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 | 失去信号?  

知乎 豆瓣 新浪微博

 切换贴吧QQ经验分享 天文爱好者 美文 投诉举报! Aymi的兴趣释放乐园: 精品 | 热点 | 图片测试 | 公告 
 首页 > 贴吧列表 > 天文爱好者吧 > 宇宙起源新说(下篇:十八、基元体纵波稳定干涉的宏观结果)
回复 0 浏览 2877 
1 宇宙起源新说(下篇:十八、基元体纵波稳定干涉的宏观结果)

十八、基元体纵波稳定干涉的宏观结果
所有物理实验的宏观结果都表明:1、中子与质子、中子与电子之间均不发生电场作用(基元体纵波的稳定干涉),而质子与电子之间发生电场作用,且质子与电子“电荷量相等”,“电荷性质相反”。2、在质子与电子的“电场”空间里,“电场强度分布规律相同,方向相反”。3、同种基本粒子之间“电场相斥”。基本粒子的这些宏观物理性质,我们都得一一从它们的“椭球漩涡态”模型中对应找到答案——这也是我们为“下篇”设定的具体目标。
关于中子、质子、电子所对应的“椭球漩涡态”的几何体积的大小,我们目前还没有精确的数据,因此,我们对它们的“椭球漩涡态”所表现出来的宏观的电场作用和不作用的结果,只能做一些粗略的定性判断。对应于基本粒子的“椭球漩涡态”,严格地说,在其赤道面——一个基元体的“能态体”所对应的几何厚度以外,其表面都进入“冰盖”区,因此,只有在赤道平面——一个基元体的“能态体”所对应的几何厚度上,基元体的漩涡态和离散态之间才对应着我们建立起来的理论关系——既所有基元体的漩涡态,无论大小,其最外旋转层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基元体的能位均一样高(从表面上看,基元体漩涡态的最低能位与基元体离散态的相对固定温度——大约3K发生有联系,也就是说,基元体漩涡态所对应的最低的稳定能级只会等于或大于3K,而不会低于3K,但如果基元体的离散态所对应的这个相对固定的温度——“太空”相对固定的温度正是基元体的“能态性”和“粒子性”自由稳定的唯一使然,则基元体漩涡态最外旋转层上基元体所对应的能位应该对应着基元体漩涡态的最低稳定能级。也就是说,基元体漩涡态本身就不存在大约3K以下的稳定能级。)现在,我们选取氢原子并氢原子的赤道“平面”,先来讨论和分析一下质子和电子所对应的“电荷”、“电场”及其场空间里“场强”分布规律。
1、电荷:
A、我们在前面已经分析过,质子和电子在赤道“平面”上所对应的基元体的旋涡态,其最外旋转层上的基元体的能位均相同,这就意味着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都一样。如果我们认为质子和电子所对应的“电荷”就是基元体旋涡态最外层旋转着的能位相同的基元体的个数,那么,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从“电荷量”——基元体的个数来看,是不相等的——质子的体积大,其基元体旋涡态的最外旋转层里的基元体数目要比电子多得多,怎么能说它们的“电荷量”相等呢?要回答这个疑问,我们得回到具体的电场作用过程中去理解。如图所示(很抱歉,示图无法显示),是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在“赤道平面”上发生电场作用的示意图。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只讨论在它们的中心连线上——一根法线方向上的基元体受作用的情况。
从图上我们不难看出,无论质子最外层的基元体数目比电子多出来多少,由于它们做旋转的线速度是一样的,且受空间限制,所以,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它们对这束基元体提供的振动次数始终是一样的。也就是说, 质子和电子的“电荷量”相等,是实验意义上的宏观作用效果相等。
B、我们接着再来讨论质子和电子的“电荷”的性质。无论是参与质子最外层旋转的基元体,还是参与电子最外层旋转的基元体,由于它们所对应的漩涡态的稳定能级都一样,这就意味着它们通过或者说参与它们之间的连线方向上(也等于是同一条法线上)的一束基元体的振动时,所对应的线速度完全一样。也就是说,从它们的“能态”上看,它们没有任何区别,其“电荷”的性质应该是完全一样的。但相对于它们的作用空间,也即相对于它们的中心连线上的这束基元体的作用,由于它们的旋转半径不同,它们参与中心连线上的基元体振动的相位也不同(注意,其基元体的实际运动轨迹反映为沿旋转轨道的圆运动和由“微重力”导致沿旋转轨道法向方向的简谐振动的复合运动)。质子最外旋转层上的基元体参与它们中心连线上的这束基元体的振动,等价于它所“激发”的这束基元体纵波是从“密区”的某一个相位开始振动。电子最外旋转层上的基元体参与它们中心连线上的这束基元体的振动,等价于它所“激发”的这束基元体纵波是从“疏区”的某一个相位开始振动,如果它们所对应的基元体纵波的“起始相位”差(位置差)在一个完整的波形里面对应的正好是π,那么,它们产生的基元体纵波相遇时,发生稳定干涉(相弱)的作用效果等价于质子和电子的“电荷”性质相反{如图所示(很抱歉,示图无法显示),Y轴表示“电荷体”(基元体)沿法线方向的振幅,T轴表示时间,暗绿色正弦曲线表示“电荷体”在微重力作用下沿法线方向的振动图线;明绿色正弦曲线表示质子的“电荷体”与其旋转轨道叠加后沿法线方向的振动图线;棕黄色正弦曲线表示电子的“电荷体”与其旋转轨道叠加沿法线方向后的振动图线}。也就是说,质子和电子的“电荷”的性质相反,也是实验意义上的相反。若质子为正,那么,电子就为负。反之,若电子为正,质子就为负。
