不会有假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此类史实还会进一步被发掘出来。

作者:aymi 2009/7/30 23:13:57 举报 TOP

9 汾阳王像

  一、南薰殿郭子仪像

    据《谈宾录》记载,郭子仪“图形凌烟阁,加号尚父,配飨代宗庙廷。”凌烟阁的像没有传下来,南熏殿的像也许源于此。(《中华郭氏》云:“这幅郭子仪像是唐代宗赐绘凌烟阁所藏之故物,传至清代的南薰殿珍藏。”)这是一幅上朝时的全身像,像高二米多,似比真人略大。方圆大脸,浓眉大眼,两撇舒展的胡子,漂亮的须髯,身材魁伟,戴头,穿紫袍,手捧朝笏。脚着乌皮履,神情端庄凝重,气宇不凡,而又忠诚厚道,充分反映他的人品和性格,真是传神之笔。

    以此像和西安碑林石刻中的唐人朝服像相比,除了脸部以外,都很相似,足见此像反映的的确是唐代的服饰。

    唐代规定,三品以上的官服为大科绫罗袍衫,郭子仪位极一品,身着紫袍,正与唐制相符合。看来,此像所据底本,应是根据本人相符合。 看来,此像所据底本,应是根据本人相貌摹绘的。

二、汾阳的子仪公像

    汾阳县城南关郭氏后裔保存着一幅子仪公画像,长94厘米,宽42.5厘米。像的左侧有“汾阳王子仪公像”七字。南关旧有郭子仪祠堂,此像很可能原是挂在祠堂中供祭祀用的。题词称“子仪公”,与郭氏家谱的称谓相同,可作左证。

    此像与南熏殿像,粗看如出一模,仔细分辨,才能发现有极细微的差别,南熏殿像左髯略窄,左耳根所露头稍小,看来,两像当同出一源,也可能汾阳像摹自南熏殿像,只是比例缩小,只相当于后者的三分之一。从画法看,汾阳的像吸收了明末清初传入的西洋技法,脸部注意深度,稍有立体感,此画当是清初或清中叶的摹本。

三、明弘治木刻郭子仪像

    明弘治十一年(1498)木刻本《历代古人像赞》中收录郭子仪像一幅,左上角题“郭子仪”,右上角题“名全始终,位兼将帅。有才有德,有识有量”系半身像,方圆脸,戴头,着便服,无朝笏,脸形大致与南熏殿像同,但也有不同处,如耳垂加长,胡须用粗线条表现,略显疏朗,胡子往下撇,眉粗而有些平直,从表情看,文臣的味道加强,而魁伟的身材、有神的眼睛,仍能透出武将的气质。这是现存最早的郭子仪木刻像。此像刻工甚佳,笔力和刀法都是刚劲而不流于粗豪,工致而不流于板涩,富有生动的描写功力。

四、明万历木刻郭子仪像

    明王圻、王思义编的《三才图会》的“人物”卷六中,收有郭子像,此书刻于万历三十七年左右。

    像上书“郭子仪像”,左题“郭子仪,字子仪,华州郑人。禄出反,诏子仪为卫尉卿,东讨,斩贼将周万顷,遂收云中马邑,开东陉,加御史大夫,破史思明,收河北诸郡。肃宗以收东都功,加封代国公,进封汾阳王。代宗初,回纥、吐蕃入寇,子仪抚平之。”

    像为半身像、戴头,穿便服,无朝笏笑容可掬,一副忠厚的文臣模样,已看不出军人气质,和上面三像相比,显然有些走样。

五、李公麟笔下的郭子仪像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安徽桐城人,是宋代杰出的精于白描的人物画家。他作的《免胄图》、高34厘米,长232厘米,是一幅纸本白描历史故事画。这是代宗永泰(765)八月发生的事件,仆固怀思鼓动吐蕃、回纥等三十余万人进攻关中,威胁京城,代宗急召郭子仪从河中(今永济)增援。子仪率兵一万余来到关中,立即被回纥兵团团围住。回纥兵将向来敬服郭子仪,只是听仆固说郭已去世才出兵的。郭子仪看到要扭转敌强我弱的形势,必须亲自出马说服回纥。于是命令部下向回纥传呼:“令公来了”。回纥感到愕然,纷纷准备射箭。只见郭子仪领着几十名骑兵缓缓向前,摘下甲胄,以慰问的姿态说:“你们好吗?我们一向友好,为什么要这样呢!”敌将一看果然是子仪,于是扔下兵器,下马而拜。子仪和他们饮酒言欢,而后与回纥联兵攻打吐蕃大获全胜。

