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 | 失去信号?  

知乎 豆瓣 新浪微博

 切换贴吧QQ经验分享 天文爱好者 美文 投诉举报! Aymi的兴趣释放乐园: 精品 | 热点 | 图片测试 | 公告 
 首页 > 贴吧列表 > 郭吧 > 东虢的演变与归宿 [精品]
回复 0 浏览 2030 
1 东虢的演变与归宿

                              东虢的演变与归宿

    文王之弟虢叔之封国,史书对东虢记载简略不详,但地望是清楚的。如“武王十三年封虢叔于制(荥阳),是为东虢”。《左传》隐公元年中有“制,严邑也,虢叔死焉”,说的是公元前767年东虢为郑武公所灭。《郑语》记史伯之言,“谓济、洛、河、颖之间,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又曰:“若克二邑”。这说明东虢在爵位等级上较低,是“子男之国”;在地域上较小,是一个邑。因此,历史学家李学勤说:“东虢直到幽王时还不过是‘子男之国’”。但东虢不论其封爵高低,疆域大小,其存在的事实勿容置疑,也没有任何争议。
    郑武公因扈从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成为东周王室的卿士(相当于后来的宰相),把持东周王室的朝政,深为周平王倚重。周平王为答谢和回报郑武公扈从东迁,支持纵容郑武公于平王二年(公元前769年)灭掉郐国,于平王四年(公元前767年)又出兵伐虢,尽收东虢之地,东虢国君虢叔死于制邑。历时三百余年的东虢至此灭亡,相传今河南荥阳虢亭附近有其坟冢遗址。这些历史事实也没有争议。
    然而,东虢灭亡后,东虢国君虢叔的裔孙——虢序的去向,千百年来,成为一个历史悬疑,在当代也成为研究郭姓源流的最大争议。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说“郭姓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予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责王灭虢,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 虢谓之郭,声之转也,此为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这一记述曾经为许多人作为郭氏源流研究的权威性依据。
    而《路史·国名记》则记载;“夏阳,序之封,晋灭之,今陕州平陆。”
    以上两种史书的记载对“虢叔裔孙序”的去向,截然不同。对两种相悖的史书记载,综合考证东周王朝的历史和政治局势和政治地理、自然地理和军事实力、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等等诸方面因素,进行分析鉴别:
    一、《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记述的不存在性。
    1、“平王求虢叔裔孙序”的政治军事压力不存在。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述分析鉴别,“平王求虢叔裔孙序”的根本原因,是迫于“楚庄王起陆浑之师,责王灭虢” 政治军事压力。考证历史,“平王求虢叔裔孙序” 政治军事压力不存在,“平王求虢叔裔孙序”的根本原因也就不存在。楚是江汉流域的一个蛮族国家,西周时活动在丹阳(今湖秭归)一带。公元前689年始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逐渐强大,兼并了附近许多小国,遂有问鼎中原之志。前656年,楚国曾同齐桓公率领的齐、宋、陈、卫、郑、许、曹等诸候联军在陉(河南偃师)对峙,后在马陵(河南郾城)订立盟约,史称“马陵之盟”。楚庄王时(前613—591),任用孙叔敖为相,国力更加强盛。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军至洛邑郊外,周定王被迫派人为他举行慰劳欢迎之礼。查东周各王在位年表,平王在位为公元前770—720年,周定王在位为公元前606—586年,楚庄王于公元前606年陈兵洛邑郊外时,平王已去世114年。平王在位的公元前770—720年间,不要说楚庄王,就是楚庄王的父亲也可能没有出生呢。平王在位时,楚庄王连楚国的空气粉尘和楚国的土地微量元素都不是,和一个楚人的形成出生还相距遥远,怎么能“责王灭虢”呢?《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在这里给后人、给天下郭氏族人,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两个相差一百多年的历史人物强拉硬扯到一起。
