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 | 失去信号?  

知乎 豆瓣 新浪微博

 切换贴吧QQ经验分享 天文爱好者 美文 投诉举报! Aymi的兴趣释放乐园: 精品 | 热点 | 图片测试 | 公告 
 首页 > 贴吧列表 > 天文爱好者吧 > 宇宙起源新说(上篇:十一、“能态空间”与“零能态域”)
回复 0 浏览 3027 
1 宇宙起源新说(上篇:十一、“能态空间”与“零能态域”)

十一、“能态空间”与“零能态域”
众所周知,我们的物理学是取物质体的背景为“真空态”——既“纯几何空间”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即是我们早已经发现了“物质体”的“引力场空间”,提出了“时空”的概念,但我们的物理学不管变得怎样复杂,我们一直没有对实际存在着的“能态空间”做任何简化或者合并处理,其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时空”是随着“物质体”的位置变化“瞬息万变”着的,我们将两者做任何形式的简化或者合并处理,迎来的都会是更复杂。可我们依托“纯几何空间”来处理或研究“能态空间”(引力场空间)在数学上反映出来的复杂,我们通过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就足可见其一斑。实质上,有了万有引力定律对“能态空间”的精确描述以后,我们将所有“物质体”在“纯几何空间”里的“动力学”转化成“物质体”(既平衡体)在“能态空间”里的“稳态运动”和“能态平衡作用”,在物理学的许多新领域里都会将问题直接简化,譬如漩涡态,我们只要瞄准漩涡态中心的“引力源”和伴存在“引力源”周围的引力场空间——“能态空间”的能态分布规律,再根据“稳态运动”原理——既物质体的能位(动能)只有与“能态空间”的能势位相吻合时,才能沿其闭合的等能势线在“能态空间”里永恒保持稳态运动。这就启发我们:1、物质体保持稳态运动是物质体在“能态空间”里的平衡状态,既平衡等于稳定存在,稳定存在也等于平衡。2、“能态空间”总存在着闭合的等能势面,其实质是不同的闭合的等能势面的集合。3、“能态空间”相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确定的物质体的稳态运动来说,其闭合的等能势面均表现为闭合的等能势线。4、因为任何物质体的几何体积都不为零,所以,任何物质体在“能态空间”里做稳态运动都存在着“微重力”,在“微重力”的作用下,物质体的稳态运动总表现为围其“中心”能位的能态振荡——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在太阳产生的引力场空间既“能态空间”里,沿着椭圆轨道的周期运动所对应的就是稳态运动,我们计时所用的“年”所对应的就是地球的这种稳态运动的周期。故“能态空间”对物质体的平衡(调节)作用是永恒的。5、在“能态空间”里,物质体的“能位”也表现出矢量性。但对于稳定的漩涡态来说,漩涡态的自旋方向是确定的,因此,我们可以将“能位”标量化。也就是说,在研究或处理漩涡态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完全不考虑“能态空间”对参旋“物质体”的极其复杂平衡作用过程,而只考虑它的稳定结果。我们考虑漩涡态的变化,只考虑其“能态空间”的变化也就足够了。在建立星球和基本粒子的“椭球漩涡态”时,我们采用“能态空间”来判断和处理,要比我们采用传统的“纯几何空间”去进行判断和处理简单和省事的多。因为采用传统的“纯几何空间”去进行判断和处理,所对应的只能是“能态空间”对参旋物质体平衡作用的过程,给数学留下的几乎是没有办法完成的浩繁工程。而漩涡态却恰恰又是宇宙中星系物质稳定存在的最普遍的形式,那些看上去不是呈漩涡态形式稳定存在着的星系物质,如果基本粒子真的就是“椭球漩涡态”的话,那么,它们的“骨子”也都是漩涡态。我们只要建立起饱和“椭球漩涡态”和不饱和“椭球漩涡态”这两个概念,对于宇宙中所有星系物质的稳定存在形式,我们都可以用一个“漩涡态”来统一概括。只有在漩涡态与漩涡态相分离开的间隙里,才对应着基元体的稳定离散态——也就是说,宇宙中所有“平衡体”的稳定存在方式,只对应着“漩涡态”和“离散态”这两种基本方式。或者更具体点说,当“平衡体”的几何体积都一样时,只对应着离散态的稳定存在形式;当“平衡体”的几何体积不一样时,它们的稳定存在形式必然对应着“漩涡态”。如果基本粒子真的就是“椭球漩涡态”的话,我们所面对的宇宙图像就如此简单。
宇宙图像真的就如此简单吗?我们大家之所以会心存疑惑,那是因为我们身边的物质体的运动都表现为深陷在“微重力”(指重力)场中的运动,由我们的“原始感觉”所支配的“原始意识”,总让我们认为所有物质体或粒子体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是可以紧挨在一起的,这种意识直接决定着我们对物质体内部结构的理解,在我们看不到或看不清的地方,使我们的逻辑判断落入误区。譬如我们总认为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我们在地球表面上看到的现象一样,除了随着相对于地表的深度变化,物质的质量密度和温度都在升高以外,其余的和我们在地表面上看到的物质现象并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因为有火山不断喷发,则更坚定了我们对地球的“地核”是“热核”的判断。试想,“地核”的质量密度是那么高,“地核”的温度也是那么高,从能态的角度去理解,其对应着的应该是“爆炸态”(极不稳定态)啊!而地球只所以没有爆炸,是因为“地核”对其外面的物质层——地幔、地壳产生的“万有引力”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不够而又使地幔、地壳存在着的重力作用维持着“地核”之极不稳定态的稳定。真的是这样吗?一百个人中会有九十九个人相信,剩下的一个人也是“半信半疑”。