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 | 失去信号?  

知乎 豆瓣 新浪微博

 切换贴吧QQ经验分享 天文爱好者 美文 投诉举报! Aymi的兴趣释放乐园: 精品 | 热点 | 图片测试 | 公告 
 首页 > 贴吧列表 > 天文爱好者吧 > 老圃讲堂:宇宙起源之科学猜想(10) [精品]
回复 0 浏览 2704 
1 老圃讲堂:宇宙起源之科学猜想(10)

九、旋涡态的生成及其规律

我们已经有了“猜想”,尽管我们的“猜想”不仅有哈勃定理做依据,也有运动规律做支持,是十分严谨的,但“猜想”毕竟只是“猜想”,我们在这个“猜想”的基础上所推导出来的所有结论,只有在我们的“猜想”被实验证实是客观的真实存在的基础上才能成立。或者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在这个“猜想”的基础上所推导出来的所有结论在宇宙中普遍成立,那么,也可以反过来证明我们的“猜想”是客观的真实存在。
对于基元体的离散态,“匀而稳,盈而胀,亏而涡”是其内部平衡运动所遵循的基本规律,“胀”也罢,“涡”也罢,其解决的都是离散态“失匀”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离散态的绝对平衡态:一是基元体的能位都一般高,其空间位置呈绝对均匀分布。二是基元体的能位不一般高,其空间位置分布的也不一定均匀,但任意单位空间内所包含的能量(动能)都一样多。也就是说,在离散态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决定平衡的条件是任意单位空间内所包含的能量(动能)一样多,而不一定是任意单位空间内所包含的基元体的个数一样多。然而,单位空间内所有的能量(动能)都是靠基元体来承载的,任何空间之间能量的交换都要靠基元体的运动来实现,所以,“胀”是通过基元体散射扩大空间来解决“盈态域”的“能量过密”问题,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正爆炸。“涡”是通过提高“亏态域”周围的基元体的动能来补充和解决“亏态域”的“能量过疏”问题,我们将其对应定义为负爆炸。
现在,我们重点来讨论离散态“亏态”所引发的“旋涡”现象。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先假定基元体离散态的初状态处于绝对平衡状态。也就是说,基元体的能位都一般高,其空间位置也呈绝对均匀分布。当其内部的某一圆柱形区域的基元体被全部“抽取”出去以后(这是可能的,相当于我们熟悉的海水卷起的小浪花或大浪潮将一团空气包裹进去的情景),构成“亏态”现象。现在,我们再将问题简化,即只讨论相对于圆柱形“亏态域”其中一个横切层(一个基元体所占的平均空间对应的厚度)上基元体的运动行为。为了便于理解,从这里开始,我们将“亏态域”也直名为真空域。按照我们前面的设定,真空域内“引力子”分布的密度最高,可以形成引力场——引力中心。这样,当真空域出现以后,在引力的作用下,真空域周围的基元体迅速从平衡的杂乱无章的“分子运动”状态转换为以真空域为中心,沿切线和法线两个方向正交运动的“旋涡态”——切线方向的运动分量迅速向真空域的中心加速旋落,当其动能增加到足以抵抗来自(跟着逐渐缩小的)真空域的合引力时,便围绕着真空域的中心做圆周运动。法向方向的运动分量则向真空域的中心加速直落,两个互相垂直方向的运动正交的结果,很快被梳理成一层切向旋转和一层法向振动交叉叠加起来的稳定的“旋涡态”。如图9—1所示。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基元体的这种正交运动的“旋涡态”的具体特点:
1、每一个旋转层都相当于一个真空隧道,其基元体在真空隧道里保持恒定的匀速旋转。也就是说,每一个旋转层里面的基元体能位都一样高。
2、其旋转层的能位自里向外逐层降低。也就是说,最内层的能位最高,最外层的能位最低。
