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 | 失去信号?  
Aymi乐园

知乎 微博 小红书

 切换贴吧QQ经验分享 天文爱好者 美文 投诉举报! Aymi乐园: 精品 | 热点 | 图片beta | 公告 
 首页 > 贴吧列表 > 郭吧 > 黄巢起义军由皖转浙入闽再转赣入粤之说(摘要)
回复 0 浏览 3375 
1 黄巢起义军由皖转浙入闽再转赣入粤之说(摘要)

据邓氏入闽资料载:乾符五年,山东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率领十多万农民起义军,转战淮南,再渡江进攻虔(江西省赣州市)、吉(江西吉安市)、饶(江西波阳县)、信(江西上饶)等州。唐王朝任命高骈为镇海节度使(时治润州,今镇江市),负责率军阻击、镇压起义军。黄巢大军被迫转入浙东。起义军进入浙东后,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自衢州至建州,开仙霞岭山路七百里,攻入福建。黄巢军主力沿衢州直插建州(即今建瓯)后,继续南下直抵南平、沙县。起义军一路摧枯拉朽,打败唐朝的各地方武装。唐朝廷急忙通令全国乡村“置弓刀鼓板”,以阻挡农民起义军入境。据《沙县志&S226;军事》记载:“唐乾符五年(878年)冬,黄巢起义军入闽途经沙县,崇安镇将邓光布率部堵截,在洛阳(沙县人称为豆士溪,位于仙洲与古县之间,即今洋坊附近)桥头中箭身亡。
又已故中山大学地理系徐俊鸣教授提出,根据地方志及其他材料,黄巢“由闽北再转入赣省而由大庾岭入粤”的见解,由他主持绘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地图集》“唐时代的广东”及历史图组解说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他在历史图组解说中提出:“编者从各种地方志以及唐、宋、明、清各朝代的著作中,在北江流域有关黄巢起义军过境资料,见有仁化、乐昌、曲江、英德、清远及邻近粤北的湖南宜章等地十多处,而在东江方面编者现仅见有邻近广州的东莞、惠阳、博罗三处。在韩江流域尚未见到。而黄巢起义军在进入广东前,已先攻克了江西南部的虔州(今赣州)、吉州(今吉安等地),兵威直迫梅岭,为南下韶州做了准备(见《新唐书•黄巢传》),稍后,黄巢屯军广州之时,曾自号“义军百万都统兼韶广等处观察处置等使”(见《资治通鉴》《考异》转引唐人著作《续宝运录》)。同治年间修的《韶州府志》武备略中也说:‘乾符六年黄巢破西衡州(今英德浛洭)……是时韶境悉被其害。’从上述事例,起义军由闽转赣入粤可能性较大,故本图采用之。”。。。。。。巢军在闽省屡败于高骈军,将佐多降,不得已以百战久疲之身,转斗千里,西入湖湘、桂管、安南。此时情势,可谓“惊弓之鸟”。乾符六年五月高骈奏请“臣将万人自大庾岭趣广州击黄巢。巢闻臣往,必当遁逃,乞敷王铎以所部兵三万以梧、桂、昭、永四州守险”。说明高部尾追巢军此时位置已靠近大庾岭。若云巢军此时回师赣南,殊不合理。据《温州简史》载:僖宗乾符五年黄巢义军从仙霞岭入闽,闽北居民大批流入温州。此前,黄巢起义军久攻宣州不成,只能折返崇山峻岭,在浙西仙霞岭开山辟路,即浙西进入福建的唯一古道和仙霞岭险关——浙、闽、赣交界二十八都古镇。。。。。。。这是一篇帮助我们探寻先祖入闽的好资料。文中的高骈是郭子仪六子郭暧次子郭钊的外孙女婿。郭嵩(或称郭延嵩)随唐军高骈部将入闽的可信度最大。

上一篇: 《汾阳祖庙》碑全文盼求族人正解
下一篇: 《汾阳堂》上湘大育乡石屋衝郭氏三修族谱
作者:郭养法 2008/3/13 21:44:23 | 举报 | 回复楼主

共有帖子1篇 首页 1 尾页
标题:
内容:
图片: 如何贴图?
名字: 你当前是匿名回帖  登录
验证码:

Copyright © Since 2006.12.29 郭池作品 郭池 源码 | 帮助 |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