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 | 失去信号?  

知乎 豆瓣 新浪微博

 切换贴吧QQ经验分享 天文爱好者 美文 投诉举报! Aymi的兴趣释放乐园: 精品 | 热点 | 图片测试 | 公告 
 首页 > 贴吧列表 > 郭吧 > 《郭氏文化(续)》正本清源(续) [精品]
回复 14 浏览 8996 
1 《郭氏文化(续)》正本清源(续)

曹文东

    在郭姓源流的考证研究方面,由于个别史书误,为后人留下了质疑,需要做进一步辨析与澄清,以正本清源。《新唐书·宰相》中说:“郭姓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予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责王灭虢,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考证历史,这一段涉及郭姓衍源的记载,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一是“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不准确。文王姬昌有两个同母兄弟虢仲、虢叔,谁封西虢,谁封东虢,各种史书记载不一,存在争议,但多数史料记载是虢仲封于西虢。二是“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予郑武公”之记载自相矛盾。“地在虞郑之间”从地望上推断,应为被封于三门峡之虢仲封国,而三门峡之上阳虢国,是被晋献公所灭,灭亡时间是在平王东迁的一百余年之后,即公元前655年。三是“楚庄王起陆浑之师,责王 灭虢,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之说更无根据,同史书记载和东周各王在位纪年表相差甚远。楚是江汉流域的一个蛮族国家,西周时活动在丹阳今湖北秭归)。公元前689年始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逐渐强大,兼并了附近许多小国,遂有问鼎中原之志。公元前656年,楚国曾同齐桓公率领的齐、宋、陈、卫、郑、许、曹等诸侯联军在陉(河南偃师)对峙,后在马陵(河南郾城)订立盟约,史称“马陵之盟”。楚庄王时(前613-591),任用孙叔敖为相,国力强盛,意欲争霸诸侯。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军至洛邑效外,周定王被迫派人为他举行慰劳欢迎之礼。查东周各王在位年表,平王在位为公元前770-720年,周定王在位为公元前606-586年,楚庄王陈兵洛邑效外时,平王已去世114年。况且此时,东虢已被郑灭170余年,责周王灭东虢毫无理由。唯有三门峡之上阳虢国为晋所灭仅49年,以此为由,问罪周王朝,似当师出有名。“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此处之“虢叔”,应该是周惠王时率军勤王平定子颓及五大夫叛乱的三门峡上阳虢国君主虢叔。“虢叔裔孙序”,有可能是上阳虢国最后一位国君虢公丑之子,虢叔之裔孙。这里所说的是虢叔,是春秋时唯一仅存上阳虢国国君,《左传》中说:“郑伯将王自圉门入,虢叔自北门入,杀王子颓及五大夫。”杜预注释为“叔,虢公字”,号曰“郭公”,与本文前所列举傅玄关于“虢后改作郭,春秋有郭公,盖郭太子也”之注释相吻合,地望是否一处,世系是否一脉,亦需进一步考证。

《姓氏探源》引用汉代郭辅先生之碑文、宋代欧阳修《郭氏旧谱序》等溯及郭姓起源时,都明确指出,郭姓源出为晋所灭之上阳虢国,郭姓源流“假虞灭虢”之说成为确认郭源头的主要依据。同时,当代的姓氏研究专家也把郭姓的发源地聚集到三门峡。姓氏研究专家谢钧祥老师在《中州统战》2000年第11期撰文说:“虢国是周朝分封的姬姓诸候国,有东虢、西虢、北虢之说。东虢、西虢均系周武王姬发所封,开国君主都是周文王姬昌的弟弟。东虢在今河南荥阳东北,是姬叔(亦称虢叔)的封地。公元前767年,郑武公用武力夺取了虢国的土地,名义上却说他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有功,周平王把虢地赏给了他。这时,南方的楚国正想向中原扩张势力,楚庄王就以周平王无故灭虢为名,兴师问罪,一直打到洛阳附近。周平王害怕了,便把姬叔的后裔序找来,封在北虢,以缓和矛盾。北虢建都上阳(今河南陕县东南李家窑),封地在今河南三门峡和山西平陆一带。公元前655年,晋国灭掉北虢。”他接着说:“虢仲、虢叔的后代以国为氏,就是虢氏。古代虢、郭通用,虢氏便转而为郭氏。”另一位姓氏研究专家陈瑞松在《百家姓溯源》(华侨公司出版)一书中,论及郭姓源流时也说,楚国责周平王无故灭虢,兴师问罪,陈兵洛邑郊外。平王大为恐慌,只好找来虢叔的后裔姬序,把他封在北虢(河南陕县东南李家窑),号称郭公,后来被晋国所灭。子孙以郭为姓,称郭氏,望族居太原郡。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教授李吉、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主任马志超硕士二位姓氏研究专家,在合撰的郭氏源流《郭氏史略》中引用《路史·国名记》之记载:“夏阳,序之封,晋灭之,今陕州平陆。”历史上,陕州曾辖山西省平陆县。他们据此认为,虢序受封的确切地理位置,其辖区相当于今河南三门峡地区及山西平陆、夏县等地,都是上阳虢国的疆域。

台湾省郭时礼先生撰文说:“有关虢仲、虢叔二位兄弟封地之重大史实,史书中屡有不同记载,以致造成研究西周历史的学者、专家以及探讨郭氏渊源的郭氏后裔的重大困扰。”对此,李吉教授、马志超硕士认为:由虢仲、虢叔繁衍派生的东虢、西虢、南虢、北虢、小虢,均可视作郭氏得姓受氏之渊源。然而,从史书记载和考古重大发现等方面综合评判鉴别,不可否认的基本事实是:周朝被封于三门峡地域之上阳虢国,存续时间最长,爵位最高,规模最大,疆域最广,对两周王室的影响最为深远。同时,从郭氏族谱的记载和专家学者对郭姓源流研究阐述看,郭姓源出三门峡的记载与学术观点较为普遍,中华成语中的“假虞灭虢”之虢国是郭姓起源的主流。因此,应该首先确认三门峡是郭姓主要发源地的重大历史地位。

1郭时礼先生还在另一论及郭姓源流的文章中说:“郭氏后裔希望得到没有争议性结论,俾能作为郭氏后裔寻根祭祖之地。更盼望郭氏起源地,能成为世界各地华人考古、寻找遗址与观赏之地。”两周时期被封于三门峡地域的虢国,其考古重大发现,数度轰动内外,影响之深远、知名度之高、出土文物之丰富、遗迹之完整,莫能与之相比。特别是虢国都邑、虢国墓葬地双双均获重大考古发现,这是两周时期考古中绝无仅有的。三门峡虢国考古的重大发现,虢国历史文化遗址以及丰富多样的出土文物,是中华古文明的优秀代表之一,被盛赞为中华瑰宝。对此,国家十分关注和重视,许多高层领导人都亲临三门峡视察参观。三十多年来,三门峡虢国遗址及出土文物吸引无以数计的中外游客,已经成为世界华人“考古、寻找遗迹与观赏之地”,也引起许多国际友人关注,纷纷到此游览,这和海外郭氏后裔的期盼是吻合的。

《公羊传》中把被封于三门峡地域的虢国记载为“郭”,晋灭虢国后,郭姓族人因失国避祸开始播迁和流徙。根据史料和郭氏族谱记载,早期的播迁大致有以下流向与地望。

1、流向山西汾阳一带。晋灭虞、虢后,为压制和防止虞、虢遗民的反抗,采取流放的办法,把虞、虢遗民的一部迁到山西汾阳县阳城乡一带。虞、虢遗民在这里筑土城居住,这就是现存的虢城村,虞城村。《太平环宇记》、《太平御览》对这一史实记载的十分清楚。这一支郭姓族人逐渐繁衍昌盛,形成望族,其后又播迁全国各地。一些郭氏族谱说,唐代名将郭子仪祖上也是由汾阳播迁陕西省华阴西马村的。

2、辗转迁徙湖北荆州一带。汉代郭辅先生碑文中记述的十分清楚,无需再赘述。

3、迁往河南洛阳的一支。晋自八月始围虢都上阳四月有余,冬十二月丙子朔(农历十二月十一日),虢公丑率部分族人开东门奔阳,居于周王室境内。

4、原地留居。虢为后,仍有一部分遗民于无奈中留居原地,遭受亡国之苦的凌辱是可想而知的,可能在韩、魏、赵三家分晋后,境况有所改观。三门峡市湖滨区崖底乡现仍存郭氏源头村,即是例证。

5、逃往虢国边境荒野之地。三门峡市会兴乡高庙一带距虢都上阳约40华里,山势险峻,这里世居的郭姓族人,世代流传说,晋破上阳后,其先祖于夜色慌乱中出逃,于峡谷峻岭间 奔命,至一山势陡峭、林茂密处隐居下来,以避晋人追杀,千百年来,繁衍流传,形成小安村、黄底村、山前村、山后等郭姓聚居地。

(作者为原陕县史志总编室主任。1995年以来,致力于虢国历史文化、郭姓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本文摘编自曹文东先生编著的《虢·郭·三门峡》一书。)

上一篇: 《郭氏文化(续)》正本清源
下一篇: 《郭氏文化(续)》史实明鉴
作者:aymi 2009/7/30 23:16:25 | [已有14人回复]回复楼主 举报 TOP

2 春秋“阳曲”今何在

文衍

    据唐书·宰相表》记载:“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责王灭虢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虢谓之郭,也,因以为氏。”那么,这里的阳曲所指是现在的阳曲吗?如果不是,它在那里呢?我们打开阳曲称名的历史,发现“序封阳曲”的春秋时期,在周王朝的版图上是没有“阳曲”这个地名的。“阳曲”具体地名的出现,最早在西汉,其地也不在现在的阳曲,而是在今定襄侍阳;到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平定并州,将侍阳曲之民越过系舟山迁至现阳曲时叫狼孟)使之筑城居之,今阳曲之名始于此。