3、每两个相邻的旋转层之间做法向振动的基元体由内、外两层做切向运动的基元体不断给它们提供振动能量——即充当着它们的振源,也等价于直接参与其法向振动。所产生的分别沿法线方向向内、向外两个方向的谐振动其相位相反,总是相弱,并且由内层做切向运动的基元体所维持的向外方向的谐振动的振幅在到达外真空隧道的边沿时总恰好相弱为零。由外层做切向运动的基元体所维持的向内方向的谐振动的振幅在到达内真空隧道的边沿时也恰好相弱为零。也就是说每一个旋转层所对应的真空隧道相对于整个“旋涡态”来说,一旦在“旋涡态”稳定下来以后就“永久”稳定(固定)了下来。“旋涡态”移动,其始终与“旋涡态”保持平动。其相邻的两旋转层之间的基元体的法向振动在“旋涡态”稳定下来以后也保持这种“永久”的稳定(固定)。
4、“旋涡态”的最外旋转层与基元体的离散态保持稳定的“动态平衡”连接。这种“动态平衡”是以最外旋转层的基元体以“振动源”的形式不断给“旋涡态”周围处于离散状态的基元体提供着沿其法线方向的振动,而处于离散状态的基元体的反作用力不断给做切向运动的基元体提供着向心力,始终维持着切向运动的基元体做旋转运动而保证着“旋涡态”的稳定。
注意,基元体的“旋涡态”与离散态的这种“动态平衡”连接非常有意义:“旋涡态”的最外旋转层对应的就是“基本粒子”的“电荷”,而“旋涡态”周围处于离散态的基元体沿法线方向向外的振动——纵波对应的就是“基本粒子”的“电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电场应该是“辐射场”,其本质就是“能量脉冲”——电脉冲。也可以理解为频率为零的电磁波。
5、正交运动中心所包裹的“真空域”的尺度与最内层基元体的动能成正比。也就是说,最内层基元体的动能越大,抵抗来自“真空域”合引力的能力就越强,对应的“真空域”的尺度就越大。反之,正交运动中心所包裹的“真空域”的尺度越小,所对应的正交运动的最内层的基元体的动能就越小。由于所有基元体的“旋涡态”无论是能位层多(大),还是能位层少(小),最终都得和基元体的离散态之间实现“动态平衡”连接,所以,所有基元体“旋涡态”的最外旋转层的基元体的能位都一样高,这是由同一的基元体的离散态物理性质统一决定的。因此,正交运动中心所包裹的“真空域”的尺度也唯一确定了其“旋涡态”形状(质量)的大小。再换句话说,正交运动中心所包裹的“真空域”的尺度与所生成的“旋涡态”形状(质量)的大小总保持对应成比例的关系。
讨论到这里,如果我们将每一个这样的“横切层”通过真空域产生的引力场“粘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圆柱形的旋涡态。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基元体的“旋涡态”是构成物质宇宙(基本粒子)的基本稳定态,但不是构成能态宇宙(基元体)的基本稳定态,因此,在物质宇宙与能态宇宙之间是靠基元体的正交作用来维持着它们之间的平衡连接。这种正交作用“维持”的结果使物质宇宙得以“合体”,而使能态宇宙得以“充能”。也就是说,基本粒子的稳定态是靠离散态来维持着的,而基本粒子的场辐射是其稳定态反维持的结果。
下面,我们来继续接着讨论:对于基元体的离散态,发生“亏态”现象时,能产生“旋涡态”也是有条件的。当“亏态”域达不到“足够大”时,周围的基元体通过“分子运动”的方式就可以迅速给以弥补,因此,形不成旋涡。只有在“亏态”域达到“足够大”时——至少得满足能生成一个旋转层(也就是所有“旋涡态”的最外层所对应的能位层)的势能空间,才初步具备“旋涡态”生成的条件。再者,基元体的浓密度也是一个必须具备的条件,两者互为前提,相符相成。
现在,我们来推想宇宙表面层那“波澜壮阔,风起云涌”的情景。在宇宙体外引力的作用下,“太空”不断膨胀,其基元体离散态的“亏态”现象非常普遍,所以,这里是生成“基本粒子”的“海洋”。当“基本粒子”大量生成并形成稳定的离散态也出现“亏态”现象时,就意味着一颗新“星体”呱呱落地——宇宙的表面层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在进行着“造星”运动。新生成的星体之间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通过运动梳理,渐渐稳定下来而构成一个新星系,随着“太空”的继续膨胀,而被越来越深地埋入“太空”之中,成为我们今天能看到的一个又一个彼此独立稳定的星系。
