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科技讯 (文/马伟宏) 12月22日14时08分是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太阳黄经达270度时,冬至节气开始。冬至这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同时数九寒天也从这天开始。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江苏省天文学会严家荣介绍说,人们感觉到的这种昼夜长短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倾斜自转,同时又绕太阳做公转运动引起的。夏至以后,阳光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太阳直射点越靠南 ,我们白昼的时间越短,黑夜越长。 昼短夜长的这种变化,纬度越高的地区越明显。为此,天文专家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测算:北京12月22日这天日出时间是07:33,日落16:53,昼长为09:20;而黑龙江的漠河地区这天的日出时间是08:01,日落时间是16:35,昼长仅有07:34;我国最南边的省会城市海口这天日出时间是07:09,日落时间是18:04,昼长有10:55。 冬至以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直射地带便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夜晚逐渐缩短。而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天文爱好者/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