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 | 失去信号?  

知乎 豆瓣 新浪微博

 切换贴吧QQ经验分享 天文爱好者 美文 投诉举报! Aymi的兴趣释放乐园: 精品 | 热点 | 图片测试 | 公告 
 首页 > 贴吧列表 > 郭吧 > 祝贺白家社郭氏祠堂顺利奠基
回复 11 浏览 5704 
1 祝贺白家社郭氏祠堂顺利奠基

七月二十九日,即农历六月十八日。白家社村郭氏之源理事会在白家社村中央举行了“郭氏祠堂奠基仪式”。与会的所有白家社籍郭氏后裔以及远道赶来的太原市瓦窑村、后北屯村、榆次郭家堡理事会等郭氏后裔参加了这次活动。                
这次活动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是白家社在村党委、村委、郭氏之源理事会的带领下,在今年清明节时,对“慧庵寺”进行了修缮奠基
             ,并在六月十八日前夕正殿主体竣工;在这期间,又对村两委办公室进行了修建和装饰;现在又对郭氏祠堂进行了奠基。这三件事对于一个只有百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庄来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些行动伴随着太原市新农村建设规划,使白家社村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这次郭氏祠堂的奠基,确立了虢叔裔孙郭序的形象 ,         正式给祖先树立了一座丰碑。填补了我郭氏自虢叔以后到郭淮以前这段时间的历史空白。正式向全世界郭氏后裔表明,白家社就是二千多年前郭序祖先被封阳曲后的建都地。也是中华郭氏得姓之地。郭序祖先是“虢转为郭”的第一人,是我们郭氏后裔的始祖。本源既清,万郭归心。我们热忱欢迎天下郭氏后裔回白家社祭拜祖先,缅怀祖先的丰功伟绩,交流各地的发展经验,为振兴我们郭氏的事业而奋斗。

                               白家社郭氏之源理事会
                                二〇一〇年八月一日


帖子相关图片:
查看原图
上一篇: [寻根]浙江桐乡郭氏
下一篇: [郭氏寻根寻根]
作者:111.179.39.* 2010/8/1 18:03:49 | [已有11人回复]回复楼主 举报 TOP

2 回复:祝贺白家社郭氏祠堂顺利奠基

现阳曲是否序封之阳曲还有待考证,建议白家社郭氏之源理事会的宗亲能和虢国博物馆的许永生老先生取得联系,许老是这方面的专家。
长衢郭浩军

作者:122.233.214.* 2010/8/2 9:58:12 举报 TOP

3 回复:回复郭浩军等人 捍卫《新唐书》尊严

《新唐书》是记载中国唐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北宋宋祁、欧阳修等撰,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全书完成,由曾公亮进呈。 宋仁宗认为的《唐书》浅陋,下诏重修。前后参预其事的有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王畴、宋敏求、刘羲叟等人。
宋祁、欧阳修是北宋一代文宗,著名文学家。宋祁及其兄宋庠,在当时有“二宋”之称,宋人《东轩笔录》说宋祁“博学能文,天资蕴籍”;欧阳修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为其特长。他们笔下的功夫当然不同一般。参加编撰《新唐书》的其它作者,也都为北宋时期名家高手。宋仁宗嘉祐年间曾公亮《进新唐书表》中所列之范镇、王畴、宋敏求、刘羲叟等,都是当时文坛知名人物。范镇曾为翰林学士,文笔流畅,有《东斋纪事》等百余卷流传于世。王畴文辞严丽,一向为世所称。宋敏求为北宋一代掌故大家,富于藏书,曾编《唐大诏令集》和《长安志》,对唐史十分熟悉。刘羲叟是著名天文学家,后来曾助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新唐书》用这些人主笔,自然文采粲然,体例严谨。另一方面,宋、欧等人在修《新唐书》时,态度也很认真。欧阳修负责本纪、志、表部分,撰稿六、七年。宋祁的列传部分时间更长,前后长达十余年。他曾一度为亳州太守,“出入内外”把这部稿子随身携带。在任成都知府时,每天晚宴过后,开门垂帘燃烛,几乎都要著作到深夜。这种认真谨严的态度,使《新唐书》在不少方面的确胜过《旧唐书》。
在史料方面,因为北宋时期比较安宁,有许多在战乱时期不易收集到的史料,到北宋初年得到了征集和整理。《新唐书》的宰相、方镇诸表,也给读者认识唐朝宰相族系(世家大族)的升降和藩镇势力的消长,提供了一条线索。
郭氏是如何得来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是:"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此为氏。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淮、配、镇。镇,谒者仆射、昌平侯。裔孙从颍川。"
上面这一段话很清楚地说明了我们郭氏的来源是序封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此为氏。《新唐书》的问世,首先是皇帝钦点,然后是北宋当时最有名望、最有权威、最高机构组织编撰而成的。它可与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四库全书》相提并论。它也可以和现代的美国和西方的议会制下的参议院、众议院通过的决议相提并论。他的尊严、地位、规格是至高无上的,是任何人无权变动的。《新唐书》对郭氏起源的记载是历史走到了公元一零六零年时的一座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我们郭氏后裔以及关心郭氏起源问题的其他人应当承《新唐书》之前、启《新唐书》之后,继《新唐书》之往、开《新唐书》之来,以此为出发点,顺藤摸瓜,进一步在阳曲寻找郭氏起源地。这才是正道。
然而,当代的一批名不见经传、只比山野村夫多喝了一点墨水的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没有多少资历、多少地位、多少资格就敢逆历史潮流而动;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妄自尊大、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俩,冒天下之大不韪,怀疑、歪曲《新唐书》关于郭氏起源的记载,一会暗示郭氏起源于三门峡一带,一会又污蔑阳曲的历史地位。最显著的文章是《俩个虢国的最后归宿》、《古老汾州为郭氏文化的发祥地》、《春秋阳曲在哪里》、《我的郭姓略见》等等。更有郭浩军家门劝我白家社--这个阳曲县最具有郭氏文化底蕴、最有证据、最应该是“序封阳曲”建都地的村庄参考三门峡的***对郭氏起源地的说法,真是歪嘴和尚念经—越念越歪。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你们这批“仁人君子”不要说参与重要事情的研究,就是想给欧阳修等人提提鞋子恐怕也打听不到下落,找不着线索。咋么就敢拉历史的车轮倒退,在郭氏起源这个问题上指手划脚呢?简直是一群打肿脸充胖子—不知羞耻之徒。
陕西省华县郭子仪研究会编印出版了《郭子仪与陕西华县》一书,书中第7页写到:“郭子仪的先祖,向上可以一直追溯到周朝的创始人周文王之弟虢叔……虢叔裔叔序封阳曲(在山西太原北)号曰郭公,因虢与郭同音近,阳曲在古代又属太原郡,郭氏遂为太原著姓。又因阳曲一带古代曾称汾阳,故郭子仪被封为郡王时,以其得姓之地冠以名号,称汾阳郡王。”古今书籍、碑文记载,有理有据,不容置疑;山西晋城泽州县南岭乡葛万村郭台铭先生的家谱,谱中记载祖籍山西阳曲县,为汾阳王之后;  四川省遂宁市郭氏后裔现存始于宋代元年及元、明、清及民国七年续编的多部族谱,其中宋代族谱中保存着欧阳修、范仲淹、寇准等名人为郭氏望族的题词,并附郭氏先祖虢叔等先祖沿袭世系表,当地还存有郭子仪的衣冠冢及其长子郭曜等后代的坟茔、郭氏祠堂等,宗谱、碑文、祠堂的文字都记载郭氏祖籍为阳曲。
光绪纪元乙亥春编写的《宁波勤县郭氏宗谱》第三卷《历代郭氏世系考》中写道:“郭氏出自姬姓……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因以为氏,公羊传云:虢谓之郭,声之转也。郭氏之望莫著于太原阳曲。后散处于各郡甚繁,而莫盛于冯翊、京兆、华阴。”
白家社郭氏之源理事会正告天下郭氏后裔:待到白家社郭氏祠堂建成以后,除在祠堂正中设立郭氏源流自姜塬履迹--虢叔(相片)—郭序(相片)—郭淮(相片)—郭子仪(相片)牌位以外,还要设立光荣榜和耻辱榜。对于推动历史进步、为国家、社会、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团结友爱、孝顺老人的郭氏后裔记载在光荣榜里。反之,则记载在耻辱榜里。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天上白云随处移,其中有一片是祖先的。奉劝各位自此收手,深刻反省;悬崖勒马、痛改前非、好自为之。
我的QQ号是:1125474792


