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 | 失去信号?  

知乎 豆瓣 新浪微博

 切换贴吧QQ经验分享 天文爱好者 美文 投诉举报! Aymi的兴趣释放乐园: 精品 | 热点 | 图片测试 | 公告 
 首页 > 贴吧列表 > 天文爱好者吧 > 老圃讲堂:宇宙起源之科学猜想(6) [精品]
回复 0 浏览 2608 
1 老圃讲堂:宇宙起源之科学猜想(6)

五、太空之谜底

太空空乎?
物以界者,空;能以界者,非空。
太空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一直是个难以猜透的谜。根据我们对物质的定义,我们在太空中没有发现大量的基本粒子存在,则认为太空是没有物质的真空——这是“物质观”的结论。然而,太空中充斥着电磁波,且太空的能位(温度)不是零,而是-270 0 C,这是有资料显示的。这样,从能态的角度来理解,太空就不是真空,它最起码是能空间——这是“能态观”的结论。
我们试想,太空的能位能一直保持相对的固定,如果没有什么固定的载能体来承载着其能量,也是不太好想象的。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光”进行重新解读,也就是说,光在太空中到底是“量子态”的直接运动呢?还是“某种”振动能量通过“光振子”的能量传播——光波。上世纪初,为了解释我们无论从什么方向观测,站在什么运动系里面观测,光总以固定的“C”值在太空中传播的观测结果,我们的前辈曾假以太空中有“以太”均匀分布,遗憾的是叫爱因斯坦以“只要人们愿意抛弃绝对时间的观念,整个‘以太’的观念则是多余的”的简单理由给舍弃了——其实,我们也不能怪爱因斯坦什么,因为那时候大家都还没有“宇宙膨胀”的概念,人家看准了光在太空中传播的事件是不变的宇宙的真实。提出了时空的相对性,继而创立了相对论,纠正了牛顿的误差,最起码应该说这是爱因斯坦对我们人类贡献出的智慧。而今天,为了解释太空的膨胀,我们又需要“以太”,将其再拣回来也就是了。然笔者不愿再称它“以太”,在前面不仅给它赋予了新的含义,也给它取了个新名字——叫基元体。我们现在的任务是解读“光”,因此选取它的别名“光振子”叙述起来会更加方便和明了。这样的话,一个“量子态”中应该包含有很多很多的“光振子”——光的波长不一样,振幅不一样,其一个“量子态”中所包含的“光振子”的数目也对应不一样多。我们的目的是想证明,光在太空中的传播是“某种”振动能量通过“光振子”在太空中的波传播,而不是“量子态”在太空中的直接运动。其实,这两种方式是统一的,光的“量子态”是我们摘取出来的光的“能量躯壳”,我们只要认为光波是有“光振子”实实在在携载着的,两者就丝毫不再矛盾。再引深一步说,我们理解光波就像理解声波一样,何需再来个“光的波、粒两象性”呢?光能量只要有“光振子”具体承载,它的反射现象和它的粒子作用性不就全可以解释清楚了吗?
如果我们认定太空中的的确确有“光振子”均匀分布,这样,一可以解释光在太空中传播那固定不变的光速;二可以解释太空那相对固定不变的能位;三可以统一我们过去定义的光的波、粒两象性;四可以解释太空,也就是整个宇宙的不断膨胀;五可以直接认定我们梦寐以求的(电、磁)场物质就是基元体;六可以认定组成宇宙物质最基本的元体,也就是说等于几乎全部揭开了宇宙的秘密,何乐而不为呢?难道就因为我们用仪器还无法直接探测到它而不敢正视它的存在吗?其实,直接探测不到它并不是我们不敢正视它真正的原因,而是我们对光源的“前振动”形式还不了解,因此无法去想象,去联通,如果我们有了光源的“前振动”形式,接受“光振子”的存在则是非常自然和合理的事情。
关于光源的“前振动”形式,本文在后面还要设重点章节来讨论,在这里,我们只能硬性来接受太空中“光振子”的存在,从而来建立太空的真实背景和概念。也就是说,太空也是物质背景,只是它的物质级别比我们定义的基本粒子还要低一级罢了。也就是说太空中的物质就是组成基本粒子的基本元体——基元体。

上一篇: 老圃讲堂:宇宙起源之科学猜想(5)
下一篇: 天文照片求助
作者:老圃 2009/1/14 10:54:19 | 回复楼主 举报 TOP

共有帖子数1篇  首页 1 尾页
标题:
内容:
图片: 如何贴图?
名字: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验证码:

(Ctrl+Enter)

Copyright © Since 2006.12.29 郭池作品 郭池 源码 | 帮助 |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