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为郭氏之源而说 |
|
其时阳曲和汾阳两地都在为郭氏文化出力,但其目地是当地政府为招商引资而搭建的文化平台!这也无可厚非,但是把一些容易使人误解的观点和个人的看法作为研究郭氏文化的结论这就不对了,就郭氏文化而言所说的每一句话和所下的每一个结论都要为全中华一千多万郭姓族人而负责任!其实阳曲和汾阳都有自己独特的郭氏文化遗存,如果双方都能做好各自的地域性郭氏文化同样能为招商引资出力,何必为郭氏之源而打口水战呢!有必要吗?要为郭氏而研究郭氏文化,不要为意识行态而研究郭氏! 长衢郭浩军
|
|
|
|
|
作者:117.136.9.* 2011/8/30 23:56:24
|
举报
|
[已有2个回帖] 回复楼主
|
|
|
|
|
|
2 |
回复:为郭氏之源而说 |
|
浩军宗亲,现在探讨郭氏之源的问题已经超出了任何一方政治上的范畴。就我所发表的文章,可能开始觉得是为我的家乡尽力而为的。但是,现在不是,因为我已经从白家社出来有几十年了。我也向我们的共同各代先人一样,为了生存为了能过上好日子而背井离乡。只不过我比你们对那里熟悉了许多。在熟悉的情况下,我又下了些幸苦对周围的山川地貌结合各地家谱记载联想、思考得出的结论。 探讨郭氏之源首先要从天下所有郭氏的思想出发,站在其立场上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是这个道理。 再过些日子,当我把隋唐时期的有关地理变化在地图上编辑出来后,我再写一篇文章,整个探讨郭氏之源的文章基本上就发完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我相信我们的宗亲,过一段时间就会自己判断是非的。 山西-郭荣生(1125474792) 10:58:24 谢谢世和、升平二位前辈的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郭氏振兴而奋斗。
|
|
|
|
|
作者:221.131.4.* 2011/8/31 11:04:00
|
举报
|
|
|
|
|
|
3 |
回复:为郭氏之源而说 |
|
如荣生兄所言在下请教一二,阳曲有二,一为序的封地东周初期所置,二为故地在今定襄城西汉时所置而东汉末(曹操)移治太原县北。而汾阳同样有二,一为现在的汾阳市始于明朝,二为故址在今阳曲境内,晋惠公时许封里克于汾阳,即此。古县名。西汉初封靳疆为侯国于此,后置县。那么两者均离序封阳曲时,间隔年代久远。那么荣生兄只需弄明白序的封地阳曲和西汉时所置在今定襄城之阳曲不就行了么,要么搞清楚古汾阳的地理位置所在,何必搞的现在这么复杂呢!如果要弄明白得姓之地那么找到序的封地就行了,想搞清楚汾阳王的封号那么把古汾阳的地理位置考证确凿就可以了。 长衢郭浩军
|
|
|
|
|
作者:117.136.9.* 2011/8/31 21:11:20
|
举报
|
|
|
|
|
|
|
共有帖子3篇 首页 1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