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 | 失去信号?  

知乎 豆瓣 新浪微博

 切换贴吧QQ经验分享 天文爱好者 美文 投诉举报! Aymi的兴趣释放乐园: 精品 | 热点 | 图片测试 | 公告 
 首页 > 贴吧列表 > 郭吧 > 《郭氏文化(续)》史实明鉴 [精品]
回复 14 浏览 3830 
1 《郭氏文化(续)》史实明鉴

虢叔之苗  郭泰之后又一块记载助唐立国的唐代郭氏墓志在汾阳出土

 王仲璋 郭世科

   四月中旬,汾阳市城西北郊建筑工地施工中又发现一唐墓,墓中有石刻《大唐故朝散大夫上骑都尉郭君墓志》。墓志记载:“君讳彝,字士论,太原西河人也,周王季虢叔之裔,汉司徒郭泰之后。”“武德草创,守固赤诚,摧弥群凶,殊功莫昆。乃授朝散大夫,又加上骑都尉。”逝于龙朔元年即公元661年。

 由以上文字说明,墓主郭士论与汾阳王郭子仪同根同祖同藉,郭士论是“助唐立国”的元勋,郭子仪是“再造唐室”的功臣,同属汾阳郭氏,同为唐室效力。

早在郭士论墓志出土之前,史书、志书记载与唐碑铭刻,汾阳郭氏就有两位助唐立国的元勋,一名郭君,一名郭解愁。隋朝末年,郭君、郭解愁跟随李渊、李世民父子“晋阳起兵,首拔西河”,斩杀隋将宋老生于霍州城下,为进军长安打开通途;之后又带领民众拒敌刘武周于西河,为李世民两年后引兵解困浩州(唐初改西河为浩州),收复晋阳而建立奇功,郭君官封上大将军,郭解愁官封上大都尉、上骑都尉。他们均为郭子仪先辈。

郭士论墓志中“太原西河人也”及郭解愁碑碣中“太原西河人也”的记载,还为汾阳在唐代曾为西河郡建置并归属太原府管辖做了注脚,为《郭公庙碑》中“太原著姓”也即“汾阳著姓”做了佐证。

 此文曾在2008年4月23日发表于《人民网》

 并于2008年4月25日《山西晚报》发表

附:1、墓志拓片

  2、墓志点校

    大唐故朝散大夫上骑都尉郭君墓志》拓片

    【图在下面看】

《大唐故朝散大夫上骑都尉郭君墓志》点校

   君讳彝,字士论,太原西河人也。周王季虢叔之苗,汉司徒郭泰之后。建忠立孝,雅秀英才,代有其人,负荷不绝:郭嘉陈十胜之略,郭巨锡黄金之名,郭淮答魏于防风,郭璞应晋于谲诡。祖丑齐石州主薄,父仁守素丘坟,清居不仕。君芳才本性,忠恕天资,言成楷模,动为规矩。武德草创,守固赤诚,摧弥群凶,殊功莫昆,乃授朝散大夫,又加上骑都尉。先光祖祢,后庇妻孥,故宜锡以永年,赖于遐寿不谓。恒歌已梦,珠玉盈怀,楹间炎欠奠,太山方叹。乃以龙朔元年正月十九日卒于私第,春秋六十有九。遂于麟德元年正月十三日葬于城西北三里。痛伤行路,悲悼人伦,获瑞鸟以茔坟,蒙往城而窆柩。呜呼哀哉,乃为铭曰。

帖子相关图片:
查看原图
上一篇: 《郭氏文化(续)》正本清源(续)
下一篇: 《郭氏文化(续)》史实明鉴(续)
作者:aymi 2009/7/30 23:32:41 | [已有14人回复]回复楼主 举报 TOP