2010年8月8日

作者:111.179.39.* 2010/8/8 17:42:40 举报 TOP

4 回复:祝贺白家社郭氏祠堂顺利奠基

虢国的分封与五个虢国的历史纠葛 (一)  
蔡运章   
虢国是西周初年重要的姬姓封国。随着岁月的推移,虢国的本来面目及其迁徙状况已模糊不清,致使先秦两汉的文献中先后出现了五个虢国。《汉书•地理志•弘农郡•陕县下》班固自注云:“陕,故虢国。有焦城,故焦国。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州。”这是最早记录四个虢国的文献。《水经注•河水》卷四: “昔周、邵分伯,以此(陕)城为东西之别,东城即虢邑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国也。”这里又把班固所讲的“陕县之虢”称之为南虢。《史记•秦本纪》载: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78年) “灭小虢”。这是说西周春秋时期有东、西、南、北和小虢等五个虢国。自东汉以来,史学界围绕着它们的分封、地望、迁徙及其相关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本文谨就虢国的分封、名义与五个虢国的地望及其相关问题,略作初步论述。   一、虢国的分封与名义   公元前1027年,武王克商,光有天下,为巩固姬周王朝的统治,便大肆分封同姓诸侯。《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载:“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苟子•儒效篇》也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圄,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周初分封的姬姓诸侯就有五十多人。这些封国的名称,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富辰说: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成、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这说明文王之子的封国有十六个,武王和周公之子的封国有十个。此外,尚有大王之子太伯、仲雍的一支周章和虞仲建立的吴、虞两国①、文王庶子邵公建立的燕国②、文王之弟虢仲、虢叔的封国当然也在其列。这些姬姓贵族建立的封国,就像屏障似的护卫着西周王朝。   虢仲、虢叔是重要的姬姓封国。《左传》僖公五年载:“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杜预注:“虢仲、虢叔,王季之子,文王之母弟也。”孔颖达《疏》弓丨贾逵曰:“虢仲封东虢,制是也。虢叔封西虢,虢公是也。”马融曰: “虢叔,同母弟,虢仲异母弟。”《国语•晋语四》说“文王在母不忧,在傅弗动,处师弗烦,事王不怒,孝友二虢”,韦昭注:“善兄弟为友。二虢,文王弟虢仲、虢叔也。”这说明虢仲是文王的异母弟,虢叔是文王的同母弟。他们与文王的关系密切,都曾任文王的“卿士”,共同辅佐文王治理国家,为发展壮大周族的势力,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后世虢国之君在周王室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凡方国部族皆有各自的名号,以便称道。“虢”便是虢仲、虢叔的封国之号。不同的方国名号,各有不同的含义。那么,虢国因何而得名?《尚书•君》∶ “惟有若虢叔”,伪孔传曰: “虢,国名。”《左传》隐公元年: “虢叔死焉。”《经典释文》∶“虢,国名”,这是说虢为国族之号。《说文•虎部》“虢,虎所攫画明文也。从虎、孚声。”段玉裁注:“攫者又所执者,画者叉所画也,故有明文也。虢字本义久废,罕有用者”。许慎对虢字本义的解释,可谓望文生义,不着边际。因“虢字本义久废,罕有用者”,故后人对其本义感陌生。因此,要想弄清虢国的名义,只有对“虢”字的构形作深入分析,才能窥见其一斑。   虢字最早见于殷墟甲骨一期卜辞。甲骨金文虢字大体有三种写法:   1、 《合》 18187正 郑虢仲簋   此形从双手、从虎,作两手搏虎状。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卷五引丁山说:“当是象两手搏虎之形,虢之初文也。”甚是。   2. 昭录伯簋   此形从攴,从虎,作持械击虎状。   3、 班簋 虢叔 虢叔尊   此形从手、从攴、从虎,作一手按虎,一手持械,奋力击虎状。   这三种形体中,一、二两种较罕见,惟有第三种最为流行。《说文•虎部》所收虢字,为“从虎、声”的形声字,实由第一种形体演变而来。虎本猛兽,其义甚明。孚,《说文• 部》谓“五指也,从,一声。”它的构形本为双手持物之状。为在上之手,寸…由又滋乳而来,本为在下之手;中间的“—”实为所持物体之象形。由此可见,虢字的本义当为双手奋力搏(或持械击)虎的会意兼形声字。   虢国的名义当与虢氏的职事密切相关。周初分封同姓诸侯的目的,意在“以蕃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富辰曰:周公“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同书昭公九年说: “文、武、成、康之建母弟,以蕃屏周。”昭公二十六年也说:“昔武王克商,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这说明周初分封同姓诸侯的用意,就是要建立一个以姬姓血缘亲族为核心的宗法统治集团,让这些姬姓贵族结成捍卫周室安全的坚强屏障,而文王之弟虢仲、虢叔建立的封国,更担负着这方面的特殊使命。   首先,从虢国的封地看:虢仲、虢叔分封的国土,紧依成周、宗周的外围,皆属军事战略要塞。虢仲所封的制邑,《左传》隐公元年谓: “制,严邑也,虢叔死焉。”《国语•郑语》云:“虢叔恃势”,这是说东虢地势险要,是成周的东大门,也是东都洛邑周围的八关之一。特别有趣的是,东虢所属之“制”,一名成皋,亦名虎牢。《穆天子传》卷五:子东至于雀梁。甲辰,浮于荥水……有虎在于葭中,天子将至,七萃之士高奔戎,请生擒虎,必全之。乃生搏虎而献之天子。天子命之为柙,而畜之东虢,是为虎牢。”郭璞注:“因以名其地也,今荥阳成皋县是。”这说明东虢属邑“虎牢”的命名,更与捕虎的事直接相关。同时,虢叔所封之西虢,位于今宝鸡市东南,是丰镐的西大门,后世所筑的散关、陈仓故城皆邻近其境,三国时“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3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就连西虢东迁后的“陕县之虢”,境内不但有丰、镐与成周间东西交通要塞函谷关,而且也是晋国渡河南下的必经要津“茅津渡”之所在。这说明虢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对捍卫周室安全,有着极重要的战略意义。   其次,从虢氏的职事看:虢仲、虢叔为文王卿士,周室权臣。后世的虢君亦多任王室大师(卿士)或师之要职,常统领六师南征北讨。例如,周夷王时虢公“伐太原之戎”,《后汉书•东夷传》载厉王时虢仲征伐淮夷事4,虢氏中的师(读哉音)、师望、师承等历任穆、共、懿、孝时的“师氏5”。而师氏统帅(也是周王室)的精锐部队就称为虎贲。《史记•周本纪》说:武王“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集解》引孔安国曰:“虎贲,勇士称也。若虎贲兽,言其猛也。”《尚书•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淮人、缀衣、虎贲”,伪孔传谓: “虎贲,以武力事王”,周秉钧注: “守王宫之官”;《白虎通•五行》: “虎之为言搏讨也”。可见,虢氏有统领锐师、捍卫王室的职责。   第三,从师氏所居的位置看: 《周礼•师氏》云: “居虎门之左,司王朝……凡祭祀、宾客、会同、丧纪、军旅、王举则从。听治亦如之,使其属师四夷之隶,各以其兵服守王之门外,且跸。朝在野外,则守内列。”这说明虢君担任的“师氏”,常居于王宫“虎门之左”,是周王的近身卫戍部队。由此可见,虢本为双手搏(或持械击)虎之义,虢国冠以此名,当是引申为统领六师、捍卫周室的意思。
长衢郭浩军转载以供参考