    在画面正中,是身穿便服的郭子仪,在他背后有一个士兵站在马前,一手持枪,一手拿着子仪的盔甲,稍后是四位手持兵器倚马而立的将军。再有一段距离,是十几位严阵以待的骑兵,表示有着强大的后援。左下角画着一截城墙,上面旌旗飘扬,意味着后方是铜墙铁壁。在郭子仪前面,六名回纥将士都已下马,为首的正跪着行礼。郭子仪微向前倾,伸手去拉起 跪着的首领。当时子仪年已六十八岁,画中人物却象50多岁的样子。显然是为了突出宝刀不老的特点,那魁伟的身材,富有特征的胡须,与南熏殿的画相当接近。在六名回纥军人之后,有一队回纥骑兵正从右上方奔驰而来,表现了军容强盛,来势很猛。右下角另有一队回纥兵,似乎已看到首领下跪的场面,而显得神情动荡。这上下两部分,在气势奔放中稍有纷乱,到六马驻立处转为平静,表明由于郭子仪的出现使局势和解。李公麟仅描绘了三十多人的形象,疏密相间,“反映了作者大胆的构思和突了主题的高超艺术手腕”。张安治《李公麟》用这种手法描绘一位名将,在中国绘画史上实属罕见,这比起上面的单人像更能反映郭子 仪的英雄胆略。画卷上有一段题词:“子仪诚谕,葛罗敛服,尽于握手中形之。公麟妙迹,所见甚多,此为第一。”殆非虚语。

此节摘自1999年《文史参考》

大禹庙中的汾阳王像

    大禹庙在韩城市东北3公里的周原村。原名大夏禹王庙,简称大禹庙。是祭祀夏禹的庙宇。大禹庙是为了纪念夏禹而修建立的。夏禹为远古时的部落酋长,传说在唐尧虞舜时,黄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舜派禹治理洪水,据说禹在治水期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他用疏导的方法治平洪水。后来他他又用武力夺取了舜的部落酋长职位,取而代之,死时把职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启,“禅让”度被彻底打破了。

    大禹庙在坐北朝南,中轴线建筑有献殿和寝殿,二殿由卷棚式的雨搭相边接。正殿内设有三组砖基木作神龛,由垂花柱分为9间,各龛有二龙戏珠的透雕或浮雕,龛案上有沥粉贴金描绘的二龙戏珠或丹凤朝阳彩绘。殿内东墙是孙悟空收降红孩儿的彩绘壁画,西墙是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和庆宴彩绘壁画。

    主要建筑有大殿两座和厢房、偏房十二间。占地425平方米,始建于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明代曾重修。1985年5月列为韩城市重点文物单位。正殿有泥塑彩绘坐式禹王像和郭子仪像,两旁有泥塑彩绘小像。献殿前有两根白沙石柱,柱上刻“岌大元国大德五年岁次辛丑孟夏制”。

、石佛寺中的汾阳王像

    灵台县上良塬,由于位居县境之西,故称西塬。唐代称秦塬,又因上良与朝那塬的地形好像凤凰展翅,翩翩欲起,因此人们普遍将上良塬称为凤翅塬。

    凤翅塬很有名气,战略地位很重要,历为兵家必争之地,种种传奇的故事很多,尤其石佛寺的传说尤多。石佛寺建筑占地约4亩,寺院呈长方形,土夯围墙高约丈余,周围杨柳成荫,寺内东面正殿3间,内供佛祖释迦牟尼。左右为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这3尊像都是用乘的巨石,经能工巧匠精雕细磨而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北边大殿3间,关云长稳坐正中,关平、周仓陪立左右。南面大殿3间是黄龙、青龙二神。在寺院外北侧有一约1亩之大的天然涝池常年积水,清澈见底,传说游客至此,先在池旁洗手沐浴后,再进寺院烧香拜佛。