    2、“楚庄王起陆浑之师,责王灭虢”的理由不存在。稍微有一些基本历史常识、或者说普通的初中高中学历的人,都知道“春秋诸侯争霸”。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借道虞国灭掉虢国,疆域扩大,国力大增。当年,晋献公的次子重耳为避国内迫害,率私属离开晋国,在外流亡19年,辗转8个国家,备受艰难险阻。公元前636年,在秦军的护送下,重耳回国登上君位,为晋文公。晋文公稳定政局,整顿吏制,发展生产,实行军政合一的改革,成为当时强国。公元前632年春,晋文公率晋、齐、宋、秦联军,与以楚为首的楚、陈、蔡、郑、许联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附近)展开对决,大败楚军。同年五月,晋文公召集齐、宋、鲁、蔡、郑、卫、莒等国在践土(今河南荥阳)举行盟会,称霸诸侯。周襄王赐以车服弓马,册命晋文公为诸侯的领袖,可以用王的名义征讨四方。
    晋国是楚国争霸诸侯的唯一对手,也是楚国军事战场上的宿敌。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军陈兵洛邑郊外时,郑灭东虢已161年,此时距晋灭西虢仅49年。有治理国家和指挥军事卓越才能的楚庄王,不以晋灭西虢责问周王,把矛头指向争霸对手和军事宿敌,却借161年前郑灭东虢的旧事责备周王,舍近求远,舍主求次,莫非楚庄王神经错乱了吗?
    3、周定王“求虢叔裔孙序”的可能性不存在。鉴于东周各王在位年表的铁定历史事实,有些人在辩解《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关于郭姓源流的这一记述时,辩解说《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述仅仅是记载失误,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应该纠正为周定王“求虢叔裔孙序”。这一辩解违背客观常识,周定王“求虢叔裔孙序”的可能也不存在。郑灭东虢是公元前767年,楚庄王率军陈兵洛邑郊外是公元前606年,二者相差161年,其时“虢叔裔孙序”已经是超过161岁的超高寿了,把他封到千里之外的太原地区的阳曲,不要说当时他处于亡国奴条件下的跋山涉水一路颠簸,就是现代的条件下飞机包机或者火车软卧把超过161岁高寿的“虢叔裔孙序”护送到太原地区的阳曲,能保证安全到达吗?况且,以当时的科学技术和医疗技术,身处亡国奴地位的生活条件下,“虢叔裔孙序”能活到超过161岁的高寿吗?
    4、周定王 “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的时间性不存在。周定王在位为公元前606—586年,其时郑灭东虢已经1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度过60岁的生日,我们可以看到60年前中国革命的对象的后辈们现在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他们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主人,其中许多是现在基层、中层、甚至上层政权的领导者,还有许多是现代社会相当数量财富的掌握者。以此为参照系,对比一下,“虢叔裔孙序”,或者“虢叔裔孙序”的裔孙们,到了161年后的周定王时期,不仅和郑国统治者的矛盾缓和,而且早已融为一体,甚至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可能超过郑国的平民或者贵族,周定王还有“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的必要吗?
