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 | 失去信号?  

知乎 豆瓣 新浪微博

 切换贴吧QQ经验分享 天文爱好者 美文 投诉举报! Aymi的兴趣释放乐园: 精品 | 热点 | 图片测试 | 公告 
 首页 > 贴吧列表 > 天文爱好者吧 > 老圃讲堂:宇宙起源之科学猜想(8) [精品]
回复 0 浏览 2641 
1 老圃讲堂:宇宙起源之科学猜想(8)

七、宇宙起源之科学猜想

我们将真空空间作为宇宙起源的“前存在”是非常容易接受的。也就是说,在宇宙诞生以前,只有浩瀚无垠的真空空间自然存在着。而宇宙就是从真空空间这个“无”中而“有”。从能态的角度理解,在宇宙诞生以前,整个真空空间就是一个绝对温度为0 K的“宏冰体”,而这个“宏冰体”并非什么也没有,而是以“真空子”——真空体的最小单元的形式均匀排列并相对保持静止而成为“冰态”的。“真空子”之间互相吸引,其吸引力的大小严格遵循着万有引力定律是其固有的属性,所以,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引力子”,它们也是构成宇宙物质体的最基本的单元。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基元体理解为运动起来的“引力子”。而运动起来的“引力子”“负阴而抱阳”(老子语),被带动起来的“引力子”就越来越多,“冲气以为和”(老子语),宇宙的雏形就诞生了。也就是说,宇宙的雏形就是基元体的离散态。宇宙的雏形开始很小,在其外引力的作用下,不断膨胀变大。
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语)。“道”者,万有引力也;“一”者,静之“引力子”也;“二”者,动、静之“引力子”也;“三”者,动、静之“引力子”加“引力子”的“旋涡态”也。其“旋涡态”就是我们熟悉的中子、质子、电子……等基本粒子。“万物”者,皆动、静之“引力子”之“旋涡态”之稳定组合也。——“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老子语)。无者,静之“引力子”也。有者,动之“引力子”也。
——这样来猜想宇宙的起源似乎多了几分浪漫,然而,和两千多年前老子的哲学思维出现暗合,对于笔者来说绝对是偶然的偶然,而对于老子来说,就是绝对之必然了。如果这个“猜想”是成立的,则表明两千多年前的老子所悟到的自然法则是唯一正确的。笔者在这里真想感叹一句:伟哉!老子!
“负阴而抱阳”(老子语)怎样解读?阴者,静也;阳者,动也。运动起来的“引力子”背负着所有静止“引力子”的吸引,欲静而不能静,反倒运动的更快,能位变得更高。
实际上,运动起来的“引力子”和依然处于静止状态的“引力子”之间等于有了能位差。也就是说,运动起来的“引力子”已处于其相应的高势位,而依然处于静止状态的所有“引力子”处在基势位,运动起来的“引力子”在所有处于基势位的“引力子”吸引作用下,从空间位置的角度上而言,它们相距的会越来越近,但在接近的过程中,引力对其做功,却使其能位变得更高。这和我们在地球的引力场中看到的物体的动、势能转化规律非常之一致。我们在地球的引力场中看到的这种物体的动、势能转化的规律也等于是对我们的这个“猜想”的实验验证和支持。
“冲气以为和”(老子语)怎样解读?冲者,撞也。也就是说运动起来的“引力子”“负阴而抱阳”,能位越来越高,它只有将自己的动能不断地传递给静止的、或能位比较低的“引力子”,来达到它们之间能保持“和昧相处”的稳定状态。也就是我们描述的呈相对均匀分布的离散态的稳定态。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其“相对均匀”不单指它们的空间位置,也包含它们的能位。
我们把基元体设想成运动起来的“引力子”,这样,任何一个运动起来的“引力子”也都被所有静止的“引力子”牢牢“牵扯”着,这样,不仅基元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基元体周围的真空缝隙对基元体也提供着我们前面设定的那种“张引力”,这样,基元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总指向真空缝隙最大的方向,这样就保证了离散态的基元体总趋向均匀分布的方向。也就是说处于离散态的基元体,其均匀分布的几率最大。或者说,呈均匀分布的状态是离散态的基本稳定态。
如果是这样,我们对物体的质量的本质的理解也得换一种说法,也就是说,物体的质量是指物体所包含“引力子”数目的多少。而对于“引力子”来说,其某一固定空间的平均能位(温度)越高,“引力子”分布的密度越小;其某一固定空间的平均能位(温度)越低,“引力子”分布的密度越大。真空空间的能位最低,其“引力子”分布的密度最大。从这个角度上理解,我们理解的宇宙中的“黑洞”应该是能位为零的“巨型真空泡”——这个结论不会令我们的科学家太吃惊,因为已经有科学家怀疑,“黑洞”的物质密度不像原来我们想象的那样高,甚至是它的相反方向,非常低,是零。
其实,这份“猜想”给我们带来的惊喜还远不止这些,基元体周围的真空缝隙会给基元体提供一个“张引力”,那么浩瀚无垠的真空空间也会给我们的“大宇宙”提供一个“张引力”——宇宙体的外引力,这样,宇宙不断膨胀的必要条件(运动起来的“引力子”不断增多)和充分条件(宇宙体的外引力作用)就双双具备,也就等于哈勃定理得到非常完美的解释。
太令人兴奋了,宇宙起源问题真的就这样简单吗?别忘了,我们这样设定出来的宇宙起源方式只是我们三分科学,七分主观的猜想,虽然和我们已经发现的物质运动定律还没有发生冲突,但用基元体的“旋涡态”如果解释不了我们已经认识到的中子、质子、电子等基本粒子的物理性质,也就是说解决不了“二生三”(老子语)的问题,我们的这份“猜想”等于是瞎忙活,至多是自己取取乐,游戏游戏而已。

上一篇: 老圃讲堂:宇宙起源之科学猜想(7)
下一篇: 老圃讲堂:宇宙起源之科学猜想(9)
作者:老圃 2009/1/17 18:07:17 | 回复楼主 举报 TOP

共有帖子数1篇  首页 1 尾页
标题:
内容:
图片: 如何贴图?
名字: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验证码:

(Ctrl+Enter)

Copyright © Since 2006.12.29 郭池作品 郭池 源码 | 帮助 |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