2、电场:我们大家都非常清楚,质子或电子周围的电场的强度是随空间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着的,并非是“匀强”,我们怎样来理解?
说到“电力线”,我们应该说都不陌生,那是我们用以形象描述电场的场强分布规律的一种直观手段。而实际上,这些“电力线”并非是我们虚拟出来的,而是客观实实在在存在着的基元体的纵波。所以,我们才可以通过实验手段将其直接显示出来。它们一条一条自“电荷面”出发,沿其法线方向传播向“无限远处”。在赤道“平面”上,它们围绕着质子或电子一条挨着一条,排列的非常密集。而随着空间位置沿其法线方向逐渐离远,它们呈发散状越来越稀疏,这正是高斯借用“电力线”所直观描述的电场的场强分布规律的那张示意图,如图所示(很抱歉,示图无法显示)。
而高斯定理正是借用“电力线”分布的疏密度,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电场的性质——场强分布规律。既然“电力线”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那么,在赤道“平面”上,质子和电子的“电荷面”不一样,其周围能分布下的“电力线”的条数肯定也不一样多,这是不是意味着质子和电子在赤道“平面”上表现出的“电场量”是不相等的?其实,这不是问题,我们在实验上认识的“电场量”应该对应的是在赤道“平面”上某一单位截面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电脉冲”“个”数的统计值——实际上,我们在对“电场量”的理解上,也可以认为是质子或者电子不断地沿“电荷面”的各条法线方向向外发射着“电脉冲”——既质子或电子最外旋转层的基元体沿法线(每一束基元体)方向每参与一次振动所传播出去的振动(能量)形态。虽然质子和电子因“电荷面”不同,其周围能分布下的“电力线”条数不同,在离开“电荷面”比较远的空间里——半径等同的弧形截面上,电子的“电力线”分布的会相对稀疏一些,而质子的“电力线”分布的会相对密集一些,但由于电子最外旋转层的基元体的角速度大,而质子最外旋转层的基元体的角速度小(注意,它们的线速度相等),这样,电子的“电力线”上“电脉冲”会来的相对密集一些,而质子的“电力线”上“电脉冲”会来的相对稀疏一些,在它们的半径等同的单位弧形截面上,质子和电子所通过的“电脉冲”的个数会是等量的,从宏观上就显示出“电场量”一样,分布规律相同。
3、中子:对于中子来说,既然它的“旋涡态”与质子和电子的“旋涡态”仅只是其“旋涡态”的大小(质量)不同而已,因此,说中子“不带电荷”是十分不严谨的。那么,中子为什么对质子和电子表现不出来“电性”呢?这得从它们的电场(基元体纵波)的相位差上分析起,既然质子和电子的电场(基元体纵波)的相位差是π,那么中子与质子、中子与电子的电场(基元体纵波)的相位差就一定不会是π,或者π的整分数,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电场(基元体纵波)不会发生稳定的干涉作用,所以成为今天我们大家公认的这种实验结果——中子“不带电荷”。
4、在过去,电场的概念对我们来说既是清晰的,也是模糊的。特别是质子与电子之间的“近距离”作用,也就是说当它们之间的距离接近到“足够近”——基元体纵波的一个波长时,它们之间的电场作用会“神奇”消失,继而转换成“相斥”作用,并且这种转换来的“相斥”作用随着它们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接近“迅速增强”——这在过去,用我们已经理解到的电场作用的规律,是解释不通的。但现在,我们这样捕捉到了电场具体可见的物质形式,解释起来就毫不费力。
再者,依据我们过去对质子与电子电场作用的理解,我们总设想电子必须得围绕着质子(原子核)“高速旋转”,否则,将会发生“原子坍塌”事故。然而,我们从没有发现有原子发生“坍塌”的现象。现在,我们这样揭示出了“电荷”和“电场”的本质,知道了质子与电子之间的场作用的实质是“基元体纵波”的稳定干涉作用,那么,在质子和电子之间必然存在着一个平衡距离,这个距离与电场——“基元体纵波”的一个波长相对应。在这个平衡距离上,来自质子对电子的“基元体纵波”作用在电子的“表面”位置上恰好相弱为零,同样,来自电子对质子的“基元体纵波”作用在质子的“表面”位置上也恰好相弱为零。