    那么据曹孟德一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序封阳曲”在哪里呢?应当说结论是现成的。十年前,经山西省社科院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两位主任李吉、马志超考证,并载入其编著的《郭氏史略》一书称:“序封阳曲”之阳曲,乃“河千里一曲,称其为阳”的泛指。就是说,黄河由北向南到秦、晋、豫三省交界处折而向东,在这东西流向的黄河以北称阳,拐弯处为曲,故地在今平陆一带,泛称阳曲。这当然是专家之言,当我们打开周朝历史再次寻找虢国的时候,我们认定专家的结论是有根有据的,因为虢国的那一段历史,恰恰是为近年来的考古所证明了的。虢国,西周初年分封,它以陕西宝鸡为源地,以遵命周代王室而生存,它不仅是当时的一个军事大国和经济强国,而且是周王室的嫡系封国。其前身是以虢为氏的虢族,也是西周建立前周人的望族,它出自周族,源于周人,跟随周天子征战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从西周初年到春秋初期,虢国贵族一直是周王室的权臣显贵,在周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西周和春秋时期重要国家之一。虢国的强大一直延续到战乱纷纷的东周时代。它以为周天子勇猛善战而立国,又因为周天子穷兵黩武而灭亡。平王东迁是在公元前770年,他所分封的虢国已不复有先前的威猛,并很快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东虢在公元前767年被郑国所灭;西虢东迁于三门峡H(与平陆一河之隔,也即专家谓平陆一带),于公元前655年被晋国利用“假途灭虢”之计所灭;西虢东迁后的小虢在公元前687年被秦武公所灭。这就是虢国的一部由初封、辉煌、最终走向衰亡的演化史。200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三门峡市李家窑遗址的东北部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城墙、环壕、内城宫墙及大型建筑房屋基址等,证实李家窑遗址确是虢都上阳的所在地。上阳又谓上阳渡,渡之南即是李家窑遗址,渡之北在今平陆县境内。是九曲黄河在河东大地千里之曲,史称阳曲应当是指这里。省历史文物研究所专家李吉与马志超在他们的著作中所指的阳曲也明明白白是指这里。所以它是平王赐虢序重新立国之地。

    虢都上阳的发现,再次为研究虢国文化增添了可靠的资料,使虢国文化研究达到了高潮。2000年底,三门峡市在虢国都上阳古城遗址上建起了虢都花卉园。虢国墓地经郭沫若先生前的提议,得以完整保存。2000年11月,又被评为“20世纪河南十项重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封虢序则有虢国,此虢国,即今平陆、三门峡一带之虢国,也就是最后的虢国,被“假虞灭虢”的虢国。周平王东迁,“序封阳曲”后,虢国又上演了一部由盛到衰的历史大剧,这些我们从汗牛充栋的考古实物和文章中完全可以领略到,从三门峡的“虢国博物馆”中则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今之阳曲,其县名与历史差了近千年。县址与古之虢国距离也差了近千里。历史上无论史书、史料记载,还是口头相传,今阳曲有过孟邑、有过狼孟的称谓,却从未有过虢国。一个从未有过虢国的地方,怎么能够封有虢序这位虢国君主呢?简单地说,没有虢国那有虢序,没有虢序谁来得姓?

虢改郭姓的原因,如果我们追溯渊源的话,最大的可能性是“假虞灭虢”之后虢人国破家亡之后的无奈之举。我们在《宋·太平寰宇记》的记载中可以看到“晋来虞虢,迁其人于H(今汾阳)虞城、虢城”的记载,这些记载又与虢城和虞城的古碑上记载的“晋献公假虞灭虢,迁其族人于此,筑城以居之”的记载完全符合,此碑文80多岁的村民文广华小时在城墙上亲眼所见,至今能背诵出来。2003年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来此寻访古战场时我与电视台周同志采访了这位老人。并留下影视资料。

历史在这里为虢氏的最后归宿给了完全合乎情理的交待。为此作证的还有历千年而不衰,流淌在汾阳大地上的虢虞河(虢义河)。这里发生的一切,远在当时晋国边陲的孟邑的村民即今日阳曲的先祖们,恐怕是闻所未闻吧。而今,虽然虢国已消失了2600余年,但虢国的亡国史给世人留下了太多悲怆凄凉的意味,“唇亡齿寒”、“假虞灭虢”这些历史典故,给人们留下了千古教训,直至今天,也仍起着一定的警示和劝诫作用。“假途伐虢”已成为中国古代战略战术36计中的第24计,也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谋略精粹。应当说,这些也和现在的阳曲毫无瓜葛。史书记载与考古发掘完美统一的结论是:春秋时的阳曲,是今日称之为上阳(又称大阳)的山西平陆县和河南的三门陕市。

(本文引用资料来自多处,特此致谢)

——此文曾在2008年11月3日发表于《人民网》

作者:aymi 2009/7/30 23:17:00 举报 TOP

3 阳曲称名考

史 鉴

    在中华大地,阳曲之称最早是作为抽象地名出现的。那是在周平王东迁之初的公元前767年,平王许可郑灭东虢之后,楚国伐周,为平息事端,平王封虢叔裔孙虢序于山西平陆境内为诸候,史称北虢。此地地处黄河之阳,又弯曲之处,故泛指阳曲,即史载“黄河千里一曲,当其阳,故曰阳曲。”“序封阳曲”即此。阳曲作为具体地名的出现,是在西汉时期,其地在今山西定襄。此阳曲就以西汉初公元前206年计,也较泛指平陆之阳曲即“序封阳曲”晚561年。今阳曲的称名,是在东汉末建安年间的公元215年。曹操平定并州之后,迁地在今定襄的阳曲之民越过系舟山于时称狼孟在地。从此原阳曲改名定襄,狼孟改名阳曲。此狼孟改名之阳曲较“序封阳曲”即地在山西平陆的泛指阳曲晚982年。

  以上史实包括《定襄县志》、《阳曲县志》、《山西通志》在内的史书、文献均有记载。因此,今阳曲要以阳曲之名作为历史,只能从东汉末的公元215年为始。在此之前与阳曲有关的史实,是与今阳曲没有关联的。如同今之阳曲要以阳曲之名称史,只能从东汉末的公元215年为始相同,作为今之阳曲在地的郭氏历史,也只能从东汉末建安年间的公元215年为始,在此之前的郭氏只能作为今阳曲郭氏其源、其祖,而不可以今阳曲郭氏冠名。

  当然,即使如此,今阳曲之郭氏也有其辉煌历史。东汉之后三国时期的郭淮,东晋末年的郭澄之,皆为今阳曲郭氏名人。

 今日阳曲以郭氏为荣,打造郭氏文化,举办郭氏文化活动是可以理解,可以称道的;搞一些有关郭氏文化建筑也是可取的,可敬的。作为山西省郭氏文化研究会,愿与阳曲郭氏及有识之士联手,共同研究郭氏文化,共同为郭氏先祖,为中华民族做出贡献。

作者:aymi 2009/7/30 23:17:21 举报 TOP

4 春秋战国时期郭氏迁徙情况

    按:此文转自山西阳曲郭氏宗源网及范富编写《郭氏文化百题问答》。文中引证“汾阳县内大虢城、小虢城即因虢人居于此而得名,他们是太原郭氏的最早祖先。”这里讲出了历史的真实,道破了汾阳郭氏与包括今阳曲在内的太原郭氏的关系。

  从郭姓的起源来看,郭姓主要的发源地是周文王所封的“虢”国。它在春秋战国时被灭亡后,其族人开始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迁徙。

  位于山东聊城的古郭国,战国时被齐所灭,其后人在国破家亡后四处飘流,最后迁移到今山东、河北交界的广大地区。中山国是他们聚居的州郡之一,而它附近的常山郡、广东郡等地也有郭氏族人的活动。这些郭氏族人经过不断地繁衍发展,渐渐人多宗大,形成了中山望族。

  起源于周王朝虢国的郭氏是郭姓中人数最多、力量最大、分布最广、影响最远的一支,可以说,目前90%的郭姓族人来源于这一支,但这一支郭氏族人的繁衍播迁情况也不尽相同。各虢国相继灭之后,虢氏裔孙作为亡国之民,或被迫强制迁徙,或逃亡到异国他乡聚族而居,也有一部分仍留原地。

  西虢族人随平王东迁到上阳,留在原地的小虢,到秦武公十一年,被秦所灭,其族人被迫迁向西北边远地区,在那里定居下来,从而形成后来的西平郭氏和敦煌郭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声闻天下。

  南、北二虢被晋献公灭亡后,其族人有被迫迁于晋国的,也有逃亡到附近各国的,迁于晋国的虢国人很大部分被留在现在山西的晋南,有一部分被安置在今山西汾阳县境内,汾阳县内大虢城、小虢城即因虢人居于此而得名,他们是太原郭氏的最早祖先。

  周平王时为郑国所灭的东虢,同样其族人也被迫逃亡,绝大部分流散于今河南中部,从而成为颍川郭氏最早的祖先。也有逃亡到今陕西、山西各地的。崞山郭氏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被迫迁往崞山的一支。地点在雁门关南,即秦始皇所筑内长城之崞山。这一“崞”字,由最早迁入郭氏始祖所自创,因失掉封邑,被迫迁至一山地,故在郭字右边去邑,左边加山,名其地为“崞山”。自立堂号“崞山堂”。

  综上所述,起源于周王朝虢国的郭姓,其迁徙与虢国的兴亡相始终,无论是西虢还是东虢,以及北虢、南虢,每一个虢国的灭亡都导致了虢国族人的大逃亡和大迁移。在迁移的过程中,西虢成了魏晋时期西平郭氏和敦煌郭氏的始祖,而东、北、南三虢则成了太原郭氏、河东郭氏和颍川郭氏的始祖。其中,以太原郭氏目前最为知名。

作者:aymi 2009/7/30 23:17:50 举报 TOP

5 郭氏溯源和搬迁赣南

   江西万安 郭海帆

   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多姓氏组成的伟大民族。关于民族问题的研究,著述很多。关于姓氏问题的探讨,却不多见。其实,姓氏十分重要,平常人们一见面,首先说的是“尊姓大名”,再说“根在何处,家在那里”。每当这时,我就会自豪地说:“我姓郭,郭子仪的郭,郭沫若的郭,名叫敬华,根在山西汾阳,家在江西万安。”这叫“坐不改姓,行不更名”,这也是做人的道德和尊严。