2 郭禽考辨

郭世科

   2000年,山西汾阳城郊西南大向善村发现一通《唐故大都督上骑都尉郭府君碑碣并序》。墓主郭解愁,葬于唐麟德元年(664年)。碑文在追溯郭氏渊源时写道:“自姜女原履迹,乃证隆周。表望太原,建社阳曲。既而隗为燕相,禽作汉侯,封爵西河,乃居汾隰。”文中姜女原,即帝喾高辛氏元妃,因履大人之迹而生后稷,是为周族始祖。王季即季历,是周文王、虢仲、虢叔之父。“表望太原,建社阳曲”,这与历史文献虢国宗庙社稷建在“河千里一曲”之泛指其地今平陆的北虢相一致。李吉等编著《中华郭氏》更给予明确破解:“建社阳曲”,即“由虢转郭”的春秋时期,与郭氏被迫迁居崞县的时间大体相符。而“表望太原”,是含盖汾阳等县邑的太原郡而不是单指太原。“禽作汉侯,封爵西河,乃居汾隰“,则清楚地说明汾阳在汉代就有郭氏封侯食邑,定居汾阳。因为西河、汾隰均为今汾阳所在。

  这一十分珍贵的石刻文献,据山西省社科院李吉教授考证,要比专门记录姓氏的《元和姓纂》早148年,比《新唐书》成书早397年,从而印证了史志文献对郭氏的相关记述。尤其人寻味的是,这份石刻文献,出土于郭序后裔迁居的汾阳,特别是记载有郭氏先祖中有一位叫郭禽的人物。

 这位远在汉代被封侯于汾阳并居住于汾阳的郭禽,史书、志书均查不到其名。对此,我会副秘书长吕世宏曾有所考究。他在《千古郭栅镇》一文中(见《郭氏文化》388页)写道:“郭亭是郭子仪的先祖。郭亭随汉高祖征战,被封为河陵侯,或许西河与大陵之间即是其封地。根据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孟繁仁先生研究,汾州文湖上古称西河,太原文水县古称大陵”,吕世宏由此而得出:“莫非郭禽就是郭亭吗?这种误记已有先例,如东汉介休郭泰,史书却写作郭太。”

 为了弄清这一历史疑团,笔者曾赴山西省社科院与本会顾问李吉教授探讨。李吉教授听了我的讲述之后认为:郭禽这个“禽”字,篆体字与“亭”字相仿,而且“禽”与“亭”发音相似,应该就是郭亭。李教授还说,这样的话,早在汉代,汾阳王先祖就封侯于汾阳,是汾阳王依祖籍而封爵汾阳的可靠依据。

 郭解愁碑铭的发现,“禽”字与“河陵侯”的破解,为汾阳郭氏与子仪公祖籍、封地又有了难得的历史史证。

至于汾阳与太原的关系,李吉等编著的《中华郭氏》指出:“由于在从秦庄襄王四年(前246年)到唐初武德年间(618-626),长达八百余年的历 史时期里,郭氏族人繁衍生息的汾阳、孝义、平遥、介休、文水、交城等地,除一度时期隶属西河之外,大部分时间为太原郡所辖,故而汾、平、介、孝、交、文等地的郭氏族人,都以太原为郡望,统称‘太原郭氏’。如东汉末年介休人郭林宗以高风亮节著称于世,被誉为一代宗师,其籍贯郡望则标注为‘太原’。以郭林宗后裔、唐代名相郭元振而著称于世的山东馆陶(昌乐)郭氏,在追溯渊源时,也自称‘出自太原郭氏’。也就是说,汾、平、介、孝的这支郭氏已成为‘太原郭氏’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原郭氏’的功业、勋绩中,都不同程度地融合了汾、平、介、孝郭氏族人所作的贡献。”

阳曲网站《郭氏宗源》引录有《春秋战国时期郭氏迁徙情况》写道:“汾阳县内大虢城即因虢人居于此而得名,他们是太原郭氏的最早祖先。”

帖子相关图片:
查看原图
作者:aymi 2009/7/31 21:04:38 举报 TOP

3 宏道考辨

郭世科

  早在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山西汾阳就有朱彝尊与邑人胡庭发现《唐故大将军郭君之碑》。此碑现藏汾阳太符观,《金石录补》、《寰宇访牌录》、《山西通志·金石记》、《山右石望从编》及《汾阳县志》、《汾州府县》均载有其碑文。此碑记载了一位名为“郭君”的汾阳郭氏。在隋朝末年李渊、李世民父子“晋阳起兵,首拔西河”之时,郭君响应,协助攻取西河,又冲锋陷阵斩杀隋将宋老生,打开李渊父子进军长安的通途;随后又同郭氏本族与汾阳民众坚守西河(即汾阳),形成钢铁屏障,抵御了刘武周兵犯长安,为李渊父子平息众叛及隋帝残余争得了时间,实乃助唐立国的开国元勋。