    郭子仪单骑说服回纥取得成效后,返回灵台东塬命令部将白元光带兵1万多出阵与回纥兵汇合,在灵台西塬(即今石佛寺旧地以西)摆开战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大败吐蕃10万大军,其中5万人被杀,1万余人被俘。郭子仪联军打败吐蕃,在此同时,唐朝宰相元载派来佛门僧人来西塬战场附近的石佛寺与众僧一起大讲《仁王护国经》。吐蕃退兵后,元载很骄傲地说:“吐蕃退兵非人力所为,而是菩萨保佑的缘故。”唐代宗听说元载的话认为众僧讲经有效,退敌有功,对众僧厚加赏赐,而对郭子仪等将领却不闻不问。唐朝曾在洛阳、长安等地大兴土木建造佛寺。灵台西塬石佛寺也得到了扩建修饰。按当地的传说,在建造石佛寺之后,人们对郭子仪“单骑说回纥,联兵打吐蕃”的伟大功劳总是念念不忘,因此也塑造了郭子仪的泥身像,金粉涂体,由能工巧匠用木料做成近两米高的神轿子,郭子仪像稳坐其中,称郭元帅之神位,亦供奉在释迦牟尼的大殿内,清末已损毁。据考证,2003年春,当地村民在石佛旧址靠南的一深沟下植树造林时,挖出一个六棱形高1米3左右、粗约240公分的石柱,上有佛经,汉字阴刻,清晰可辨的“宋建德年”字样。据其形制,应为佛教的石经幢。据此推算,郭子仪西塬大战是公元763年,而赵匡胤建国年是963年左右,相距200年左右,说明石佛寺最早建立应在宋代以前。距石佛寺约400米的北边塬坡,传说是佛僧死后埋葬的地方。

郭小惠搜集提供《山西郭氏文化网》转发

帖子相关图片:
查看原图
作者:aymi 2009/7/30 23:14:40 举报 TOP

10 《郭子仪像》发现与考证

武丁

    今年5月13日,山西省副省长郭裕怀,在接见马来西亚郭氏兄弟有限公司总裁年先生时将幅郭子仪像亲手赠送给这位郭氏宗亲。郭鹤年先生得此先祖之遗像,连声称谢。在新加坡、泰国、菲律宾,乃至加拿大和美国的许多郭氏宗亲,都十分关注这幅画像的发现。据称,这是目前发现的郭子仪画像中年代最早的一幅,因之,它受到海内外郭氏宗亲的热情关注自是情理中事。

    流传至今的郭子仪像共有三幅。一系郭氏家谱所列郭子仪木刻像;一系山西汾阳民间收藏郭子仪像;另一幅则系收藏于清内府的郭子仪像,即郭鹤年先生所得之画像。

    原藏清内府的郭子仪像原本已不复见,而今所能见的这幅画像的影印件,唯有刊载于《故宫周刊》上的一幅照片。这幅画像与汾阳民间收藏的郭子仪画像相差无几。所别只是尺幅大小各异。前者高285公分,宽133.3公分,后者高94公分,宽42.5公分。从画像的形象、服饰、用笔、设色看,者显系前者的临本。

    刊有郭子仪画像的这期《故宫周刊》,出版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7月25日。刊名由易培基题写,刊期为94期。从照片看,原画像的上中部钤有清宫中收藏的印记。顶部“郭子仪像”五字之后的括孤内,注有“南熏殿历代名臣像之一”的字样。由此可以推知,这幅画像的原本,确系清内府藏物。

    南薰殿为清内府藏画之所。据胡敬所著《南薰殿图像序》记述,“南薰殿收藏古帝王驻地贤图像,附以内务府广储司茶库收藏历代功臣各像,凡册、卷、轴一百二十有一,为像大小五百八十有三。”如此丰富之收藏实可谓洋洋大观。