   中华姓氏文化博大精深,最近研究已发现有22000多个姓氏,每个姓氏都有一个神秘而坎坷的发展历程。说起郭姓,正如世科宗亲著文所说:“天下郭姓是一家”,“天下郭氏同根共祖”,但我郭姓最早源于何时何地?有史料云,郭姓最早发源于夏禹都之阳城,即现在河南登封之告城镇。也就是说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有郭姓了,而他们的得姓,是由于“氏于居者”,即住于外城而以郭为姓的。

   《郭氏溯源》指出,郭氏是黄帝的后裔,是从周朝王室分化出来的。《姓篡》记载,同文王季弟号叔受封于虢,或曰郭公,因以为氏,望出太原、华阴、冯翊。《公羊传》也说,虢,谓之郭,声之转也。《郭氏源流记》也指出,按郭氏本虢叔封为虢,出周王季之后,时称虢公。不管出自哪一种说法,郭姓都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虢国是周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有东虢、西虢、北虢之说。东虢在今河南荥阳东北,是姬叔也就是虢叔的封地。北虢建都上阳,即今河南陕县东南李家窑,占有河南三门峡和山西平陆一带。西虢在陕西宝鸡,称之为虢镇,是姬仲也就是虢仲的封地。虢叔、叔仲的后代以国为氏,也就是虢氏,后转为郭氏。

   到了大唐时期,曾任五州刺史的郭敬之于公元697年在华州郑县生次子郭子仪。郭子仪以武举累官至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平定安史之乱立为首功,中兴唐室功高第一,勋在王室,藏于盟府,余庆厚泽,锦延亿万,封为汾阳王,尊为尚文和令公。令公生子八人,冀子子孙孙振振为艾。因此,郭氏便以“汾阳”为堂号,向江南发展,向全国辐射,郭子仪被称为郭氏始祖。子仪生银青光禄大夫暧,暧生节度使钊,钊生詹事府丞仲恭,仲恭生中丞公翟。翟为令公五世孙,于公元887年迁金陵,居金陵乌衣巷,公元892年其后裔郭延嵩徙居豫章郡、吉水县白河镇。另有一种说法,郭翟为避黄巢战乱,于唐僖宗中和之年(881年)从金陵乌衣巷迁豫章,从豫章迁泰和县龙泉乡十善镇隐义岗,其子孙从隐义岗迁万安县高陂乡符竹村,然后从符竹向四面八方辐射和发展。还有史料记载,郭曜后裔郭在微因谠言忤旨,左迁为庐陵吉州刺史,举家迁吉州之望云门,其子孙又迁往各地。郭暧后裔在豫章、吉州、泰和、万安、吉水发展,十九世孙郭云岩(1136年生)从吉水白沙先后迁往攸镇、锡州、楼下,其后裔又迁往灯州、乌溪、信丰、龙州。三十三世孙郭彦英(1389年生)从龙州迁安远县鹤子乡阳佳里开基。时年为1410年,郭彦英为21岁,正是年富力强,血气方刚时期,阳佳里郭氏发展很快,又迁往川、湘、闽、粤诸省。到了明末,郭彦英后裔郭一例携子郭桂迁往灯县、定南。隽子郭扬、郭采迁往万安县上造村,已有近400年历史,传十五代,笔者为十二代。郭一例后裔又从上造村搬迁省内外,一支迁住潭下村开基,一支迁往遂州县中石乡周公岭开基,一支迁往湖南省长沙府浏阳县上北乡,还有的迁万安、泰和、吉安、瑞昌、九江,可谓是枝繁叶茂,腾达繁衍,英才辈出,代不乏人。

作者:aymi 2009/7/30 23:18:19 举报 TOP

6 郭沫若的汾阳之行

    中新山西网3月10日电 1965年12月4日,郭沫若先生作为“汾阳主人”,第一次踏上了山西汾阳的土地,了却心中多年来的夙愿,聊解寻根问祖的情感。

    郭沫若虽然出生在四川乐山,但是,如果追根溯源的话,他是唐代山西汾阳王郭子仪的后代。四川省乐山市沙湾镇郭沫若旧居里,至今仍然挂着“汾阳世第”的黑底金字牌匾。他本人少年时代也曾经在课本上自署“汾阳主人”。又据重庆市110中学退休教师黄久恒向郭沫若旧居提供的《郭氏谱系》称,郭子仪后裔福安在宋朝时出任福建龙岩武官,后迁至宁化县石壁村定居。而郭沫若的祖先郭有元正是乾隆年间从福建宁化迁到四川乐山的。郭沫若一到山西,就激情满怀地走访了驰名中外的杏花村汾酒厂。在走往酒厂的路上,他脸上挂着舒心的笑意,连连对陪同人员说:“远远地就闻到杏花村的阵阵酒香了。”一到酒厂,郭沫若就急切地走进工厂的每个车间,每个工作室,兴致盎然地观赏汾酒、竹叶青酒的生产流程。他仔细地看每一道工序,还时不时地询问陪同的人员和正在工作的工人一些问题。

    在包装车间,他一定要亲手参加劳动,包装汾酒。一位老师傅细心给他讲解后,他便认认真真地学着示范动作干起来了。他铺平第一张包装纸,包好了,但不理想;又试着改进一下,包了第二个,稍好点;再琢磨着仔细包第三个,终于完全符合要求。郭沫若兴致勃勃地一口气包装了8瓶才罢手。看着自己亲手劳动的成果,郭沫若深有感触地对大家说:“喝酒人要想到做酒人的辛苦,你们的酒远销五大洲,为国争了光,谢谢你们啦!”在场的人们鼓起掌来。中午,酒厂设宴为郭沫若接风。当大家正要举杯痛饮时,郭沫若的随行医生出面劝止:“您的身体可不允许多喝酒啊!”郭沫若一笑,说:“到了家乡,更何况已经身在名酒的产地,不喝汾酒,那真是枉虚此行。今天我就不听你的了。”说完,举起酒杯,痛快地一饮而尽。

    一直喝到半醉,郭沫若才停下手中的酒杯。此时,郭沫若诗兴大发,铺纸提笔,赋诗一首:(杏花村里酒如泉,解放以来别有天。白玉含香甜蜜蜜,红玫年陈软绵绵。

折冲樽俎传千里,缔结盟书定万年。相共举杯酹汾水,化为霖雨润林田。

 《太原日报》 孟红

题词来源于杏花村汾酒厂

帖子相关图片:
查看原图
作者:aymi 2009/7/30 23:19:03 举报 TOP

7 寻根问祖溯源流

  郭保忠 、郭玉生、郭群生

    2008年5月26日,我们河南省辉县市郭保忠、郭玉生、郭群生三人,带着宗亲的重托,来到山西省汾阳市寻根问祖。

    下午3时,我们找到位于汾阳市南大街的汾阳王纪念堂,纪念堂管理人员给我们提供了《郭氏文化》、《郭氏源流考》,从书上得知该书是由山西省郭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郭世科主编的。经介绍,我们结识了郭世科秘书长,并受到热情接待。

    双方见面后,我们谈了此次来汾阳目的是寻根问祖,因为我们辉县郭氏祖先祠堂门前石柱楹联上题书:“汾阳世泽,易水家声”,横额:“纲目一人”。再者,每逢春节,不少郭氏宗亲大门上同贴内容一致的对联,上联是:“汾阳世泽泽天下”,下联是:“易水家声声远长”。还有,世代祖传辉县郭氏是唐朝郭子仪的后人。

    郭世科秘书长仔细听了我们的介绍,翻阅了我们带来的《河南省辉县常村、沿村、西夏峰郭氏宗谱》,简略介绍了郭氏的源流世系,与我们共同探讨,一致认定:河南辉县郭氏是汾阳郭氏、子仪公后裔。其依据就是祖祠楹联、春节对联与世代相传。也就是说,河南辉县郭氏是子仪公后人先迁居河北易水地域,后又迁入河南辉县;“纲目一人”,乃子仪公专用的历史号称,更直接表明先祖就是子仪公,再加郭氏宗族年复一年的春联和族人的世代相传,认定河南省辉县郭氏为汾阳郭氏、子仪公后裔是不容怀疑的。

    河南省辉县汾阳郭氏、子仪公后裔现有人口达两万之众,《家谱》记载:“吾先世京都人也,元末兵征,先祖阵亡,先祖母携家来辉,隐居枣园,择居沿村,披荆斩棘,阅有历年,卜茔地,置祭田,修祠堂,营宫室,忠孝传家,诗书继世,郭氏之兴蒸蒸日上矣。”辉县宗亲原来认为,他们的先祖是在元朝末年阵亡的元朝将领。而郭世科秘书长反复阅读、仔细推敲其家谱文字,对照此段历史的郭氏人物,认为此位先祖不该是元朝将领为元朝阵亡,而可能是元末起兵反元而阵亡的郭子兴的长子。郭子兴元末举兵,自称元帅,朱元璋也投奔于旗下,郭子兴逝后,朱元璋取而代之,郭子兴的三个儿子均属其部下,均为反元将领。有史记载:“郭子兴有子三人,长子早年战死,次子天叙、天爵,均为反元将领,后因受人唆使,与朱元璋反目成仇,先后被杀。”这位早年战死的郭子兴的长子,有可能就是那位辉县郭氏家谱所称“元末兵征,先祖陈亡”,携家来辉的先祖母的夫君。她所以携家来辉,就是避难。避难原因,一是看不惯朱元璋所为,二是两小叔被杀后怕受牵连。这位伟大的先祖母,她带领其子在辉县艰苦创业,为郭氏后人扎根于辉县,繁衍生息,形成大族做出了巨大贡献。

    再与2007年秋来汾阳考证明确源流世系的广东省吴川市郭氏对照,如果确认系郭子兴后裔,就更能确认辉县郭氏是迁自汾阳的子仪公六子郭暧之裔。依广东吴川郭氏推断,郭子兴应为子仪公26世孙。照此下推,迁辉县的先祖母应是子仪公27世孙媳。以此下排世序,尽管仍欠准确,但总归有了一个世系分明的参考序谱。

