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 | 失去信号?  

知乎 豆瓣 新浪微博

 切换贴吧QQ经验分享 天文爱好者 美文 投诉举报! Aymi的兴趣释放乐园: 精品 | 热点 | 图片测试 | 公告 
 首页 > 贴吧列表 > 天文爱好者吧 > 宇宙起源新说(下篇:十七、基本粒子的“椭球漩涡态”结构……)
回复 0 浏览 2653 
1 宇宙起源新说(下篇:十七、基本粒子的“椭球漩涡态”结构……)

十七、基本粒子的“椭球漩涡态”结构及其态结构的物理意义
我们用“基元体的稳定离散态”代替了“太空”——所有物质态(漩涡态)之间的间隙既“真空态”以后,我们很快便会意识到,宇宙或大自然中实际存在着空间只对应着“能态空间”和“零能位域”(离散态中的“亏态域”所对应的引力场空间以外既能势位均反映为零的意义上的“虚核”)。由于我们的物理学是建立在纯几何空间基础或者曰背景上的理论体系,所以,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不得不将“能态空间”和“零能位域”叠放在纯几何空间上去细加表述。也就是说,我们传统理解的空间是宇宙形态体内的物质体在几何位置上的区别和反映,是伪空间。我们过去所总结出来的物理定律都是建立在纯几何空间的基础之上的,它们之所以会被局部验证是正确的,是因为我们过去所从事的实验室实验都紧缩在非常小的空间里,存在着空间的“微分”效应——同一能势线非常接近直线,同一能势面也非常接近平面。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不管搞的怎样复杂,怎样深奥,怎样折磨我们的思维和想象,但广义相对论对“空间”的概念的引申,只有到了这里,我们才能见其具体实在的物理意义。
在回答星体运动和宇宙起源这些大尺度问题上,“空间”一直是折磨着我们的思维和想象的一个“魔”——我们将它视为“真空态”,最终导致我们一直无法回答这么多星系物质从何而来;我们将它视为绝对静止和平直,最终导致我们敲不准星体相对运动的精确位置;我们将它视为无穷大,最终导致我们无法想象出宇宙的边沿。现在,我们将空间的实质归结为能态空间,而将“太空”归结为“基元体的稳定离散态”,这样一来,被“真空空间”打成的所有“科学死结”就全被解开了,不是吗?整个自然都是“物质态”,而我们过去理解的星系物质只不过是浑成自然的最小最基本的平衡体——基元体的漩涡态的复合态而已。
宇宙的“静岸”是自然的平衡态,整个宇宙形态体是自然平衡态的失衡态。其实,自然的平衡态也对应着同一等势空间里基元体的相对静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宇宙形态体内部,所有星球和基本粒子的“核”——“零能态体”,也包括每一个基元体,它们无论在宇宙形态体内保持什么样的运动状态,相对于它们自身来说,也都是自然的平衡态——平衡体。宇宙形态体内所有的物质态,只能泛称为“平衡体”的稳定运动组合态。无论是基本粒子的“核”,还是星体或星系的“核”,它们都是以相对宇宙“静岸”的绝对运动为存在形式的,也就是说它们的能位都不是零,它们作为一个稳定的平衡体,其体积随着它们的运动状态——能位的改变也是在对应发生着收缩或膨胀的,既它们的能位升高,体积缩小:能位降低,体积胀大。也就是说,基元体与基元体之间的间隙由它们自己的运动状态——能位与彼此之间相互提供的能态空间的相对应的能势位来确定。再引申一步说,基元体自身的能位必须与周围其它基元体给它布下的能势位相吻合,如果基元体自身的能位与周围其它基元体给它布下的能势位的出现不吻合,其可以以“潜势能”的形式影响平衡体整体的稳定度,只要其“潜势能”不超过由基元体的能态空间所能够支配的最大限度,其平衡体依然可以保持相对平衡。如果其“潜势能”超过了由基元体的能态空间所能够支配的最大限度,那就意味着其平衡体的相对平衡状态最终被打破,平衡体将发生“碎裂”事故。