作者:115.192.143.* 2010/8/13 17:42:59 举报 TOP

5 回复:祝贺白家社郭氏祠堂顺利奠基

二、虢国的分封与五个虢国的历史纠葛 (二)  
蔡运章   
东虢的地望、史迹与灭亡   东虢是文王弟虢仲的封国,史学界的看法大体一致。但它的地望、史迹及其灭亡等问题,则需进一步探讨。   虢地在殷墟卜辞中已有记载:   乙未,争贞,呼虢 (暨)曼?八月。(《合》4531)   “争”是武丁时的著名贞人,“呼”有命令之义;“虢”、“曼”皆人名,亦可视为氏族之号。“虢”即西周时期的东虢(详后),“曼”当是《左传》成公三年“诸侯伐郑……郑公子偃帅师御之,使东鄙覆诸鄤”之“鄤”,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南。可见,“虢”也是个很古老的地名。   东虢是济、洛、河、颍之间的大国。 《国语•郑语》载: “其济、洛、河、颖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韦昭注:“虢,东虢也。虢仲之后,姬姓也。此虢叔,虢仲之后,叔、仲皆当时二国君字。”《诗•郑谱》引《正义》曰:“谓济西、洛东、河南、颍北四水之间,其子男之国有十,惟虢、郐为大。”这说明东虢是虢仲的封国,位于济水以西、洛水以东、黄河以南、颍水以北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左传》僖公五年孔颖达《疏》引贾逵曰: “虢仲封东虢,制是也。”《左传》隐公元年: “制,严邑也,虢叔死焉。”杜预注: “虢叔,东虢君也,恃制邑而不修德,郑灭之”,杨伯峻注:“严邑即险邑,虢指东虢,制当为其属地。”《左传》庄公二十一年:“王与郑伯武公之略,自虎牢以东。”杜预注: “虎牢,今河南成皋县”。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云: “虎牢之险,天下之枢也,在虢曰制,在郑曰虎牢,在韩曰成皋。”《史记•郑世家》《集解》引徐广曰: “虢在成皋,郐在密县。”《汉书。地理志》河南郡荥阳县应劭注:“故虢国,今虢亭是也。”《括地志》曰:“洛州汜水县,古东虢叔之国。《元和郡县图志》卷五: “汜水县,古虢国,郑之制邑,汉之成皋县,一名虎牢。”这说明东虢的都邑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附近。   东虢故城尚有迹可寻。今河南荥阳广武乡南村村东南有东虢故城,俗名平眺城。《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载:“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900米,东西宽约700米,现东墙北段和北墙保存较好,残高3米。夯筑城垣,夯层厚5~6厘米。城内发现陶窑、仓窖、墓葬等遗迹,散存较多的春秋、战国、汉代陶鼎、盆、罐、豆及筒瓦、板瓦残片,陶罐上发现‘平兆用器’戳记。城内下层曾出土商代陶鬲等。”《水经注•济水》载:“索水又东迳虢亭南,应劭曰:‘荥阳故虢国也’,今虢亭是矣。司马彪《郡国志》:‘县有虢亭’,俗谓之平眺城。”《大清一统志•河南开封府》云:“平桃城在荥阳县东南。”由此可见,汉代的平眺城,当即东虢故城。   东虢的史迹,史书语焉不详。但其灭亡的背景和原因,则载之甚明。《国语•郑语》说:   桓公为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问於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对曰:“……当戌周者……非亲则顽,不可以入。其济、洛、河、颍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囝,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是皆有骄侈怠慢之心,而加之以贪冒,君若以周难之故,寄孥与贿焉,不敢不许。周乱而弊,是骄币贪,必将背君,君若以咸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兑矣。若克二邑,邬、弊、补、舟、依、鞣、历、华,君之土也。……乃东寄帮与贿,虢、郐受之,十邑皆有寄地。   韦昭注:   十邑,谓虢、郐、邬、蔽、补、舟、依、柔、历、华也。后桓公之子武公,竟取十邑之地而居之,今河南新郑是也。   《史记•郑世家》也有类似的记载。这说明西周末年幽王无道,偏居丰、镐的周王室,屡屡遭受戎族的侵扰,这时,一些位居西垂的封国,为逃避戎族的祸乱,纷纷谋求东迁。郑本为周宣王庶弟桓公友的封国,位于今陕西凤翔县北,自然也在西戎的直接威胁之下。于是,颇有政治谋略的郑桓公,便在史伯的谋划下选中恃势怠慢、骄侈贪冒的东虢和郐国,作为东迁的理想境地。   东虢何时被郑国灭掉,史书有不同的记载。(1)桓公灭虢。《史记•郑世家》说:郑桓公听从史伯的建议, “于是卒言王,东徙其民雒东,而虢、郐果献十邑,竞国之”。这是说桓公同史伯谋划不久,即灭掉虢国。据《国语•郑语》载:“幽王八年(公元前744年)而桓公为司徒,九年而王室始骚,十一年而毙。”《郑世家》说:桓公“为司徒一岁”始问史伯东迁事。若依司马迁之说,郑灭东虢的时间应在幽王九年(公元前773年)至十一年间。但是,《郑语》仅载: “公说,乃东寄帑与贿,虢、郐受之,十邑皆有寄地”,未言桓公灭虢之事。《诗•郑谱》指出:“马迁见《国语》有史伯为桓公谋取十邑之文,不知桓身未得,故附会为此说耳。《外传》云: “皆子男之国,虢、郐为大。则八邑各为其国,非虢、郐之地,无由得献之桓公也。明马迁之说谬耳。”这说明司马迁的桓公灭东虢说,难以凭信。(2)后三年灭虢。《汉书•地理志下》郑国条说: “桓公以其言,乃东寄帑与贿,虢、郐受之。后三年,幽王败,桓公死,其子武公与平王东迁,卒定虢、郐之地。”这是说郑桓公在“幽王八年”任司徒之职后,即与史伯谋画东迁之事,其“后三年”即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西戎“杀幽王于骊山戏下,桓公死之”,“其子武公与平王东迁”之时,也就是说公元前771年郑武公随平王东迁后即灭掉东虢。然而,是时幽王、桓公被杀,周室仓惶东迁,武公身为平王的辅政大臣,在忙于安定王室之际,恐难以抽身东伐虢、郐,故此说亦不可信。(3)四年灭虢。《汉书•地理志•京兆郡》郑县下注:“周宣王弟郑桓公邑,有铁官”,臣瓒曰: “初桓公为周司徒,王室将乱,故谋于史伯寄帑与贿于虢、会之间,幽王既败,二年而灭会,四年而灭虢,居于郑父之丘,是为郑桓公。”这里的“四年”即公元前767年, “桓公”当是武公之误。今本《竹书纪年》也说:周平王四年(公元前767年)“郑人灭虢”。这种说法从平王东迁的情形看,最为可信。由此说明,郑武公是在随平王东迁后,于公元前767年灭掉东虢的。东虢自西周初年受封立国,到周平王四年(公元前767年)被郑武公灭掉,享国时间共约250余年。   三、西虢的分封、地望和名称   西虢的分封和地望。《国语•郑语》载:史伯对郑桓公说: “当成周者……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韦昭注:“虢,虢叔之后,西虢也。”《左传》僖公五年孔颖达《疏》引贾逵曰: “虢叔封西虢,虢公是也。”《汉书•地理志•右扶风》有虢县。同书《弘农郡》陕县下班固自注云:“西虢在雍州。”《水经注•渭水》载:“(雍)县故城秦德公所居也。《晋书地道记》以为西虢地也。《汉书•地理志》以为西虢县。《太康记》曰,‘虢叔之国矣。”《元和郡县图志》卷二:“虢县,古虢国,周文王弟虢叔所封,是曰西虢,后秦武公灭为县。”《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虢故城在岐州陈仓县东四十里”。这说明西虢是文王弟虢叔的封国,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清道光年间虢季子白盘在宝鸡县虢司川出土,近年虢仲鬲在岐山京当乡出土,1974午师(读哉音)鼎、师承钟诸器在扶风县张家村出土,1975年公臣簋诸器在岐山县董家村出土,足证西虢故地在今陕西宝鸡、岐山、扶风、凤翔诸县境,是可信的。   西虢在西周金文中又名奠虢或城虢。《三代吉金文存》卷十七~十八著录奠虢仲簋3件,同铭。其铭曰:   惟十又一月既生霸庚戌,奠(郑)虢中(仲)乍(作)宝簋,子子孙孙永宝。   《三代吉金文存》卷七•十四•一和三十四•二还著录两件城虢氏器,其铭曰:城虢中簋铭:“城虢(仲)乍(作)簋”。城虢遣生簋铭:“城虢遣生乍(作)旅簋,其万年子孙永宝用”。   这些铜器的年代均属西周晚期。有学者认为此奠虢仲、城虢仲“即厉王时的执政大臣虢仲”,是有可能的。虢仲亦称奠虢仲、城虢仲,这是值得注意的。奠、城均本地名。陈梦家先生说:“东土的郑或郑虢,奠虢中即城虢仲,亦即成王时的虢城。地在河南新郑、成皋一带,即东周的郑国。……据《纪年》郑桓公之称郑在东周初年,所居之郑是郑父之丘,即西周东虢所居,以其在郑父之丘故曰郑虢”7。陈氏“奠虢在河南”云云,则不可信。因为郑桓公本封于西土之郑,东周初灭虢、会“乃居郑父之丘,名之曰郑”。东土之“郑父之丘”和“郑”都是在郑国东迁后才由西土随搬迁而来的地名,不得在“穆、共之时”已有之。奠虢仲、城虢诸器皆属西周晚期,故奠虢、城虢不能指“西周东虢所居”之地。此由奠虢仲簋出土于陕西凤翔,说明“奠城”之地当在西土而不在河南。我们认为,奠虢之“奠”当指免尊铭“王在奠”和奠井氏诸器之“奠”。奠即郑,本是井方的封邑。矢王簋铭:“矢王作奠姜奠彝”。奠牧马受簋:“奠牧马受作簋”。这里的“奠”当指姜姓的井方而言。井或作,《说文•邑翰: “郑地有亭,子牙之后也”,所谓“子牙之后”应为“子牙之族”才是。《汉书•地理志•京兆邑》有郑县,在今陕西凤翔县北古城山南麓,周穆王时在此营建郑宫。古本《竹书纪年》说:“穆王所居郑宫、春官”。《汉书•地理志•京兆尹》臣瓒注: “周自穆王以下,都于西郑”。《穆天子传》卷四说:“天子人于南郑”,郭璞注: “今京兆郑县也。《纪年》:穆王元年筑祗宫于南郑”。这里的“南郑”当是西郑之误。懿、孝时的免簋铭说:“王在周,令免作司土,司奠还林虞牧”,就是命免管理郑宫的园林、虞牧。可见,西周中期诸王多将郑地作为行官别都,常在那里处理朝政。奠井国铜器穆王以前均称“井”或“奠”,如井伯甗等,自穆王以后常冠以“奠”字,如懿王时的奠井叔诸器。唐兰先生指出: “无论在文献里或金文里,穆王、共王时代‘井’还没有加上‘郑’字。金文郑井叔甗里的郑井叔康,康鼎铭文最后签署的氏族名称‘奠井’,以及郑井叔编钟,……显然是穆王、共王时代井叔的后人。”8这是穆王在郑地营建别都后,井方为显示荣耀就将自己的国号称为“奠井”的缘故。大约到西周晚期,随着井方势力的衰落和西虢威势的增强,特别是厉王时虢仲作为周王室总管军政大权的执政大臣,南征北讨,国力空前。这时,西虢逐渐北侵,占有井方南部的领土,甚至已接近或控制周王的郑宫,是有可能的。《史记•秦本纪》说:“武公十一年,初县杜、郑,灭小虢”,也说明直到春秋中叶小虢被灭时,西虢的后裔仍占有郑地。这样,西虢一则是为了显示地近郑宫的荣耀,二则也是为区别荥阳的东虢,将其国号前冠以“郑”字,也是合乎情理的。还应指出的是,城、郑古音相近(同在耕部),可以通用。况且, “城”还具有国都的含义。例如, 《诗•瞻印》 “哲夫成城”,郑笺:“城,犹国也”。《诗•干旄》:“在浚之城”,毛传:“城,都也。”《淮南子•日寸则训》∶“可以筑城郭”,高诱注:“都曰城”。《释名•释宫室》:“城,盛也,盛受国都也。”因此,西虢的名号冠以“城”字而称为“城虢”,当与冠以“郑”字的含义相同,都是为了显示虢国地近郑宫、地位崇高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对西虢的地望和始封之君,还有不同的说法。东汉大儒马融有“虢叔封上阳”语,他认为虢叔始封于“上阳”即今河南陕县东南。也就是说,西虢的地望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境。这是因把虢叔之后东迁于今河南陕县与虢叔始封于今河南陕县相混淆所致。这个问题已由大量的考古资料所证明,今天已没有批评的必要了。戚桂宴先生据班簋铭文认为:“虢城为文王孙虢城公所封,其地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西虢为文王弟虢叔所封,其地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9这种虢城公为宝鸡之虢始封人的说法,是受马融“虢叔封上阳”说影响的结果,因于文献无征,亦与考古资料相悖,故亦不足凭信。其实,这位虢城公当是虢叔之后的西虢之君,我们将在另文说明。   由上所述,我们认为,西虢当是文王弟虢叔的封国,地在今陕西宝鸡、岐山、扶风、凤翔县境。西虢称为“奠虢”或“城虢”,是因西周晚期西虢疆域接近或占有周都“郑宫”的缘故。   四、南虢和北虢的由来释疑   南虢的称谓最早见于《水经注》,因位于大河之南而得名,故城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李家窑附近。但对南虢的由来,也有不同的说法:   ①虢叔封国说。《左传》僖公五年载:“晋侯围上阳”,杜预注:“上阳,虢国都,在弘农陕县东南”。孔颖达《疏》引马融曰: “虢仲封下阳,虢叔封上阳”,这是说南虢是文王弟虢叔的封国。   ②西虢东迁说。《水经注,河水》卷四:“昔周、邵分伯,以此(陕)城为东西之别,东城即虢邑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国也。《晋大康地道记》扶风郡雍,西虢地也。平王东迁,虢叔自此之上阳,为南虢矣。”这说明南虢是“平王东迁”时由西虢东迁而来的。   ③虢仲封地说。王夫之《稗疏》云:“东虢,虢叔所封。南、北二虢,皆虢仲地”,这是说南北二虢都是文王弟虢仲的封地。   我们知道,文王弟虢叔初封于“扶风郡雍”县,不但有文献记载,而且还有大量出土的虢国铜器可证。这样所谓“虢叔封上阳”,当是虢叔之后自“雍”迁至上阳之误。所谓“南、北二虢,皆虢仲地”,是对马融说的修正,也是宣王初年虢叔之后“虢仲”自雍“之上阳,为南虢矣”的误传。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水经注》所载“虢仲之所都为南虢”,是说南虢的始迁之君为“虢仲”,这已为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9虢仲大墓所证实。这位“虢仲”就是周厉王时赫赫有名的卿士虢公长父。因此,我们认为,南虢是由西虢东迁而来的说法,是完全可信的。   北虢是诸虢中争议最大的一个,它是否真的存在?史学界众说纷纭。《汉书•地理志•弘农郡》说陕县“北虢在大阳”,“大阳”因在大河之阳而得名,故城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这是最早提出“北虢”的文献。然而,北虢的始封之君是谁?现将史学界的争议试作疏理:   1、虢仲封国说   《左传》僖公五年孔颖达《疏》引马融曰“虢仲封下阳,虢叔封上阳”。《左传》僖公二年:“虞师、晋师灭下阳”,社预注:“下阳,虢邑也。在河东大阳县”,杨伯峻注:“据《元和郡县图志》,在当时陕州平陆县二十里。今平陆县县治已西南移,则当今治东北三十五里”。这是说北虢是文王弟虢仲的封国,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三十五里。   2、东虢分支说   郭沫若说:“虢有东虢、西虢之分,《汉书•地理志》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大阳乃汉所立县,故城在山西平陆东南十五里许,正在三门峡附近。可知虢季氏乃北虢。北虢乃东虢的分支,即虢仲之后,而非虢叔之后。”10这是说北虢乃东虢的分支,即文王弟虢仲之后。   3、虢城分支说   戚桂宴先生据班簋铭文认为:“北虢是虢城公的儿子班迁遣去的分支,其地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北。”11这是说北虢是文王之孙虢城公的儿子班迁遣去的分支。   这些说法的是非曲直。《左传》僖公二年载:“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又说:“(秋)虢公败戎于桑田,晋卜偃口:虢必亡矣。亡下阳不惧,而又有功,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也”,杜预注: “下阳,虢邑”。这说明“下阳”只是西虢的一个城邑,被晋师灭掉后仍未引起虢君的重视。《左传》僖公五年孔颖达《疏》引贾、马之说后驳之云:“上阳、下阳,同是虢之邑,不得分封二人也。若二虢共处,郑复安得虢国而灭之。虽贾之说无明证,各以其意断,不可审知。”文王弟“虢仲封荥阳,虢叔封雍”不但有大量文献可查,而且还有出土文物可证。东虢分支说于史无证,全凭臆测。我们细审班簋铭文,作器者并非虢城公之子,而是受周王册封的毛公之后。况且铭文和史书都无班“迁遣”而至北虢的踪迹。因此,上述三说,皆难凭信。   值得注意的是,《水经注•河水》、《路史•国名纪己》注引《竹书纪年》云:“晋献公十又九年,献公会虞师伐虢,灭下阳。虢公丑奔卫,献公命瑕父、吕甥邑于虢都。”这里把“下阳”称为“虢都”,应该有所本依。《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说文•邑部》∶“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王夫之《稗疏》曰:“灭者,必其国也。虢有三:荥泽之虢亭,东虢也;下阳在平陆大阳之南,滨河之北,北虢也;陕州之上阳,西虢也。东虢,虢叔所封。南、北二虢皆虢仲地。北虢为其故都,逼近于虞,后或渡河南迁,南虢耳。”其东虢为“虢叔所封,南、北二虢皆虢仲地”说虽不可取,但“北虢为其故都”的见解则较圆通。在未作深入考察之前,尚难排除。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也说:“其实虢之宗庙社稷在下阳,不在上阳。《经》于此年书灭,即谓宗庙己覆,虽有孽余,不可谓国矣。”这说明北、南二虢本属一国,西虢东迁后初都下阳,因滨河之北故称北虢;后为晋所逼,渡河南迁于上阳,谓之南虢。这样,南、北二虢之争,就有了较圆通的解答。   五、小虢的地望、族属和灭亡   春秋初年在西虢的故土仍有一个名“虢”的小国。《史记•秦本纪》载: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初县杜、郑,灭小虢。这说明春秋初年秦武公初行郡县制时灭掉了一个名“小虢”的国族。《后汉书•郡国志•右扶风》有杜阳县,刘昭补注:“《诗谱》曰:周原者,岐山阳,地属杜阳,地形险阻而原田肥美”,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 “郑”即“郑宫”之郑,在今陕西风翔县北。可见,春秋时小虢的属地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和凤翔县北部,仍在西虢的故土之内。《史记•秦本纪》《正义》引《舆地志》云:“此虢文王母弟虢叔所封,是曰西虢。按:此虢灭时,陕州之虢犹谓之小虢。又云:小虢,羌之别种。”所谓“陕州之虢犹谓之小虢”,见《汉书•五行志》∶“是时虢为小虢”。春秋中叶,陕州之虢行将灭亡时虽已沦为小国,但《左传》、《国语》诸史籍仍称其谓“虢”,谓之“小虢”者,乃汉人所为。因此,当时的“小虢”明指“杜、郑”之虢,不应与陕州之虢相混。这说明文王弟虢叔所封的西虢,在西周晚期东迁后,留下的一支仍居于原地,直至春秋中叶秦武公初行郡县制时才被灭掉。但是,这个“小虢”的族属,也有可能是西虢东迁后,其地被羌戎所占,因居西虢之故地,而“陕州之虢”尚存,故名之曰“小虢”。究竟如何?有待进一步探考。   六、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西周初年,周文王之弟虢仲、虢叔均受分封,建邦立国。虢仲封东虢,在今河南荥阳县西汜水镇。虢叔封西虢,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后来,随着西虢的东迁,世人对虢国史迹的认识日趋模糊,遂在汉代以来的史籍中出现了五个虢国,致使史学家煞费苦心,无所适从。问题主要在于东汉大儒马融“虢仲封下阳,虢叔封上阳”的注文,给后世学者造成了极大的混乱。然据《左传》、《国语》、《史记》诸史所载,周初虢仲、虢叔各封一国,当无疑问。降及春秋,郑灭一虢,晋灭一虢,诸史载之甚详。南、北二虢本系一国,系西周晚期宣王初年由西虢东迁而来。西虢东迁后遗留的小虢,春秋初年为秦所灭。这样,诸虢的脉络源流,大体已梳理清晰。因此,于豪亮先生说“虢仲、虢叔都是文王之弟,虢仲封于东虢,虢叔封于西虢。北虢在平陆,在黄河北岸;南虢在三门峡,在黄河南岸。北虢和南虢隔河相望,其实只是一个虢国,这是虢叔的后代随平王东迁后建立的国家”①。大体上是正确的。