    河南辉县郭氏人丁兴旺,代有贤才,只在近代,民国年间有少将郭保祯;有2008年4月29日刚刚逝世于台湾,享年89岁的世界名人、人文大师郭柏杨等。交谈中,我们向郭世科秘书长赠送《河南省辉县常村、沿村、西夏峰郭氏宗谱》,郭世科秘书长向我们赠送《汾阳郭氏郭村支谱》、《汾阳王后裔花寨家谱》及《古老汾州为郭氏文化发祥地》等文献资料。

    二日,郭世科秘书长陪同我们三人,再次来到汾阳王纪念堂,在先祖汾阳王塑像前祭奠、祝愿。汾阳市博物馆馆长王仲璋还为我们摄影留念。2008年5月27日

帖子相关图片:
查看原图
作者:aymi 2009/7/30 23:20:03 举报 TOP

8 病逝于台湾的著名作家、人文大师柏杨是汾阳王子仪公之后

文章《病逝于台湾的著名作家、人文大师柏杨是汾阳王子仪公之后》详见郭网(http://www.guoziyi.org.cn)相关页面。

作者:aymi 2009/7/30 23:24:58 举报 TOP

9 关于广东吴川郭氏的考证

郭世科

2007年秋,由居住太原市的娄烦县郭克诚宗亲引导,广东省吴川市郭运昌宗亲来汾。据郭克诚介绍,运昌宗亲是来山西寻根问祖的。他们过去认识,由于娄烦祖传家谱载名郭氏源自汾阳,因此他即带广东客人来到汾阳。

他们先找到汾阳王纪念堂,市博物馆馆长王仲璋给我打电话,我即骑自行车前往见面。运昌宗亲告诉我,他们是汾阳王后裔。听了介绍,我即向客人简要讲述了郭氏与汾阳的关系,赠送了《汾阳郭氏郭村支谱》。随后来到汾阳王纪念堂,祭拜了汾阳王先祖,并在纪念堂前合影留念。运昌宗亲有事在急,我一路推车步行,将客人送至汾阳汽车站。

12月上旬,运昌宗亲寄来撰修于清代年间的厚厚一本复印家谱,家谱开篇就是唐代颜真卿为子仪公之父郭敬之公撰写的《郭公庙碑》全文。运昌宗亲并在此附加一段文字:“吴川属广东省粤西地区,受湛江市管辖,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现有郭姓人口1万多人,均为郭子仪后裔,90%居住在吴川市振文镇郭屋村。有少数迁往各地和世界各地。现在郭姓为吴川之望族。”接下来为“表扬列传”,依次排有:隽、璞、子仪、崇韬、子兴、道兴,最后一位隐积翁。对隽等郭氏先祖,均有文字不等的简要纪述,在隐积翁名下这样记载:“翁姓郭讳君调,表字燮臣,隐积其号,乃唐功臣汾阳王讳子仪之裔孙也。原籍广州府顺德县,世居龙江村。……以讲书课文为事,郡中科甲,多出其门。两袖清风,不能旋里,遂携三子卜宅于化州那务屯阝。未几,遂徙居吴川腾蛟村方定基业。”

此后,载有《腾蛟郭氏谱序》(清乾隆三十一年),《塘郊郭氏谱序》(清乾隆三十一年),序文所记大致如前。而接下来《塘郊郭氏谱例》中,表明“吾宗自子仪封汾阳王居京兆历数十传,徙居福建丁州,至子孙冠廷入粤,居顺德龙江村。”

由以上记载考证,广东吴川郭氏确属汾阳王子仪公后裔。入粤路线为先徙福建丁州,后徙广东顺德,再迁今之吴川。汾阳王八子,吴川郭氏属那一支派?依他们家谱中“汾阳世图”来考,在一世子仪公后二世书有二名:暧、昕。暧为汾阳王六子,昕为汾阳王侄子。如以暧公之裔下排,到汾阳王六世允明,乃汾阳王长子曜公之裔,应为汾阳王五世孙。吴川郭氏家谱“汾阳世图”,由子仪公下排有50余位先祖,其中有元代至元十二年即公元1352年举兵反元元帅郭子兴,朱元璋曾投靠为其部下,明朝由此而兴。此图序排名,由子仪公起,郭子兴为第45位。余以为,这里只是排名,不能作为世序,其原因有三:一是图系至五世之后再未表明世序;二是正如前面所述允明并不是暧公直系;三是由子仪公到子兴公,从年限考证,子仪公生于公元697年,子兴公生卒不祥,只以举兵的公元1352年计只隔655年,以此下传45世,每世只有14年,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图系只是排名不为世系的结论应该无须怀疑。吴川郭氏家谱在郭子兴这位郭氏先贤名下,注有这样一段文字:“纳明洪武为婿,二子欲以药酒毒武,武觉。兴三月卒。其子易名逃河南,徙福建。兴生三子。”

此段文字极为重要,既清楚地表明吴川郭氏的先祖为郭子兴,又佐证郭子兴也为汾阳王之仪公之后裔,还纠正了一历史传误——史书有载:“郭子兴有子三人,长子早年战死,次子天叙,三子天爵,均为反元将领,后因受人唆使,与朱元璋反目成仇,先后被杀。”吴川郭氏家谱还了历史一个真实:郭子兴的两个儿子,受人唆使,与朱元璋反目成仇,想用毒酒谋害朱元璋,被朱元璋识破未果。郭子兴两子随即逃出,并由原名天叙、天爵易名郭攸、郭徵,经河南徙福建,吴川郭氏为改名郭徵的天爵之裔,郭徵子郭昌由福建丁州迁广东顺德,其后代迁至今吴川定居。

举兵反元,明由此兴的汾阳王后裔郭子兴起兵何地?祖自何方?山西省社科院家谱研究中心所藏家谱资料“子仪公后代从汾阳向南方和海外的迁徙情况”载明:“暧公后世有一支迁到安徽濠州(今凤阳县)。传至元末,有郭兴、郭英兄弟二人,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郭兴被封为巩昌侯,郭英被封为武定侯。”郭子兴与郭兴、郭英两兄弟在安徽省凤阳县居住起兵,均为迁至汾阳的汾阳王六子暧公之裔。

吴川郭氏的准确世系,应以郭子兴为始,有名有序排来,以子兴公为一世计,到君调公应为14世。这样排辈,由子兴公到君调公虽传代年份仍欠准确,然总归有相当依据。此谱已君调公自明“嘉靖庚申”续至清道光年间。此后如有续记,即可成为一部完整家谱。

也就是说,由郭子兴起,君调为14世,传至道光年间,又13世,共为27世;以道光末计,至今150年,应传6世,加起来33世;再回到郭子兴起兵的公元1352年,上溯到汾阳王子仪公出生的公元697年,间隔655年,应传26世,这样从子仪公至今共推算传代59代,符合传代规律,虽不为准确世系,但可作参考世谱。

以上考证,谨请吴川郭氏参考认定,也请海内外郭氏宗亲及热心研究郭氏文化的专家、学者参与探讨,发表高见!

——于2008年元月18日

作者:aymi 2009/7/30 23:25:32 举报 TOP

10 吴川郭屋族人源流考

  按:运昌宗亲曾于2007年秋来汾寻根问祖,走后寄来家谱,据此笔者写了《关于广东吴川郭氏的考证》。时隔数月,运昌宗亲又写来考文,并两易其稿,对吴川郭屋郭氏有更深入的考证,其中将早年战死的子兴公长子改为次子;将“战死”改为“被叛徒杀害”;名字的称谓 也有不同。如此等等,都需进一步探讨。今将运昌宗亲考文在此发表,望能引起更多的关注 和更深入的考证,以求更准确的结论。

郭氏系出自姬姓,与周王室同源。自周武王封文王季弟虢叔于东虢(今河南荥阳县)国,以国为氏。古代虢、郭同音通用。周以后,姓、氏合二为一。所以虢氏亦郭姓。虢国君人称虢叔,是我们中华郭姓的鼻祖。

吴川郭屋,裔出汾阳,脉接龙江。根据山西省社科院家谱研究中心所藏《郭氏家谱》和温如公著《家谱》记载,远祖子仪公之六子暧,配妣乃王族升平公主,其后裔一支迁到山东曹州(今山东荷泽市)居住,其三十三世裔孙子兴公,生于公元1286年,娶张氏,于公元1352年在濠州举兵反元,为红巾军首领,也系白莲教教主,生三男,长天叙、次天攸、三天爵。子兴公于1355年3月病逝,被朱元璋追封滁阳王。子兴公为红巾军首领,三位儿子亦身居要职。当时,走投无路的朱元璋投靠子兴公,与子兴公义女马秀英结婚,为上门女婿。后来子兴公病逝,天攸接父兵权。在反元战斗中,天攸被叛徒杀害。子兴公所建立的红巾军收归朱元璋管辖。由于子兴公父子悉心栽培朱元璋,才能建立明政权。但是,朱元璋建立明政权后,他不但不记自己是子兴公父子一手培养成长的大恩大德,而且对大舅兄弟恩将仇报。于是天叙、天爵两兄弟携家眷外逃,并由原名天叙、天爵易名郭永、郭征,经河南徙福建。吴川郭屋族人为改名郭征的天爵之裔,征公子昌。景泰八年(公元1458年),昌公子冠廷由福建汀州迁广东省顺德县龙江村,冠廷公子孙众多,分布珠三角及粤西等广大地区,并远播世界各地。冠廷公十一世裔孙君调迁吴川腾蛟(后面详细叙述世系)。永公子裕、裕公子冠长迁广东东莞县,冠长公同样子孙众多,其后人有一部分迁来吴川,一部分迁往化州南盛。天攸公早年被叛徒杀害,其妻见朱元璋迫害大伯天叙,小叔天爵,看不过,并为避不测,也带儿子外逃,迁往河南辉县,现有人口1万多。

昌公子冠廷公龙江世系图如下:

一世(子仪公36世):冠廷公,住龙江村;