    胡敬,字以庄,号书农,浙江仁和人,生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卒于道光二十五年(845年),嘉庆年间中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据胡敬记述,南薰殿所藏这批历代帝王图像和功臣像,在乾隆五十三年曾奉旨重新装裱。他说:“乾隆戊辰岁(1788年)高庙诏重装池椟,以香楠4弓殳以文缎。帝后像黄表朱里,臣工像朱表青里,尊卑区别,秩然不淆。装成经进御览,时用乐用彩亭导入。饬令所司每岁夏月抖晾。栋宇森邃,扃谨严,慎重储藏,典至懋也。从这段记载看,乾隆帝对南薰殿这批画像是十分看重的。重新装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经进御览”,且每次都要“用乐用彩亭导入”,其仪式也至为隆重。

    至嘉庆年间,胡敬又奉仁宗之命对这批画像的流传情况详加考证,然后以“左图右书”的体例编纂成册,藏之于“石渠备览”。石渠者,在汉代系收藏图书之所;到清代则变成藏画的所在。在《南薰殿图序》一书中,胡敬对郭子仪像作了如下记述:“唐郭子仪像一轴,绢本,纵八尺五寸五分,横四尺,设色。画立像,长七尺,丰髯、武巾,紫袍,执笏。”“谨案,唐书郭子仪传,回纥、吐藩入寇,代宗跳,幸陕。程元振说帝都洛阳。子仪表谏,帝得奏,泣谓左右曰:“子仪社稷臣,朕西决矣”,乘舆还,子仪顿首请罪。帝劳曰:“用卿晚至此。”乃赐铁券图形凌烟阁。”

    胡敬的这些记述,对清内府原藏郭子仪画像的尺寸、材料,以及形象、衣着和图画原因都作了详细记述。可惜对这幅唐代画像的流传过程只字未提。至于“凌烟阁”,唐之前已见其名,只是无从详考。而唐之凌烟阁,据《大唐新语》记载,始建于贞观十七年(643年),阁名由著名书法家褚遂良题写,太宗李世民亲自为之作赞,阁内陈列着长孙无忌、魏徵等24人像,全部出自人物画大师净立本的手笔。太宗之后的帝后名臣图像可能时有增补。诚如郭子仪像一样,就是作为“再造唐室”之名图形于凌烟阁的。从这幅郭子仪像看,其服饰式样与唐人服饰完全吻合。可见胡敬认定为唐人画像不无道理。郭子仪生活的年代,距今已近1300年,经历代的兵燹战乱,很难流传至今。即使这幅清内府的藏画并非唐之凌烟阁中的原物,很可能也是唐代凌烟阁所藏原本的临品。至于这幅画像究竟是何人的临品,又是经过怎样的途径流入清内府,因缺乏流传有序的文字记载,就不便妄下断语了。不过,谨从《故宫周刊》图片上的印记看,此像确属清内府的藏品当无疑义。而此推知,至少这幅画像的临摹年代也应在明朝的中后期。在流传至今的郭子仪画像中,这或许是年代较早、形象较可靠的一幅。与郭氏家谱中的郭子仪木刻像比较,似乎也不难看出其形象特征的相似之处,即“丰髯、武巾、紫袍”之特征。所以,这幅画像的发现,不仅对海内外的郭氏宗亲,即或对美术史家们来说,也是认识唐代名将郭子仪本来面目的一份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

——此文原载《海内外》1994年第4期

作者:aymi 2009/7/30 23:15:06 举报 TOP

11 回复:《郭氏文化(续)》正本清源

接着读:http://www.aymi.com.cn/p.asp?/=31323

作者:aymi 2009/7/30 23:39:26 举报 TOP

12 回复:《郭氏文化(续)》正本清源

已阅。反正发 不出去

作者:221.204.54.* 2013/5/6 15:08:13 举报 TOP

共有帖子数12篇  首页 1 尾页
标题:
内容:
图片: 如何贴图?
名字: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验证码:

(Ctrl+Enter)

Copyright © Since 2006.12.29 郭池作品 郭池 源码 | 帮助 |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