长衢郭浩军转载以供参考

作者:115.192.143.* 2010/8/13 17:45:41 举报 TOP

6 回复上面

此等陈芝麻、烂谷子,前人早就弃之如敝屣,这些人不是坐井观天,就是道听途说,放在这里有何用处?如果真想就郭氏起源问题弄个明白,请到白家社实地考察后再下结论不晚。

作者:221.131.60.* 2010/9/5 11:30:06 举报 TOP

7 回复:祝贺白家社郭氏祠堂顺利奠基

太原北面不远的兰岗岭自西向东,自北向南,蜿蜒曲折,仪态万千,构成了一条巨龙。正由于这条巨龙的原因,使太原在历史上出现了好几位皇帝,这也就是“龙城太原”称谓的由来。
    俩千多年前的祖先被封阳曲后,像周朝以前的祖先选择风水地利那样,看好了这条巨龙。隐姓埋名,完成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过程,最后才有走向全国、“表望太原”的郭氏辉煌。

作者:221.131.60.* 2010/10/19 20:29:09 举报 TOP

8 回复:祝贺白家社郭氏祠堂顺利奠基

今天下午接到了福建闽清小圆村郭义福家门的来信。随信附3个资料,记载了他在1996年就已经考证到“郭氏之源在阳曲”这个结论。义福前辈是较早研究郭氏起源的一位,他同阳曲县政协的姜国民(现已经退休,在家养病)很早就有书信来往。他为郭氏起源的研究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大家要记住他。
    从1996年算起,到现在过去了十五个年头,郭氏后裔应该在阳曲县的土地上祥细考察,就现有的郭氏村庄进行比较,看看那个村庄文化底蕴最深厚;最能符合大多数家谱关于郭氏起源地的记载;最能符合二千多年前祖先被别人打败后的历史背景;参考祖先建立周朝以前曾两次迁都,选择风水地利;不难得出最终结论。
    可叹的是,在这些年头里,先有山西离石地区的汾阳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后有社会上不知天高地厚的盲从者,把很明白的事情搅成了一锅浑水。实在让人唏嘘不已也!

作者:221.131.60.* 2010/11/17 20:55:26 举报 TOP

9 回复:祝贺白家社郭氏祠堂顺利奠基

阳 曲 县
阳曲县属于山西省太原市,地处忻州与晋中盆地之脊梁地带。扼晋要冲,太原门户。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部低平。东临盂县,西连静乐县,古交市,南抵太原市,北接忻州市,东北与定襄县交界,东南入寿阳县毗连。境北系山系横亘东西,云中山系纵贯南北,因为并北屏障,号称太原之北大门,为兵农必争之地。
西汉置阳曲县
  西汉时设置,东汉末年移往太原县北。故治在今山西定襄县北。《元和郡县志》太原府:阳曲县,“本汉旧县也,属太原郡,黄河千里一曲,县当其阳故曰河曲。按此前阳曲县,今忻州定襄县是也。后汉末年移于太原县北四十五里阳曲故城是也。”《清一统志》忻州:“阳曲故城,即今定襄县治,汉置县,后汉建安二十年改置定襄县。”
历史沿革
  阳曲县政区古今变化甚大,据考,春秋时,在今大盂镇一带始建有盂县。战国至隋唐五代千余年中,境内政权时置时省,屡易治地,今大盂镇、黄寨镇、东黄水镇、凌井店乡、北小店乡先后建立过盂、狼孟、汾阳、阳直、抚城、乌河、燕然、洛阴、阳曲等县政权。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阳曲县治所移至太原城西郭外,为郭下县,史称“晋阳首邑”。此后,境内县级建置基本稳定。元、明、清三代,阳曲县均为省(路)、府治所在地,为当时山西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心。民国前期,阳曲县为山西省会,一等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阳曲县境内曾一度建立东阳曲、西阳曲、盂(县)阳(曲)等民主县政权。1948年秋,东、西阳曲县民主政府合并,成立阳曲县人民政府。太原市政府成立后,随太原市政区变化,阳曲县境域逐步缩减,至1958年后确定为现域。
民国以前
  春秋属晋。晋顷公十二年(前514),祁奚之孙祁盈触法,大夫魏献子(舒)治理政务,分原祁氏之田为邬、祁、平陵、梗阳、涂水、马首、盂等七邑。据考,晋盂邑即为今大盂一带。战国时,在今黄寨镇黄寨村东置狼孟,为赵邑。《读史方舆纪要》载:"狼孟县,俗名黄头寨,在太原府北七十里"。黄头寨即今黄寨村,至今遗址尚存。?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以郡统县,置狼孟县,隶属太原郡。?西汉复置盂县。汉初,以太原郡21县和雁门郡辖县改置韩国,后改置为代国。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废除代国,复置太原郡。时狼孟县、盂县、汾阳县均隶属于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新莽时改狼孟县为狼调县。?东汉建武二年(26),改太原郡为太原国,建武十四年(38),废太原国复置太原郡。期间,废汾阳县。狼调县、盂县先后属太原国、太原郡。?汉末,建安二十年(215),原阳曲县(在今定襄县境内)荒废,曹操迁阳曲县民于今太原市北郊区阳曲镇一带新置阳曲县。《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阳曲镇"汉时阳曲故治也"。阳曲县与狼调县、盂县同属太原郡。?西晋泰始元年(265),改太原郡为太原国。太康五年(284),复置太原郡。阳曲县、狼调县、盂县同属之。?东晋废盂县,改狼调县为狼孟县。?北魏废狼孟县并入阳曲县,隶属肆州永安郡。北周时改属肆州雁门郡。?隋唐两代分合频繁。隋开皇初年,文帝以姓杨恶其曲名,改阳曲县为阳直县,十六年(596)更名为汾阳县,并分置盂县。大业初又废盂县并入汾阳县,大业末改汾阳为阳直县,移治木井城,木井城即今东黄水镇故县村。义宁(618)初,分阳直县地在今县境凌井店一带置抚城县。阳直县、抚城县同属太原郡。?唐武德初,改抚城县为乌河县。三年(620),分阳直县地置汾阳县。七年(624),废阳直县,改汾阳县为阳曲县,并在今东黄水镇西、南、北洛阴村一带分置洛阴县。贞观元年(627),李世民将州、县加以并省,乌河县并入盂县(今盂县),洛阴县并入阳曲县。六年(632),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一带苏农部落少数民族内迁,置燕然县,八年(634),侨置于阳曲境内(今太原西北35公里),十七年(643)并入阳曲县。自此,县境统称阳曲县。唐初属并州太原郡,开元十一年(723)后属太原府。?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北汉降宋,太宗恶晋阳人民负隅顽抗,毁晋阳城,降太原府为并州军事,移并州治于县界三交寨,不久又移至榆次,七年(982),因榆次"地非要会",将州治从榆次迁至县南唐明镇,并迁县治于太原城西郭外。熙宁三年(1070),废平晋县入阳曲县。政和五年(1115),复置平晋县。金天会年间,实行路、府(州)、县三级地方行政。太原为府,阳曲县治移入府城,为太原府治所在地,属河东北路太原府。元世祖二十七年(1290),实行中书省、路、州、县四级建制,阳曲县先后属太原路、冀宁路,为路治所在地。?明洪武年间,废冀宁路,复置太原府,并承袭元制,设山西为行中书省(后改为山西都指挥司、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治所均驻阳曲县城。?清袭明制,改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为山西行省,以阳曲县城为省会,并保留太原府建置,治所均在阳曲县城。太原府隶一州八县,阳曲县为府直隶县,县治所驻县前街(今太原市县前街)。

