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 | 失去信号?  

知乎 豆瓣 新浪微博

 切换贴吧QQ经验分享 天文爱好者 美文 投诉举报! Aymi的兴趣释放乐园: 精品 | 热点 | 图片测试 | 公告 
 首页 > 贴吧列表 > 天文爱好者吧 > 宇宙起源新说(上篇:一、从太阳系说起)
回复 2 浏览 8144 
1 宇宙起源新说(上篇:一、从太阳系说起)

上   篇
——随着物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向宇宙的深处和物质的微里延伸,物理学遇到的麻烦也越来越多,那些奇异的宇宙现象和近乎让我们无法接受的观测结果,不断地在挑战着我们现在坚持的物理学观点。本篇本着从“普象”中去寻找“同一”,从“异象”中去谋求“完善”,逐步设定出宇宙或大自然的“最基本存在”,以完成寻求物理学之“根定律”的探索尝试……

一、从太阳系说起
我们人类熟悉“九大行星”,就犹如熟悉我们自己的家园一样,可以做到知尺见寸。然而,由于我们深处在太阳系之内,对于太阳系来说,只能谷底观山,虽可尽熟山底与山腰,却一直陌于山顶与山外,因此,我们总难以读全或读懂太阳系。至于整个宇宙,距离我们则更远。
在地球引力场的困锁下,我们人类只能借助或克服重力,克服摩擦,沿着地球表面这个固定轨面扬鞭催马,随意驰骋,却品味不到在引力场空间里的那种吻势而沉或浮的神仙般的逍遥,因此,我们只能感觉到物质体之间“态与体”的冷面冲撞,而体味不出来引力场空间里“能与势”的温吻交欢。或者这样说,我们可以毫无怀疑地接受牛顿力学所描述的一隅之真实,却难以想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揭示的全宇之普然。
月球就像我们人类之家——地球的一个别院,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1969年7月20日),我们人类才造访过一次,真乎?假乎?只有美国人自己心里有数。金星是我们的内(以太阳为坐标)邻,火星是我们的外邻,至今,我们还没有能力登门造访过,只能隔空相遥。在金星的里面,还有水星。在火星的外面,依次排列着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史称“九大行星”。2008年6月24日,国际天文学会将冥王星踢出“九大行星”的行列,被降为矮行星。
其实,说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也好,有“八大行星”也罢,这些只对太阳系的“大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的定义有意义,对于认识太阳系,探索宇宙的起源来说,太阳系的每一粒尘埃都是不能忽视的,它们和所有的“大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一样,都应该有个来龙去脉。
右图(无法显示)是太阳系的全貌图,很显然,从宇宙空间里俯看太阳系,太阳系其实就是宇宙空间里非常普通和普遍的一个小漩涡态,有“九大行星”也好,有“八大行星”也罢,它们都被整个漩涡态所淹没。也就是说,我们认识太阳系,探索宇宙的起源,看重的应该是宇宙空间中那无数的漩涡态星系是从何而来?又是怎样形成的?其实,我们也可以将地球和月球组成的最简单的星系看成是一个更小的漩涡态,其它行星与其周围的卫星也一样,也都可以看成是大小各异的漩涡态,只是其漩涡态物质的饱和度不一样而已。那么,星体(只指星球)呢?基本粒子呢?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想:它们会不会也是漩涡态——物质的饱和度达或近百分之百的“椭球漩涡态”——也就是说,星系也好,单个星体或基本粒子也好,它们的形成都遵循着统一的宇宙法则或者叫自然法则。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推见:太阳系其实就是各种大小不一样的漩涡态复合组成的巨型漩涡态。
说到星系或星体的漩涡态(假若星体真的也是漩涡态结构的话),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分子或原子以物质态或体形式可以直接作为它们的“参旋体”,那么,基本粒子呢?如果它真的也是漩涡态——其饱和度达到百分之百的“椭球漩涡态”,基本粒子的“参旋体”又会是什么呢?自然中会不会真的存在着比基本粒子更低一级的“纯质量体”呢?这将是回答宇宙起源无法回避其最终必须得做出回答的问题。
如下图(太阳与八大行星的质量对比图),我们比较一下太阳与木星、土星、火星、地球、金星、水星、天王星、海王星的质量,不难发现,“八大行星”在整个太阳系中所占的质量比重是非常可怜和微不足道的,除了“八大行星”和它们的卫星,还会有多少颗矮行星或小天体(也包括星系尘埃)是数不胜数的,要从根本上回答它们从何而来?或在整个星系的演化过程中怎样而来?必须通过统一的宇宙法则或自然法则来统一回答。而这些问题都会最终集中到基本粒子是怎样从“无”到有?星体是怎样“坐大”?又怎样“化小”甚至最终发生爆炸,碎裂成不规则的“星体垃圾”——“纯分子结构体”,散布在星系的引力场空间里,渐渐地被星系的引力场空间梳理和调节,最终稳入它们各自的稳定轨道——很有可能,被称作小天体(形状不规则的“纯分子结构体”)或星系尘埃就是星体发生爆炸后留在星系空间里的“星体垃圾”。
按照我们现在坚持的“真空空间 + 星系物质 + 离散能态”的宇宙观,既是我们已经感觉到“能”与基本粒子之间保持有“聚而成体,散而成能”的某种默契关系,认为宇宙中的物质总量或曰“能”的总量是守恒的,甚至像“大爆炸理论”认为的那样,全宇宙的能量在宇宙诞生的那一刻是超越我们人类想象的高度集中在一起的超密态,但是,我们很难想象出“能”是在什么状态下,以什么样的统一方式合成基本粒子,继而合成分子或原子,凝聚成形状非常规则和近乎是统一的椭球形星体的。
其实,通过太阳系之漩涡态,我们应该能看出点什么,无论太阳系的“参旋体”是个子最大的木星也好,还是任意小的一粒星系尘埃也罢,它们都被来自太阳的引力场所控制着,只有当它们的动能与对应的太阳的引力场的势能相吻合时,它们才能沿其等势能线做稳态运动。否则,它们只能对应太阳的引力场做能态震荡运动,反映为椭圆轨迹(仅指大行星)。整个太阳系之漩涡态的稳定形态其实正是被太阳所产生的引力场所严格固定下来的。如果我们将整个太阳系浓缩一下,它不就是一个稳定的“物质形态”吗?这些“参旋体”的动能都被太阳的引力场束缚在漩涡态之内,假若太阳因为某种原因突然解体,对“参旋体”失去了场束缚力,或者场束缚力突然变弱,其“参选体”必将离太阳而去,对太阳系以外的空间表现为巨能量释放——令我们咋舌的“核能”是不是就是以这种方式巨然释放出来的呢?如果是,我们便可以推测,在基本粒子的中心,也应该存在着这样一个引力核,也是这个引力核的引力场空间奠定了基本粒子的“子体”形态和结构。
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一个物质体的引力场空间都是无穷大,而实质上,再大的物质体,其引力场的有效作用空间都是有限的。就说我们的地球,其个头已经不算小了吧?然而,只要我们拿它的引力场空间和太阳的引力场空间一比,就可见其有限了。同理,我们再拿太阳的引力场空间与整个银河系的引力场空间一比,太阳的引力场空间也是微不足道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想一下一个基本粒子的引力场空间会微小到什么样的一个数量级。宇宙或自然的统一法则,不可能对巨型星体是一种表现,而对微型的基本粒子则是另外一种表现。如果基本粒子里压根就不存在我们理解和想象的那种“电荷”,而“电场”真的也是自然中存在着的比基本粒子更低一级的,也是最小最基本的只具有质量、体积和万有引力属性的“基元体”的某种特殊固定形式的运动,我们刻意要寻找到的宇宙或自然的统一法则,很有可能就隐藏在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漩涡态里……