从理论上来说,等势空间在宇宙形态体中,既可反映为等势体——平衡体,也可以反映为等势面——平衡体的自引力空间,也可以反映为等势线——平衡体相对于它体的能态空间做稳态运动的轨迹。我们已经知道,基本粒子的生成是伴随着宇宙形态体的“生长”——持续扩展过程发生的。基元体的微浪潮不断“侵吞”宇宙“静岸”获得“基核”,微浪潮卷动的方向也就确定了基本粒子“自旋”的方向。基本粒子“自旋”的方向确定以后,等价于“基核”确定了自转轴,这样一来,“基核”的能态空间就转换成了以“基核”的几何中心为中心,以自转轴为圆心的不同能位的等势圆周线的集合。这些等势圆周线的集合对应基元体所存在的稳定能级其实就基本对应着其基元体的饱和漩涡态。如图所示(很抱歉,示图无法显示):
基本粒子的“粒子”形态结构为什么会呈“椭球旋涡态”——在高倍显微镜下我们已经看清中子呈椭球态而不是正球态,也是很容易理解的。我们可以这样想象,基本粒子的“基核”(为了简化问题,方便讨论,我们只对应讨论“基核”的“静”引力场空间——“静”能态空间。)确定以后,其能态空间也跟着唯一确定。所有的基元体围绕着自转轴顺着同一方向旋转,其都是在自己对应的等势线上绕着自转轴做着匀速圆周运动——稳态运动。或直接认为是在两相邻的“稳定能级”之间做着“能态振荡”运动。稳定的基本粒子的内部不管分有多少旋转层,各层的基元体绕着自转轴旋转的角速度不管怎样不一样,但在基本粒子的表面层,要形成稳定的粒子体,就必须保持一致的角速度,形成相对静止或固定的表面,这样,从基本粒子的赤道面开始分向两侧的南、北极,必然要形成“冰盖”(如图所示),将粒子体“椭长”。位于赤道面上的基元体对应着漩涡态最低的稳定能级——约大于或等于3K(因为太空的绝对温度大约为3K。),从赤道开始沿着粒子体的表面止南、北极点,基元体自转的能位按照正弦或余弦的规律自基本粒子漩涡态最低的稳定能级逐渐减小至零——相对于“基核”。也就是说,相对于“基核”来说,南、北两极点对应的能势位均为“零”。
在自转轴上并“基核”的周围,还存在着基元体“无法”填补的“空位域”——“黑洞”。我们可以这样来设想:1、基元体再小,也是有几何体积的,如图所示(很抱歉,示图无法显示),它围绕着自转轴旋转必然存在着一个最小的半径。2、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我们可以推见,在“基核”的近围,其引力场空间表现出非常高的能势位,而两个基元体之间的平衡距离就是收缩至最小既“相挨”时,所对应的平衡能位(已经达到最大)也满足不了,所以,在“基核”的近围,总留下有基元体无法填补的“空位域”——“黑洞”。同时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出,“黑洞”的外壁其实就是一个基元体挨着一个基元体的坚实无比的“刚壳”,从外面压是压不破的,只有“基核”在对应的运动条件下发生“碎裂”时,其“黑洞”的外壁才会向外散裂开(当然了,利用高能粒子撞击,也是会将其撞碎的——这也正是我们追求高能粒子撞击实验的实验意义)。
沿着自转轴的方向,其能势位的分布越靠近“基核”越高,因此,在沿自转轴的方向并“基核”的周围,总会留下填补不上的“空位域”——既自南或北极点开始至“基核”的表面,会出现一个圆截面开始是缓增,越邻近“基核”增大越快的“空位域”——“黑洞”。如上图——基本粒子椭球漩涡态示意图所示。
根据我们已经发现和掌握的基本粒子的基本事实,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判断:1、基本粒子的“基核”按“几何稳定态”的大小顺序应该对应存在着一个谱系, 中子、质子和电子的“基核”所对应的“几何稳定态”就是这个谱系中其中的三个,而其它所有不能稳定存在的基本粒子的“基核”所对应的都不是“几何稳定态”,或者也是,但由于太小,其“黑洞”外壁形不成坚实无比的“刚壳”,其“基核”非常容易被“高能基元体”破坏。我们已经发现的所有其它不能稳定存在的基本粒子,应该都属于这一类。2、基本粒子以漩涡态的形式储存和集聚着很高的能量,漩涡态解体,必然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我们已经知道,在核反应过程中总伴随有“质量亏损”,也就是基本粒子的丢失。3、基本粒子的质量越大,所对应的基元体的漩涡态也越大,储存和集聚着的能量也相应越高越多。4、凡是能够稳定存在的基本粒子,其赤道面所对应的平面漩涡态,最外旋转层上基元体的能位都一样高。也就是说,我们已经认识的中子、质子和电子所对应基元体的“椭球漩涡态”,其赤道面所对应的平面漩涡态,最外旋转层上基元体的能位都一样高。