作者:122.233.209.* 2010/11/19 17:56:14 举报 TOP

10 回复:祝贺白家社郭氏祠堂顺利奠基

最近同郭氏研究贡献较大的郭世和老兄的聊天记录:
郭荣生
您有在《中华郭氏大典》仪式上参会的人员联系方式吗?
郭世和 21:20:12
中华郭氏犬典有上万人辞条都有地址电话
郭荣生 21:21:01
您老辛苦了!
郭世和 21:21:50
考略在郭网全文刊发了
郭荣生 21:22:56
我想有可能的话,联系他们,就郭氏起源问题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郭荣生 21:27:07
能不能在网上创建讨论组?
郭世和 21:28:48
郭世和恋恋不舍地对你挥手告别。
21:29:08
对方中止了视频通话,通话时长6分43秒。
郭荣生 21:30:04
我没有装耳机,抱歉。日期:2010-12-17
郭荣生 11:05:12
今天又接到了福建闽清郭义福老兄的来信。这已经是第二份来信了。他的手段较落后,让我把我发表的全部文章寄过去。他在1996年就已经确定了现在的阳曲县是郭序建都地。15年过去了,应该在阳曲县的土地上很好找到具体的位置的,但是,由于人为因素干扰,至现在都确定不了,让人遗憾啊!
郭世和 12:04:12
他说的建都地具体地点在什么地方
郭荣生 15:46:17
资料上证明是在阳曲县。其他再没有往下进行。不用怀疑,应该就是白家社没错。
郭荣生 19:05:52
寻找郭氏建都地,应遵循下列几条原则:
1、 按照《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2、 理解当时祖先作为亡国奴的处境,隐姓埋名是最好的安身立命手段;
3、 天时、地利、人和,是事情成功三要素。选择风水地理是其中之一;祖先在建立周王朝时先从“有邰”迁到“豳”地,再由“豳”迁到“周源”成就了周王朝八百年基业。
4、 从历史遗迹中寻找蛛丝马迹;现在在阳曲县的所有郭氏后裔聚集地,像白家社、北社、东南洼等等,没有哪一个村的历史遗迹及地理位置像白家社那样丰富,那样令人信服。

郭荣生 19:06:35
白家社发现的明代“合拢瓦”是又一重要证据。2010年初,白家社在准备修缮“惠庵寺”的时候,在拆迁的过程中,从房顶上的大梁中间发现了一个“合拢瓦”这个瓦的里面写着这样一行字:“万历五年仲春季月吉日修造。郭才付、郭天受。”此瓦的记载年代是公元1577年左右,距今已四百三十三年的历史。在正殿的墙缝里,还有几个以前年代的泥胎残片。这说明在很早的时候,郭氏后裔就认为白家社同郭氏的历史是密不可分的。“修造“二字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当时也仅仅是修造而已。明代往前推算,房屋到达破烂不堪的程度又需要四百多年的历史,这样可以把此寺建筑年代推到宋朝初年的时候。
郭荣生 19:06:57
在白家社和太原市之间有一道东西走向的“兰岗岭”,这条岭就是传说中的一条龙,这也就是“龙城太原”的由来。历史上,这条龙南秉汾河之水,北乘莲花池之气,从白家社向南望去,他蠢蠢欲动、振翅欲飞,给人一种奋发向上、展翅腾飞的感觉。由此成就了我们郭氏后裔的发展壮大,造成“建社阳曲,表望太原”的繁荣景象。
郭荣生 19:07:17
现在看来,祖先的活动轨迹应是这样:
三门峡是虢氏的终结地,……

白家社是郭序建都地,也是中华郭氏得姓之地。

阳曲县的其他郭氏聚集地是在以后的岁月里从白家社扩散出去的分支。

在白家社、阳曲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太原城的建立,使祖先又感到时刻处于危险的境地,这时祖先又面临抉择……
在抉择的时候,考虑向东、向南、向北……
最后决定向西发展,于是陕西华县等地成了郭氏后裔的又一发展之地。

从盛唐郭子仪开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郭荣生 19:51:58
上面给您发的是我写给郭义福的一段话。

专家在参观遗迹 郭荣生  19:10:53 阳曲县的高村是个大村子。 郭荣生  19:11:25 他那里有何遗迹? 郭荣生  19:12:37 高村在白马掌的东面,从我们村翻过山就是这个村。 郭世和  19:13:57 有张海羸、县内的主要领导 郭荣生  19:15:17 这帮混蛋,又委曲事实了,估计又是郭红栓干的。 郭荣生  19:18:51 我不管咋样,用事实说话是问心无愧的。我只要对得起郭姓人就行,就像离石的汾阳家一样胡搅,郭氏后裔永远都找不到发源地。 郭荣生  19:22:18 要不,一个石臼,一个地理位置是最主要的证据。 郭世和  19:27:51 关于石臼的问题0 石臼你可以祥细介绍我听因为我不了解,其旪间等等 郭荣生  19:37:52 石臼是二千多年时代用来加工粮食的最主要的工具。《诗经》是记载周朝社会的最好的书籍。这部书上就记载了当时劳动人民加工粮食的场面。在《生民》第八章就有“诞我祀如何,或春或揄,或簸或蹂,.....”, 郭荣生  19:38:51 您最好从网上看一看这部书。 郭荣生  19:41:48 《诗经解说》这部书很不错,是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我在给您寄去的宣传资料里,就有关于“石臼”的详细解说和资料,您好好看一看。 郭荣生  19:43:11 《诗经》里面的字很不好找,给您重复诉说有困难。 郭荣生  19:46:59 《诗经》记载的生活就是周朝的生活。就是祖先当时的生活,白家社发现的十几个大“石臼”是独一无二的,在阳曲县其他地方是没有的。 郭荣生  19:49:54 二千多年前,当中原地区走向文明的时候,太原地区还是草原。还没有开发出来耕种土地等。 郭世和  19:51:28 石臼就是冬米的碓吧解放前后我家就使用过 郭荣生  19:52:30 是的。有大的和小的俩种 郭荣生  19:53:59 石臼是中间有一个大洞的。锥是和他配套使用的。 郭荣生  19:55:42 我在我的资料里的图片上有五个小的,其他大的还在土里,这我在资料里有详细记载。 郭荣生  19:59:52 您问一问他们,为什么不领上专家--张海羸到白家社去考察一下呢?明知道我发表的白家社的文化底蕴很多,就是不介绍,是什么意思? 郭世和
诗经我读过,这个怎么和头序联系起来 郭世和  20:10:44 你们也可以找张海羸、李吉来论证 郭荣生  20:39:07 1、您再好好地看一看我写的资料。 2、托人到书店里买一本《诗经解说》,好好研究研究。不仅研究石臼,祖先为了建立周朝大业,俩次迁都,选择风水地理,《周易》是以前人们战胜自然的精华总结,不要像那些无知的人们一样,不懂里面的道理,就说他是迷信。郭家人在历史上有好几位研究分水命理的人才,如汉代的郭璞、还有邢台那边的郭**等。姓郭的对分水地理是有独到见解的。君不见,一个人住在条件很好的环境里和处在条件不好的环境里所得出的见解是很不一样的。 3、李吉我比较熟悉,张海羸没有联系过,我问一问李吉老先生咋样联系。 郭世和  20:39:08 能不能在网上创建讨论组?
郭世和 21:28:48
郭世和恋恋不舍地对你挥手告别。
21:29:08
对方中止了视频通话,通话时长6分43秒。
郭荣生 21:30:04
我没有装耳机,抱歉。
日期:2010-12-17
郭荣生 11:05:12
今天又接到了福建闽清郭义福老兄的来信。这已经是第二份来信了。他的手段较落后,让我把我发表的全部文章寄过去。他在1996年就已经确定了现在的阳曲县是郭序建都地。15年过去了,应该在阳曲县的土地上很好找到具体的位置的,但是,由于人为因素干扰,至现在都确定不了,让人遗憾啊!
郭世和 12:04:12
他说的建都地具体地点在什么地方
郭荣生 15:46:17
资料上证明是在阳曲县。其他再没有往下进行。不用怀疑,应该就是白家社没错。
郭荣生 19:05:52
寻找郭氏建都地,应遵循下列几条原则:
1、 按照《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2、 理解当时祖先作为亡国奴的处境,隐姓埋名是最好的安身立命手段;
3、 天时、地利、人和,是事情成功三要素。选择风水地理是其中之一;祖先在建立周王朝时先从“有邰”迁到“豳”地,再由“豳”迁到“周源”成就了周王朝八百年基业。
4、 从历史遗迹中寻找蛛丝马迹;现在在阳曲县的所有郭氏后裔聚集地,像白家社、北社、东南洼等等,没有哪一个村的历史遗迹及地理位置像白家社那样丰富,那样令人信服。
郭荣生 19:06:35
白家社发现的明代“合拢瓦”是又一重要证据。2010年初,白家社在准备修缮“惠庵寺”的时候,在拆迁的过程中,从房顶上的大梁中间发现了一个“合拢瓦”这个瓦的里面写着这样一行字:“万历五年仲春季月吉日修造。郭才付、郭天受。”此瓦的记载年代是公元1577年左右,距今已四百三十三年的历史。在正殿的墙缝里,还有几个以前年代的泥胎残片。这说明在很早的时候,郭氏后裔就认为白家社同郭氏的历史是密不可分的。“修造“二字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当时也仅仅是修造而已。明代往前推算,房屋到达破烂不堪的程度又需要四百多年的历史,这样可以把此寺建筑年代推到宋朝初年的时候。
郭荣生 19:06:57
在白家社和太原市之间有一道东西走向的“兰岗岭”,这条岭就是传说中的一条龙,这也就是“龙城太原”的由来。历史上,这条龙南秉汾河之水,北乘莲花池之气,从白家社向南望去,他蠢蠢欲动、振翅欲飞,给人一种奋发向上、展翅腾飞的感觉。由此成就了我们郭氏后裔的发展壮大,造成“建社阳曲,表望太原”的繁荣景象。
郭荣生 19:07:17
现在看来,祖先的活动轨迹应是这样:
三门峡是虢氏的终结地,……