再譬如我们对“原子核”的组成结构的理解,我们也总认为中子和质子在其“强作用”(吸引作用)的作用下是紧挨在一起的。而我们则承认电子是绕着“原子核”高速旋转的,在万有引力和电场力(质子和电子之间的异性电荷吸引力)作用下,电子不得不高速旋转,否则,必将发生“原子坍塌”事故……这些观点其实都是说给一般常人听的,在学者、学家的心目中,其实他们早都已经揣摩出其中的“粗糙”,因此才有了他们在微物质领域的更深入、更复杂、同时也是更困惑的探索——他们将“原子核”的组成结构和“核子”之间的力作用想象的越“周密”,遇到的复杂和困惑就越多,当他们又将研究的层次推向基本粒子及其内部时,最终又导致出“观点林立”的非常不正常的局面——如果是走向了集中、统一和简单,这才是“归一”的正确方向——宇宙或大自然的最基本存在必须归其“一”,否则,宇宙或大自然的秩序不可能这样有序。老子的自然观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虽然帮助我们解决不了具体问题,但却为我们确定了基本方向,所以,其作为一个确立的自然哲学观点是非常有价值的。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这一点,我们所提出的所有具体所指不同的“大统一理论”的设想,都是老子的这一自然哲学观点的具体体现。不管我们最终找到的宇宙或大自然的最基本存在所对应的这个“一”的具体意义是什么,都会套进老子预先为我们设定好的“万物”生成的总框架。
实质上,我们找回一下我们人类的“原始感觉”和这种“原始感觉”伴随着我们人类不断认清自然而产生的“认识升华”也不是没有一点意义的。不以“温故”,何以“知新”?
就我们人类对宇宙的解读而言,古西方人比起我们古东方人来说,并没有多值得骄傲的地方。公平而论,两方应该算是交了个平手。我们古东方有“大伞罩着一个棋盘”之象,古西方则有“大乌龟驮着一块平板”之比。公元后二百年间,我们东方有了“浑天说”,西方则有了“地心说”。巧合的是,“浑天说”把地球视作宇宙的中心,“地心说”就不用再多加解释了,其命题本身的含义就是指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浑天说”在东方称雄千年之上,“地心说”在西方也享尊千年之余。至于谁早了谁多少年,谁又晚了谁多少年,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东、西两方都出现了“千年停滞不前”的同一现象。也就是说谁也没有能再超过谁半头,从结果上看,又有何值得炫耀的呢?直到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临终前发表的《天体运行论》完整地提出了“日心说”,将宇宙的中心由地球移向太阳,东、西方才算分出了胜负。至此以后,随着世界科学“一体化”的逐渐成熟,我们东方人一直跟在西方人的背后,仰望着西方人那高大魁伟的背影,小心地一步一挪地向前跟进着。
说起西方人的骄傲,哥白尼的“日心说”应该说是一个起点和标志。将宇宙的中心由地球移至太阳,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决非只是宇宙中心位置的简单迁移,而是我们人类宇宙观的根本转变,它标志着我们人类实现了自我超越,真正迈向宇宙的开始。然而,要向宇宙的深处实质性的迈进,仅凭“肉眼观测+思维想象”是远远不够的,得有拿得起又放得下的实实在在的科技手段。“浑天说”和“地心说”只所以同时出现“千年停滞”,是因为古东方和古西方在观测手段上都遇到了“技穷”的尴尬。哥白尼的“日心说”其实也只是观测精细的结果,而并非是观测手段的提高。从“日心说”的提出到“日心说”的确立,西方人走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的艰难历程,如果没有伽利略望远镜的发明和借此发现的木星的“多颗月亮”,是推不翻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所设想的“所有的东西都必须围绕着地球转”而确立了千年之上的“地心说”的统治地位的。仅凭观测手段确定的结果是零乱的,也是缺乏说服力的,既是伽利略已经获取了木星的“多颗月亮”的铁的证据,证明了并非“所有的东西都围绕着地球转”的设想的不成立,“地心说”还会强词夺理,坚持说木星的“多颗月亮”仅只是绕着地球的复杂运动而已……由此看来,对权威的迷信有多吓人吧。直到1687年牛顿的《数学的自然哲学原理》将数学物理搬进宇宙,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揭示出天体的运动规律,才使我们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走上了理论轨道。
从粗糙的目测到利用望远镜的细致观测,再到数学物理理论的精确推演,我们人类认识和解读宇宙的方法可谓说是进了一步又一步,然离我们认识宇宙本质的最终距离依然还很远很远。在20世纪前,宇宙给我们的感觉一直是“恒态”,我们描述物体运动所确立的空间是绝对的,时间是均匀的——即一秒一秒均匀的流逝,它既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点。这种观念同时也固定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观念——宇宙以一种不变的状态已经存在了无限长的时间,也将会再继续无限长的时间。也就是说我们面对的宇宙是永恒的。
对光的本质的认识应该回溯到1865年,麦克斯韦成功地将电和磁统一起来,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把光包括进了电磁波之中——光呈现电磁波的所有特性——也就是我们人类用肉眼就可以直接感觉到的电磁波。至此,我们人类才真正获得了探测宇宙最科学最先进的手段——光手段。麦克斯韦理论预言:光或者说电磁波应以某一固定的速度运动。为了验证麦克斯韦对光速的预言,1887年,麦克尔逊和莫雷共同进行了一次十分严谨的测量光速的实验,测量结果表明,无论是沿着地球运动的方向,还是沿着与地球运动垂直的方向,所测到的光速完全一样。

