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结束以后,1955年,中美举行日内瓦大使级会议,中国总理周恩来提出以美国俘虏交换在美中国科学家的自由。不久,美国政府终于取消了禁令。仅一个月后,钱学森回国,由此,掀起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蔚为壮观的海外学子归国潮。钱学森回国后立刻给郭永怀写了一封信:“永怀兄:我们现在为力学忙,已经把你的大名向科学院管理处挂了号,自然是力学研究所。来,快来,快来!请兄多带几个人回来!” 终于,郭老历尽千辛万苦也回国了。 1956年10月,当郭永怀一家刚跨过(深圳)罗湖桥、踏上祖国土地时(3day:搞笑的是,接他的人居然是现在大名鼎鼎的人气院士何作庥),郭永怀就接到了好友钱学森的信,最后是这样一段话:“老兄必定要填写志愿书,请您只写力学所,我们拼命欢迎,请您不要使我们失望……”。不久,郭永怀出任中国力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还有一段是:“永怀兄:失迎了!我们一年来是生活在最愉快的生活之中,每一天都被美好的前景所鼓舞,我想你们也必定会有一样的体验,今天是足踏祖国土地的第一天,也就是快乐生活的第一天,忘去那黑暗的美国吧!” 1960年时,郭永怀51岁,年过半百,他同时兼顾着力学所和九院,在北京和海拔3000多米青海基地之间来回奔波着。郭永怀、彭桓武和王淦昌被称为早期核武器研制的三大支柱。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时恰好是郭永怀先生回国第八年。 68年12月5日夜,郭永怀乘坐的飞机不幸在北京机场附近失事。(3day:检查遗骸时,郭永怀和另一位警卫两人相拥,两人中间夹着的国家绝密科研材料仍完好无损。) 郭永怀走了,两年后,他参于设计的东方红号卫星响彻太空。核弹、导弹、卫星,合称为“两弹一星,在中国的高级科学家中,郭永怀是唯一一位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都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1999年9月18日,23位科学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郭永怀是其中唯一一位被授予“烈士”的科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