白家社是郭序建都地,也是中华郭氏得姓之地。

阳曲县的其他郭氏聚集地是在以后的岁月里从白家社扩散出去的分支。

在白家社、阳曲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太原城的建立,使祖先又感到时刻处于危险的境地,这时祖先又面临抉择……
在抉择的时候,考虑向东、向南、向北……
最后决定向西发展,于是陕西华县等地成了郭氏后裔的又一发展之地。

从盛唐郭子仪开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郭荣生 19:51:58
上面给您发的是我写给郭义福的一段话。
郭世和 20:19:50
郭义福怎么回答你,他说的具体地址是什么地方
日期:2010-12-18
郭荣生 14:42:44
他给我写信要我的资料,我在寄给他资料的同时,给他写了一封信。他的手段很落后,只能用通信的方式交流。
郭世和 14:45:53
他有邮箱
郭荣生 14:47:05
可他没有告诉我。我们通信有俩个来回了。一次得一个月。
郭世和 14:51:04
我把你在qq上的复制发给他
郭荣生 14:52:41
好的。互相交流最好。
郭荣生 15:26:54
您还怀疑我的资料啊!不应该。就阳曲县那一小的面积的事,北社、东南洼这些村,那一个村也没有白家社的文化遗存多,不论口头的、地理位置、文物古迹等等。
郭荣生 15:30:33
由此是大石臼,是应该最能说明问题的。我希望您能参考一下《诗经》及《诗经解说》哪里记录了祖先在2000多年以前的生活。而那时太原这里还没有开发出来,没有中原文明的。
郭世和 16:25:24
不是怀疑,还需要进一步找证据,你说的石臼别的地方也有…
郭世和 16:28:18
你找找姜国民先他有什么资料
郭荣生 16:28:34
进一步的证据只能在以后。我们村在解放后修水库的时候把好多石碑都埋到了涵洞里,现在挖不出来。
郭荣生 16:30:58
姜国民的资料我都看了,他现在腰患椎间盘突出,已经不参与此事了。他曾想到白家社去一趟,至现在也没有达到。
郭世和 16:32:34
当然是这样你们阳曲其他地方还有那个有什么看法,现在人们基本上认定是阳曲不容易啊!
郭荣生 16:34:24
多少次战争,多少次蹂躏,把我们这块地方简直挖地三尺翻了个遍。值钱的、能拿动得那里还有啊!
郭荣生 16:35:11
是的,相比较而存在,而发展吧!
郭世和 16:35:16
现在吕世宏在关注着我,他不同意是阳曲也不同意是郭世科的意见。
郭世和 16:35:42
郭世和恋恋不舍地对你挥手告别。
日期:2010-12-19
郭荣生 15:01:20
吕世宏不管他是什么人,我们应当以《新唐书》记载为准。那毕竟是宋朝最高文化领域做出的结论,其他人没有资格修改和变动。谁不承认是谁的问题。
郭世和 15:14:13
他有正确的我也服从,目前还未见着
郭荣生 15:17:12
不可能见着,郭氏之源只有一个。而且就白家社而言,太多的资料我都写过了。谁向《新唐书》挑战,只能说明谁不自量力。
郭荣生 15:19:49
我给您发过去了歌曲,能收到吗?祝您心情愉快。
郭世和 15:20:48
谢谢
郭荣生 15:21:30
我还有好的图片等。
日期:2010-12-21
郭荣生 15:52:20
您好!
郭荣生 15:54:56
吕世宏的具体情况您知道吗?
郭世和 17:21:02
网上找你在我的博客里能找到
郭世和 17:26:09
他原来和郭世科的观点一样,现看到郭世科站不住脚,又胡说郭世科不是,郭世和也不是。
郭荣生 19:49:18
这个外姓人咋的这样对我们郭氏自己的事情这样感兴趣。
日期:2010-12-25
郭世和 21:13:49
高家村是什么遗迹
郭荣生 21:15:12
郭氏之源没有涉及到“高家村”吧?
郭世和 21:59:21
我看了他们论证会的光盘
日期:2010-12-26
郭荣生 10:29:05
他们的结论是?
郭荣生 10:29:57
高家村是哪个省那个市的?
郭世和 10:40:56
怎么你不知道高家村呢
郭荣生 10:46:15
我没有他们的信息,也没有联系过。你有他们的信息吗?
郭世和 11:08:20
阳曲
郭荣生 11:09:24
这“阳曲”是结论?还是高家村在阳曲?
郭荣生 11:27:29
您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日期:2010-12-28
郭世和 19:09:06
这是阳曲县内的高村吧
专家在参观遗迹 郭荣生  19:10:53 阳曲县的高村是个大村子。 郭荣生  19:11:25 他那里有何遗迹? 郭荣生  19:12:37 高村在白马掌的东面,从我们村翻过山就是这个村。 郭世和  19:13:57 有张海羸、县内的主要领导 郭荣生  19:15:17 这帮混蛋,又委曲事实了,估计又是郭红栓干的。 郭荣生  19:18:51 我不管咋样,用事实说话是问心无愧的。我只要对得起郭姓人就行,就像离石的汾阳家一样胡搅,郭氏后裔永远都找不到发源地。 郭荣生  19:22:18 要不,一个石臼,一个地理位置是最主要的证据。 郭世和  19:27:51 关于石臼的问题0 石臼你可以祥细介绍我听因为我不了解,其旪间等等 郭荣生  19:37:52 石臼是二千多年时代用来加工粮食的最主要的工具。《诗经》是记载周朝社会的最好的书籍。这部书上就记载了当时劳动人民加工粮食的场面。在《生民》第八章就有“诞我祀如何,或春或揄,或簸或蹂,.....”, 郭荣生  19:38:51 您最好从网上看一看这部书。 郭荣生  19:41:48 《诗经解说》这部书很不错,是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我在给您寄去的宣传资料里,就有关于“石臼”的详细解说和资料,您好好看一看。 郭荣生  19:43:11 《诗经》里面的字很不好找,给您重复诉说有困难。 郭荣生  19:46:59 《诗经》记载的生活就是周朝的生活。就是祖先当时的生活,白家社发现的十几个大“石臼”是独一无二的,在阳曲县其他地方是没有的。 郭荣生  19:49:54 二千多年前,当中原地区走向文明的时候,太原地区还是草原。还没有开发出来耕种土地等。 郭世和  19:51:28 石臼就是冬米的碓吧解放前后我家就使用过 郭荣生  19:52:30 是的。有大的和小的俩种 郭荣生  19:53:59 石臼是中间有一个大洞的。锥是和他配套使用的。 郭荣生  19:55:42 我在我的资料里的图片上有五个小的,其他大的还在土里,这我在资料里有详细记载。 郭荣生  19:59:52 您问一问他们,为什么不领上专家--张海羸到白家社去考察一下呢?明知道我发表的白家社的文化底蕴很多,就是不介绍,是什么意思? 郭世和  20:08:32 诗经我读过,这个怎么和头序联系起来 郭世和  20:10:44 你们也可以找张海羸、李吉来论证 郭荣生  20:39:07 1、您再好好地看一看我写的资料。 2、托人到书店里买一本《诗经解说》,好好研究研究。不仅研究石臼,祖先为了建立周朝大业,俩次迁都,选择风水地理,《周易》是以前人们战胜自然的精华总结,不要像那些无知的人们一样,不懂里面的道理,就说他是迷信。郭家人在历史上有好几位研究分水命理的人才,如汉代的郭璞、还有邢台那边的郭**等。姓郭的对分水地理是有独到见解的。君不见,一个人住在条件很好的环境里和处在条件不好的环境里所得出的见解是很不一样的。 3、李吉我比较熟悉,张海羸没有联系过,我问一问李吉老先生咋样联系。 郭世和  20:39:08

