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 | 失去信号?  

知乎 豆瓣 新浪微博

 切换贴吧QQ经验分享 天文爱好者 美文 投诉举报! Aymi的兴趣释放乐园: 精品 | 热点 | 图片测试 | 公告 
 首页 > 贴吧列表 > 天文爱好者吧 > 宇宙起源新说(下篇:十九、“磁”运动及其本质)
回复 0 浏览 2493 
1 宇宙起源新说(下篇:十九、“磁”运动及其本质)

十九、“磁”运动及其本质
按照我们对宇宙或大自然的最基本存在的设定,“电”运动对应着基元体沿传播方向的简谐振动——既基元体的纵波。那么,“磁”运动应该对应着基元体的哪一种运动形式呢?下面,我们以电子的直线运动为例,来解读“磁”运动所对应的基元体的运动形式。如图所示(很抱歉,示图无法显示),电子以速度V在基元体的离散态中运动,在“电子体”的前方——“头端”,基元体被挤压变得比较密集,而在电子体的后方——“尾端”,不断空出空间而使得基元体拉开的比较疏松,这样就引发出“挤压区”的基元体向周围疏散,而“疏松区”周围的基元体向“疏松区”内积聚,而牵动“电子体”周围的所有基元体形成由“挤压区”向“疏松区”的定向流动。有意思的是,基元体的这种运动分布和我们过去所描述的磁体周围的磁力线的分布情况吻合的非常之好,就像我们认定的电场的电力线一样,磁场的磁力线也并非是我们虚拟出来的,而是客观实实在在的存在,所以,我们借助铁硝——被磁化的小磁针用实验的方法便可以将其直观地显现出来。由此可见,“磁”运动的形式所对应的就是处于离散态的基元体的由“挤压区”向“疏松区”的“定向移动”——既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反映为“微直线”运动的集合。
对于基元体的稳定离散态来说,基元体的分布呈均匀状态,因此,要使基元体形成“定向移动”,“挤压区”和“疏松区”必须“同时”、“成对”出现,这就是我们搞不出“磁单极”的原因。
就“电子体”在导线中的运动,其“电场”对“电子体”的作用只会表现在“电子体”的赤道平面的方向上,因此,“电子体”顺着导线运动的姿态应该是“电子体”的赤道平面与运动方向保持一致。而“磁场”对“电子体”的作用,只会表现为“电子体”与其周围的基元体一起,随着基元体“定向移动”的洪流一起流动。而“电场”和“磁场”的作用,最终又反映为“能态空间”对基元体或基元体的“几何稳定态”的作用,由此可见,就一个“电子体”在导线中的最简单的运动,实际上是表现为“电”与“磁”的复杂的“交合”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很难分清是“电场”在起着主导作用呢?还是“磁场”在起着主导作用呢?还是“电场”和“磁场”共同起着主导作用。我们都非常清楚,“电子体”在导线中沿着电磁场的传播方向一齐移动的速度是非常有限的,而电磁场沿着导线的传播速度却是光速。可见,推动“电子体”在导线中一齐移动的作用是由交变的电磁场主导着的。
对于电流线圈周围所表现出来的磁场,我们分析起来非常简单,它等同于许多个“电子体”从线圈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宏观效果。但对于“永久磁体”呢?我们想象起来就麻烦了许多。但“永久磁体”不“恒久”,其存在着的“磁消失”现象又可以使我们兴奋起来,如果“磁消失”现象对应的正是原子的姿态由整齐到紊乱的缓慢的结构变化的过程,那么,原子的这种整齐姿态不停地变乱的效果,就等同于原子核外的所有“电子体”朝着一个方向产生着定向移动。电流线圈的磁场强度之所以会远远强于“永久磁体”,就体现在其“电子体”定向移动的数量和速度上。
而对于电磁波来说,其直接反映着“能态空间”对基元体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很抱歉,示图无法显示),为了叙述上的方便,我们假定这个以速度V做直线运动的基本粒子为电子,那么,这个电子有运动,既是“电荷”的运动,也是“物质体”的运动。也就是说,电子的运动,既伴随有“地磁场”的产生,也伴随有“电磁波”的产生。下面,我们就来讨论“电荷”的运动所伴生的“电磁波”。