    5、“虢叔裔孙序”离开郑国到太原地区阳曲的主观愿望性不存在。从郑国当时的政治形势看,周定王时期,郑国已沦为弱小之国,与争霸的晋、楚两国夹缝中求生存,先是被迫参加楚国的盟军与晋国联军作战失败,后又被迫参加晋文公称霸的盟会。因为这个盟会就在郑大门口践土(今河南荥阳)召开,兵临城下,郑国敢不参加吗?此时郑国把“虢叔裔孙序”当作团结甚至依靠对象、凝聚人心都来不及呢,那里还会迫害“虢叔裔孙序”激化国内社会矛盾呢?“虢叔裔孙序”有必要离开郑国吗?郑国是经济开发意识较强、经济开发比较早的中原诸侯国,郑国东迁中原的早期,就和商人达成联合开发经济的协议,“尔无我欺,我无尔诈”的成语就是来自郑国和商人联合开发的故事。到了周定王时期,地处中原的郑国经济生活水平和繁荣程度可想而知,“虢叔裔孙序”还有必要离开富饶中原的定居生活,到还处于西戎和北狄活动的太原地区阳曲过游牧族式的生活吗?
    6、周王室封“虢叔裔孙序”到阳曲的地域性不存在。太原西周时期是犬戎的活动区,古本《竹书纪年》中曾说,“夷王曾经命令虢公帅六师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获马千匹”,这说明在西周强盛时期太原也是西戎势力范围。查阅东周和各诸侯国疆域地图与史书记载,太原地区在东周时期,既不是周王朝的属地,也不是周王朝的势力范围,太原地区东周时期还在犬戎和北狄的势力范围。当时政治军事势力已经相当强大的晋国,政治活动中心在翼城新绛,因为距离太原比较遥远,鞭长莫及,而不能染指,何况衰落的周王室。无论是东周平王,还是东周定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不是给“虢叔裔孙序”画饼充饥吗!
    7、 “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的处境条件不存在。平王贵为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东迁洛邑时王室的军事实力尚不能自保,还要依靠“七姓十二国”扈从东迁。“虢叔裔孙序”其时已是亡国之奴,郑国可能连家丁都不允许“虢叔裔孙序”保留,“虢叔裔孙序”靠什么力量穿越强盛的晋国,远涉千里到太原地区的“阳曲”呢?
从以上七个方面分析鉴别,《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郭姓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予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责王灭虢,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 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此为氏。”这一记载,每一个基本要素都不存在。
   “ 皮之不存,毛之存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关于郭姓源流的记载,基本要素都不存在,整个记述纯属子虚乌有,郭姓源流的“阳曲”说之争还有必要吗?(其实,“阳曲”原本就是“黄河千里一曲”之泛指,即流向由北而南折为由西而东的拐弯之处,黄河北岸的平陆古下阳一带,与本文所论证的虢序归宿是一致的。何况在 整个周王朝时期直至汉代之前,查遍全中国版图是不存在“阳曲”这个具体地名的。——编者注)
    二、《路史·国名记》中记述的确定性。
    1、从东周时期的政治局势方面分析鉴别,《路史.国名记》中的“夏阳,序之封”的记载具有确定性。平王初迁洛邑,为答谢郑武公扈从东迁,纵容支持郑武公吞并东虢,“虢叔裔孙序”在政治上无法也不能依靠和相信平王。此时,西虢独自拥立携王与平王分庭抗礼,与郑武公水火不容,在政治上反对平王纵容支持郑武公吞并东虢的作为,同情也愿意接纳同为一个族氏的“虢叔裔孙序”。“虢叔裔孙序”也只能把同为一个族氏的西虢视为唯一可相信依靠、有能力保护自己的诸侯国。
    2、从东周时期的政治关系方面分析鉴别,《路史·国名记》中“夏阳,序之封”的记述具有确定性。东周时期,东虢封地制(今河南荥阳)周王室洛邑(今河南洛阳)、西虢(今河南三门峡)都处在今天的河南省内,东虢的诸侯国封地和周王室的京都辖地边境相连,东虢封地制(今河南荥阳)和西虢(今河南三门峡)距离仅二百多公里,和西虢的东部边境渑池一带还不足二百公里。“虢叔裔孙序”要投靠同为一个族氏的西虢,可以从东虢的诸侯国封地途经东周王室的辖地,然后直接进入西虢边境,投靠西虢。