碑主郭君其名,一直使人疑惑:是本名郭君,还是尊称?终难定论。好在碑文中有“子宏道“的记载,就为考证郭君其人留下了一个很好的提示。围绕这一线索,查找对照。李吉、马志超编著《郭氏史略》引唐·林宝《元和姓纂》记华阴郭氏:“隋大将蒲城公郭荣,称本太原人,后居华州,生福善,唐兵部侍郎。荣弟宏道,同州刺史,郜国公,生敬君、广庆。敬君生依仁。广庆(唐书世系表广庆作广敬),左威卫大将军,礼部尚书,生昶庆州刺史,云本尉氏。太尉中书令汾阳王子仪云:荣,叔进之后。进曾孙通,美原尉,生敬之,天宝中渭、吉、寿三州刺史。”四川省大英县郭为收录《郭氏西谱》云:“后魏同州司马郭徽、弟进。司马公生大将军郭荣。郜国公郭宏道生郭广敬。”

山东临邑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郭氏族谱》中《郭氏历史世源流序图》载:“翮生天培。培生瑜。瑜生鳌。鳌生丹,字少卿,官拜司徙,至仕居华阴。生子宏道。道生履球。履球生昶。昶生三子:通善、通义、通美。通善居长安。通义居鳌屋。通美世居华阴,生子敬之,为五州刺史,赠太保,封国公,生子仪。”以上文献,均有“宏道”之名出现,与汾阳郭君碑中“子宏道”之名相一致。这是其一。其二,从所处朝代,生卒年份,其事、其绩、其地对照,也能对号。其三,宏道是郭荣之弟,郭进之后,是子仪公的前五世先祖,也有依据。其四,宏道父子致仕后居华阴。就是说,是在以郭君为代表的汾阳郭氏助唐立国之初,宏道父子被唐帝封官而居仕地华阴,也合乎情理。

再联系郭氏与汾阳的诸多史实,汾阳王与汾阳的诸多联系,如此能够对证,绝不仅仅是巧合。

帖子相关图片:
查看原图
作者:aymi 2009/7/31 21:05:17 举报 TOP

4 太原起兵

文章《太原起兵》详见郭网(http://www.guoziyi.org.cn)相关页面。

作者:aymi 2009/7/31 21:09:38 举报 TOP

5 七块唐代墓志出土佐证郭子仪封爵汾阳郡王前后汾阳就称汾阳

郭世科

   由于山西省汾阳市近年来大兴建筑,在市郊常有古代墓志出土。而出土的墓志中,就有七块刻记汾阳在唐代称名汾阳的唐代墓志,从公元735年到公元871年,均在唐代名将郭子仪封爵汾阳郡王之前后。

第一块出土时间不详,此《唐故天水赵夫人墓志铭并序》,记有“夫人以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十一月廿九日遭疾终于汾阳私第”,“葬于郡南五里西河县界万户乡洪哲里西。”

第二块于2000年9月25日由汾阳市博物馆所征集,是城西南7华里处石家庄一村民建房挖根基时发现出土。此墓志铭全称《大唐宋府君墓志铭并序》,内有“君讳胤字承祖西河孝义人也。”“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八月二十三日葬于汾阳城西南七里平原。”从死者年限对照,较郭子仪封爵汾阳郡王的公元762年还早7年。第三块出土于2004年11月,该《唐故马君基志铭并序》中刻记:“君讳承宗,扶风人也。起自伯益之后,起为谏议大夫。”“今寄家汾阳人也。”“逝于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十二月六日。”“葬于汾州城西南七里万户乡平原新茔。”第四块《大唐李公墓志并序》,出土于2006年,内刻“君讳庭钢”,“寄居汾州”,“汾阳之大宝”,“以会昌二年壬戌岁(公元842年)正月十六日寝疾。”“去城三里于太安乡建立茔域。”第五块出土于2007年5月的《唐故李府君墓志铭并序》,“府君讳诚昌,望渭州陇西郡人也。”“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卅日归于私第”。“声誉汾阳。”“择地于汾阳城西南五里西河郡万户乡界新造茔地。”第六块《唐故高君墓志并序》,是2008年5月上旬,我会副秘书长、狄青文化传播公司总监张立新在民间发现的。该墓志载:“故君得生汾阳之上,而长于西河之内”,“不幸以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十二月四日终”,“葬于州城南外平原礼也。”

第七块发现于2008年12月26日,此《唐故李府君墓志并序》称:“夫君讳洲谊,厥先陇西人也”,“今为西河人焉”。“以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六月十八日终于私室”,“以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正月十七日于郡城西南约一里祖茔之前购置新茔平原礼也”。“李氏茂族兮传芳,分枝叶散兮汾阳。”以上有六块均收藏于汾阳市博物馆。在此特向给予支持的王仲璋馆长、张立新总监表示诚挚的谢意!

