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1—郭序封阳曲定论 这几天看了许多关于郭氏起源的文章及文献记载,基本上形成了这样的条理: 1、公元前1121 年,周武王灭商后,周武王的俩个弟弟分别被封为虢国国君。虢仲封东虢,在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虢叔封西虢在今陕西宝鸡市东。虢国是西周初期的重要诸侯封国。俩虢起着周王室东西俩面屏障的作用。 公元前770年,西周东迁。西虢随着东迁入今三门峡市和山西省平陆县,地跨黄河俩岸。公元前767年,东虢被郑国消灭。公元前655年,东迁到三门峡和平陆的前西虢被晋国所灭。春秋后西虢东迁遗留的小虢被秦所灭。 周平王时,郑武公灭郐和东虢有功,建立郑国,都今河南新郑,平王遂将虢叔之地分封给郑武公。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诸侯的不满,位于南方的楚国从楚庄王时起不断发动对周的战争,兼并了周围许多国家,被分封给郑国的虢叔之地就在其中,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今太原市北)作为补救。 2、近年来,山西社会科学研究院的李吉研究员说:他在考察郭氏渊源的过程中,于2000年又在汾阳县大向善村发现了一幢唐高宗麟德元年(664)的石碑——《唐故上大都督骑都尉郭府君之碑碣并序》,碑文在追述郭氏渊源时说到:“自姜嫄履迹,乃诞隆周,王季君临,爰生虢叔,褒称郭氏,命翼宗周,表望太原,建社阳曲。”(此碑现存汾阳市博物馆)。文中姜嫄,即周人始祖母,王季即季历,为周文王和虢仲、虢叔之父。虢叔后裔郭序,被周平王封于阳曲,褒称郭氏,望著太原,而建宗庙社稷于阳曲。 这幢石碑刻于唐代初年,比《新唐书》问世早397年,印证了《新唐书》关于郭氏起源于阳曲的历史记载,尤其是它发现于郭氏后裔较多的汾阳,说明早在汾阳王郭子仪出生之前,郭氏之源在阳曲已有定论,太原阳曲是毋庸置疑的郭氏祖庭。 自郭氏始祖虢叔被封于山西太原阳曲后,郭氏一族遂世居太原,繁衍生息,历世不衰。这样的历史事实可以通过史书、碑文、通记、家谱、宗亲认同、专家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