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 | 失去信号?  

知乎 豆瓣 新浪微博

 切换贴吧QQ经验分享 天文爱好者 美文 投诉举报! Aymi的兴趣释放乐园: 精品 | 热点 | 图片测试 | 公告 
 首页 > 贴吧列表 > 天文爱好者吧 > 老圃讲堂:宇宙起源之科学猜想(11) [精品]
回复 0 浏览 2598 
1 老圃讲堂:宇宙起源之科学猜想(11)

十、来自太阳的启示

众所周知,太阳的现在进行时是正在发生着氢的核聚变。也就是说,太阳的物质组成成分主要是氢原子,它所具有的所有其它重(相对于氢来说)原子都是由氢的核聚变开始随着物理条件的变化一级一级聚合而来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出判断:既在宇宙的表面层持续发生着的造“物”运动中,能够稳定生存下来的基本粒子主要是我们熟悉的质子和电子两种“旋涡态”,并且它们总是成双成对,以原子的结合方式稳定在一起。而中子是在星体的“演化”过程中,处于高能状态的质子和电子发生碰撞时,沿轴线方向“对接”并梳理成一体的。也就是说,中子是“星后生”。
其实,“旋涡态”星体在刚形成的时候,被“星核”(由巨大的基元体或者氢原子的旋涡态构成的星体的引力场源)俘获的所有“星体物质”(分子态)围绕着“星核”旋转,都是处于“失重”状态。或者说都是处于各自对应的“第一宇宙速度”的运动状态,是没有重力的。这些所有的“星体物质”在围绕着“星核”长期运动的过程中,“太空摩擦”的作用会使它们的旋转速度十分缓慢地逐渐减小而向星体的中心“塌陷”(旋落),由于星体物质各个旋转层呈内快外慢的运动状态,当它们之间的缝隙逐渐被“塌实”而连成一个旋转整体的时候,其外层对内层必然起滞缓的作用,这样连锁反应的结果,会使星体的体积不断缩小,那些该向星体中心旋落而旋落不进的星体物质被“桥拱”起来以后,它们所受到的来自“星核”的万有引力会大于它们的旋转速度所需要的向心力而表现为我们今天非常熟悉的重力——矢而不位而生重。这种连锁作用的结果,最终会使所有的星体物质形成一个整体,而围绕着“星核”等角速度旋转,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重力场相对稳定的“老态龙钟”的固态星体。
既然“重原子”是在星体形成以后的演化过程中伴随着“星体物质”重力的产生并逐渐增大而形成的物理条件下合成的,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中子是“星后生”。
在宇宙的表面层,真空空间是非常富余的,能形成基元体旋涡——基本粒子的能态级别主要取决于基元体的热运动速度。从理论上来讲,基元体的热运动速率的分布区间是很大的,能形成基元体旋涡的能态级别是无限的。但由于基元体的质量非常非常之小,既是它们的速率差别很大,但它们所具有的动能的差别却很小,由麦克斯韦分—玻耳兹曼分布律可知,某一能量(动能)范围内的基元体的数目又是非常集中的。再加上在形成基元体旋涡的梳理过程中,真空空间又可以调节它们的运动速率,这种综合作用的结果,使最终能够稳定生成并生存下来的基元体旋涡的能态级别不仅是非常简洁的,同时也是非常集中的(在这里,我们也可以通过我们所发现的其它基本粒子的寿命非常短的现象来从侧面加以证明)。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旋涡态”星体诞生之初,星体物质主要是由质子和电子的原子组合态——氢原子组成。
接下来,我们要关心的问题是构成基元体的“椭球旋涡态”的质子和电子两个能态级别和我们已经熟悉的质子和电子的物理性质是不是能够取得一致。如果能够取得一致,则等于我们对宇宙起源的所有“猜想”都是成立的。如果不能够取得一致,则等于宣告我们对宇宙起源的所有“猜想”都是“胡思乱想”。
如图10—1所示,它们分别是由基元体组成的质子和电子的“椭球旋涡态”垂直于转轴的剖面示意图。下面,我们根据我们已经认识的“旋涡态”的基本特点和我们已经熟悉的质子和电子的物理性质,比照着做几点讨论:
1、首先,在想象上我们应该将它们置于“基元体海”之中。也就是说,它们的周围是基元体的离散态。
2、质子和电子的最外层均与基元体的离散态“平滑连接”,这将意味着参与它们的最外层旋转的基元体的能位相同,也就是说它们的动能一样,或者是说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一样。