〖麦克尔逊——莫雷实验〗(原理参考)
实验目的:寻找电动力学规律成立的绝对参考系,即与以太静止的参照系。
实验假设:
(1)假定电磁场方程在绝对惯性系中严格成立(地球上认为近似成立)。
(2)在“以太”中光速各项同性,且恒等于C,而在其它参照系中,光速非各项同性〔由伽利略变换可知〕
(3)假定太阳与以太固连,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就应当是地球绕太阳的运动速度。
实验装置: M为半反半透膜,M1 、M2为补偿板。M1 = ,M2 = 。设地球相对“以太”的相对速度为v(在地球上认为太阳、以太相对地球速度也为v)。光在MM1M和MM2M中传播速度不同,时间不变,存在光程差,因此在P中有干涉条纹存在。当整个装置旋转900以后,由于假定地球上光速各向异性,光程差会发生变化,干涉条纹也要发生变化,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可以反推出地球相对以太的速度。
理论计算:(按照经典理论)
已知在地球上光沿x轴正向速度为C+v ,在 系中光速为C,且各向同性,光沿x轴反向速度为C-v, 光沿y轴正、反向相速度均为:
光沿MM1M的传播时间:
光沿MM2M的传播时间:
光程差为:
仪器转动90°后:
由于光程差不同,旋转后干涉条纹应当移动。
移动个数:
在麦—莫1887年实验时用(纳黄光)。
若认为地球相对以太速度为地球相对太阳速度,则,实验精度为0.01个。
实验结果:干涉条纹移动上限为0.01个,这样反推出地球相对以太速度大约为: 。以后又做了许多实验,结果相同。可以认为条纹没有移动,即地球相对以太静止(后来的许多次类似实验,精度越来越高,1972年激光实验为: )。这一结果引起很大轰动,但仍然有许多人不认为是理论计算有问题,而是在经典时空框架下……(引用语)

!!!特别提请注意,麦克尔逊——莫雷实验 “原汁原味” 的结果应该表述为:“可以认为条纹没有移动,即地球相对以太静止。”