二世(子仪公37世):子进公,字弘玑,娶钟氏,住龙江;

三世(子仪公38世):景全公,字居仁,娶张氏,住龙江;

四世(子仪公39世):敬蕹公,字仲和,娶梁氏,住龙江;

五世(子仪公40世):耀兴公,字育宁,娶张氏,住龙江;

六世(子仪公41世):福山公,字广容,娶崔氏,住龙江;

七世(子仪公42世):始富公,字文平,娶陈氏,住龙江;

八世(子仪公43世):闻公,字行光,娶简氏,住龙江;

九世(子仪公44世):成思公,字青之,娶梁氏,住龙江;

十世(子仪公45世):本圣公,字存德,娶蔡氏,住龙江;

十一世(子仪公46世):君调公,字燮臣,娶陈氏,迁吴川腾蛟。

君调公,字燮臣,号隐积,明朝万历年间进仕,生于嘉靖庚申(公元1560年)八月十五日,娶陈氏,生四子,长东山公,次东堂公,三东庄公,四东郊公,续配谭氏,世居龙江村。万历丙申年五月被选为高州训导。解组后,遂携四个孩子居化州那雾村。未几,遂徙居吴川腾蛟村方定基业,为腾蛟始祖。

东山公这支全部迁往廉江市高田村、贺村等地,东堂公、东庄公、东郊公均居住在腾蛟。迄今列公子孙众多,或居腾蛟,或居市镇,或远迁别县别处,或远迁各省各洲,莫不星罗棋,椒衍瓜绵。真是福继汾阳、光增虢叔。腾蛟郭氏为吴川之望族。编撰以上文字,意在弘扬传统文化,有益后世儿孙爱国爱家,并让我们郭氏一族永远不忘先祖之根,世代不忘家族之亲!

附注:本文资料取自于温如公著的《族谱》和山西社科院家谱研究中心所藏《郭氏家谱》综合搜集,部分资料从《明史》、《历代皇后传》、广东《顺德县志》、山东《荷泽市志》、安徽《凤阳县志》、安徽《定远县志》搜集,还有部分资料由山西省郭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郭世科、龙江镇扒头村郭妹提供。

(君调祖第十四世裔孙 郭运昌 谨志 2008年8月)

作者:aymi 2009/7/30 23:25:54 举报 TOP

11 古老汾州为郭氏文化的发祥地

郭世科

    包括汾阳、平遥、介休、孝义在内的古老汾州,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是郭氏文化的发祥地。

郭氏得姓于汾州

    早在春秋时期的公元前658年与655年,地在今山西南部的晋国借道虞国,先后两次出兵,灭了地在黄河北、南,即现今山西平陆、河南三门峡(时称陕州、陕县)的周文王二弟虢仲、三弟虢叔后裔所在的北虢、南虢。将虢国之民与虞国之民赶迁在晋国边沿汾河天险介休雀鼠谷之北的汾阳虢城、虞城。虢城、虞城由此而名并沿续至今。封侯封姓由姬而虢的虢氏后裔,为避祸而在迁居之地改虢姓为郭姓,郭姓由此而生,汾阳便成为郭氏的得姓之地。当然,郭氏得姓还有别的支派,但今日普天之下,所有郭氏都承认虢叔是其始祖,都同归主流,天下郭氏同根共祖已成为共识。

    虢国后裔定居虢城的公元前655年,汾阳最早县邑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汾阳、孝义县志、汾州府志所记载的瓜衍县。瓜衍县之“瓜”盖为“虢”字,与虢义河同时同因形成,即改虢为郭的虢氏后裔,为祈求后代繁衍生息、兴旺发达而取。当时的瓜(虢)衍县,包括汾阳、孝义(含原属孝义后归交口的乡村)全境及介休、文水的部分地域。可以说,从那时起,就已经构成古老汾州的基本格局。


郭子仪先祖世居汾州

    说到郭氏,必然提到“功盖天下,再造唐室”的唐代名将郭子仪。

    虢国灭亡虢氏后裔迁居汾阳改虢为郭得姓之后,就在古老汾州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并相继出现众多名士贤达。只在汉代,就有郭亭、郭蒙、郭忠,俱以功绩受封列候;郭况、郭弘、郭亻及、郭泰,皆以异绩而显声光。上述名士中郭亭、郭蒙、郭泰皆为史书、家谱记载的郭子仪先祖。2000年出土于汾阳城西南五里平原大向善村现藏市博物馆的《唐故上大都督上骑都尉郭府君之碑碣并序》,除记载汾阳郭氏解愁助唐立国的丰功伟绩,还刻记有这样文字:“隗为燕相,禽作汉侯,封爵西河,乃居汾隰”。这里所提之汉侯,定在郭亭、郭蒙、郭忠之中,西河、汾隰均为汾阳。这就是说,汉代郭亭、郭蒙、郭忠中有一位封侯于汾阳,居住于汾阳。传到隋朝,又有郭荣、字长荣,是隋朝的重要军事将领。郭荣征战立功的主要战场之一,就在山西的汾阳、离石与陕西的榆林、延安一带。郭荣自云太原人。这里特别指出,查阅好些史料,当载“郭荣自云太原人”之后,均加有(太原西南)括号注释,这就等于明确告诉读者,郭荣自称是太原西南汾阳人。郭子仪提起先辈,就会讲到郭荣,这不仅因为郭荣是隋代名人,而且是郭子仪前六世祖郭进的侄儿。与郭荣同辈也即郭子仪前五世祖中有一位郭宏道,又与在隋朝末年同郭解愁一起助唐立国志书、史书均有记载的汾阳郭氏郭君碑文中“子宏道”相对应,是否同属一人,从所处朝代、生卒、背景来考,极有可能。从以上结论,郭子仪先辈世居汾阳(汾州),只是到前六世祖或前七世祖时因受命陕西华州(现华县)

    为官而居仕地。《郭公庙碑》中所称“太原著姓”,也即汾阳著姓,缘于汾阳为太原属下所致。此与东汉郭泰同理,郭泰本为汾州介休人,后居汾阳城,史书却称“太原介休人”。

汾阳郡王封地汾州

    郭子仪武举出身,从军于太原。安史之乱,让胸怀大志、文武兼备的郭子仪一举成名。公元762年,郭子仪因平息安史之乱“功盖天下,再造唐室”而进封为汾阳郡王。又过二年,即公元764年,郭子仪亲临汾州平息了仆固怀恩之乱,唐皇随即给他加官,诏为太尉,盖因郭子仪驻军于汾阳城西北现堡城寺村之因,这里便被称名为郭太尉庄。直至如今,这块因汾阳王郭子仪为平叛而驻地得名增辉的宝地,还让建厂于此的“汾阳王”酒大受其益。

    郭子仪封王于汾州之后,食邑于此,“汾阳旧邑,盍有丕承”。在古老汾州大地及相邻地区,至今居住者近十万之众郭氏后裔,其中大部为郭子仪之后。汾阳孝臣村、孝义胡家窑郭氏为汾阳王长子郭曜之裔;汾阳爱子村及原居汾阳郭(崞)村后迁孝义吕居堡、交口花寨的郭氏为汾阳王六子郭暧之裔。有史料、家谱载明,由古老汾州迁出的郭氏人口,遍及海内外,而且世代相传为汾阳郭氏。起汾阳堂号,定汾阳会名,挂汾阳牌匾,刻汾阳门额,称汾阳世弟,续汾阳家谱……连东渡日本定居的郭氏后人都以汾阳为姓。

    郭氏得姓之地,郭子仪封王之地的汾阳民众、历代官员,怀着对汾阳王郭子仪的敬仰报祀之情,从唐代到明代,在汾阳建有过三座汾阳王庙。“王受封于汾阳,则汾阳乃王食报之地,以故朝代虽更,报祀不替。是王之神灵在海宇,虽所共仰,在汾阳独切。”明代汾州府同知杨柏柯为《新建汾阳忠武王郭公庙碑》所撰的此段碑文,贴切、中肯地表达了汾阳官民对汾阳王郭子仪的崇敬怀念之情,也为汾阳王封地汾阳做了佐证。汾阳南马庄还有一块地,地名就叫“汾阳王”,从古即今称名不变。

    清代康熙年间,出身进士的汾阳知县、浙江人周超与本省阳曲人段若瑜、临汾人樊之楷等纂修的《汾阳县志》,从序文起,自始至终以大量笔墨考证和记载了从春秋至明清汾阳就叫汾阳的史实,考证和记载了郭子仪封地汾阳的诸多史证。还记载了这样一个史实:“汾阳王阁,在衙神祠后。”《公署》篇这一记载,与《县治图》对照,汾阳王阁的位置,在县衙东南。这一史实,正好与年初东遥庄70岁老翁韩继耀先生给笔者讲述的回忆相吻合。他说,他父亲韩林,民国年间在汾阳城内开古胜庄鞋铺。他小时候跟父亲在县衙东南街沿即现今汾阳工商银行前喝醪糟儿,父亲告诉他,北面这所宅院(即现工商银行大院)原为郭子仪府,郭子仪府东边留有一后门,是汾阳王郭子仪为方便平民百姓进出王府而开的,因为进入正门要通报,要有身份,一般平民百姓进不去。开后门就是由郭子仪兴起的。韩继耀老先生的这段回忆,完全符合汾阳王的思想行为,与史书记载唐代国都长安汾阳王府允许百姓随便进出相一致。清·康熙《汾阳县志》的记载,汾阳曾建有汾阳王阁的新发现,更加证明郭子仪封地汾阳是确凿无疑的。