3、在它们的“旋涡态”内部,每一层旋转着的基元体,都是在它们对应的真空隧道里匀速旋转,它们的向心力由基元体法向的谐振动和来自中心的真空泡的“引力场”平衡提供。同时,每一层旋转着的基元体也同时参与着与它们对应的内外层之间的基元体的法向振动。
4、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旋转层之间,里层和外层支持的基元体的法向谐振动相位相反,总是相弱,在来自“旋涡态”中心的“引力场”的共同作用下,它们的振幅总是在到达彼层的位置相弱为零。注意,在“旋涡态”的内部,是“万有引力”起着主导作用。在“旋涡态”的外部,是“电场”和“万有引力”共同起着作用。也就是说,在“旋涡态”周围的空间里,所有基元体都同时受到“万有引力”和“电场力”两种作用,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它们的主导地位也是发生着转移的。
5、“旋涡态”的质量(旋涡态的形状大小)与“旋涡态”中心的“真空泡”的尺度成正比。无论是小到基本粒子,还是大到星体,普遍成立。
讨论到这里,基元体的“旋涡态”无论是从尺度的大小上,质量以及具有的“万有引力”几个角度,和我们实验观测到的质子和电子的物理性质基本取得了一致,或者说吻合的非常之好,最后,就只剩下它们的“电荷”和“电场”的解释。如果我们认为质子和电子所对应的“电荷”就是基元体“旋涡态”最外层旋转着的能位均相同的基元体,那么,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在电荷量上也取得了一致。可能有谁会提出怀疑说,质子最外层的基元体的数目要比电子最外层的基元体的数目多的多,怎么能说他们的“电荷量”一样呢?要回答这个疑问,我们得回到具体的物理作用中去理解。如图10—2所示,是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发生“场”作用的示意图。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只讨论在它们的中心连线方向上一束基元体受作用的情况。
从下图我们不难看出,无论质子最外层的基元体数目比电子多出来多少,由于它们的旋转的线速度是一样的,所以,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它们对这束基元体提供的振动次数始终是一样的。从实验的意义上,我们就得到了它们的“电荷量”相等的结果。


我们接着再来讨论质子和电子的“电荷”的性质。从它们的能态上看,它们没有任何区别,其“电荷”的性质应该是完全一样的。但相对于它们的作用空间,也即相对于它们的中心连线上的一束基元体的作用,由于它们的旋转半径不同,它们参与中心连线上的基元体的谐振动的相位也不同。
我们这样来看问题,也就是说质子和电子最外层旋转着的基元体在轮番参与着它们中心连线上的基元体的谐振动。由于它们的旋转半径不同,参与它们中心连线上的谐振动的位置也不同,如图10—3所示,我们来
看质子和电子最外层旋转着的基元体在它们中心连线上的投影,质子的比较小,相当于从谐振动的密区开始参与,电子的比较大,相当于从谐振动的疏区开始参与,虽然它们也是在同一时刻到达它们中心连线的位置,且在中心连线上方向上的速度分量也都变为了零,但它们的相位差却是π。也就是说, 如果质子对应的相位是在A位置时,那么,电子对应
的相位必然是在O或者B的位置。或者这样理解,质子在其周围激发的基元体波(纵波)的初相位总是从密区开始,电子在其周围激发的基元体波(纵波)的初相位总是从疏区开始。这样,我们就得到了质子和电子对它们的中心连线方向上的这束基元体的作用结果——它们始终保持着振幅相等,相位相反。也就是说,质子和电子的“电荷”的性质相反,也是实验意义上的相反。若质子为正,那么,电子就为负。反之,亦立。


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舒心地笑一下了?答案是依然不能。原因是我们大家都非常清楚,质子或电子周围的电场的强度是随空间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着的,并非是“匀强”,我们怎样来理解?
说到“电力线”,我们应该说都不陌生,那是我们用以形象描述电场的场强分布规律的