实际上,对于能态宇宙来说,宇宙的表面层是疯狂的无法言寓,而对于物质宇宙来说,宇宙的表面层是十分祥和和宁静的,那些“基本粒子”都是在无声无息中“神奇”般诞生的,只有在形成“旋涡态”星体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强烈的能量(负)爆炸。而这种能量(负)爆炸补的是能态之亏,从理论上来说,在亏态区域之外,我们唯一能感觉到的只是在“旋涡态”形成以后稳定辐射出来的电脉冲(纵波)或电磁波(横波)。但在“旋涡态”形成的过程中,那种正交运动的梳理会伴随有十分不稳定的能量释放,表现为强烈的正爆炸,而对亏态区域之外造成影响乃至破坏——这种影响和破坏反映在基元体的离散状态里,应该是对应的不稳定的能量冲击波。
对于被封闭在“旋涡态”中心的“真空域”,不管它开始的形状是多么的不规则,最终必然朝着圆球体的方向梳理,所以,最终稳定下来的“旋涡态”也总趋向圆球态。由于“旋涡态”总是围绕着一根固定的轴线旋转,又不一定能非常标准地成为圆球体,因此,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讲,用“椭球旋涡态”作为“旋涡态”的泛称则更加合理和贴切。
一般认为,“椭球旋涡态”存在着可能的或沿顺时针或沿逆时针的两个旋转方向,然一个稳定的“椭球旋涡态”的旋转方向又是唯一确定的,就象我们的地球的自转一样,我们应该怎样来想象这种可能?其实,我们在海平面上看到的卷动的浪花可以帮我们消除这种疑惑,而这种卷动的浪花也最容易将一团“真空”包裹进自己的形体……
“旋涡态”真是这样生成的吗?“旋涡态”真的遵循着我们上面所描述的这一系列规律吗?我们不妨先走进厨房,将洗菜池下水口的塞子做一番加工和改造,使其可以任意改变漏水口的大小,这样,我们就可以借助“水旋涡”的生成条件和形态变化规律来间接观察和定性验证我们刚刚描述过和建立 起的“旋涡态”理论。
我们先将洗菜池的下水口用塞子完全堵上,然后将水放满,待水面完全平静下来以后,如果我们“去掉”重力,我们便获得了水分子的离散稳定态。
接着,我们将下水口的塞子先取开一个很小很小的开口,让水开始漏下——这样,就等于在下水口的上方出现了一个很小的真空域。再接着,我们将塞子上的开口渐渐扩大,当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在水面上,我们便会看到一个很小的水旋涡出现。再接着,我们将塞子上的开口进一步加大,我们看到水旋涡中间的空气芯及其整个水旋涡也跟着在加大,并且水旋涡最内层的水分子的旋转速度(动能)也同时跟着增大。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越靠近中间的空气芯,水分子旋转的速度(动能)越大,越远离中间的空气芯,水分子旋转的速度(动能)越小,在水旋涡的边沿处,渐渐地没有了旋转……
再接着,我们将水龙头打开,让水龙头流出的水和下水口漏去的水保持流量一致,待稳定下来以后,我们又会看到水旋涡保持一个不变的状态“永久”稳定了下来。
再接着,我们将下水口逐渐地收小,我们会看到水旋涡以及中间的空气芯都跟着收小……最后,我们将下水口完全收住,水旋涡也跟着消失。
我们看到的“水旋涡”(也包括我们大家也都熟悉的“台风”),它们只所以不能永久稳定,是因为在它们的中心所包裹的不是真空,它们的各个旋转层也不是“真空隧道”,其水分子旋转运动的动能得不断克服空气阻力而变小。在水龙头流出的水和下水口漏去的水保持流量一致的情景下,我们只所以能看到“永久”稳定的“水旋涡”,是由于稳定的“水漏”不断地以“空间势能”的形式来补充和抵消着各旋转层的水分子因克服空气的阻力所消耗掉的动能。“水漏”减少,这种“空间势能”的补充也跟着减少,抵消不去各旋转层的水分子因克服空气的阻力所消耗掉的动能,那么,“水旋涡”也必然跟着缩小。“水漏”停止,没有了“空间势能”的补充,则“水旋涡”必然要收缩为“零”而解体。而我们分析的基元体的“旋涡态”,其基元体都是在“真空隧道”里运动,没有任何什么来阻碍它们的运动,所以,它们能够保持永久稳定而成为宇宙中“永恒”的基本粒子。

上一篇: 老圃讲堂:宇宙起源之科学猜想(9)
下一篇: 老圃讲堂:宇宙起源之科学猜想(11)
作者:老圃 2009/1/19 15:24:40 | 回复楼主 举报 TOP

共有帖子数1篇  首页 1 尾页
标题:
内容:
图片: 如何贴图?
名字: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验证码:

(Ctrl+Enter)

Copyright © Since 2006.12.29 郭池作品 郭池 源码 | 帮助 |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