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 | 失去信号?  

知乎 豆瓣 新浪微博

 切换贴吧QQ经验分享 天文爱好者 美文 投诉举报! Aymi的兴趣释放乐园: 精品 | 热点 | 图片测试 | 公告 
 首页 > 贴吧列表 > 天文爱好者吧 > 老圃讲堂:宇宙起源之科学猜想(5) [精品]
回复 1 浏览 2351 
1 老圃讲堂:宇宙起源之科学猜想(5)

四、审视宇宙的两种基准视线

用物质作为基准视线,在茫茫的大宇宙中,我们只能“看”到星系物质和广袤无垠的太空(真空)。而“光”给我们留下的却是无休的争议。同时,用物质作为基准视线也决定了我们对万有引力的本质的理解的“质量观”——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高,产生的引力作用相应也越强。在这种引力观的支配下,我们读不懂星系之间的距离拉大,也看不到宇宙的边沿。
用能态作为基准视线,将整个宇宙视为一个处于动态稳定状态的能态体,则星系(或星体)就变成了气态中的一团(或者说一粒)尘埃。如果我们用能位(温度)线将能位相同的区域隔离开,就会描绘出来宇宙的能态图。而分别去讨论不同能位区交汇面上平滑连接的动态行为,将会使宇宙现象变得十分简洁。如果我们将零能位线所连通的宇宙体以外的区域视为宇宙体的外空间,则宇宙的边沿也将清晰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
星体的能态结构是非常复杂的,但是,无论所有的星体能态结构怎样不同,它们的边沿和太空之间都保持着平滑连接却是相同的,这样,整个宇宙空间就可以简化为真空、太空、星系(星体)三类稳定状态,和真空与太空、太空与星系(星体)之间的不平滑所表现出来的连接(能量交换)行为。
用物质作为基准视线,我们总是将太空和真空混为一谈。而用能态作为基准视线,太空的温度大约是-270 0 C,也就是绝对温度大约3  K,而真空的温度应该是我们定义的绝对温度0 K,这样,很容易地就将太空和真空严格区分开来。
太空的温度高于0 K是非常容易理解的,既是我们现在还不能认定太空中真的均匀分布着基元体,但太空中充斥有电磁波应该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些电磁波就来自星体对太空的辐射。当然了,发光的星体有光辐射,我们认为不发光的星体对外也有“不可见光”的辐射,这还需要证明吗?
现在,如果我们来这样想象,既每一个星体的对外辐射都大于对来自其它星体辐射的吸收,这样,从最终的总效果上来看,星体对太空表现为单向辐射。这样,太空的能量不断增多,如果太空的能位总保持相对固定,这样,太空膨胀也就会变为一种可能。
问题出来了:根据爱因斯坦给出的质能关系,如果我们刚刚分析的星体对太空表现为单向辐射。这样的话,所有星体的质量都应该逐渐减小。如果不是这样,也就是说星体在向“太空”不断输出能量的同时,其自身的质量并没有发生改变,那么,星体的电磁辐射必然是星体物质的“自生能量”!也就是说,构成星体物质的基本粒子——中子、质子、电子的电场是一种辐射场。这可能吗?
我们先将这个疑问悬挂在这里,而来讨论一下星体的引力场的有效作用范围。从理论上来讲,任何一个质量体所产生的引力场的引力作用范围都是无穷远,而实际上,它的有效作用范围都是有限的。我们可以以我们居住的地球为例,在地球的外空间的某一点上,假定地球的引力对我们上节假定的均匀分布在太空中的基元体的作用已经表现为微乎其微,而被基元体之间的引力所淹没,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地球引力的有效作用范围到这里就算打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任何一个星系,无论它产生的引力场有多强,都存在着一个有效作用范围,只是或大或小的问题。星系的体积巨大,太空的空间更巨大,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每一个星系都会象一团尘埃一样,表现的苍白而又无力。也就是说,在任意两个星系之间,它们的引力有效作用范围在距彼此很远的距离上就已经表现为微乎其微,已经不足于改变它们之间的任何什么。否则,它们就不会是相互独立的星系了。就像我们站在一座高楼大厦的下面仰视这座庞然大物时,会觉得这座高楼大厦已经大的不得了,而我们移步远处的山顶,再向这座高楼大厦俯视时,这座高楼大厦会变得微不足道。
对于一个独立的星系来说,星体之间的万有引力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是万有引力保证了整个星系的运动状态的稳定。但对于整个宇宙而言,维系着宇宙之整体能态稳定的却不是星系之间的万有引力,而是总保持相对固定的太空的能位。所以,如果太空不断发生膨胀,各星系之间的距离就得随着太空的不断膨胀而跟着不断拉远,这就是我们在前节设定的那种宇宙的膨胀方式——“水漫舟远”。

上一篇: 老圃讲堂:宇宙起源之科学猜想(4)
下一篇: 老圃讲堂:宇宙起源之科学猜想(6)
作者:老圃 2009/1/13 8:59:26 | [已有1人回复]回复楼主 举报 TOP

2 回复:老圃讲堂:宇宙起源之科学猜想(5)

学习了!

作者:aymi 2009/1/13 23:00:33 举报 TOP

共有帖子数2篇  首页 1 尾页
标题:
内容:
图片: 如何贴图?
名字: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验证码:

(Ctrl+Enter)

Copyright © Since 2006.12.29 郭池作品 郭池 源码 | 帮助 |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