    汾阳自古称名汾阳郭氏得姓于汾阳之后,代出贤达,形成郡望,特别是郭子仪进封汾阳郡王以来,汾阳之名显耀四海;加之史书记载的含糊,口头相传的失误,就使郭氏得姓之地与郭子仪封王之地出现了相争。这里先说汾阳之称名。有一误传,说汾阳始名于明代万历二十三年。其实,早在266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汾阳就叫汾阳。《史记·晋世家》载:“夷吾遗里克书曰:诚得立,请遂封子于汾阳之邑。”里克被害后,为避难里克妻携子移居故里汾阳,改姓相里,其后裔至今留居汾阳。传至宋代、金代,“汾阳军”、“汾阳郡”之名,累有出现,汾阳县志、汾州府志,孝义、介休县志及《汾阳县金石类编》书中均有明确记载。唐代诗人岑参、徐安贞、郑国仕、杜牧等在其诗中均有汾阳称谓的诸多诗句。更为铁证的是近年来汾阳先后出土五块(现已七块)有关汾阳称名汾阳的唐代墓志铭,死者时间就在郭子仪封汾阳王之前前后后。由此证明,汾阳历史称名是连贯的,无论因设县、设郡、设州、设军、设府曾称何名,地处汾河之阳的汾阳之名,一直保留,延续至今。至于太原阳曲县有过汾阳之称名,

    那是在隋朝末年称过9年,唐朝初年称过4年,不仅称名时间短暂,而且距郭子仪封汾阳王早140年;何况还有“畿内之地,皆不以封”的唐代戒律和地域条件不宜封的缘故。因此,阳曲县为汾阳王封地应属无稽之谈。

    还有一说,郭氏得姓不在汾阳,而在阳曲。其理由是有“序封阳曲”、“转虢为郭”的记载。单从字眼上看很容易认可。然而要考证史实,就真相大白。“序封阳曲”的春秋时期,在周王朝的版图上是没有“阳曲”这个具体地名的。“阳曲”具体地名的出现,最早在西汉,地在定襄侍阳;到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平定并州,将侍阳阳曲之民越过系舟山迁至现阳曲(时叫狼孟)在地筑城居之,今阳曲之名始于此。这就是说,今之阳曲称名距“序封阳曲”时跨近千年。那么春秋时期的“序封阳曲”在哪里呢?史书记载,经山西省社科院李吉、马志超两位专家考证并载入其编著的《郭氏史略》一书有明确交待:“序封阳曲”之阳曲,乃“河千里一曲,称其为阳”的泛指。就是说,黄河由北向南到秦、晋、豫三省交界处折而向东,在这东西流向的黄河以北称阳,拐弯处为曲,故将地在此地今平陆一带泛称阳曲。周平王东迁后,有了地在平陆的阳曲泛指北虢,还有“序封阳曲”的虢序,既有诸侯又有诸侯国,完全对号,合情合理。今之阳曲,除了称名时差近千年,还有,历史上无论史书、史料记载,还是口头相传,今阳曲在地,大小虢国从未有过。一个从未有过虢国的地方,怎么能够封有虢序这位虢国诸侯呢?简单地说,没有国家,哪能有国王?至于虢改郭姓,只能是在避难之时不得已之举。本为周天子封侯封姓的虢氏,非在避难之时谁愿改姓?又谁敢改姓?何况,史书明确记载这样一个事实:直至公元前655年,最后一个虢国即晋国所灭的南虢,亡国时出奔京师的最后一位国君,还叫虢公丑,并未改为郭姓。

郭氏文化造福于汾州

    从轩辕黄帝到姬昌、姬发父子建立的周王朝,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华民族已经创造了相当文明。特别是进入周代,更发展到当时的文化鼎盛,古虢国在地三门峡市所发掘的文物即古虢国博物馆中之陈列就是明证。

    随着虢国的灭亡及虢国举族的迁徙,必然将代表周代文明、文化的古虢国文明、文化带到迁徙之地——瓜(虢)衍之县即今之汾阳(含古汾州辖县),形成瓜(虢)衍文化即郭氏文化。到唐代郭子仪进封为汾阳郡王,又将王府文化带到汾州。这样,郭氏文化就给汾州大地营造了集“宫廷文”、“王府文化”加“乡土文化”为一体的,重礼仪、讲排场、赶时髦、求进取明显特征的独特文化与独特文明。到明代庆成王、永和王两王府又有承袭,但其植根是在郭氏文化的基础之上。

    郭氏文化是汾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汾州辖县共有的独特资源和宝贵财富。古汾州辖县应该如同三门峡市打造虢国文化那样,联手打造郭氏文化。

    如何打造郭氏文化?笔者以为:应以地处古虢城、古兹(姬)氏城(巩村)即今汾阳城与今孝义城中间位置,又是郭氏家族聚居地且有郭氏名人的古孝臣村为中心,南起孝义市,北到汾阳市,建设一条南北三十华里长的虢衍大路。在虢衍大路南端,孝义城北竖立一宏伟高大的虢叔公塑像;在虢衍大路北端,汾阳城南竖立一同样宏伟高大的汾阳王塑像。保护和发掘瓜(虢)衍、兹(姬)氏古城遗迹、遗址,修建瓜(虢)衍博物馆,修复汾阳王庙,林宗祠,创建林宗学院。与虢衍路配套,修建(改名)姬氏路、林宗路、汾阳王路、驸马街、公主街、郭君街等等,形成虢衍文化也即郭氏文化园区。再与汾酒路、文峰路、狄公路、常惠路等相交织,将汾阳、孝义两市联为一体,将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设想变为现实。以此举办海内外郭氏宗亲一年一度时间为农历二月二十一日郭子仪进封汾阳郡王之日的祭祖活动:到古虢城祭奠得姓始祖,参观得姓之地;到兹(姬)氏城游览郭氏遗迹,了解郭氏的变迁;到林宗祠祭奠,去林宗学院观光;到汾阳王庙与汾阳王衣冠冢祭奠,去博物馆浏览。同时旅游古汾州辖区内平遥古城、介休绵山等旅游景点。以此推动古汾州辖县(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

此篇整版发表于2008年4月22日《发展导报》

并于2008年4月7日《人民网》全文发表

2008年4月13日在《吕梁日报》发表

作者:aymi 2009/7/30 23:26:20 举报 TOP

12 郭氏迁徙示意图

郭氏迁徙示意图

——录自《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

帖子相关图片:
查看原图
作者:aymi 2009/7/30 23:27:45 举报 TOP

13 回复:《郭氏文化(续)》正本清源(续)

《郭氏文化(续)》正本清源【完】

作者:aymi 2009/8/2 0:04:11 举报 TOP

14 回复:《郭氏文化(续)》正本清源(续)

现在的太原阳曲县就是隋唐时期的汾阳暨隋唐时期的“汾阳王”郭子仪就是现在阳曲县人的重要证据‏

卷三十 志第二十五 地理中 隋书

关于山西省地理的记载

上党郡后周置潞州。统县十,户十二万五千五十七。

上党旧置上党郡,开皇初郡废。有壶关县。大业初复置郡,废壶关入焉。有羊头山、抱犊山。长子后齐废。开皇九年置,曰寄氏县。十八年改为长子。旧有屯留、乐阳二县,后齐废。有浊漳水、尧水。潞城开皇十六年置。有黄阜山。屯留后齐废,开皇十六年复。襄垣旧置襄垣郡,后齐郡废。后周置韩州,大业初州废。有鹿台山。黎城后魏以潞县被诛遗人置,十八年改名黎城。有积布山、松门岭。涉后魏废,开皇十八年复。有崇山。乡石勒置武乡郡,后魏去武字。开皇初郡废,十六年分置榆社县,大业初废。又有后魏南垣州,寻改丰州,后周废。铜鞮有旧涅县,后魏改为阳城。开皇十八年改为甲水,大业初省入。有铜鞮水。沁源后魏置县及义宁郡,开皇初废。十六年置沁州。又义宁县十八年改为和川。大业初州废,又废和川县入。

河东郡后魏曰秦州,后周改曰蒲州。统县十,户十五万七千七十八。

河东旧曰蒲坂县,置河东郡。开皇初郡废,十六年析置河东县。大业初置河东郡,并蒲坂入。有酒官。有首山。有妫、汭水。桑泉开皇十六年置。有三疑山。汾阴旧置汾阴郡,开皇初郡废。有龙门山。龙门后魏置,并置龙门郡。开皇初郡废。芮城旧置,曰安戎。后周改焉,又置永乐郡,后省入焉。有关官。安邑开皇十六年置虞州,大业初州废。有盐池、银冶。夏旧置安邑郡,开皇初郡废。有巫咸山、稷山、虞坂。河北旧置河北郡,开皇初郡废。有关官。有砥柱山。有傅岩。猗氏西魏改曰桑泉,后周复焉。虞乡后魏曰安定,西魏改曰南解,又改曰绥化,又曰虞乡。有石锥山、百梯山、百径山。

绛郡后魏置东雍州,后周改曰绛州。统县八,户七万一千八百七十六。

正平旧曰临汾,置正平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名焉。大业初置绛郡。又有后魏南绛郡,后周废郡,又并南绛县入小乡县。开皇十八年改曰汾东,大业初省入焉。翼城后魏置,曰北绛县,并置北绛郡。后齐废新安县,并南绛郡入焉。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为翼城。有乌岭山、东泾山。有浍水。绛旧置绛郡,开皇初郡废。后周置晋州,建德五年废。曲沃后周置,建德六年废。有绛山、桥山。稷山后魏曰高凉,开皇十八年改焉。有后魏龙门郡,开皇初废。又有后周勋州,置总管,后改曰绛州,开皇初移。闻喜有景山。有董泽陂。垣后魏置邵郡及白水县。后周置邵州,改白水为亳城。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县改为垣县,又省后魏所置清廉县及后周所置蒲原县入焉。有黑山。太平后魏置,后齐省临汾县入焉。有关官。

文城郡东魏置南汾州,后周改为汾州,后齐为西汾州。后周平齐,置总管府。开皇四年府废,十六年改为耿州,后复为汾州。统县四,户二万二千三百。

吉昌后魏曰定阳县,并置定阳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名焉。大业初,置文城郡。有风山。文城后魏置。有石门山。伍城后魏置,曰刑军县,后改为伍城,后又置伍城郡。开皇初郡废,又废后魏平昌县入焉。大业初又废大宁县入焉。昌宁后魏置,并内阳郡。开皇初郡废。有壶口山,崿山。