为了简便问题,我们只选定与运动(V)方向垂直的某一根“电场”作为讨论对象,来具体看一下它随“电荷”的运动在空间留下的基元体的疏、密分布区的变移规律。如图所示,“电子体”以速度V运动,这根“电场”的“法根”也以V的速度沿V的运动方向平移,而其“法根”处又像发射炮弹一样不停在新空间里一根一根激发出新的“电场”,这样,就得到一组平行的相位依次滞后的基元体的纵波,它们的这种疏、密分布区的变移所引发的周围的基元体的“后”运动,对应的就是“随变”的磁场。它们“正交”起来的基元体的这种简谐振动在空间所有方向上的传播,就是我们熟悉的电磁波。而实质上,“电”与“磁”的这种互相的“正交激变”,从基元体所表现的运动形式上来严格界定,好像与“磁”挨不上边,因为这里的“磁”的运动形式最终也反映为基元体的简谐振动,只是“横生”出来的“电场”而已。
基元体的这种简谐振动,和我们熟悉的“弹簧+振子”的简谐振动从形式上看没有任何区别,显然,“基元体”可以和其“振子”相比对,“能态空间”可以和其“弹簧的形变势能”相比对。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比对”出“能态空间”作为“作用一方”的作用存在——既“能态空间”对“平衡体”的“自然平衡作用”反映为宇宙或大自然最基本最普遍同时也是唯一的自然作用方式——我们人类在地球表面的重力场空间中所面对的几乎都是“能动”作用方式——我们人类的所有生活、生产活动几乎都以“生命体”的“能动作用”为主要方式,而地球表面的重力场空间中的所有物质体的运动也几乎全部被“能动”——有“能”则“动”,无“能”则“静”的这种“不自然”现象所掩盖,我们在这种非常“不自然”的环境中所形成的意识思维能“自然”吗?而由这种“不自然”意识思维程式所奠定的物理学观念自然也会是“不自然”的,所以,当我们将我们的科学探测活动伸向纯粹由自然规律支配着的大宇宙的运动时,我们已经习惯的意识思维程式会经常遇到挑战。也就是说,相对于我们人类最熟悉的地球表面的重力场空间来说,物质体的平衡与不平衡主要是重力说了算。但相对于一般的引力场空间——能态空间来说,“微重力”说话是缺少力度的,得有引力场空间——能态空间说了算。或者换句话说,物质体在能态空间里的平衡与否是由其自身的“能”与“能态空间”的“势”把“大弦”的,而“微重力”只是个打“边鼓”的小角色。
至此,我们将“电场”的本质归结为“基元体稳定离散态”中基元体的“简谐振动”,而将“磁场”的本质归结为“基元体稳定离散态”中基元体的“定向移动”——直线运动。也就是说,“电”、“磁”现象具体反映为“基元体稳定离散态”中基元体的“不平衡”却也是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运动形态,既物质形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物理学定义的“光量子”也对应着物质态。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最广泛的角度给我们熟悉的“物质态”下个统一的定义:既宇宙空间里所有的物质态都对应着“平衡体”失衡后相对稳定的运动形态。

上一篇: 宇宙起源新说(下篇:十八、基元体纵波稳定干涉的宏观结果)
下一篇: 宇宙起源新说(下篇:二十、综 合 论 述)
作者:老圃 2011/2/23 10:33:23 | 回复楼主 举报 TOP

共有帖子数1篇  首页 1 尾页
标题:
内容:
图片: 如何贴图?
名字: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验证码:

(Ctrl+Enter)

Copyright © Since 2006.12.29 郭池作品 郭池 源码 | 帮助 | 联系