也就是说质子和电子之间的电场——“基元体纵波”的作用力必须来这样描述:质子和电子之间的电场作用总是相弱,在它们的平衡距离上,它们之间的电场作用相弱为零;在它们的平衡距离以内,它们之间的电场作用表现为相互排斥;在它们的平衡距离以外,它们之间的电场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有了这种理论上的“基本纠正”,一切都会变得自然许多。现在,我们来重新审视氢原子的“基态”。氢原子所对应的“基态”从轨道半径上来看应该是从质子体的“表面”到电子体的(内)“表面”恰好对应电场——“基元体纵波”的一个波长。从旋转速度上来看,它对应的应该是质子的“引力场”在该位置上电子所对应的能势位。也就是说,电子的动能与质子的“引力场”在这个位置上的能势位恰好对应,既电子旋转所需要的向心力恰好与质子与电子在这个距离上的“万有引力”相等。而电子的体积不是零,在这个位置上必“悬以势”,所以,电子不能在这个轨道上做稳态运动,而是在这个轨道附近做“能态振荡”运动,其电场力也同时在发生着变换调节作用,将电子的运动牢牢控制在“基态”的附近,使得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保持非常稳定的原子态而构成星系物质的物质基础。我们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的氢原子的图像呈“轨道上密”,轨道内外渐疏的“电子云”状态,所对应的正是这样一个“一致”结果。
综上,我们利用基本粒子的“椭球漩涡态”模型不仅对应找到了中子、质子、电子的“电荷”和“电场”,也从实验意义上解释了中子、质子、电子三者之间的电场“作用”和“不作用”规律,以及质子与电子“相反”的电荷性质,对于质子与电子相同的“电荷量”和“电场量”,也从实验意义上取得了“一致”。至于同种基本粒子之间电场的相斥作用,这只是单纯的电场理论所给出的理论结果,在真实的客观存在里,同种基本粒子的电场作用和万有引力作用是并存的,两个同种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应表现为我们非常熟悉的“双星运动”。如图所示(很抱歉,示图无法显示)。
至于由两个以上且数目有限的同种基本粒子发生结合,必然表现为分旋转层分布的稳态运动。在同一旋转层上能够分布下的同种基本粒子的个数,由旋转轨道及基本粒子自身的运动能态共同决定,它们必须同时满足:1、轨道上所有基本粒子自身的运动能态必须与轨道的的能势位相吻合;2、任意两个相邻的基本粒子之间的直线距离(弦距)也同时由它们彼此提供的与它们沿轨道运动的能态相吻合的能势位决定。也就是说,它们互为的能势位位置与它们沿轨道运动的能态所对应的能位也相吻合。这样,每一个旋转层上能分布下的基本粒子的个数都存在着一个饱和值。有限个同种基本粒子所构成的稳态运动的稳定性与它们所形成的每一个旋转层之间及每一个基本粒子之间能态“相吻合”的程度发生着直接联系,我们将这个意义推广延伸到由不同的基本粒子所构成的原子态的稳定性上,将有助于我们对原子态稳定性的深层理解。
由此,我们便可以想象出重原子的“复合核”的“稳定平衡态”,质量较重的中子应该分布在内层,质量较轻的质子应该对应分布在外层,它们不可能像我们过去想象的那样,可以自由地、相对静止地紧密“粘合”成一个“粒子团”,应该是由它们的运动能态和它们的能态空间所锁定的稳态运动。但是,由于中子和质子的质量相近,在“微重力”的锁定下,重原子的“复合核”的实际存在形式也可能正是我们过去理解的呈相对静止地紧密“粘合”成一个“粒子团”。总之,用“能态空间”重新审视原子的微运动组成结构,会使我们对原子的微运动组成结构的认识更加清晰、自然和通顺。
基本粒子的“椭球漩涡态”所对应的“电荷”与“电场”的分布和我们传统理解的基本粒子的“电荷”周围的电场在分布上出现了不一致,也就是说,如果基本粒子的“椭球漩涡态”模型是成立的,那么,基本粒子的电场只在与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存在,沿轴线的方向上是不存在电场的。它们的这种“不一致”实际上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验证谁对谁非的有效方法——既检验基本粒子的电场的方向性。如果基本粒子所表现出来的电场在不同的方向上有区别,那么,这就意味着“电荷”不是自然存在,而是自然从在。如果基本粒子所表现出来的电场在不同的方向上没有区别,那么,这就意味着基本粒子的“椭球漩涡态”模型是荒诞的。

上一篇: 宇宙起源新说(下篇:十七、基本粒子的“椭球漩涡态”结构……)
下一篇: 宇宙起源新说(下篇:十九、“磁”运动及其本质)
作者:老圃 2011/2/23 10:29:43 | 回复楼主 举报 TOP

共有帖子数1篇  首页 1 尾页
标题:
内容:
图片: 如何贴图?
名字: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验证码:

(Ctrl+Enter)

Copyright © Since 2006.12.29 郭池作品 郭池 源码 | 帮助 |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