作者:aymi 2009/7/31 21:15:33 举报 TOP

6 附图1:

附图1:

帖子相关图片:
查看原图
作者:aymi 2009/7/31 21:16:52 举报 TOP

7 附图2:

附图2:

帖子相关图片:
查看原图
作者:aymi 2009/7/31 21:17:19 举报 TOP

8 附图3:

附图3:

帖子相关图片:
查看原图
作者:aymi 2009/7/31 21:17:41 举报 TOP

9 附图4:

附图4:

帖子相关图片:
查看原图
作者:aymi 2009/7/31 21:17:59 举报 TOP

10 清·康熙《汾阳县志》有关汾阳称谓与汾阳王封地记载

文章《清·康熙《汾阳县志》有关汾阳称谓与汾阳王封地记载》详见郭网(http://www.guoziyi.org.cn)相关页面。

作者:aymi 2009/7/31 21:22:12 举报 TOP

11 山西崞县郭氏家族

  春秋之际,虢国被灭,郭氏亡国之民,犹如秋风飘絮,或被迫强制迁徙、或逃往异地他乡,一部分人仍居于原地。但血缘纽带仍把他们维系在一起。“存亡继绝”,保存和繁衍郭氏家族的宗祀、血脉,成为郭氏族人的共同宗旨。

据《春秋左传》、《史记·晋世家》、《竹书纪年》等史书记载:晋灭虢之后,南虢公丑带领族人出奔京师,依城郭而居,有东郭、西郭称谓。此处京师指东周都城洛阳,城郭指洛阳郊区园池。

秦末,郭氏族人高举义旗,反抗暴秦。郭蒙、郭亭、郭忠等,因功封侯,形成太原、河南、颖川、东郡、冯翌五大望族。

在亡国、失地、宗族流离的情势下,郭氏族人保存血统、延续世系的典型代表,一是山西崞县的郭氏族人,二是汾阳的虢国后裔。

《环球郭氏宗谱》第二辑收录的郭紫俊《崞县郭氏源流》载:“远祖为东虢贵族一支,最先被迫迁徙,当在战国时代,迁居雁门关之南,即秦始皇所筑内长城之崞山。崞字为远祖所创。盖有失封邑迁至一山地之慨。故在郭旁去邑加山,命名崞山,立堂号郭阳堂。崞山为军事要地,亡国之民不如犬,郭氏族人充军守边,于是依山傍水筑起坚城,后将地面扩平,县治迁至崞山城,改原平为崞县。县治迁来之后,远祖被迫迁往本县同川上庄之北岗。定居北岗约50余代。后遭天灾,迁居南寨,至今又过了26代。上庄村郭姓有600余户,因迁居本时代不同,俗称三郭。郭氏族人从崞山城到南寨已历75代以上,若按惯例30年为一代计算,已达2250年以上,若再加上初次迁居崞山城的世系,估计可达80代左右,大约2500年。正是晋献公假道灭虢的历史时期,即公元前655年。崞县郭氏属最早被迫迁徙的虢氏后裔。五代时,后唐郭崇韬官拜承德节度使、兵部尚书,其先世代居雁门关,应是郭(?)州郭氏之后。郭子仪为华阴支派,与郭(?)州郭氏同源于虢国,属同源异派。《太平寰宇记》载:汾州府之虢城,是晋灭虢后,虢氏族人筑成居之。今分布在汾阳、孝义等地的族人就是当年被迫迁徙的郭氏群体后裔。山西崞县、陕西宝鸡虢镇、河南荥阳虢亭,三郭鼎足而立,真实、客观的再现了当年郭氏族人以秦晋豫三省为其活动中心区域的历史。