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本粒子的“粒子”形态结构和我们熟悉的星体的形态结构一样,都是“五脏俱全”的,它们的区别也就是大小不一样而已。如果我们沿与自转轴垂直的方向将其一刀一刀横切成“薄片”,我们会看到,只有处在赤道位置上的“平面旋涡态”遵循着比较简单的规律——我们借助水漩涡建立起来的“平面旋涡态”的规律,而按次序分向两边的“平面旋涡态”在逐渐减小的同时,也逐渐演变的复杂起来,到达自转轴的两端时,我们建立起来的最简单的“平面漩涡态”理论也跟着“完全失效”——“冰盖”所反映的是基元体在微重力场中的“面沉积”行为——就像我们熟悉的地球的地壳表面一样,重力的作用使所有不具备逃逸能位的物质分子都沉积在地壳的表面上。
我们这样建立起基本粒子的“椭球漩涡态”模型以后,要对应找到基本粒子的“电荷”以及“电荷”在其周围所激发的“电场”的具体存在形式,只要弄清在基元体的离散态和漩涡态的交汇面上所发生着什么也就有了着落。但我们很快便会发现,基本粒子的“椭球漩涡态”模型所对应的“电荷”和其激发的“电场”只对应存在在赤道平面上,这与我们的物理教科书上定义的基本粒子的“电荷”与“电场”的存在方式在空间表现形式上就出现了严重的不一致。也就是说,基本粒子的“椭球漩涡态”所对应的“电荷”所激发的“电场”最多只能分布在与自转轴垂直的方向上,甚至更可怜,只存在在与基本粒子的“椭球漩涡态”所对应的赤道平面上,这与我们的物理教科书对基本粒子的“电荷”和“电场”所确定的存在方式和分布方式相差比较远,我们还有必要再讨论下去吗?
实质上,无论我们在物理实验和技术应用方面对物理教科书上对“电荷”和“电场”的定义已经有过多少次验证,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基本粒子的解读,对“电荷”、“电场”的具体存在方式的解读始终是模糊的。甚至对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原子的原子结构也是存在着争议的。在这里,我们只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原子与原子之间靠原子(或分子)引力是怎样紧密、稳定结合在一起的?就可以动摇现行的物理教科书对基本粒子的“电荷”和“电场”的存在方式和分布方式的定义。我们按照现行的物理教科书对基本粒子的“电荷”和“电场”的存在方式和分布方式的定义之所以回答不清楚——甚至连想象也想象不出来基本粒子与基本粒子之间、原子与原子之间确定有序的排列规则,就说明我们原来对基本粒子的“电荷”和“电场”的存在形式和分布形式在认识上存在着的模糊,最终导致出基本理论的不通顺——如果我们建立的基本理论没有问题,利用它解释所有的物理现象和宇宙现象,都应该是一通百通的。不是吗?
现在,我们就沿着我们刚刚建立起来的基本粒子的“椭球漩涡态”模型所对应的“电荷”和“电场”的具体存在方式继续推演下去,看能不能走出一条通途。
通过基本粒子的“椭球漩涡态”模型我们不难看出,基本粒子的“电荷”只对应存在在赤道面上,因为不同的基本粒子,只有在赤道面上,其漩涡态最外旋转层上的基元体才对应着相同的能位。也只有赤道面上的“电荷”沿其法线方向激发的“电场”——基元体的纵波才能保持频率相同,具备电场作用——基元体的纵波稳定干涉的必要条件。我们知道,任意两束基元体纵波发生稳定干涉的条件除了频率得相同,其初相位的相位差或者是零,或者是π的整数倍,这也就意味着所有的基本粒子虽然都存在着电场,但不同的基本粒子之间不一定都存在着稳定的电场作用亦既基元体纵波的稳定干涉。
就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中子、质子、电子这三种稳定的基本粒子来说,我们已经知道,中子和质子之间“没有”电场作用,中子与电子之间也“没有”电场作用,只有质子和电子之间“有”电场作用,并且表现为相互吸引。在我们将“电场”归结为基元体的纵波以后,解释起来也就顺理成章了。中子和质子之间“没有”电场作用,中子与电子之间也“没有”电场作用,其原因决不是我们过去认为的中子不带“电荷”,而是中子和质子及中子和电子的“电场”——基元体的纵波虽然频率相同,但初相位的相位差既不是零,也不是π的整数倍,这才是它们不能发生稳定干涉的原因。而质子和电子之间有电场作用,并且表现为相互吸引,这表明质子和电子的“电场”不仅频率相同,其初相位的相位差恰好是π的奇数整数倍,它们的“电场”——基元体纵波在同一条直线上相遇时总相弱,表现为两个基本粒子体相互吸引。