临汾郡后魏置唐州,改曰晋州。后周置总管府,开皇初府废。统县七,户七万一千八百七十四。临汾后魏曰平阳,并置平阳郡。开皇初改郡为平河,改县为临汾,寻郡废。又有东魏西河、敷城、伍城、北伍城、定阳等五郡,后周废为西河、定阳二郡。开皇初郡并废。又有后魏永安县,开皇初改为西河,大业初省。又有旧襄城县,后齐省。有姑射山。襄陵后魏太武禽赫连昌,乃分置禽昌县。齐并襄陵入禽昌县。大业初又改为襄陵。冀氏后魏置冀氏郡,领冀氏、合阳二县。后齐郡废,又废合阳入焉。杨霍邑后魏曰永安,并置永安郡。开皇初郡废。十六年置汾州,十八年改为吕州,县曰霍邑。大业初州废。有霍山。有彘水。汾西后魏曰临汾,并置汾西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为汾西。又有后周新城县,开皇十年省入。岳阳后魏置,曰安泽。大业初改焉。

龙泉郡后周置汾州。开皇四年置西汾州总管,五年改为隰州总管。大业初府废。统县五,户二万五千八百三十。

隰川后周置县,初曰长寿,又置龙泉郡。开皇初郡废,县改曰隰川。大业初置郡。永和后周置,曰临河县及临河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名焉。有关官。楼山后周置,曰归化。开皇十八年改名焉。有北石楼山,有孔山。石楼旧置吐京郡及吐京县,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名。蒲后周置,有伍城郡及石城郡及石城县,周末并废。又有后魏平昌县,开皇中改曰蒲川,大业初废入焉。

西河郡后魏置汾州,后齐置南朔州,后周改曰介州。统县六,户六万七千三百五十一。

隰城旧置西河郡,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有隐泉山。介休后魏置定阳郡、平昌县。后周改郡曰介休,以介休县入焉。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曰介休。永安有雀鼠谷。平遥开皇十六年析置清世县,大业初废入焉。又后魏置蔚州,后周废。有鹿台山。灵石开皇十年置。有介山,有靖岩山。绵上开皇十六年置。有沁水。

离石郡后齐置西汾州,后周改为石州。统县五,户二万四千八十一。

离石后齐曰昌化县,置怀政郡。后周改曰离石郡及县,又置宁乡县。开皇初郡废。大业初置郡,并宁乡入焉。修化后周置,曰窟胡,并置窟胡郡。开皇初郡废,后县改为修化。又后周置卢山县,大业初并入焉。有伏卢山。定胡后周置,及置定胡郡。开皇初郡废。有关官。平夷后周置。太和后周置,曰乌突,及置乌突郡。开皇初郡废,县寻改焉。有湫水。

雁门郡后周置肆州。开皇五年改为代州,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统县五,户四万二千五百二。

雁门旧曰广武,置雁门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曰雁门。大业初置雁门郡。有关官。有长城。有摐头山,有夏屋山。繁畤后魏置,并置繁畤郡。后周郡县并废。开皇十八年复置县。有东魏武州及吐京、齐、新安三郡,寄在城中。后齐改为北灵州,寻废。有长城、滹沱水、泒水、唐山。崞后魏置,曰石城县。东魏置廓州。有广安、永定、建安三郡,寄山城。后齐废郡。改为北显州。后周废。开皇十年改县曰平寇。大业初改为崞县。又有云中城,东魏侨置恆州,寻废。有无京山、崞山。有土城。五台旧曰虑虎,久废。后魏置,曰驴夷。大业初改焉。有五台山。灵丘后魏置灵丘郡,后齐省莎泉县入焉。后周置蔚州,又立大昌县。开皇初郡废,县并入焉。大业初州废。

马邑郡旧置朔州。开皇初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统县四,户四千六百七十四。

善阳后齐置,县曰招远,郡曰广安。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县改曰善阳,置代郡,寻曰马邑。又有后魏桑乾郡,后齐以置朔州及广宁郡。后周郡废,大业初州废。神武后魏置神武郡,后齐改曰太平,后周罢郡。有桑乾水。云内后魏立平齐郡,寻废。后齐改曰太平县,后周改曰云中,开皇初改曰云内。有后魏都,置司州,又有后齐安远、临塞、威远、临阳等郡属北恆州,后周并废。有纯真山、白登山、武周山。有湿水。开阳旧曰长宁,后齐置齐德、长宁二郡。后周废齐德郡。开皇初郡废,十九年县改曰开阳。

定襄郡开皇五年置云州总管府,大业元年府废。统县一,户三百七十四。

大利大业初置,带郡。有长城。有阴山。有紫河。

楼烦郡大业四年置。统县三,户二万四千四百二十七。

静乐旧曰岢岚。开皇十八年改为汾源,大业四年改焉。有长城。有汾阳宫。有关官。有管涔山、天池、汾水。临泉后齐置,曰蔚汾。大业四年改焉。秀容旧置肆州,后齐又置平寇县。后周州徙雁门。开皇初置新兴郡、铜川县。郡寻废。十年废平寇县。十八年置忻州,大业初州废,又废铜川。有程侯山、系舟山。有岚水。

太原郡后齐并州,置省,立别宫。后周置并州六府,后置总管,废六府。开皇二年置河北道行台,九年改为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统县十五,户十七万五千三。

晋阳后齐置,曰龙山。带太原郡。开皇初郡废,十年改县曰晋阳,十六年又置清源县,大业初省入焉。有龙山、蒙山。太原旧曰晋阳,带郡。开皇十年分置阳真县,大业初省入焉。有晋阳宫。有晋水。交城开皇十六年置。汾阳旧曰阳曲。开皇六年改为阳直,十六年又改名焉,复分置孟县,大业初废。有摩笄山文水旧曰受阳,开皇十年改焉。有文水、泌水。祁后齐废,开皇中复。寿阳开皇十年改州南受阳县为文水,分州东故寿阳置寿阳。有甗岩。榆次后齐曰中都,开皇中改焉。太谷旧曰阳邑,开皇十八年改焉。乐平旧置乐平郡,开皇初废郡。十六年分置辽州及东山县,大业初废州及东山县。有皋洛山。有清漳水。和顺旧曰梁榆,开皇十年改。有九京山。辽山后魏曰辽阳,后齐省。开皇十年置,改名焉。十六年属辽州,并置交漳县。大业初废州,并罢交漳入焉。有萁水。平城开皇十六年置。有涂水。石艾有蒙山。孟开皇十六年置,曰原仇,大业初改焉。有白鹿山。

旧唐书

作者:沈昫[后晋]