“狭义相对论是由爱因斯坦在洛仑兹和庞加莱等人的工作基础上创立的时空理论,是对牛顿时空观的拓展和修正。 爱因斯坦以光速不变原理出发,建立了新的时空观。”(引用语)
也就是说,爱因斯坦抓住了光“不变”的传播速度,并以“光速不变原理”提出了新的时空观。而“以太说”随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确立,渐渐隐匿了踪影。
狭义相对论所确定的观测者与宇宙空间里的运动体的位置及运动关系的确定方法不一定是最准确的,然至少是非常精确的,其最终要取决于爱因斯坦所选取的这把“光尺”是不是一把绝对的“刚尺”,假若爱因斯坦所选取的这把“刚尺”真的不发生任何“弹变”,那么,它对应的应该是准确。假若爱因斯坦所选取的这把“刚尺”还存在着“弹变”,那么,它对应的应该只是精确。对于宇宙空间里接近光速的运动体所表现出来的“异象”,和等于光速的运动体的质量变为“无穷大”,以及超过光速的运动体的“不可能存在”,都在挑战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其实,狭义相对论所对应的“精确验证”都是以远远低于光速的运动体为检验对象的,即是爱因斯坦所选取的这把“刚尺”存在有“弹变”,相对于这把长度等于光速值的“长尺”来说,也是微不足道的。假若真是这样,牛顿就被“冤”了,牛顿的“苦恼”其实大家就是不说也都明白,在“不着边”的宇宙空间里,牛顿只是找不到“绝对静止”的“参照系”罢了。
哈勃也抓住了光——光谱的多普勒效应,并借助他(或他们)自己的发明——哈勃望远镜,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不仅发现了“河外星系”,继而又揭示出了宇宙的“膨胀”状态——既所有的河外星系都正远离我们(银河系)而去,这个结果着实把我们人类都吓了一跳——宇宙的“膨胀”状态——“无视”万有引力存在的宇宙“大象”第一次对我们确信无比的万有引力定律提出了质疑,但我们谁也没有敢造次万有引力定律,比照我们熟悉的能量爆炸现象,谨慎提出了“大爆炸理论”。
至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大爆炸理论”又被我们新观测到的数据和更精确的计算结果,既“宇宙的膨胀在加速……”所“撼动”,“大爆炸理论”还能坚挺多久,谁也不会冒昧地去说什么,在新的理论未确立起来之前,我们会像敬护“天神”一样,虔诚地守护着这团“和气”。
我们都想从“大爆炸理论”的模型中对应找到基本粒子生成的物理条件、过程和方式,应该说半个世纪又过去了,我们并没有如此幸运。我们也曾多次通过高能粒子的撞击试验,试图通过基本粒子的破裂和变化去找到答案,其结果是我们的运气依然不佳。我们到底错在了哪里?是在什么地方就支错了方向?我们是不是在越走越远?我们是不是需要从头假设?台风的“风眼”里,龙卷风的中心都会蹦出来个非常强的“引力源”,真是奇了怪了。截止目前,我们已经探知的“引力源”的存在形式归纳一下,可分为:1、物质体——所有以基本粒子为物质基础组成的形态体。2、“黑洞”——其普遍存在在漩涡态星系的中心,其引力强度非常强。3、台风和龙卷风的中心对应着的有可能是“非常稀薄”的气体分子空间,它们的引力强度也非常强——从台风形成前和形成后所对应的热气团(水蒸气)的两种状态推断,夹在台风未形成前和形成后之中的“落雨”现象,很有可能是产生和维持其“引力源”存在的直接因素——龙卷风落下的是冰雹。热气团遇到冷空气的侵袭凝结成水珠,水珠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落下而导致其原来占据的空间成为稀薄的气体分子空间(最起码是这样)。落雨的强度越强,对应的气体分子空间越稀薄,其产生的引力源的引力强度也对应越强。如果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落雨”现象和台风的加强和减弱是对应着的,那么,就等于我们的这种观点获得了支持。龙卷风落下的是冰雹,应该属于强冷空气的侵袭,且热气团的水汽浓度有可能也远低于饱和态,水汽遇强冷迅速凝结成冰雹落下以后,形成的漩涡态表现强烈的气体分子的漩涡。龙卷风在其涡旋的轴线方向上,可以将地面的零散物体迅速吸气,是其引力强度远远大于重力作用的结果。台风和龙卷风的这种“引力源”都表现为非常不稳定,一旦这种“非常稀薄”的气体分子空间被气体分子填饱和,也就跟着消失。显然,我们坚持认为太空的背景是“真空态”是无法理解台风和龙卷风中心的这种气体分子的“非常稀薄”的,它再稀薄,还能“稀薄”过“真空态”吗?