    3、从东周时期的政治地理方面分析鉴别,《路史·国名记》中“夏阳,序之封”的记述具有确定性。《公羊传》中有“夏阳者何?郭之邑也”的解释,认为“夏阳”即“下阳”,是“ 郭之邑也”。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教授李吉、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主任马志超硕士二位姓氏研究专家,在合撰的郭氏源流研究论文中引用《路史·国名记》之记载:“夏阳,序之封,晋灭之,今陕州平陆。”二位专家学者认为:根据《路史·国名记》的记载,虢序受封的的确切地理位置,是今天的山西省平陆县,是西虢国在黄河北岸的疆域,是西虢国的边邑城市下阳。
    郭沫若先生则认为山西省平陆县的虢邑下阳是东虢的分支, 他在1959年《文物》第一期《三门峡出土铜器二三事》中说:“大阳乃汉所立县,故城在山西平陆东南十五里许,正在三门峡邻近。可知虢季氏乃北虢。北虢乃东虢的分支。”
    4、关于虢国边邑下阳的概况。《汉书·地理志》:说“北虢在大阳” 。大阳为汉代所建立的县,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史记·晋世家》:“[集解]服虔曰:‘下阳,虢邑也,在大阳东北三十里’。《谷梁传》曰:‘下阳,虞、虢之塞邑。’”清乾隆版《平陆县志》载:“金鸡堡当即下阳城也,延袤七里,城里西北隅积石为丘,俗称十二连城。” 这些史书记载,也证实《路史·国名记》中记载的虢序封地“夏阳”即“下阳”,是被封于三门峡地域的西虢的边邑和要塞城市。下阳城故址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张村镇太阳渡村南之金鸡堡与门里自然村。南北长约3.5公里,东西宽约两公里。城垣北、东依地势筑于高岗之上,西、南城垣蜿蜒于台地与山凹之间。城东南低处海拔约330米,东北高处海拔在450米以上。
    5、北虢和南虢是一个诸侯国——西虢,都是西虢的疆域,下阳是西虢的边邑城市。《后汉书·郡国志》:“有下阳城,虢邑,《左传》僖公二年:‘虞、晋所灭’。县(今山西平陆县)东北三十里。”《公羊传》僖公二年“虞师晋师灭夏阳,夏阳者何?郭之邑也”。 清代学者王先谦在《汉书补注》中说:“陕与大阳夹河对岸,故有上阳、下阳之分,亦有南虢、北虢之称,实一虢也”。当************古学家林晋寿先生说:“平陆——陕县之虢地跨黄河两岸,其都城在今南岸的陕县,塞邑下阳在今北岸平陆,后人虽有南、北虢之称,实际上是一个虢。最先辩明这一点的是清人赵一清,其后王先谦、杨守敬也从其说。”林晋寿先生还说:“显然,《谷梁传》和杜预都认为下阳是塞邑而非国家”。下阳位于黄河北岸的“大河之阳”而称“下阳”,上阳位于黄河南岸而称“上阳”,这种有悖地理坐标的命名和称谓,是由周王朝宗法制度决定的。上阳是西虢都邑,下阳是西虢边邑或者塞邑;上阳是诸侯国西虢国君居住的,下阳是诸侯国西虢大夫居住的;在西虢诸侯国中,上阳是大宗,下阳是小宗。公元前658年晋国灭掉西虢在黄河北岸的要塞下阳;接着,晋国于公元前655年十二月丙子朔攻克西虢在黄河南岸的都邑上阳,西虢灭亡。
    综合以上各个方面的分析、对比、鉴别,我们可以认为,西周王朝初期所封的西虢、东虢,最后的归宿在今天的三门峡地域,就是公元前655年被晋国灭掉的三门峡上阳虢国,就是中华成语故事“假虞灭虢”、“唇亡齿寒”所说的三门峡虢国, 就是入围中国二十世纪一百项考古大发现和河南省二十世纪十项大发现,三次考古大发现在国内外引起轰动的三门峡虢国!
  接下页:《后虢国时代的崛起和中兴》       发表于2010年2月1日《山西郭氏文化网》


                      

上一篇: 两个虢国的最后归宿
下一篇: 后虢国时代的崛起和中兴
作者:221.131.61.* 2010/2/2 18:37:47 | 回复楼主 举报 TOP

共有帖子数1篇  首页 1 尾页
标题:
内容:
图片: 如何贴图?
名字: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验证码:

(Ctrl+Enter)

Copyright © Since 2006.12.29 郭池作品 郭池 源码 | 帮助 |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