志第十八 地理一

 潞州大都督府 隋上党郡。武德元年,改为潞州,领上党、长子、屯留、潞城四县。二年,置总管府,管潞、泽、沁、韩、盖五州。四年,分上党置壶关县。贞观元年,废都督府。八年,置大都督府。十年,又改为都督府。贞观十七年,废韩州,以所管襄垣等五县属潞州。开元十七年,以玄宗历职此州,置大都督府,管慈、仪、石、沁四州。天宝元年,改为上党郡。乾元元年,依旧为潞州大都督府。旧领县五,户一万八千六百九十,口八万三千四百五十五。旧于襄垣置韩州,领县五,户七千一十七,口三万二千九百三十六。天宝领县十,户六万八千三百九十一,口三十八万八千六百六十。在京师东北一千一百里,至东都四百八十七里。
  上党 汉壶关县。隋分置上党,州所治。
  壶关 武德四年,分上党置,治于高望堡。贞观十七年,移治进流川。
  长子 汉县
   屯留 隋旧。武德五年,自霍壁移于今所。
  潞城 古邑。隋特置潞城县。
  襄垣 隋县。武德元年,于县置韩州,领襄垣、黎城、涉、铜鞮、武乡五县,又割并州之榆社来属。三年,置甲水县,仍以榆社属榆州。六年,割沁州之铜鞮来属。九年,省甲水县。贞观十七年,废韩州,以襄垣等五县隶潞州。
  黎城 旧刈陵县,隋改曰黎城州。
  涉 汉县。隋属韩州。州废来属。
  铜鞮 隋属韩州。武德元年,属沁州。三年,分置甲水县。五年,移治水堡。六年,移于今所,属韩州。省甲水县。韩州废,属潞州。
  武乡 汉垣县,后魏曰沮城,移治于南亭川。改为乡县,属韩州。州废,属潞州。则天加“武”字。神龙年,去“武”字,复为乡县。后又加“武”字。
  泽州上 隋长平郡。武德元年,改为盖州,领高平、丹川、陵川,又置盖城四县。又于濩泽县置泽州,领濩泽、沁水、端氏三县。三年,于今理置晋城县。六年,废建州,自高平移盖州治之。八年,移泽州治端氏。九年,省丹川、盖城。贞观元年,废盖州,自端氏县移泽州于今治。天宝元年,改泽州为高平郡。乾元元年,复为泽州。旧领县六,户一万六百六十,口四万六千七百三十二。天宝,户二万七千八百二十二,口二十五万七千九十。在京师东北一千三十里,至东都六百六十七里。
  晋城 汉高都县,隋改为丹川。武德元年,移丹川于源泽水北,属盖州。二年,于古高都城置晋城县,属建州。六年,废建州,县属盖州。九年,省丹川县。贞观元年,废盖州,县属泽州
  端氏 汉县。武德八年,移泽州于此县。贞观元年,又移于晋城
  陵川 汉泫氏县,隋改陵川。武德初,属盖州。贞观元年,隶泽州
  阳城 隋濩泽县。武德元年,于县置泽州。八年,移州治于端氏。天宝元年,改为阳城
  沁水 元魏置东永安县,隋改为沁水,属盖州。州废来属
  高平 汉泫氏县地。武德元年,于县置盖州,领高平、丹川、陵川、盖城四县。贞观元年,废盖州,来属。
  沁州下 隋上党郡之沁源县。义宁元年,置义宁郡,领沁源、铜鞮、绵上,仍分沁源置和川,凡四县。武德元年,改为沁州。二年,分沁源置招远县。三年,省招远县。六年,以铜鞮属韩州。天宝元年,改沁州为阳城郡。乾元元年,复为沁州。旧领县三,户三千九百五十六,口一万六千一百七。天宝,户六千三百八,口三万四千九百六十三。在京师东北一千二十五里,去东都六百三十五里。
  沁源 汉谷远县。州所治。后魏改为沁源
  和川 义宁元年,分沁源置
  绵上 隋分介休之南界,置绵上县。
  辽州 隋太原郡之辽山县。武德三年,分并州之乐平、和顺、平城、石艾四县置辽州,治乐平。其年,置义兴县。六年,自乐平移于辽山,仍以石艾、乐平二县属受州,省义兴县,以废榆州之榆社、平城二县来属。八年,改辽州为箕州。先天元年,又改为仪州。天宝元年,改为乐平郡。乾元元年,复为仪州。中和三年八月,复为辽州。旧领县四,户四千三百六十五,口八万八千六百四十。天宝,户九千八百八十二,口五万四千五百八十。在京师东北一千四百五十九里,至东都七百九十七里。
  辽山 汉垣县地,魏改阳县。隋改辽山县,属并州。武德三年,属辽州。
  榆社 晋武乡县。义宁元年,分置榆社县。武德三年,于此置榆州,割并州平城来属。仍置偃武县。六年,废榆州及偃武县,以平城、榆社属辽州
  和顺 汉沾县地。隋为和顺县。武德初,属并州,三年,改为辽州
  平城 隋县。武德初,属并州。三年,改属榆州,六年,改为辽州。
  北京太原府 隋为太原郡。武德元年,改为并州总管,领晋阳、太原、榆次、太谷、祁、阳直、寿阳、盂、乐平、交城、石艾、文水、辽山、平城、乌河、榆社十六县。其年,置清源县,仍以榆社属韩州。三年,废总管。其年,置汾阳;仍以盂、寿阳二县置受州,治盂县;乐平、辽山、平城、石艾四县置辽州,治乐平;太谷、祁二县置太州,治太谷;仍以文水属汾州。四年,又置总管,管并、介、受、辽、太、榆、汾七州。其年,改为上总管。五年,又改代、石二总管。其年,改上总管为大总管。六年,又改朔州总管,仍割汾州之文水来属。其年,废太州,以太谷、祁二县来属。七年,改为大都督府。其年,置罗阴县,仍省阳直县,改汾阳为阳曲县,又以文水属汾州。贞观元年,省乌河、罗阴二县,又以文水来属。八年,以废受州之寿阳、盂、乐平、石艾,又割顺州之燕然,凡五县来属。督并、汾、箕、岚四州。十四年,废燕然县。龙朔二年,进为大都督府。天授元年,置北都兼都督府。开元十一年,又置北都,改并州为太原府。天宝元年,改北都为北京。旧领县十四,户九万七千八百七十四,口二十万九百三十六。天宝领县十三,户十二万八千九百五,口七十七万八千二百七十八。在京师东北一千三百六十里,至东都八百八里。
  太原 汉晋阳县。隋文又移于州城内古晋阳城置,今州所治。
  晋阳 隋新移于州内
  太谷 隋县。武德三年,置太州。六年,州废,以太谷、祁属并州
  文水 隋县。武德三年,属汾州。六年,属并州。七年,又属汾州。贞观初,还属并州。天授元年,改为武兴县,以天后乡里县,与太原、晋阳并为京师。神龙元年,依旧为文水
  榆次 汉县
  盂 隋县。武德三年,置受州,领盂、寿阳二县。六年,移受州于寿阳。贞观八年,省受州,盂复属并州
  清源 隋于古梗阳城置清源县,以水为名
  交城 隋分晋阳县置,取县西北古交城为名。初治交山,天授元年,移治郤波村。先天二年,于故县分置灵川县,开元二年后省
  阳曲 隋阳直县。武德三年,分置汾阳县。七年,省阳直县,改汾阳为阳曲县,仍移治阳直废县。其年,又分置罗阴县。贞观元年省。十七年,又省燕然并入。
  寿阳 隋旧县。武德三年,属受州。六年,移受州于此,领寿阳、盂二县。其年,又割辽州之乐平、石艾二县来属。贞观八年,废受州,以所管四县隶并州
  广阳 汉上艾县,后汉改为石艾县。武德三年,属辽州。六年,属受州。八年,州废,属并州。天宝元年,改为广阳。
  乐平 隋县。武德三年,于县置辽州。六年,移辽州治于箕州,以乐平属受州。州废,县来属。
  祁 汉县,至隋不改。武德三年,属太州,州废来属。
  代州中都督府 隋为雁门郡。武德元年,置代州总管,管代、忻、蔚三州。代州领雁门、繁畤、崞、五台四县。五年,废总管。六年,又置,管代、蔚、忻、朔四州。贞观四年,又督灵州。六年,又督顺州。十二年,省顺州,以怀化县来属。今督代、忻、蔚、朔、灵五州。高宗废怀化县。证圣元年,置武延县。天宝元年,改为雁门郡。依旧为都督府。乾元元年,复为代州。旧领县五,户九千二百五十九,口三万六千二百三十四。天宝,户二万一千二百八十,口十万三百五十。在京师东北一千五百五十里,去东都一千二百二十三里。
  雁门 汉广武县,隋为雁门县
  五台 汉虑县,隋改为五台
  繁畤 汉县


新唐书

作者:[宋]欧阳修、宋祁2011年1月10日

志第二十九 地理三关于太原的记载

太原府太原郡,本并州,开元十一年为府。土贡:铜镜、铁镜、马鞍、梨、蒲萄酒及煎玉粉屑、龙骨、柏实人、黄石铆、甘草、人、矾石、石。户十二万八千九百五,口七十七万八千二百七十八。县十三:有府十八,曰兴政、复化、宁静、洞涡、五泉、昌宁、志节、汾阳、静智、信童、晋原、闻阳、清定、丰川、竹马、攘胡、西胡、文谷。城中有天兵军,开元十一年废。太原,赤。井苦不可饮,贞观中,长史李勣架汾引晋水入东城,以甘民食,谓之晋渠。晋阳,赤。有号令堂,高祖誓义师于此。西北十五里有讲武台、飞阁,显庆五年筑。有龙山。太谷,畿。武德三年以太谷、祁置太州,六年州废,二县来属。东南八十里马岭上有长城,自平城至于鲁口三百里,贞观元年废。祁,畿。文水,畿。武德三年隶汾州,六年来属,七年又隶汾州,贞观元年复旧,天授元年更名武兴,神龙元年复故名。西北二十里有栅城渠,贞观三年,民相率引文谷水,溉田数百顷;西十里有常渠,武德二年,汾州刺史萧顗引文水南流入汾州;东北五十里有甘泉渠,二十五里有荡沙渠,二十里有灵长渠、有千亩渠,俱引文谷水,传溉田数千顷,皆开元二年令戴谦所凿。榆次,畿。盂,畿。武德三年以盂、受阳置受州,贞观元年省并州之乌河县入焉。有铜、有铁。东北有白马故关。寿阳,畿。本受阳。武德六年徙受州来治,又以辽州之石艾、乐平隶之。贞观八年州废,县皆来属,十一年更名。有方山。乐平,畿。广阳,畿。本石艾,天宝元年更名。东有井陉故关,东北有盘石故关、苇泽故关。清源,畿。武德元年置。交城,畿。先天二年析置灵川县,开元二年省。有铁。阳曲。畿。本阳直。武德三年析置汾阳县,七年省阳直,更汾阳曰阳曲,仍析置罗阴县。贞观元年省,六年以苏农部落置燕然县,隶顺州,八年侨治阳曲,十七年省。有赤塘关、天门关。

  汾州西河郡,望。本浩州,武德三年更名。士贡:鞍、面氈、龙须席、石膏、消石。户五万九千四百五十,口三十二万二百三十。县五:有府十二,曰嘉善、六壁、崇德、华夏、灵扶、五柳、京陵、介休、贾胡、宁固、开远、清胜。西河,望。本隰城,肃宗上元元年更名。孝义,望。本永安,贞观元年更名,有隐泉山。介休,望。义宁元年以介休、平遥置介休郡,武德元年曰介州,贞观元年州废,以二县来属。有雀鼠谷,有介山。平遥,望。灵石。上。有贾胡堡,宋金刚拒唐兵,高祖所次。西南有阴地关,又有长宁关。


作者:221.131.60.* 2011/2/1 22:37:51 举报 TOP

15 回复:《郭氏文化(续)》正本清源(续)

上面《隋书》中有关太原阳曲县的记载:
晋阳后齐置,曰龙山。带太原郡。开皇初郡废,十年改县曰晋阳,十六年又置清源县,大业初省入焉。有龙山、蒙山。太原旧曰晋阳,带郡。开皇十年分置阳真县,大业初省入焉。有晋阳宫。有晋水。交城开皇十六年置。汾阳旧曰阳曲。开皇六年改为阳直,十六年又改名焉,复分置孟县,大业初废。
《旧唐书》中关于太原阳曲县的记载:
阳曲 隋阳直县。武德三年,分置汾阳县。七年,省阳直县,改汾阳为阳曲县,仍移治阳直废县。其年,又分置罗阴县。贞观元年省。十七年,又省燕然并入。
《新唐书》中关于太原阳曲县的记载:
太原府太原郡,本并州,开元十一年为府。
阳曲。畿。本阳直。武德三年析置汾阳县,七年省阳直,更汾阳曰阳曲,仍析置罗阴县。贞观元年省,六年以苏农部落置燕然县,隶顺州,八年侨治阳曲,十七年省。有赤塘关、天门关。
    这些句子清清楚楚地说明现在的太原阳曲县就是隋唐时期的汾阳。当然,唐代名将郭子仪所封“汾阳王”也是以现在的阳曲县冠名的。以此推论,现在天下所有郭氏后裔,只要是冠以“汾阳堂”、“太原堂”、“点颔堂”等堂号的都是从唐代以后从阳曲县走出去的后代。

作者:221.131.60.* 2011/2/1 22:39:13 举报 TOP

共有帖子数15篇  首页 1 尾页
标题:
内容:
图片: 如何贴图?
名字: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验证码:

(Ctrl+Enter)

Copyright © Since 2006.12.29 郭池作品 郭池 源码 | 帮助 |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