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10月底开赴南极,并计划于12月底再上冰穹A-Dome Argus进行一系列南极科考,为2008年在此建站作准备。 据悉,经过15天的高原训练和严格体检,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朱镇熹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周旭,已被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考察办公室正式批准为第24次南极科考内陆队队员。 冰穹A-Dome Argus是南极冰盖的最高点,海拔4083米,是地球上进行天文观测的最佳站址之一。2005年,我国南极科考队员首次登上冰穹A-Dome Argus。中国南极天文中心(挂靠紫金山天文台)派遣周旭和朱镇熹参加2007/2008中国南极科考队。作为中国天文学界首批赴南极科考人员,他们将肩负在冰穹A-Dome Argus安装、调试天文设备,建立天文自动观测站的任务。此前,周旭、朱镇熹及相关技术人员携带部分天文设备赴澳大利亚悉尼,与澳大利亚、美国的合作者进行中方的小光学望远镜阵(CSTAR)与自动天文观测站(PLATO)的整合工作,并熟悉外方提供的设备的安装、调试方法。 自动天文观测站的主要目的是天文寻址,测定天文选址参数。它包括发动机、主控计算机、卫星通讯、太阳能板、30米高塔的一个自动气象站,以及观测大气视宁度(seeing)、天空背景、极光等的一系列设备。 据悉,由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和国家天文台联合研制的小光学望远镜阵CSTAR届时将监测南极天顶20多平方度内的所有天体,进行变星监测及统计分析,寻找系外行星、超新星等。CSTAR是南极第一套光学天文观测设备。 天文爱好者/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