作者:221.131.60.* 2010/12/28 21:02:58 举报 TOP

11 今天的阳曲县就是隋唐时期的汾阳重要证据

关于山西省地理的记载
上党郡后周置潞州。统县十,户十二万五千五十七。
上党旧置上党郡,开皇初郡废。有壶关县。大业初复置郡,废壶关入焉。有羊头山、抱犊山。长子后齐废。开皇九年置,曰寄氏县。十八年改为长子。旧有屯留、乐阳二县,后齐废。有浊漳水、尧水。潞城开皇十六年置。有黄阜山。屯留后齐废,开皇十六年复。襄垣旧置襄垣郡,后齐郡废。后周置韩州,大业初州废。有鹿台山。黎城后魏以潞县被诛遗人置,十八年改名黎城。有积布山、松门岭。涉后魏废,开皇十八年复。有崇山。乡石勒置武乡郡,后魏去武字。开皇初郡废,十六年分置榆社县,大业初废。又有后魏南垣州,寻改丰州,后周废。铜鞮有旧涅县,后魏改为阳城。开皇十八年改为甲水,大业初省入。有铜鞮水。沁源后魏置县及义宁郡,开皇初废。十六年置沁州。又义宁县十八年改为和川。大业初州废,又废和川县入。
河东郡后魏曰秦州,后周改曰蒲州。统县十,户十五万七千七十八。
河东旧曰蒲坂县,置河东郡。开皇初郡废,十六年析置河东县。大业初置河东郡,并蒲坂入。有酒官。有首山。有妫、汭水。桑泉开皇十六年置。有三疑山。汾阴旧置汾阴郡,开皇初郡废。有龙门山。龙门后魏置,并置龙门郡。开皇初郡废。芮城旧置,曰安戎。后周改焉,又置永乐郡,后省入焉。有关官。安邑开皇十六年置虞州,大业初州废。有盐池、银冶。夏旧置安邑郡,开皇初郡废。有巫咸山、稷山、虞坂。河北旧置河北郡,开皇初郡废。有关官。有砥柱山。有傅岩。猗氏西魏改曰桑泉,后周复焉。虞乡后魏曰安定,西魏改曰南解,又改曰绥化,又曰虞乡。有石锥山、百梯山、百径山。
绛郡后魏置东雍州,后周改曰绛州。统县八,户七万一千八百七十六。
正平旧曰临汾,置正平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名焉。大业初置绛郡。又有后魏南绛郡,后周废郡,又并南绛县入小乡县。开皇十八年改曰汾东,大业初省入焉。翼城后魏置,曰北绛县,并置北绛郡。后齐废新安县,并南绛郡入焉。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为翼城。有乌岭山、东泾山。有浍水。绛旧置绛郡,开皇初郡废。后周置晋州,建德五年废。曲沃后周置,建德六年废。有绛山、桥山。稷山后魏曰高凉,开皇十八年改焉。有后魏龙门郡,开皇初废。又有后周勋州,置总管,后改曰绛州,开皇初移。闻喜有景山。有董泽陂。垣后魏置邵郡及白水县。后周置邵州,改白水为亳城。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县改为垣县,又省后魏所置清廉县及后周所置蒲原县入焉。有黑山。太平后魏置,后齐省临汾县入焉。有关官。
文城郡东魏置南汾州,后周改为汾州,后齐为西汾州。后周平齐,置总管府。开皇四年府废,十六年改为耿州,后复为汾州。统县四,户二万二千三百。
吉昌后魏曰定阳县,并置定阳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名焉。大业初,置文城郡。有风山。文城后魏置。有石门山。伍城后魏置,曰刑军县,后改为伍城,后又置伍城郡。开皇初郡废,又废后魏平昌县入焉。大业初又废大宁县入焉。昌宁后魏置,并内阳郡。开皇初郡废。有壶口山,崿山。
临汾郡后魏置唐州,改曰晋州。后周置总管府,开皇初府废。统县七,户七万一千八百七十四。临汾后魏曰平阳,并置平阳郡。开皇初改郡为平河,改县为临汾,寻郡废。又有东魏西河、敷城、伍城、北伍城、定阳等五郡,后周废为西河、定阳二郡。开皇初郡并废。又有后魏永安县,开皇初改为西河,大业初省。又有旧襄城县,后齐省。有姑射山。襄陵后魏太武禽赫连昌,乃分置禽昌县。齐并襄陵入禽昌县。大业初又改为襄陵。冀氏后魏置冀氏郡,领冀氏、合阳二县。后齐郡废,又废合阳入焉。杨霍邑后魏曰永安,并置永安郡。开皇初郡废。十六年置汾州,十八年改为吕州,县曰霍邑。大业初州废。有霍山。有彘水。汾西后魏曰临汾,并置汾西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为汾西。又有后周新城县,开皇十年省入。岳阳后魏置,曰安泽。大业初改焉。
龙泉郡后周置汾州。开皇四年置西汾州总管,五年改为隰州总管。大业初府废。统县五,户二万五千八百三十。
隰川后周置县,初曰长寿,又置龙泉郡。开皇初郡废,县改曰隰川。大业初置郡。永和后周置,曰临河县及临河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名焉。有关官。楼山后周置,曰归化。开皇十八年改名焉。有北石楼山,有孔山。石楼旧置吐京郡及吐京县,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名。蒲后周置,有伍城郡及石城郡及石城县,周末并废。又有后魏平昌县,开皇中改曰蒲川,大业初废入焉。
西河郡后魏置汾州,后齐置南朔州,后周改曰介州。统县六,户六万七千三百五十一。
隰城旧置西河郡,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有隐泉山。介休后魏置定阳郡、平昌县。后周改郡曰介休,以介休县入焉。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曰介休。永安有雀鼠谷。平遥开皇十六年析置清世县,大业初废入焉。又后魏置蔚州,后周废。有鹿台山。灵石开皇十年置。有介山,有靖岩山。绵上开皇十六年置。有沁水。
离石郡后齐置西汾州,后周改为石州。统县五,户二万四千八十一。
离石后齐曰昌化县,置怀政郡。后周改曰离石郡及县,又置宁乡县。开皇初郡废。大业初置郡,并宁乡入焉。修化后周置,曰窟胡,并置窟胡郡。开皇初郡废,后县改为修化。又后周置卢山县,大业初并入焉。有伏卢山。定胡后周置,及置定胡郡。开皇初郡废。有关官。平夷后周置。太和后周置,曰乌突,及置乌突郡。开皇初郡废,县寻改焉。有湫水。
雁门郡后周置肆州。开皇五年改为代州,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统县五,户四万二千五百二。
雁门旧曰广武,置雁门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曰雁门。大业初置雁门郡。有关官。有长城。有摐头山,有夏屋山。繁畤后魏置,并置繁畤郡。后周郡县并废。开皇十八年复置县。有东魏武州及吐京、齐、新安三郡,寄在城中。后齐改为北灵州,寻废。有长城、滹沱水、泒水、唐山。崞后魏置,曰石城县。东魏置廓州。有广安、永定、建安三郡,寄山城。后齐废郡。改为北显州。后周废。开皇十年改县曰平寇。大业初改为崞县。又有云中城,东魏侨置恆州,寻废。有无京山、崞山。有土城。五台旧曰虑虎,久废。后魏置,曰驴夷。大业初改焉。有五台山。灵丘后魏置灵丘郡,后齐省莎泉县入焉。后周置蔚州,又立大昌县。开皇初郡废,县并入焉。大业初州废。
马邑郡旧置朔州。开皇初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统县四,户四千六百七十四。
善阳后齐置,县曰招远,郡曰广安。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县改曰善阳,置代郡,寻曰马邑。又有后魏桑乾郡,后齐以置朔州及广宁郡。后周郡废,大业初州废。神武后魏置神武郡,后齐改曰太平,后周罢郡。有桑乾水。云内后魏立平齐郡,寻废。后齐改曰太平县,后周改曰云中,开皇初改曰云内。有后魏都,置司州,又有后齐安远、临塞、威远、临阳等郡属北恆州,后周并废。有纯真山、白登山、武周山。有湿水。开阳旧曰长宁,后齐置齐德、长宁二郡。后周废齐德郡。开皇初郡废,十九年县改曰开阳。
定襄郡开皇五年置云州总管府,大业元年府废。统县一,户三百七十四。
大利大业初置,带郡。有长城。有阴山。有紫河。
楼烦郡大业四年置。统县三,户二万四千四百二十七。
静乐旧曰岢岚。开皇十八年改为汾源,大业四年改焉。有长城。有汾阳宫。有关官。有管涔山、天池、汾水。临泉后齐置,曰蔚汾。大业四年改焉。秀容旧置肆州,后齐又置平寇县。后周州徙雁门。开皇初置新兴郡、铜川县。郡寻废。十年废平寇县。十八年置忻州,大业初州废,又废铜川。有程侯山、系舟山。有岚水。
太原郡后齐并州,置省,立别宫。后周置并州六府,后置总管,废六府。开皇二年置河北道行台,九年改为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统县十五,户十七万五千三。
晋阳后齐置,曰龙山。带太原郡。开皇初郡废,十年改县曰晋阳,十六年又置清源县,大业初省入焉。有龙山、蒙山。太原旧曰晋阳,带郡。开皇十年分置阳真县,大业初省入焉。有晋阳宫。有晋水。交城开皇十六年置。汾阳旧曰阳曲。开皇六年改为阳直,十六年又改名焉,复分置孟县,大业初废。有摩笄山文水旧曰受阳,开皇十年改焉。有文水、泌水。祁后齐废,开皇中复。寿阳开皇十年改州南受阳县为文水,分州东故寿阳置寿阳。有甗岩。榆次后齐曰中都,开皇中改焉。太谷旧曰阳邑,开皇十八年改焉。乐平旧置乐平郡,开皇初废郡。十六年分置辽州及东山县,大业初废州及东山县。有皋洛山。有清漳水。和顺旧曰梁榆,开皇十年改。有九京山。辽山后魏曰辽阳,后齐省。开皇十年置,改名焉。十六年属辽州,并置交漳县。大业初废州,并罢交漳入焉。有萁水。平城开皇十六年置。有涂水。石艾有蒙山。孟开皇十六年置,曰原仇,大业初改焉。有白鹿山。
旧唐书
作者:沈昫[后晋]
志第十八 地理一
 潞州大都督府 隋上党郡。武德元年,改为潞州,领上党、长子、屯留、潞城四县。二年,置总管府,管潞、泽、沁、韩、盖五州。四年,分上党置壶关县。贞观元年,废都督府。八年,置大都督府。十年,又改为都督府。贞观十七年,废韩州,以所管襄垣等五县属潞州。开元十七年,以玄宗历职此州,置大都督府,管慈、仪、石、沁四州。天宝元年,改为上党郡。乾元元年,依旧为潞州大都督府。旧领县五,户一万八千六百九十,口八万三千四百五十五。旧于襄垣置韩州,领县五,户七千一十七,口三万二千九百三十六。天宝领县十,户六万八千三百九十一,口三十八万八千六百六十。在京师东北一千一百里,至东都四百八十七里。
