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复长衢浩军宗亲 |
|
我族始祖玺公,(金尔)系子仪公七子曙公之子,你族瑫公根据我族谱记载:系我族仪公七子曙公衍裔,瑫公因系子仪公七子曙公第十代孙,其谱序摘录于下: 子仪公——曙公——(金尔)公——仲(金禾)——彦博——奂(上加宝盖头)公——(奂(上加宝盖头)公三子)明淳公(淳为竖心旁)——明淳公(淳为竖心旁)次子世闻公——世闻公八子文烈公——瑫公。(有六石方回始修于明宣德之东阳郭氏宗谱记载:郭氏鼻祖乃先生公讳瑫者文学鸣于时至台山来东阳授学赘居高塘施氏遂家焉历四世迁新塘又而长衢)。供长衢浩军宗亲辩考 康谷征记谨上。
|
|
|
|
|
作者:郭征记 2007/9/5 23:39:32
|
举报
|
[已有5个回帖] 回复楼主
|
|
|
|
|
|
2 |
回复:复长衢浩军宗亲 |
|
关于此问题,我问了修谱的人,说郭瑫公有三兄弟,的确是从临海迁过来的,长衢郭宅修谱时,临海方面也有代表到长衢郭宅来过,他们也是郭暧公的后代,可能与康谷郭氏并不是同一支。这很正常,比如东阳长衢郭氏是暧公的后代,东阳龙山郭氏是曙公的后代。 能否告知你谱中的郭瑫公及上代生卒年月,字号,看能否我谱郭瑫公对得上。
|
|
|
|
|
作者:郭剑慧 2008/2/22 19:10:59
|
举报
|
|
|
|
|
|
3 |
回复:复长衢浩军宗亲 |
|
按我谱记载的世系为: 子仪—暧—钊—仲宣—虞咨—德—太初(因黄巢之乱,避乱居温州平阳之钱浦)—景孜(迁居赤城之郭岩)—起莘(仕东海权盐提举)—瑫 瑫公,字右唐号义斋,自台以文学来游东阳,遂占藉高塘,曰先生公,生于梁龙德辛巳(921)年二月十七日,卒于松雍熙戊子(988)年十月廿六日亥时。
|
|
|
|
|
作者:郭剑慧 2008/2/22 21:57:12
|
举报
|
|
|
|
|
|
4 |
回复:复长衢浩军宗亲 |
|
另,我谱有提到你这一系: 子仪公—曙—鑈—仲鉌—彦博—寏 鑈公旁注,据仙居乐安谱,字肇基,金华刺史,遂居东阳长衢。有可能是最早到东阳长衢的子仪公后代。 我谱记载鑈公有八子,仲鉌是长子,二三子仲斌仲昺由东阳长衢迁到仙居。现东阳龙山郭氏就是从仙居迁过来的。
|
|
|
|
|
作者:郭剑慧 2008/2/22 22:55:28
|
举报
|
|
|
|
|
|
5 |
回复:复长衢浩军宗亲 |
|
更正2楼,2楼的临海应该改为天台。前面确认时,不够仔细,想当然台州指临海。仔细看了一下家谱,始迁自台,这台指的是天台,不是临海。赤城之郭岩,在天台。所以长衢郭氏应该与临海康谷郭氏无关。
|
|
|
|
|
作者:郭剑慧 2008/2/22 23:15:51
|
举报
|
|
|
|
|
|
6 |
回复:复长衢浩军宗亲 |
|
长衢郭氏修谱目前可考的最早重修年代为南宋庆元二年,其时,德谊公(钦止)外孙右丞相韩诚道,曾应邀作序,此序历次修谱都有保存。序言曰:“...至七世孙太初,自郑而避河朔之乱来居平阳之钱浦,有墓焉。太初之子景孜又徙于郭岩,景孜之子康定公曰起莘者,食邑于东海之天台,又藉焉,其子曰瑫者自天台以文学来游,授教高塘,遂为东阳始迁祖也。东阳之人称之曰先生公。” 南宋时期的证据还是相当硬的,长衢郭氏始祖瑫公与康谷郭氏的瑫公显然不是一人。
|
|
|
|
|
作者:郭剑慧 2008/2/24 22:01:28
|
举报
|
|
|
|
|
|
|
共有帖子6篇 首页 1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