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 | 失去信号?  

知乎 豆瓣 新浪微博

 切换贴吧QQ经验分享 天文爱好者 美文 投诉举报! Aymi的兴趣释放乐园: 精品 | 热点 | 图片测试 | 公告 
 首页 > 贴吧列表 > 郭吧 > 唐之盛,佛乎——非也!景乎——对也!!道乎——亡也!!! [精品]
回复 2 浏览 2646 
1 唐之盛,佛乎——非也!景乎——对也!!道乎——亡也!!!

唐朝的兴衰之缘,帝王将相的思想行为,究竟是什么教在起主导作用?这是历代与当今各路教派学者与研究人员探研不完的课题。
如果我们尊重历史史实的话,请看我在专栏里将我国唐史学者的著作中的事实,编辑成一份唐二十一帝与郭子仪后裔血缘图表内容,我的【编后语】总结“唐皇十四代21帝世袭简谱可见——自唐高祖李渊618年建立唐朝以来,经唐太宗、高宗+武后四帝,皆非长子承袭;此后17帝中,历贞观太平盛世近百年(705-805年),有一次4位长子承袭皇位的百年高潮,即代宗、德宗、顺宗、宪宗,此时盛唐已逐渐转为衰败;长期以来,帝王与宦官、良臣的关系成了启用或罢免的儿戏,而朝廷内外各种权益的争斗与平衡、边疆内外各种忧患的侵犯与抵御,“如何抗衰兴国”始终成为宦官与良臣日夜要考虑的奏文。这时,宦官与良臣想起已故“再造唐室”郭子仪孙女懿安皇后郭氏居兴庆宫,成了复兴唐室的希望,即拥立懿安皇后之子穆宗为帝(其父宪宗788年11岁封广陵郡王,793年与郭暧长女成婚);820年穆宗即位虽尊郭妃为皇太后,但其舅郭鏦822年暴卒时,连墓碑上的名字都不敢具,时郭氏已有难。穆宗所立恭僖皇后王氏、贞献皇后肖氏(福建人)、宣懿皇后韦氏皆死后追謚,她们所生之子:敬宗、文宗、武宗依次在宦官相扶即位;穆宗传承长子敬宗,再依兄弟间传承,虽然突显懿安皇太后势力及不忘郭氏恩德,但始终未合宦官所意,皆屡屡崩于非命;尤其是武宗灭佛以后,宦官立其祖父宪宗第十三子为宣宗,以断郭氏血缘,宣宗即位淡待郭太后,致使郭太后大和三年(848年)五月的一天,欲跳楼自杀未果,但当夜“暴崩”,过两年郭钊虽为太常卿、检校司徒却于十二月在道卒,郭钊效郭子仪八旬为国尽忠,实我族人之典范,永垂不朽!虽然,宦官再拥宣宗长子懿宗为帝,再貫用“长子传承帝位”之技,“再造唐室”皆未成果,僖宗、昭宗、哀宗难逃官逼民反、内乱外患、“诸侯”群立、藩镇割据五代十国之亡命”。(详见中华郭姓文化研究网——http://www.guoziyi.cn/p.asp?/=302)以上从外表上看,唐朝有二次兴盛时期,即贞观太平盛世近百年与郭子仪“再造唐室”二十多年。我们再以这二个时期的年代去查寻,当时唐朝帝王信仰的是什么宗教,或者比较赞许什么宗教在我国发展以维持帝王的统治等等,就能直观地看到以下结果:
(一) 唐朝之前隋朝我国佛教盛行,但李渊打天下,用的不是佛教思想,而是充分理解流传于我国北方草原民族的景教、摩尼、或崇拜光明与火的宗教(包含后来兴起的伊斯兰教)。中央电视台近三年第二次再播放《贞观长歌》很有意思,这里当时的帝王将相的表演,只要细心观察与探寻谏官魏征、忠臣房玄龄等信仰什么教,用电脑查寻这些人的结果,可知他们笃信景教。然而没人看出唐之盛,佛也。
(二) 兴庆宫是唐朝帝王听景教圣经的场所,也是我郭子仪后裔中皇室人物的居所。唐玄宗(也称唐明皇)时期长安皇城图中东市之上就是兴庆宫,之下就是郭子仪父亲郭敬之居所,再往下是祅祠、亲仁坊——由安禄山、郭子仪、王秀?三家所居。而当时的祅祠就是景教、摩尼、或崇拜光明与火的宗教活动的场所。尽管皇城里佛寺与道观重重,但这只是前朝遗留的宗教场所,无法阻挡为振兴唐帝国而接受景教思想的有为之帝王。