如果我们用“能态空间”的观点来统一这三种不同形式的“引力源”,再如果我们可以通过“零能态域”来分别代替它们,而使它们在“零能位点”上取得统一,很可能就会找到答案。我们不妨来尝试一下,既根据我们对宇宙或大自然的最基本存在的设定,认为基元体是构成宇宙或大自然的最小最基本的“平衡体”,那么,每一个基元体相对于它自己来说其能位都反映为零,成为最小最基本的“零能位域”。宇宙形态体以外的自然平衡态,其整体的能位也反映为零,成为最大的“零能位域”。有多个基元体构成的“几何稳定态”相对于其自身来说,其能位也反映为零,成为与其几何体积相对应的“零能位域”。所有的“零能位域”都可以被确定为自然平衡的方向。所有的“零能位域”相对于它“零能位域”来说,其能位都表现为高于零,因此,它们都将朝向“零能位域”的方向回归自然平衡态,这就表现为我们非常熟悉的“万有”方向——既万有引力。“零能位域”的几何体积越大,所表现出的“方向”对应也最强,所以,几何体积小的“零能位域”总是被几何体积大的“零能位域”所控制,表现为我们非常熟悉的漩涡态。而几何体积一样的“零能位域”,谁也控制不了谁,谁也离不开谁,只能“和平共处”而求以互稳,最终表现为我们非常熟悉的稳定离散态。在离散态内部,一旦因为某种原因出现了“亏态”,其“亏态域”就等价为“零能位域”,转换为周围且小且等的“零能位域”的最大的自然回归方向,形成漩涡态。如果我们将由多个基元体组成的能保持稳定的“几何稳态态”定义为“实零能位域”,而将无数(数不出来)多个等“零能位域”所组成的稳定离散态内部出现的不稳定的“亏态域”定义为“虚零能位域”,就等于我们通过“零能位”将或“虚”或“实”的“引力源”统一了起来。也就是说,基本粒子、星球、星系所对应的“稳定核”叫“实核”,而台风和龙卷风所对应的“不稳定核”叫“虚核”。“实核”和“虚核”都可以产生实实在在的引力场空间。那么,在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物理学中,“亏态”的具体物理含意是什么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所有的“零能位域”,其周围都伴存着与其几何体积(我们习惯称其为质量)相对应的引力场空间,“零能位域”的几何体积越大,其引力场的有效作用空间(球体空间)对应亦越大。反之,其引力场的有效作用空间(球体空间)对应亦越小。我们所谓的“亏态域”,可以泛指其周围所有的“零能位域”的引力场空间在“亏态域”内,其能势位都表现为零。
如果我们对宇宙或大自然的“最基本存在”的设定是正确的,或者说是成立的,我们就可以将整个宇宙形态体“尽收眼底”,既在宇宙形态体(近似对应着一个正球体)的里面,是能位高于零的自然平衡态的失衡态。在宇宙形态体的外面,是能位等于零的自然平衡态。既然所有的星系物质伴随着整个星系都是在加速远离宇宙形态体的中心,那么,在宇宙形态体的“中心域”,留下的只能是纯一的基元体的稳定离散态。随着所有的星系物质伴随着整个星系不断远离,这种纯一的基元体的稳定离散态的几何体积也会跟着不断扩大,在各个方向都保持着均衡的“外引力”——既宇宙形态体以外的整个自然平衡态(“零能态域”)所产生的“负态”(其引力自负球面指向宇宙形态体的几何中心的)引力场空间的作用下,这种纯一的基元体的稳定离散态会自最中心开始逐渐形成负载有均衡的法向张力的自然平衡态的“势态”,随着这种负载有均衡的法向张力的自然平衡态的“势态”的几何体积不断扩大,与宇宙形态体以外的整个自然平衡态的几何体积相对达到某一个“临界值”的时候,会导致这种负载有均衡的法向张力的自然平衡态的“势态”突然“消势”而开始新一轮的“宇宙运动”——整个大自然的运动真的是在这样周而复始吗?我们都可以展开我们自己的想象,最起码我们谁也不会再为宇宙起源时所需要的那份“初始能量”再添白发。

上一篇: 宇宙起源新说(上篇:十、“类星体”之“累”)
下一篇: 宇宙起源新说(上篇:十二、地震与火山喷发)
作者:老圃 2011/2/23 9:58:11 | 回复楼主 举报 TOP

共有帖子数1篇  首页 1 尾页
标题:
内容:
图片: 如何贴图?
名字: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验证码:

(Ctrl+Enter)

Copyright © Since 2006.12.29 郭池作品 郭池 源码 | 帮助 |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