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 | 失去信号?  

知乎 豆瓣 新浪微博

 切换贴吧QQ经验分享 天文爱好者 美文 投诉举报! Aymi的兴趣释放乐园: 精品 | 热点 | 图片测试 | 公告 
 首页 > 贴吧列表 > 郭吧 > 郭氏问题研究集 - 两种方法搞研究
回复 0 浏览 2400 
1 郭氏问题研究集 - 两种方法搞研究

两种方法搞研究

     --实事求是才为对

  研究任何事物都必须实事求是,同样研究郭氏的起源地,郭子仪先祖地也是一样,本来郭氏的起源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已讲的清清楚楚。"郭氏出自姬姓……"和"华阴郭氏亦出自太原……。"两种记载已清楚讲明,平王封虢叔裔孙序于阳曲,号曰郭公,阳曲为郭氏的起源得姓地,阳曲历代归太原郡,古人讲郡望所以华阴郭氏来自太原,郭进的六世孙子郭子仪,郭子仪先祖就在阳曲,阳曲 古称汾阳,所以郭子仪封为汾阳王。

  史书已经讲清的事,为什么又有另外的说法呢,关键就在某些同志研究时超越了实事求是的领域,下面几例看的清楚。

  1、改动法。山西社会主义学院院刊94年2期第35页发表的"汾阳与汾阳王"一文,文中写道:"据史载,郭氏得姓已三千余年,本出姬姓。西周时,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平王东迁时,又封虢叔裔孙序于山西,虢即郭,号曰郭公,此后遂延用为姓。……后汉大司农郭全世居太原,后裔迁往河南颍川。"拿此段用《新唐书》所载对照关键两处有改动,一将:"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改为"又封虢叔裔孙序于山西"。二将"郭全代居阳曲"改为"郭全世居太原"。这样一改范围大了,现在山西一百多县,汉时太原郡二十一个县都成为郭子仪的祖籍地了,然后从中就可找到需要的郭子仪祖籍,却单单忘记了"封于阳曲,号曰郭公"和"代居阳曲"。

  2、随意否定法。有的人为了否定郭子仪封为汾阳王,汾阳就是其祖籍或得姓地,就提出历史上没有一个汾阳县。如《文史研究》94年4期12页上发表的"汾阳王爵封地在今汾阳县"一文,文中言:"因为翻遍史册,当时并无任何地方叫汾阳县。所以,以当时地名称谓分封是不可能的"。下面可看看史书中是如何写的:

  《太原府志》(明、万历年版)在古迹篇中记载:"汾阳城在府城北七十里。汉为汾阳县,隋初改阳直,唐又改今名。"

  《隋书》三十卷《地理志》中记载太原郡中有汾阳前边已引用过。

  《新唐书》三十九卷,地理志中记载:"阳曲,畿本阳直,武德三年析置汾阳县,七年省阳直,更汾阳曰阳曲。"

  《阳曲县志》、《太原府志》、《隋书》、《新唐书》记的很清楚,汾阳县不仅有,而且同阳曲实为一体就是名字互为更替,在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17-18页上都标有汾阳县名,好多史书都证明汾阳县汉隋唐均有。阳曲、阳直、汾阳都是一个地方。既然汾阳县存在,那郭子仪封为汾阳王就有依据的,按照历史惯例其祖籍地或得姓处就是阳曲。

  3、北冠南戴法。上面提到的,"汾阳王爵封地在今汾阳县"文中又讲"由汾阳而汾阳王, 由汾王而汾阳县,人以地名,地以人传。这就是汾阳王的来历。"这种说法还比较正确,但后面文中又说:"由此可见,汾阳王爵封之地'汾阳'也就是现在 山西省汾阳县"。这个结论却是非常错误的,错误就在于把唐朝汾阳王的官帽带到明朝的汾阳县。唐朝汾阳县是武德三年析置的,而明朝汾阳是西河县于万历二十三年改叫汾阳的,两者无论地理集团和调协时间相差太远,唐朝汾阳县在太原北面,明朝的汾阳在太原南面,唐朝皇帝封郭子仪为汾阳王只能封 在唐朝的汾阳县,绝不会封到975年之后的明朝汾阳县,唐朝皇帝不会预见到唐之后有五代十国,还有宋、元、明,更不会知道万历二十三年又有一个县 改为汾阳县,所以他只能知道前者,把郭子仪封在唐朝的汾阳县,唐朝的汾阳县就是如今的阳曲县。

  4、相象法。《文史研究》九四年第四期第10页写到:"序是被周平王灭其国后找到的虢步后裔,单人匹马分封于此",单人匹马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序没有夫人,那有普天下的郭姓人,因为序号曰郭公,此时虢才转为郭。序没有其卫士护兵,序为郭公,一个"公"难道是单人匹马。仅《新唐书》在记载序封阳曲之后就提到郭氏后裔16名,这是单人匹马所能及的?

  5、自相矛盾法。《文史研究》九四年第四期第十二页发表的:"汾阳王爵地今汾阳县"该文中说:"如果以当 时所叫的汾阳县分封的话,唐朝汾阳王也将不复存在。因为遍翻史册,当时并无任何地方叫汾阳县。所以,以当地地名称谓分封是不可能的"。该文后面又说"史籍记载,今汾阳县在2600年的春秋时期就叫沧阳。"前后互相矛盾,既然遍翻史册无 汾阳,又说《史记》记载有汾阳。

  "汾阳王爵封地在今汾阳县"一文,为了说明,今汾阳县在2600年的春秋期就叫汾阳,引用了《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中的一段:"晋惠公遗书里克曰:'诚得立,请遂封子于汾阳之邑'"。以此推出史记上的汾阳就是今汾阳,实际 上作者又搞错了,本人查阅这段记载,这段记载中在汾阳之邑下有个注解:"汾水名汾阳,晋地也"。按古代曰水北山 南为阳,水南山北为阴,汾阳就是汾水的北面,我们知汾河从我省北部管涔山发源,基本是从北向南走向但从河河发源处到入黄河处却有两处大的曲折,一处从娄烦的清游镇向东流去,经古交,上、下兰村到太原城西向南流去在这段就有水北水南之说,所 以汉、隋、唐时此处西东流向的汾河北岸一带就有汾阳县。另一曲折处是从侯马西折,经新绛、稷山、河津后入黄河,这段因河流东西流向也有水北水南之说,历史上有汾阴县的出现。汾阳、汾阴两县可见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第五册第17-18 页,隋大业八年的河东诸郡图。今汾阳位于文峪河西边所以历史曾叫西河县,今汾阳境内汾河并不流过,与汾水无缘也就同晋世家书中的汾阳之邑无缘。阳曲古代面积很大,汾河从西向东又折向南在阳曲境内流过,49年太原重新建置,将阳曲南面的土地划为太原的城区和郊区,虽然划走一半面积而汾河仍从阳曲县的伙路坪乡南边流过,阳曲历代与汾水有缘,《史记中的汾阳之邑也 指的是这个地方。《阳曲县志》(清、道光年版)卷一正文第二页写到"按阳曲乃汾曲之阳"就是证明。

上一篇: 郭氏问题研究集 - 两朝太原谁有缘
下一篇: 郭氏问题研究集 - 两种说法一个墓
作者:aymi 2007/7/30 9:57:20 | 回复楼主 举报 TOP

共有帖子数1篇  首页 1 尾页
标题:
内容:
图片: 如何贴图?
名字: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验证码:

(Ctrl+Enter)

Copyright © Since 2006.12.29 郭池作品 郭池 源码 | 帮助 |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