我们不妨看看有学者研究景教在中国的史实时以下说法,以供感兴趣者参考:
1.當五、六世紀之交,聶派行於波斯與東羅馬。波斯王裴洛斯及其後諸王都歡迎傳教,遂向中亞發展,隋末波斯為西突厥所討,阻止聶派東傳,割斷中國與西亞之直接交通。
2.貞觀四年,東突厥為李靖平定,俘頡利可汗,西突厥亦降唐,西域交通復通。西域諸國並推舉唐太宗為天可汗,中亞諸國與唐之關係益密,故聶派教士得至中國傳教。<<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並序>>載:「大秦國有上德曰阿羅本,占青雲而載真經,望風律而馳艱險。貞觀九祀,至於長安,帝使宰臣房公玄齡,總使西郊,賓迎入內。翻經書殿,問道禁闈,深知真正,特令傳授。」
3.阿羅本入華,太宗許其傳教,貞觀十二年,太宗敕建波斯寺,謂:「波僧阿羅本....濟物利人,宜行天下,所司於義寧坊建寺一所,度僧二十一人。」此寺至唐玄宗時,下詔改波斯寺為大秦寺,為我國第一所景教寺院。
4.高宗時,阿羅本受封為護國************王,景教傳遍十道,各州均有寺院,在政府扶持之下,發展極快。
5.武后及睿宗時,景教徒曾二次遭佛教僧侶為難。由此亦反映出其傳教之廣,若景教傳播僅限東西二京,則何致受佛教徒訕謗﹖景教當時之發展已由兩京擴張,甚至西到沙州(敦煌),南至廣州。
6.玄宗即位,景教復得寵遇,玄宗曾命其兄寧國五主至教堂行禮,以示重視。又天寶初年,命高力士送太宗、高宗、睿宗、中宗及玄宗畫像於寺內安置,並賜教堂絹百匹。
7.肅宗時,因舊景教寺毀於安史之亂,下令重建。而當時之郭子儀亦捐助大批金錢,作為復修教堂之用。教碑記:「中書令汾陽郡主,郭公子儀....能散祿賜不積於家.....或重擴法堂,鍚天香以告成功,並頒御饌以光景眾」。德宗亦准許景教傳播,<<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即立於德宗建中二年。
8.武宗接近道士趙歸真,以佛教僧尼眾多,寺院遍國, 損減征稅,鼓勵滅法。會昌五年遂下詔禁毀佛寺,餘波所及,景教亦為所禁毀。唐代之景教,沾染佛教之色彩甚厚,如教士之通稱為僧,使徒與天使稱為法王,甚至在敦煌石室所發現唐時手寫卷之早期<<景教序聽迷詩所經>>竟稱天父為佛,又稱聖道為法,可知其佛化之深。所謂「釋教已厘革,邪法不可獨存」,可知唐代景教之受禁,乃受佛教之累也。
9.自會昌滅佛,中原地方之景教遂衰。惟其在廣州沿海地區者,則以目標較隱,或仍多數留存。直至唐僖宗時,黃巢為亂,攻陷廣州,大肆殺戮,殺回教徒、猶太人、基督教徒和祅教徒。自是,景教之在中國內地者,即陷於式微,各大秦寺均名存而實亡,或名實俱亡也。
景教命名,取「正大光明之宗教」之意。明朝李之藻對景教稱義,亦謂:「景者,大也、炬也、光明也」。
还有学者研究认为:主张走出家庭信奉上帝的基督教,进入东罗马帝国,促成了东罗马家族制的崩溃,但是进入中国不仅没有动摇中国的家族制度,基督徒却服从了中国的家族制,接受了祭祖的仪典。佛教的僧伽制度本是背离家族的,僧侣都是走出家庭,摆脱亲情而遁入空门的信徒,进入中国后,增添了超度亡亲的盂兰会并成为佛教最大的盛典。与家族本无关系的佛教奥义,成为维系家族的重要力量,反映了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汉化,完全接受了儒家传统。
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教派,景教教派的大主教因主张基督具有神和人的双种属性,被正统派斥为异端,处以死刑,他的信徒逃亡东方,于公元六世纪左右传入中国。
景教传入中国不久,唐太宗就下诏,出钱帮助景教僧在长安建了座波斯寺。景教在中国传播得相当迅速,唐高宗时,于各州各置景寺,达到了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的兴盛阶段。但是到了公元845年,唐武宗下诏毁天下寺4600座,并且“勒大秦、穆护、祆三千余人,并令还俗,不杂中华之风。”景教在中原趋于泯灭,景教徒开始向西迁徙。当时西域对宗教信仰很宽容,随即成为景教传播的中心。马可波罗游记记载:说叶尔羌、喀什、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和田、库车、巴里坤等地都信仰景教。