基元体的纵波(和所有物质粒子体的纵波都一样)发生稳定干涉,它们——基元体之间的微作用方式都是通过能态空间发生传递的。我们知道,基元体的纵波表现为基元体的振动方向与波传播的方向一致,在同一条直线上,当两束频率完全相同的基元体的纵波相遇时,如果它们的相位相同,则它们的振幅互相加强,就相当于由基元体连成的一根可以自由伸缩的直尺在伸长,将两端的基本粒子撑远,表现为“相斥”。如果它们的相位相反,则它们的振幅互相减弱,就相当于由基元体连成的一根可以自由伸缩的直尺在缩短,将两端的基本粒子拉近,表现为“相引”。当两个基本粒子之间的距离拉近到其纵波的一个波长的距离时,两个基本粒子之间(其中心连线上)基元体的振幅恰好相弱为零,在这种特定条件下,就相当于由基元体连成的这根直尺以不变的固定长度在两个基本粒子之间左右振动,表现为“电场消失”。如果两个基本粒子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接近,两个基本粒子之间的基元体的振幅就不能相弱为零,说它的振幅变为负值也好,认为是正值也罢,其结果都是由基元体连成的这根直尺发生了伸长,使两个基本粒子之间表现为“相斥”。我们在物理实验中早已发现,当质子和电子的距离接近到某一个确定值的时候,质子与电子之间的电场作用会消失,当它们再进一步接近时,它们之间的电场作用表现为相斥,并且作用强度随着它们的距离进一步接近迅速增强,就像我们熟悉的分子引力的作用强度随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化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规律一样,这在过去,我们从理论上是解释不通的,在我们将“电场”归结为基元体的纵波以后,用波的稳定干涉原理一“点”就通,不是吗?
另外,按照我们过去对质子和电子的电场的理解,在质子和电子之间存在着的无论是万有引力,还是电场作用,都是将它们往一起拉近的,也就是说是不存在平衡距离的,这就意味着氢原子有可能发生坍塌事故,但事实上是我们从未发现过氢原子的坍塌现象。我们还知道,所有氢原子对应的“基态”都是一样的,按照我们过去对质子和电子的电场的理解,电子绕质子高速旋转是非常随机的,它的“基态”是靠什么来唯一确定的?我们是解释不了的,在我们将“电场”归结为基元体的纵波以后,显见,质子和电子之间是存在着“电场”的平衡距离的,在这个距离上,电子又在质子的能态空间里做稳定运动,这里所对应的不正是所有氢原子都一样的“基态”吗?
——通过以上的简单举例我们不难看出,由基本粒子的“椭球漩涡态”模型所奠定的“电荷”和“电场”的具体存在方式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清晰回答我们过去难以回答清楚的,也是悬而未决的一系列问题,也统一了引力场作用和电磁场作用的同一作用方式。也就是说,引力场——能态空间作用是自然平衡作用的基本方式,电磁场作用仅只是引力场——能态空间作用的特殊表现形式而已。如果我们再做一些深层讨论,能够从“电场”的作用结果上推证出质子与电子的“电荷量”相同,“电荷性质”相反,并且还能够推证出它们的“电场”在电场空间里的“场强”分布也和我们已经认识的规律一致,那么,我们怀疑什么?!

上一篇: 宇宙起源新说(下篇:十六、“易立难定”的漩涡态理论)
下一篇: 宇宙起源新说(下篇:十八、基元体纵波稳定干涉的宏观结果)
作者:老圃 2011/2/23 10:22:02 | 回复楼主 举报 TOP

共有帖子数1篇  首页 1 尾页
标题:
内容:
图片: 如何贴图?
名字: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验证码:

(Ctrl+Enter)

Copyright © Since 2006.12.29 郭池作品 郭池 源码 | 帮助 |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