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嵩涛 清湘阴人(今湖南湘阴),字伯琛,号筠仙,道光年间进士。累迁至兵部左侍郎,先任出使英法大臣。他为人清廉,不尚虚华。常说:“廉者,君子以自责,不宣以责人;惠者,君子以自尽,不宣以望人”。被时人当作名言传诵。年老致仕后,更号“玉池老人”,自建一书斋曰“养知书屋”,人称“养知先生”,著有《礼记质疑》、《大学质疑》、《周易释例》、《毛诗余义》、《绥边徵实》、《养知书房文集》、《湘阴县图志》等。 其弟崑涛,字仲毅,号意城,道光举人,官至内阁中书、湖北布政使。光绪中卒。著有《卧云山庄集》。 郭 乐 (1874--1956) 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企业家,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生。少年协助父亲务农。后去澳大利亚悉尼谋生。先后作傭工、小贩和店员。1897年开设永安果栏任司理,并联合侨商果栏永生与泰生号,于1905年开设永安果栏任司理,并联合侨商果栏永生与泰生号,于1905年与郭泉在斐济岛组织生安泰公司 ,自辟蕉园广植果树。此后,在香港、上海、美国开设永安公司。晚年留居美国,1956年在美国逝世,终年82岁。 郭 泉 (1879---1966) 字凤辉,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企业家,1879年(清光绪五年)生。1893年赴檀香山,任职律师楼、英国领事馆。两年后自营小本生意,后赴澳大利亚悉尼在其兄郭乐之永安果栏(店)任职。1905年与郭乐在斐济岛设生安泰公司,复开辟果园,广植果树,任司理。此后,在上海、香港开设永安公司,最后定居香港,1966年4月在香港逝世,终年87岁。著有《国民大会纪略》、《四十一年来经商之经过》、《郭泉自述----永安精神之发轫及其成长史略》等。 郭松龄 (1883---1925) 字茂辰,辽宁沈阳人,军事家。1916年毕业于北京陆军大学,此后,任东北军旅长、副司令、总司令,1925年12月24日,在新民县被奉军俘获,后被枪杀,终年42岁。 郭泰祺 (1888---1952) 字保元,号复初,湖北广济人,外交家。先后任******************驻英全权大使,国际联盟理事会中国首席代表、安理会代表、驻巴西全权大使。1952年2月29日在美国病逝,终年64岁。 郭秉文 (1878---1969) 字鸿声,江苏省江浦人,近代著名教育家,早年毕业于伦敦剑桥大学,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历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长、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及中央大学校长、“日本欧美教育考察团”团长、实业国际贸易局局长。抗战时任国民政府财政部常务次长。后任联合国粮农会议、货币与财政会议代表、国际善后救济总署副署长。著有《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英文版)。 郭沫若 (1892---1978) 原名开贞,乳名文豹,号尚武、鼎堂,笔名沫若,曾用名麦克昂、杜顽庶、易坎人、高汝鸿、谷人、爱牟、石沱生、羊易之、龙子、克拉克、于硕等,四川乐山人,文学家。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生。先后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主任,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一、二、三、四、五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常务委员会主任;并历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等职。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终年86岁。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棠棣之花》、《孔雀之花》、《孔雀胆》、《蔡文姬》、《武则天》、《青铜时代》、《甲申三百年祭》、《李白与杜甫》、《郭沫若诗选》、《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中国史稿》、《甲骨文合集》等。 郭林爽 (1896--1974) 又名启棠,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921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1949年前,先后在香港、上海、美国经营永安公司。1949年后,永安公司实行公私合营,继续任永安公司总经理。1954年,先后当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上海市政协第三届委员、常务委员、全国政协第三届委员,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上海市工商联副主任委员。1974年10月27日在上海逝世,终年78岁。 郭棣活 (1904--1986) 广东中山人,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生于澳大利亚悉尼。1918年至1923年回广州岭南大学读书,后赴美国留学,入麻省纽必弗纺织学院学习。1927年归国,任上海永安纺织公司工程师、副经理、副总经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华东财经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侨联主任等职务。1953年在安徽合肥与其他工商业者创办公私合营纺织厂。1958年调任广东省副省长。曾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副主席、全国侨联副主席等职。