(三) 李渊之孙媳——武则天笃信佛教,她称帝改国号为周,导致唐朝几乎夭折,幸有唐玄宗主政,才有贞观盛唐之举,这与護國************王阿羅本之景教传教密切相关,已是不辨之实。
(四) 唐二十一帝,凡迎佛骨舍利、凡信道士服仙丹者无不夭折,哪能领导唐帝国走向繁荣昌盛?
总而言之,无情的历史史实告诉我们,唐之盛,佛乎——非也!景乎——对也!!道乎——亡也!!!
                              莆阳郭养法于福州家中      2010年5月8日

帖子相关图片:
查看原图
上一篇: 郭子仪---佛教乎?景教乎?(四)
下一篇: [寻根]请帮忙寻根2
作者:120.41.89.* 2010/5/8 1:49:18 | [已有2人回复]回复楼主 举报 TOP

2 回复:唐之盛,佛乎——非也!景乎——对也!!道乎——亡也!!!

回族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渊源
公元1625年(中国明朝末期),在陕西省西安市的西面,有人无意中挖掘出一块石碑,据说其地即当年唐长安波斯寺旧址,后该碑就近安置在崇仁寺内(西安城墙西门外四五里处)。
碑额刻楷书"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三角处刻有“莲花十字”图,左右配以云纹花草饰,形制由螭首火球、碑身、龟趺三部分构成。《长安志》卷十京城四,“贞观十二年为大秦国胡僧阿罗斯立”;《唐会要》卷四十九:“波斯僧阿罗本远将经教,来献上京”;宋敏求《长安志》云,‘布政坊西南隅有胡袄词,醛泉坊又有旧波斯胡寺。’又云:‘义宁坊有波斯寺,十二年大宗为大秦国胡憎阿罗本立’。(大秦即古波斯,历史上曾被部分学者误认为古罗马)
碑上的铭文正文共有1695个字,分为36行,每行62字。在正文的后面和两边,还刻有人名及职务。碑文的撰写者自称是“大秦寺僧景净述”,书写者为“朝议郎前行台州司参军吕秀岩书”。从碑文可以看出,这块碑立于公元781年(唐建中二年)。景教碑是世界四大著名石刻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景教碑建立于唐德宗建中2年(781),碑文的撰写人教长景净是波斯人,他的中文功底深厚、学识渊博。碑文简述了波斯景教在中国唐代的流传情况,唐朝贞观9年(公元635年),景教由阿罗本从波斯传入西安。唐太宗派高级官员携仪仗队去郊外“宾迎入内”,给予礼遇和支持,让他在宫殿里译经,在内廷中布道。并下诏许:准他在京畿建造大秦寺、于诸州各置景寺,崇阿罗本为“镇国************主”。景教在唐朝有了很大的发展,享有“法流十道、寺满百城”之盛况。仅陕西境内就设有西安、三原、周至、大荔、凤翔、安康、汉中教区,东南沿海、华北和甘肃一带也有不少分布。
清代著名学者董佑诚《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跋》说到:“大抵西域清教皆宗佛法,后来更创新奇,灭弃旧教,故或奉阿丹,或奉耶助,而清真寂灭诸旨,则彼此同袭。回回之教出于大秦,欧罗巴之教,复出于回回。碑称三百六十五种,肩随结辙,及真寂、真威、升真、真常、真经,既与回回数相合。”
梁廷枏在《耶稣教难入中国说》中,也证实了这种说法:“合观诸说,则末尼本同回回,而回回本同景教…。”又说:“《景教碑》一曰“常然真寂”,再曰“戢隐真威”,三曰“亭午升真”,四曰“真常之道”,五曰“占青云而载真”。其以真立教,最为明晰。而今之清真寺,人称之曰回回堂,其自称则曰真教寺。”
唐朝中国境内的“景教”,曾是基督教东方教会聂斯托利派的称谓。在中国又称波斯教或波斯经教,该教于5世纪形成于波斯(古时也称大秦),始创人是出生在今伊斯坦布尔的聂斯脱里,431年聂斯托利派在全基督教宗教会议上被裁为异端,聂斯托里及其追随者被驱逐出境,流亡波斯等地。在波斯得到波斯国王的支持,遂成立教会,致力于向东方传教。因此,中国史籍又称景教为“大秦教”或“波斯教”。7世纪时,随着丝绸之路的兴盛和大量西域胡人的东来,聂斯托利派在中亚和中国已有相当大的影响,它在传人中国后不久自称景教,“景”在古代为大光明之意。历史上记载,一些景教人士医术高明,以眼科、消化科见长。
隋唐时期从波斯而来宗教,除景教外,还有袄教、摩尼教,这三个宗教被统称为三夷教。三个宗教同有光明之义,不对外传教,不翻译经文。信奉三夷教的只有胡人,没有汉人。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迅速衰退,社会上也出现了民族矛盾,各种宗教间明争暗斗,互相攀比,其中以佛道争斗最为突出,成为社会一大负担。为使不杂中华之风,异族和外来宗教列入被排斥之列,在加上政治、经济多方面的原因,在会昌二年(842年),唐武宗发起了持续六年的灭佛运动,史称“会昌法难”,矛头指向非中国所固有夷狄之法,佛教和三夷教(祆教、摩尼教、景教)。《灭佛法诏》记载:“有司宣告征镇诸军、刺史,诸有佛图形象及胡经,尽皆击破焚烧,沙门无少长悉坑之。”
