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祖(宋祖)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岐头乡 人口约5000人, 铜盂镇廖尾乡 人口约万人, 潮阳区谷饶镇仙坡乡郭寨 人口约2000,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司马浦镇西洋仔乡 人口数千,以上四乡为南山祖后裔(南山祖为宋朝的教书先生,葬于大南山,大房岐头乡,二房廖尾乡,三房仙坡乡郭寨,马浦镇西洋仔乡为二房廖尾乡迁出后裔,另有大房岐头乡迁出后裔至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担戊乡 人口有万多人-----但是因年久未联系,在80年代担戊乡到潮阳寻祖,误认到北山祖,并且全乡辈序全部更改,事后才知道担戊乡原来的辈序跟南山祖的一模一样,实应为南山祖后裔) 北山祖(明祖)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铜钵盂乡 人口有万多人, 铜盂镇肖渡乡 人口数千人,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南洋乡 人口万多人,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白水塘乡郭寨 人口近千人(北山祖以上几乡在潮阳祖先也可追溯至宋朝,但是因为他们明朝出了个按察使的大官,所以他们现在祭奠的是明朝的北山祖) 虽然南山祖和北山祖在房子里写的都是“汾阳世家”,但是在潮阳不知道从什么年代至现在,一直有围绕“郭”字的各自不同写法而产生纷争,北山祖的后裔现在写的是电脑字体的这个郭,而我们南山祖后裔写的是另外一种写法,就是“郭”字里面的“口”写为一个“梯”形,好象一张梯子,这个写法不知道从什么年代开始的。因为北山祖那边人口多,经济相对好一点,还有明朝出了个按察使,所以他们说南山祖以前是给他们的祖先做仆人的,所以“郭”字里面要写“梯”形而不是“口”,做仆人搬梯子。这个纷争在郭族里不知道存在多久了,我经过查证发现,在汾阳郭氏祠堂的大灯笼上写的“郭”恰恰是里面有“梯”的,所以我可以这么说南山祖写的这个“郭”才是“汾阳世家”的正统,我个人认为,我们郭姓从郭子仪祖那时候是武将,是攻掠城池的,所以才带“梯”。本人QQ6162748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