上一篇: 宇宙起源新说(引言)
下一篇: 宇宙起源新说(上篇:二、纷纷嚷嚷侃“黑洞”)
作者:老圃 2011/2/23 9:25:03 | [已有2人回复]回复楼主 举报 TOP

2 回复:宇宙起源新说(上篇:一、从太阳系说起)

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一个物质体的引力场空间都是无穷大,而实质上,再大的物质体,其引力场的有效作用空间都是有限的。
如果基本粒子里压根就不存在我们理解和想象的那种“电荷”,而“电场”真的也是自然中存在着的比基本粒子更低一级的,也是最小最基本的只具有质量、体积和万有引力属性的“基元体”的某种特殊固定形式的运动,我们刻意要寻找到的宇宙或自然的统一法则,很有可能就隐藏在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漩涡态里……

——老圃先生,我希望您是对的,这样,我们就有了我们中国人的宇宙起源说,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也会因您而骄傲和自豪!

作者:115.60.62.* 2011/2/24 16:16:13 举报 TOP

3 回复:宇宙起源新说(上篇:一、从太阳系说起)

如此类比,把人就绕进去了!

作者:58.255.196.* 2013/12/19 14:26:09 举报 TOP

共有帖子数3篇  首页 1 尾页
标题:
内容:
图片: 如何贴图?
名字: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验证码:

(Ctrl+Enter)

Copyright © Since 2006.12.29 郭池作品 郭池 源码 | 帮助 |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