——网上下载

编后:查阅有关崞县郭氏之源流记载,大都与此一致。崞县郭氏源流透出:

一、“晋灭虢之后,南虢公丑带族人出奔京师。”这样记载,与诸多史书文献记载相印证。由此说明,虢公丑是诸虢国中最后一位国君,直至虢国灭亡的公元前655年,虢国国君仍为虢姓,并非“序封阳曲”之时就“转虢为郭”。

二、“秦末,郭氏族人高举义旗,反抗暴秦。郭蒙、郭亭、郭忠等,因功封侯,形成太原、河南、颖川、冯翔望族。”这又说明,太原郡望是在郭亭封侯后形成的,而郭亭所封之“河陵侯”,据吕世宏先生考,又地在时称西河与时称大陵的汾阳、文水境内。吕世宏与李吉先生还认为,郭亭就是汾阳出土的郭解愁碑铭中“封爵西河、乃居汾隰”(汾阳也称隰城)的汉侯郭禽。加之汾阳时归太原所辖,即可明证太原郭氏望族是由汾阳郭氏望族形成,太原郡望就是汾阳郡望。

三、“崞县郭氏属最早被迫迁徙的虢氏后裔。”无论这里所说“晋献公假道灭虢的历史时期”,还是另有记载的平王东迁郑灭东虢之际,崞县郭氏与汾阳郭氏均为同源,与子仪公为同源异派。”

作者:aymi 2009/7/31 21:22:46 举报 TOP

12 唐贞元二年汾阳王庙碑铭考识

文章《唐贞元二年汾阳王庙碑铭考识》详见郭网(http://www.guoziyi.org.cn)相关页面。

作者:aymi 2009/7/31 21:28:12 举报 TOP

13 入闽郭氏始祖考莆阳

文章《入闽郭氏始祖考莆阳》详见郭网(http://www.guoziyi.org.cn)相关页面。

作者:aymi 2009/7/31 21:30:06 举报 TOP

14 娄烦县郭氏家谱简介

《郭氏家族谱》计四册,麻纸质12开手写体本。清嘉庆十一年(1806)吕思聪撰修。分元、亨、利、贞四册,240页约2万字。

郭氏家族由来:晋人灭虢,虢子孙为避祸遂改为郭。郭乃东汉桓灵帝时介休郭泰(字林宗号有道)之曾孙,郭璞居闻喜,郭璞被王敦所杀,其弟郭瑕奔居临县紫金山,至唐郭子仪三子郭遂因避灵武之乱,又奔雁门山下居住,后有郭鹰之孙郭山甫奔娄烦双井村(又名碧泉村)。

郭氏族谱其特点:论武略篇目不少,其第四册几乎都是关于武略方面的内容。

人物:

郭 英(明壬辰武定侯大汉将军)

郭镇星(副千户)

郭明成(西宁参帅,赐进士)

郭文府(议官)

郭德成(袭武侯,骁骑指挥)

郭 勋(武定侯)

郭 兴(巩昌侯,追封陕国公)

郭山甫(荣国公)郭铺清(文林郎候选直隶州同)

郭希韪(兵科给事)

郭 瀚(东楼公)

郭九鸣(把总)

郭名武(诰赠武林郎)

郭定川(例授儒林郎,候选布政司经厅)

另有太学生1人、监生1人、庠生8人、增生1人、例贡生1人、廪生2人、生员2人、覃恩1人。

郭氏家(族)谱有叙、原始序。有蔡邕撰《郭有道碑文》、郭英《论决重办疏》、郭明成《理河事疏》和《兵事疏》、郭镇星《第一急着疏》、郭文府《论处兵疏》、郭大湖《五营团疏》、郭明成《七书家训》及《一家言》、《录异小品》、《平山寇》、《备考三条》。

——娄烦郭克诚提供

作者:aymi 2009/7/31 21:30:33 举报 TOP

15 回复:《郭氏文化(续)》史实明鉴

继续阅读:http://www.aymi.com.cn/p.asp?/=31337

作者:aymi 2009/7/31 21:31:13 举报 TOP

共有帖子数15篇  首页 1 尾页
标题:
内容:
图片: 如何贴图?
名字: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验证码:

(Ctrl+Enter)

Copyright © Since 2006.12.29 郭池作品 郭池 源码 | 帮助 |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