  上党 汉壶关县。隋分置上党,州所治。
  壶关 武德四年,分上党置,治于高望堡。贞观十七年,移治进流川。
  长子 汉县
   屯留 隋旧。武德五年,自霍壁移于今所。
  潞城 古邑。隋特置潞城县。
  襄垣 隋县。武德元年,于县置韩州,领襄垣、黎城、涉、铜鞮、武乡五县,又割并州之榆社来属。三年,置甲水县,仍以榆社属榆州。六年,割沁州之铜鞮来属。九年,省甲水县。贞观十七年,废韩州,以襄垣等五县隶潞州。
  黎城 旧刈陵县,隋改曰黎城州。
  涉 汉县。隋属韩州。州废来属。
  铜鞮 隋属韩州。武德元年,属沁州。三年,分置甲水县。五年,移治水堡。六年,移于今所,属韩州。省甲水县。韩州废,属潞州。
  武乡 汉垣县,后魏曰沮城,移治于南亭川。改为乡县,属韩州。州废,属潞州。则天加“武”字。神龙年,去“武”字,复为乡县。后又加“武”字。
  泽州上 隋长平郡。武德元年,改为盖州,领高平、丹川、陵川,又置盖城四县。又于濩泽县置泽州,领濩泽、沁水、端氏三县。三年,于今理置晋城县。六年,废建州,自高平移盖州治之。八年,移泽州治端氏。九年,省丹川、盖城。贞观元年,废盖州,自端氏县移泽州于今治。天宝元年,改泽州为高平郡。乾元元年,复为泽州。旧领县六,户一万六百六十,口四万六千七百三十二。天宝,户二万七千八百二十二,口二十五万七千九十。在京师东北一千三十里,至东都六百六十七里。
  晋城 汉高都县,隋改为丹川。武德元年,移丹川于源泽水北,属盖州。二年,于古高都城置晋城县,属建州。六年,废建州,县属盖州。九年,省丹川县。贞观元年,废盖州,县属泽州
  端氏 汉县。武德八年,移泽州于此县。贞观元年,又移于晋城
  陵川 汉泫氏县,隋改陵川。武德初,属盖州。贞观元年,隶泽州
  阳城 隋濩泽县。武德元年,于县置泽州。八年,移州治于端氏。天宝元年,改为阳城
  沁水 元魏置东永安县,隋改为沁水,属盖州。州废来属
  高平 汉泫氏县地。武德元年,于县置盖州,领高平、丹川、陵川、盖城四县。贞观元年,废盖州,来属。
  沁州下 隋上党郡之沁源县。义宁元年,置义宁郡,领沁源、铜鞮、绵上,仍分沁源置和川,凡四县。武德元年,改为沁州。二年,分沁源置招远县。三年,省招远县。六年,以铜鞮属韩州。天宝元年,改沁州为阳城郡。乾元元年,复为沁州。旧领县三,户三千九百五十六,口一万六千一百七。天宝,户六千三百八,口三万四千九百六十三。在京师东北一千二十五里,去东都六百三十五里。
  沁源 汉谷远县。州所治。后魏改为沁源
  和川 义宁元年,分沁源置
  绵上 隋分介休之南界,置绵上县。
  辽州 隋太原郡之辽山县。武德三年,分并州之乐平、和顺、平城、石艾四县置辽州,治乐平。其年,置义兴县。六年,自乐平移于辽山,仍以石艾、乐平二县属受州,省义兴县,以废榆州之榆社、平城二县来属。八年,改辽州为箕州。先天元年,又改为仪州。天宝元年,改为乐平郡。乾元元年,复为仪州。中和三年八月,复为辽州。旧领县四,户四千三百六十五,口八万八千六百四十。天宝,户九千八百八十二,口五万四千五百八十。在京师东北一千四百五十九里,至东都七百九十七里。
  辽山 汉垣县地,魏改阳县。隋改辽山县,属并州。武德三年,属辽州。
  榆社 晋武乡县。义宁元年,分置榆社县。武德三年,于此置榆州,割并州平城来属。仍置偃武县。六年,废榆州及偃武县,以平城、榆社属辽州
  和顺 汉沾县地。隋为和顺县。武德初,属并州,三年,改为辽州
  平城 隋县。武德初,属并州。三年,改属榆州,六年,改为辽州。
  北京太原府 隋为太原郡。武德元年,改为并州总管,领晋阳、太原、榆次、太谷、祁、阳直、寿阳、盂、乐平、交城、石艾、文水、辽山、平城、乌河、榆社十六县。其年,置清源县,仍以榆社属韩州。三年,废总管。其年,置汾阳;仍以盂、寿阳二县置受州,治盂县;乐平、辽山、平城、石艾四县置辽州,治乐平;太谷、祁二县置太州,治太谷;仍以文水属汾州。四年,又置总管,管并、介、受、辽、太、榆、汾七州。其年,改为上总管。五年,又改代、石二总管。其年,改上总管为大总管。六年,又改朔州总管,仍割汾州之文水来属。其年,废太州,以太谷、祁二县来属。七年,改为大都督府。其年,置罗阴县,仍省阳直县,改汾阳为阳曲县,又以文水属汾州。贞观元年,省乌河、罗阴二县,又以文水来属。八年,以废受州之寿阳、盂、乐平、石艾,又割顺州之燕然,凡五县来属。督并、汾、箕、岚四州。十四年,废燕然县。龙朔二年,进为大都督府。天授元年,置北都兼都督府。开元十一年,又置北都,改并州为太原府。天宝元年,改北都为北京。旧领县十四,户九万七千八百七十四,口二十万九百三十六。天宝领县十三,户十二万八千九百五,口七十七万八千二百七十八。在京师东北一千三百六十里,至东都八百八里。
  太原 汉晋阳县。隋文又移于州城内古晋阳城置,今州所治。
  晋阳 隋新移于州内
  太谷 隋县。武德三年,置太州。六年,州废,以太谷、祁属并州
  文水 隋县。武德三年,属汾州。六年,属并州。七年,又属汾州。贞观初,还属并州。天授元年,改为武兴县,以天后乡里县,与太原、晋阳并为京师。神龙元年,依旧为文水
  榆次 汉县
  盂 隋县。武德三年,置受州,领盂、寿阳二县。六年,移受州于寿阳。贞观八年,省受州,盂复属并州
  清源 隋于古梗阳城置清源县,以水为名
  交城 隋分晋阳县置,取县西北古交城为名。初治交山,天授元年,移治郤波村。先天二年,于故县分置灵川县,开元二年后省
  阳曲 隋阳直县。武德三年,分置汾阳县。七年,省阳直县,改汾阳为阳曲县,仍移治阳直废县。其年,又分置罗阴县。贞观元年省。十七年,又省燕然并入。
  寿阳 隋旧县。武德三年,属受州。六年,移受州于此,领寿阳、盂二县。其年,又割辽州之乐平、石艾二县来属。贞观八年,废受州,以所管四县隶并州
  广阳 汉上艾县,后汉改为石艾县。武德三年,属辽州。六年,属受州。八年,州废,属并州。天宝元年,改为广阳。
  乐平 隋县。武德三年,于县置辽州。六年,移辽州治于箕州,以乐平属受州。州废,县来属。
  祁 汉县,至隋不改。武德三年,属太州,州废来属。
  代州中都督府 隋为雁门郡。武德元年,置代州总管,管代、忻、蔚三州。代州领雁门、繁畤、崞、五台四县。五年,废总管。六年,又置,管代、蔚、忻、朔四州。贞观四年,又督灵州。六年,又督顺州。十二年,省顺州,以怀化县来属。今督代、忻、蔚、朔、灵五州。高宗废怀化县。证圣元年,置武延县。天宝元年,改为雁门郡。依旧为都督府。乾元元年,复为代州。旧领县五,户九千二百五十九,口三万六千二百三十四。天宝,户二万一千二百八十,口十万三百五十。在京师东北一千五百五十里,去东都一千二百二十三里。
  雁门 汉广武县,隋为雁门县
  五台 汉虑县,隋改为五台
  繁畤 汉县
新唐书
作者:[宋]欧阳修、宋祁2011年1月10日
志第二十九 地理三关于太原的记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原府太原郡,本并州,开元十一年为府。土贡:铜镜、铁镜、马鞍、梨、蒲萄酒及煎玉粉屑、龙骨、柏实人、黄石铆、甘草、人、矾石、石。户十二万八千九百五,口七十七万八千二百七十八。县十三:有府十八,曰兴政、复化、宁静、洞涡、五泉、昌宁、志节、汾阳、静智、信童、晋原、闻阳、清定、丰川、竹马、攘胡、西胡、文谷。城中有天兵军,开元十一年废。太原,赤。井苦不可饮,贞观中,长史李勣架汾引晋水入东城,以甘民食,谓之晋渠。晋阳,赤。有号令堂,高祖誓义师于此。西北十五里有讲武台、飞阁,显庆五年筑。有龙山。太谷,畿。武德三年以太谷、祁置太州,六年州废,二县来属。东南八十里马岭上有长城,自平城至于鲁口三百里,贞观元年废。祁,畿。文水,畿。武德三年隶汾州,六年来属,七年又隶汾州,贞观元年复旧,天授元年更名武兴,神龙元年复故名。西北二十里有栅城渠,贞观三年,民相率引文谷水,溉田数百顷;西十里有常渠,武德二年,汾州刺史萧顗引文水南流入汾州;东北五十里有甘泉渠,二十五里有荡沙渠,二十里有灵长渠、有千亩渠,俱引文谷水,传溉田数千顷,皆开元二年令戴谦所凿。榆次,畿。盂,畿。武德三年以盂、受阳置受州,贞观元年省并州之乌河县入焉。有铜、有铁。东北有白马故关。寿阳,畿。本受阳。武德六年徙受州来治,又以辽州之石艾、乐平隶之。贞观八年州废,县皆来属,十一年更名。有方山。乐平,畿。广阳,畿。本石艾,天宝元年更名。东有井陉故关,东北有盘石故关、苇泽故关。清源,畿。武德元年置。交城,畿。先天二年析置灵川县,开元二年省。有铁。阳曲。畿。本阳直。武德三年析置汾阳县,七年省阳直,更汾阳曰阳曲,仍析置罗阴县。贞观元年省,六年以苏农部落置燕然县,隶顺州,八年侨治阳曲,十七年省。有赤塘关、天门关。

  汾州西河郡,望。本浩州,武德三年更名。士贡:鞍、面氈、龙须席、石膏、消石。户五万九千四百五十,口三十二万二百三十。县五:有府十二,曰嘉善、六壁、崇德、华夏、灵扶、五柳、京陵、介休、贾胡、宁固、开远、清胜。西河,望。本隰城,肃宗上元元年更名。孝义,望。本永安,贞观元年更名,有隐泉山。介休,望。义宁元年以介休、平遥置介休郡,武德元年曰介州,贞观元年州废,以二县来属。有雀鼠谷,有介山。平遥,望。灵石。上。有贾胡堡,宋金刚拒唐兵,高祖所次。西南有阴地关,又有长宁关。

作者:221.131.60.* 2011/1/19 18:00:14 举报 TOP

12 www.galmovie.org

T{7E3SsS, www.galmovie.org, movie, http://www.galmovie.org/83.html

作者:212.23.70.* 2011/5/1 16:33:46 举报 TOP

共有帖子数12篇  首页 1 尾页
标题:
内容:
图片: 如何贴图?
名字: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验证码:

(Ctrl+Enter)

Copyright © Since 2006.12.29 郭池作品 郭池 源码 | 帮助 |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