一种直观手段。而实际上,这些“电力线”并非是我们虚拟出来的,而是客观实实在在存在着的基元体的等幅等频谐振动——纵波。所以,我们才可以通过实验手段将其直接显示出来。它们一条一条自“电荷”出发,沿其法线方向伸向空间无限远处。在“电荷”的球
面上,它们一条挨着一条,排列的非常密集。而随着空间位置沿其法线方向逐渐离远,它们呈发散状越来越稀疏,这正是高斯借用“电力线”所直观描述的电场的场强分布规律的那张“示意图”,如图10—4所示。也就是说,我们只要不忽视了质子和电子都置身于基元体之海洋中,我们就不会惑于它的“匀强”。而高斯定理正是借用空间位置上的“电力线”的密度,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电场的性质——场强分布规律。
说到这里,可能有细心者会提出质疑,既然“电荷”周围的“电力线”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那么,质子和电子的体积不一样,其周围能分布下的“电力线”的条数肯定也不一样多,这是不是意味着质子和电子对周围空间表现出的“电场量”是不相等的?其实,这不是问题,我们在实验上认识的“电场量”实质上是“电荷”周围空间的某一单位空间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电脉冲”“个”数的统计值——实际上,我们在对电场的理解上,也可以认为质子或者电子不断地从其表面上沿各法线向外发射着“脉冲子”——质子或电子最外旋转层的基元体沿某一条法线的方向每一个参与一次振动所传播出去的振动(能量)形态。虽然质子和电子因体积不同,其周围能分布下的“电力线”条数不同,在离开“电荷”体比较远的空间里——半径等同的弧线上,电子的“电力线”分布的会相对稀疏一些,而质子的“电力线”分布的会相对密集一些,但由于电子的“电力线”上“脉冲子”排列的相对比较密集,而质子的“电力线”上“脉冲子”排列的相对比较稀疏,这样,在“电荷”周围的空间里——半径等同的弧线上的单位空间里,质子和电子所给出的“脉冲子”数是等价的。
至于电子与电子,质子与质子同性“电荷”之间的作用,就没有多费口舌的必要了,大家应该都已经心明如镜。
对于中子来说,既然它的“旋涡态”与质子和电子的“旋涡态”仅只是其“旋涡态”的大小(质量)不同而已,因此,说中子“不带电荷”是十分不严谨的。那么,中子为什么对质子和电子表现不出来“电性”呢?这得从它们的电场(纵波)的相位差上分析起,既然质子和电子的电场(纵波)的相位差是π,那么中子与质子、中子与电子的电场(纵波)的相位差就一定不会是π,或者π的整分数,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电场(纵波)不会发生稳定的干涉作用。这样,在中子与质子、中子与电子之间,只存在着万有引力的稳定作用,中子与质子的质量相对都比较大,万有引力也表现的比较强,所以能结合成原子核。而电子的质量相对要小的非常多,因此,中子与电子之间的万有引力被质子和电子之间的电场力所淹没,在电场的有效作用范围之内几乎表现不出来,所以成为今天我们大家看到的这种实验结果——中子“不带电荷”。
我们利用基元体的“旋涡态”不仅解释通了中子、质子、电子的所有物理性质,也解释通了中子、质子、电子在实验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验结果。我们的推演虽然还停留在“半推半猜”的定性讨论的基础上,但其至少可以向我们预示,我们关于宇宙起源的这个“宏伟猜想”有可能是成立的——因为我们解释通了中子、质子和电子,就等于解释通了我们所熟悉的所有物质现象——我们新揭示出来的万有引力的本质和电场的本质与我们过去对它们的“模糊理解”有些距离,如果我们用我们新揭示出来的万有引力的本质和电场的本质不仅可以解释我们过去可以解释清楚的物理现象,还可以解释我们过去不能解释清楚的物理现象,那么,我们没有理由怀疑或者排斥或者不接受它,而应该以最热烈的科学热情来拥抱“她”!这样说来,我们就已经十分清楚我们后面应该紧接着做些什么——

上一篇: 老圃讲堂:宇宙起源之科学猜想(10)
下一篇: 老圃讲堂:宇宙起源之科学猜想(12)
作者:老圃 2009/1/19 15:26:48 | 回复楼主 举报 TOP

共有帖子数1篇  首页 1 尾页
标题:
内容:
图片: 如何贴图?
名字: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验证码:

(Ctrl+Enter)

Copyright © Since 2006.12.29 郭池作品 郭池 源码 | 帮助 |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