唐朝政府勒令,除东西二都(长安和洛阳)可以留寺两所,各节度使治所留寺一所外,其它寺庙全部拆毁,僧尼全部还俗。《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八记载:“余僧及尼并大秦穆护、祆僧皆勒归俗。”
此次灭佛的成果是,为唐王室收缴了良田数千万顷,强迫还俗的僧尼26万人,拆寺4600所。拆寺的木料用来修缮政府公寓房舍,金银佛像上交国库,铸铁佛像熔铸后制造农具、铜像及钟、磬等物熔化后制为钱币。解放专供寺院当役夫的百姓50万以上。这次废佛行动也使唐朝政府得到大量财力、物力、土地方面的好处。日本僧人圆仁目击记述:山东、河北一带的寺院,到处是“僧房破落,佛像露坐”,“寺舍破落,不多净吃;圣迹陵迟,无人修治”(《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在江南地区,也是“刹宇颓废,积有年所”(《金石萃编》)。
唐武宗“灭教”之后,原本信奉景教、祆教的回回人大部分汇入到西域老乡同为崇尚光明的摩尼教中,其他零散流落者则淹没在汉人汪洋中。摩尼教在宋代又改称为明教、明尊教并再次兴盛就是后话了。至此景教在中国内地不复存在,只有在西域的波斯中亚地区尚有留存。后随着元朝的建立和西域军人、学者、工匠等东来,景教二度传入内地,信奉者除了西域回回人外还有部分蒙古人,这个时期的波斯景教被蒙古人称做“也里可温”,是蒙古语“有福缘之人”的意思。但是随着1368年元朝的落幕和明王朝建立,“也里可温”也随明教的被禁绝而消亡,这意味着波斯景教的第二次来华又以被朝廷压制而告终。 此时,景教故土——由于先期阿拉伯伊斯兰教军团的入侵,波斯和中亚等西域地区的摩尼教、景教、佛教影响力已逐渐衰弱。替代其昔日兴盛地位的是伊斯兰教,并已基本确立了在当地的统治地位。
景教在中国的历史是回族历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三夷教和基督老教(不吃大肉)在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这是历史事实,纵然当时被裁为异端而驱逐。但它并不属于中国当代基督教的历史,因为中国基督教实为基督新教,景教在元代第二次出现并消失的时候,基督新教还不存在。基督教真正开始在中国传播的时间是1583年才开始,这一年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在肇庆传教建基督堂,1601年,利玛窦与西班牙教士获准长驻北京传教。此后,西方耶稣会传教士才纷纷来华,18世纪初放建立澳门、南京和北京三个主教区。这时的基督新教传教的对象主要是汉族,也不禁食猪肉。单就这两点而言,起码与唐元时代的景教的不对外传教,不食猪肉差异很大。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现陈列在西安碑林第二室,它象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中外游人,人们在它面前留连忘返、摄影留念,人们称颂它是研究中、西交通史的珍贵资料,是缀在丝绸之路这条五彩丝带上的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是大唐盛世中外友好的历史见证。。
郭浩军转贴自回族在线

作者:115.196.186.* 2010/5/8 17:43:23 举报 TOP

3 回复:唐之盛,佛乎——非也!景乎——对也!!道乎——亡也!!!

《唐之盛,佛乎——非也!景乎——对也!!道乎——亡也!!!》配图

帖子相关图片:
查看原图
作者:aymi 2010/5/11 22:01:47 举报 TOP

共有帖子数3篇  首页 1 尾页
标题:
内容:
图片: 如何贴图?
名字: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验证码:

(Ctrl+Enter)

Copyright © Since 2006.12.29 郭池作品 郭池 源码 | 帮助 |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