当选为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至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广东省第二、三、五、六届人大代表,政协广东省第三届常委、第四届副主席。1983年4月被选为广东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并兼任中国工商经济开发公司董事,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1986年4月9日在广州逝世。终年82岁。 郭化若 (1904--? ) 又名俊英,福建福州人。14岁入小学读书。1921年流浪于汕头、上海、广州。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加入中国******************。先后曾任中国工农红四军第二纵队参谋长,红一方面军代参谋长、延安中央党校军事教育处处长,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1949年后,任上海防空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在************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著有《军事辩证法浅说》、《新教育教学法》、《孙子今译》等。 郭天民 (1905--1970) 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同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云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系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事出版部部长、院校部部长。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为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70年5月26日在广州逝世。终年65岁。 郭永怀 (1909~1968) 山东荣成人。幼年在石岛镇明德小学读书,毕业后考入青岛大学附中。1929年夏,考入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学习,1931年转入本科。次年由光学专家饶毓泰教授介绍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两年后,留校读研究生。新中国成立后,曾参与核武器研制、火箭发动机、超低空导弹、反导弹武器研制和第一颗人造卫星设计。1968年12月5日,因飞机失事遇难。终年59岁。著有《作用在剪切流中物体上的力和力距》、《二维可压缩无旋跨声速流》、《现代空气动力学的问题》等。 郭德胜 (1911---1990) 广东省中山市(原香山县)石岐人。小学毕业后随父经商。日军侵占广东后,全家避难于澳门,战后移居香港,开办“鸿兴合记杂货店”(后改为“鸿昌合记”),1952年改为鸿昌进出口公司,主要经营洋货批发,以信誉良好,经营得法,获得日本KTV拉链和台湾良友牌尼龙丝产品的经营代理权,生意日渐兴旺,事业蒸蒸日上。 50年代末期。郭德胜又和好友冯景禧、李兆基合组“永业企业有限公司”,投资房地产,1963年改称“新隆基企业有限公司”,成立香港工业楼宇市场的霸主。1972年以后,该公司又涉足证券市场,效益急剧增长,到1990年时,该公司总资产已超过220亿港元,增值70多倍。 此外,郭德胜还投资地产业及保险业等行业,对香港新界开放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成功秘诀就是:不肯浪费一分钟时间。直到他功成名就之后,每天工作量仍在十五个小时左右。据有关方面统计:郭德胜家族财产总值达100亿港元以上,位居港台亿万富豪之第三位。 郭德胜虽然久居港澳,但对祖国和故乡一往深情,一生中乡音不改,十分关注祖国的建设事业。1984年在广州投入巨资,开设中国大酒店。20世纪80年代末,又捐资1000万港币,在家乡兴建“中山纪念堂”,体现了炎黄子孙对故乡的一片深情。 郭小川 (1919---1976) 诗人,热河丰宁(今属河北)人,原名恩大。1937年加入中国******************。曾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司令部机要秘书。1941年入延安马列学院文艺理论研究室学习。1945年后任冀热辽《群众日报》副总编辑。建国后,历任************中央中南局宣传部宣传处处长,************中央宣传部理论宣传处、文艺处副处长,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秘书长,《人民日报》特约记者,中国作协第二届理事。著有诗集《到青年公民》、《甘蔗林—青纱帐》、《昆仑行》,长诗《将军三部曲》等。有《郭小川诗选》(下、下集)。 郭兰英 (1930-- ) 歌唱家。山西平遥人。女,1949年毕业于华北大学艺术系。后任中央戏剧学院演员,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员、艺委会主席,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音协第二、三届理事。1978年加入中国******************。是第一、二、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49年获得第二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独唱奖。曾在《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等新歌剧中饰主角。演唱曲目有《翻身道情》、《妇女自由歌》、《我的祖国》、《南泥湾》、《绣金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